..續本文上一頁髒錢。) 關于善惡分別,有上面的叁種,如能把握這叁點去做,便可算是一個標准的有道德的人,所以善就是道德行爲,而爲佛法最極重視的。佛在世時爲人說一切善事,獎勵人做一切善事,其原因在此。如何避免一切惡事?如何實踐一切善事?這該是每個人,特別是每個學佛人,所應時刻注意的。當知我人任何一個行爲表現,不是屬于善的,就是屬于惡的,惡的行爲,有害于自他,就是不道德的行爲,善的行爲,有益于自他,是即道德的行爲。太虛大師說:“從自他兩利的道德的標准上,依于佛典說明道德的行爲,則凡一切行爲是害他的即是兩害,一切行爲是利他的即是兩利。故佛教的道德行爲,以不害他爲消極的道德,以能利他爲積極的道德。”做人應該這樣去做! 善字的定義已簡單地分別說明,現在繼續來講善業的業字。(英文叫karmaforce,業,karmaforce就是業力,這個karma培訓本來是造作的意思,)業就是行爲,是約身心的動作說,然每一身心行爲的動作過後,不是過去就算了的,必還有個力量保留下來,當知這個保留下來的力量,佛法說爲業力。所以業這個字,在佛法中,是約兩方面講的:一約正在活動說的;一約活動以後所留力用說的。動作時的業用,很快的成爲過去;留下來的業力,經百千劫都不亡。舉例來說:如我打你們一下,或罵你們一句;若打若罵,都是一種業用,將這打罵的力量保留下來,便是業力。業力等于一般人所說的種子,種子在未敗壞以前,不論到什麼時候,只要有了水土等助緣,自然就會發出芽來,我們的業力收藏在那裏,(收藏在裏面,所以)遇到了某種因緣,必然就會感受另一新的生命。(所以講這一段就非常地重要,非常地重要,簡單講,今天我們跟任何一個人相處,我們甯可吃虧,不要讓對方恨我們,今天我們吃虧,不會引起對方的殺機,殺機,今天如果我們贏了對方不甘願,不甘願,這樣有一天我們的生命會沒了,他什麼時候要爆發你不知道,什麼時候要爆發我們不知道,蘊藏在他的生命裏面,他恨,今天我們贏了我們很高興,我告訴你因果跟隨在後,他記恨著,蘊藏在裏面,等到因緣一到生命就沒了,所以活在這個世間的處世之道,我就是這個樣子吃虧沒有關系,我很高興吃虧,他要贏就讓他贏,賠一點錢沒有關系讓他贏,我們沒有輸,我們沒有輸,這是我的生命處世的哲學,什麼事情都盡量退讓,因爲還沒到影響我們的生命,我相信我們還會忍耐得住,賠一點錢,讓他批評一些,他高興就好了,高興就好了,所以尤其是我們女人這張嘴巴,女人這張嘴巴,譬如說你挖苦人、批評人或者揶揄人,你要注意,因爲你讓對方有恨你的心,恨你的心,有一天爆發出來就不可收拾,譬如說你結婚,你常跟你的先生泄氣,你常跟你的先生泄氣,沒有用的男人,別人一個月賺幾萬,你沒賺多少錢,還生了兩、叁個,一天到晚都跟你先生泄氣,你不用好的手段,好好地跟他研究跟他勉勵,你用傷害的語言,他蘊藏在八識田中,八識田中,有一天他有了成就,你就不得他的疼愛,他會說:當時我在困苦的時候,你瞧不起我,看我沒用,我現在有錢了。他外面找女人,所以他在困難當中你要勉勵他,他在成功的時候,我們就能跟他說:你困難的時候我勉勵你,對不對?你成功的時候,就要照顧我們母子,這麼講行得通,因此我們講這個話包括一切的語言、行動,都會隱藏在我們或者是對方的業識裏面,一種很大的力量,因此我們的講話,學佛,我們不敢一開口就與真理相應,但是我們要開口就說好話,損人的話不要講,會傷害到我們自己,有一天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,沒有必要,沒有必要,我們要趨吉避凶,閉口就可以得到好處,我們爲什麼要多說話,對不對?閉口可以避開凶惡,我們爲什麼不避開,對不對?這個世間人不懂,開口就講,開口就講,講話又泌繳稅金,總統又不會管我們,他就一直說一直說,冷嘲熱諷,說到最後傷害到自己,好朋友都離開了,等他碰到了困難沒有人肯幫他,爲什麼?他那張嘴巴,那張嘴巴,真的。底下:) 因此,我們對于自己所有的一切行爲,都要自己負起責任來,不要以爲做了就算了,若你自以爲算了,業力可不肯饒你,到了相當時候,一定要跟你算賬的,決不會輕易地放你過去。在這現實世間,我們常聽人說:你要注意你的行爲,你的行爲不要浪漫,(就是放蕩的意思,行爲不要放蕩,)亦即顯示人們對于行爲的重視。假定一個人的行爲不好,我們就要批評說,某人的行爲不正,反之,就說某人的行爲正當。所以如此,産因人的一切行爲,是要予以人生道德之所批判的。做人不能沒有道德,而道德不道德的分判,就在行爲的端正不端正。爲此,我望在座的諸位,依于人生道德去行,多做有益于社會人群的事業,換句話說,把個人的力量貢獻于大衆的利益上,使得自己的善業,一天天地增進起來! 善業,就是善的行爲,然而應從那幾方面去推動呢?這就要講到善業上面的十字了。十善業,是即顯示吾人善的行爲,可從十方面表現出來,(第一)即不殺生、(第二、)不偷盜、(第叁、)不邪淫、(第四、)不妄言、(第五、)不绮語、(第六、)不兩舌、(第七、)不惡口、(第八、)不貪、(第九、)不嗔、(第十、)不邪見。(不邪見就是不癡。)初叁(殺生、偷盜、邪淫)是從身業所表現的行爲,次四是從語業所表現的行爲,(最容易犯的就是這四種,就是嘴巴,因爲嘴巴太快了,嘴巴太快一下就出來了,)行爲是從意業所表現的行爲。這十善業,爲一切首先的根柢。(柢就是樹根,基礎的意思,)如違反這十善業,而向惡的方面發展,就是十惡業(,十惡業)。所謂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言、绮語、兩舌、惡口、貪欲、嗔恚、邪見。這十惡業,爲一切不道德的根本。經中說的:“諸惡不作,衆善奉行”,就是不作十惡,努力奉行十善。關于十善的意義以及奉行十善的利益,這到經文中,會有詳細的說明,現在暫且不講。 其次所要講的,就是十善業道的道字。道是能通的道路,可以從這裏到那裏。如由妙法精舍到龍華寺,有一條大道可以到達,名之爲道。世間衆生所走的道路,佛法說是只有兩條,就是叁善道與叁惡道。叁善道,是天、人、阿修羅叁類衆生所走的叁條不同的道路;叁惡道,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叁類衆生所走的不同道路。每一個衆生,都在這叁善道或叁惡道中走來走去,不是走在叁惡道上,就是走走在叁善道上,再也沒有第叁條路可走。怎樣才能走上叁善道?那就是要本著十善業去行,你修了十善業,不願走這條路,是亦不得由你。(每天都在做善事,你怎麼可能不走善的路,對不對?哪可能走入叁惡道呢?不可能的,)怎樣就會走上叁惡道?那就是要本著十惡業去行,你造了十惡業,不願走上惡趣,亦非逼你去走不可,一點還價的余地都沒有。(意思是說業力在牽引你,叫做不得不,不得不,業力很簡單,對不對?譬如說我們對面在賭博,譬如說,我們對面是拉斯維加斯賭城,拉斯維加賭城,我們這邊是文殊講堂有聽經,對面在賭博,這裏在聽經,一個佛教徒走到這個地方來,他就走向這邊來聽經,對不對?如果是喜歡賭博的,他就走向賭城那邊去賭博,爲什麼?業,他賭慣了不賭很難過,不賭很難過,對不對?所以說有的賭是無心的,無心的那倒沒有關系,譬如說你出國去觀光,有空多少賭個小小的,吃角子老虎不是賭很大的那種,那個只是玩樂,那不算是惡業的賭博,他想說賭個好玩的,那個另當別論,你是出國去觀光的,叁、五元的輸贏那不算,那不算,那不算是什麼賭博,那只是出國在那個地方玩一玩,那個不算,我們指的是真正的傾家蕩産的,真的有心用財産,用生命在賭的那一種,所以業就是這樣子,走向文殊講堂來他就是善業,業在牽引沒有辦法選擇,一個人賭博慣了他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,喝酒,戒酒的人就是這樣子,他太太說:你有沒有戒酒?有戒酒,真的戒酒了,全戒掉了。他太太再也不曾看過他喝酒了,不曾看過他喝酒了,不過,奇怪,只要是從廁所出來臉就紅紅的,結果他一瓶XO放在那裏,你知道嗎?放在馬桶水箱裏面,你看他聰不聰明,坐下去後面馬桶水箱打開,拿起來(法師做喝酒的樣子)。老公,你有改酒嗎?你有戒酒嗎?他就說:有啦,戒了。她沒看到,沒看到又偷喝。業確實不簡單,確實不簡單。你看電影就知道,這個女的如果喜歡上這個男的,她父親是富有的員外,他怎麼關她,用柵欄如何地關她,打封條,那個女的就絞盡腦汁像狗似的挖個洞爬出去,跟那個男的見面,兩個人就高高興興的,對不對?你怎麼鎖她都鎖不住的,業力所牽是很可怕的,沒有辦法就是沒有辦法,無能爲力。所以我們人就是這樣子,臨命終也是這樣子,你興趣哪一樣,你執著哪一樣,臨命終你走得開嗎?走不開,走不開。我們人修行如果沒有從心地這個執著徹底的除掉,大家都很會做表面的,所以你晚上作做麼夢,你臨命終就走什麼路,真的。晚上作個夢,某某人不讓我跟,又開始傷心了,這樣她就執著,我晚上夢到四周圍有很多錢,像我那一天夢到地上一筆錢,我就合掌念佛,這不是我的。不該我的我不應該拿,醒來自己稱贊自己,在夢中錢那麼多我都不會貪了,更何況是清醒者,對不對?清醒者,不過不曉得有沒有那種功夫,所以在夢中知道這不是我們的,沒有去動它,沒有去動它,所以說你晚上作什麼夢,臨命終你就走什麼路,晚上你常常夢見佛,你常常夢見出家衆這是好夢,夢到叁寶這個太好了,你心中都是叁寶一片的光明,夢到在道場跟人家共修,夢見在念佛,太好了,太好了。最近臺北板橋有一個男的往生了,臨命終的時候,這個男的平常就很精進,認真念佛,聽說他在世的時候,就見到過佛叁次,臨命終自知時至再用力大聲念,在大聲念佛當中斷氣,實在不簡單。見到佛叁次,在家衆不…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