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▪P30

  ..續本文上一頁人他以佛爲主,沒有敵人心就清淨,心如果清淨自然就沒有敵人,那個人對于我們不好,他自己負因果,跟我們沒有關系,)由此可以證明心的力量是很大的,(很大,)我們絕對不可予以忽視,而應常常要特別地去觀察它,不要讓它向不好的方面發展,否則的話,人類世界的問題,永遠是層出不窮,不能得到一個合理解決的。 我們這一念心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?原因這一念心是能包容一切的,萬有諸法無不在這念心中之所含攝。譬如不可捉摩(不可捉摩,捉不到,摸不到,)而無形無相的虛空,能夠含容世界一切萬物,假使世間沒有虛空,一切萬物便不能生起,(我們要有虛空,譬如說我們的講堂要有虛空,不然我們要在哪裏講經,整個講堂都塞得滿滿的,你要坐在哪裏,當然要有虛空,要有虛空,)所以虛空雖然不可撮摩,(撮摩就是觸摸,)但它的功能作用是很大的。我們的一念心也是如此,可以創造人類文化文明。一念心既有這樣大的功能作用,那它究竟是怎樣生起的?【但是虛妄諸法集起】。“但是虛妄”,顯示這一念心,完全是虛假的,沒有一點真實性可得。(我們現在都用妄想心、貪心、愚癡心、嗔恨心,這種種的心,佛陀是用慈悲心、喜舍的心、真心、平等心、歡喜心,和我們凡夫的心差很多,)不特現在如是虛空不實,從無始來就是如此顛倒虛妄不實,我們爲其蒙蔽不能認識,還以爲它真實如此,因而無始以來,不知爲它吃了多少冤枉辛苦,所以佛陀說爲可憐愍者。 心的本身既是虛假不實,那他又是怎樣而得生起?謂由無始以來,虛妄分別諸法,由此分別熏習而成種子,(有種子你就會結果,)以此種子爲因,複藉境界爲緣,如是因緣和合,遂有虛妄諸法集起。集起的諸法,的確是虛妄的,如果把它誤認爲真實,那就是我們的顛倒。能分別的心既是虛妄的,所分別的講法當然也是虛妄的,所以說但由虛妄諸法集起。(譬如說衛生紙,衛生紙,國語叫衛生紙,對不對?鄉下人他不是這樣叫,我們以前鄉下不叫做衛生紙,叫做草紙,草紙,以前叫草紙,到美國去,你跟他講:衛生紙拿給我。他聽不懂,你要跟他說:paper,paper。他就拿紙給我們,要不然名詞不一樣,你看單單紙的名詞就這麼多,名詞就這麼多,是不是?因此這個世間,都是虛妄不實在的,不實在的。) 虛妄的分別心,由諸衆緣和合生起,那它能不能做得主?這是我們所要探究的問題。當一個人在做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,總以爲是自己在做主的,如說是我自己拿定主意,要這樣做就這樣做的,似乎表示這一念心是可做主的,世間上的一般人,大都是這樣講的。從某一方面說,似乎是有相當可靠性,(從某一方面說,他做主好像很可靠,這種觀念,)沒有什麼可懷疑的。 但是,如再作深一層地觀察,那你就將明白地發現,我們這一念心,原來一點也不能作主的,(不能作主,不能作主。我一開始初出家的時候,初出家的時候,從後要像虛雲老和尚,爲了他媽媽拜叁年六個月,朝文殊師利菩薩山西五臺山,普陀山拜到山西五臺山,要學虛雲老和尚,虛雲老和尚拜山,拜山拜一段,下雨淋得濕漉漉,又患了重感冒病得很嚴重,從下面到上面才拜兩、叁個鍾頭而已就重感冒,想一想,要像虛雲老和尚不太可能,不太可能,就打消這個念頭,本來可以做主的,現在不能做主。再來想學誰?學弘一律師,弘一律師,弘一律師吃都是一盤菜而已,都一盤菜而已,一盤菜而已,對不對?然後到素食館,你訂一萬元,他不可能只煮一盤菜給你,對不對?沒有關系到這是素食館煮的,也不是我想吃,一盤一盤地端出來,本來想吃一盤而已,吃了十幾盤,吃了十幾盤,弘一律師也學不成,學不成。要不然學印光大師好了,印光大師日夜都在念佛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,印光大師所有的錢都布施出去,布施出去,如果那個地方有水災、火災,所有的錢都布施出去,布施出去。學印光大師認真念佛,認真念佛,認真念佛會打哈欠,會打哈欠,要布施,要布施出去就想說,以後要蓋道場,徒弟要住該怎麼辦?都布施出去,我臨時要到哪裏去募款,念佛念到後來沒有辦法,看到新聞報導了解一下,印光大師他沒有在看新聞報導,他整天都在念佛念到見佛,印光大師念《大悲咒》,一天念咒不計其數,印光大師咒一念大悲咒水沸騰,大悲咒水沸騰,這是看印光大師的書,印光大師的書裏寫,有一天有很多螞蟻,有一個法師要幫他整理房間,說:我幫你整理房間。說:大師,我幫你整理房間,螞蟻這麼多我幫你掃一掃。他說:不用,不用,叁天就搬家了。他說叁天就搬家了,印光大師就持咒灑大悲咒水,灑大悲咒水,多個天以後螞蟻沒半只,沒半只。那種修行嚇死人了,他是什麼修行?那種修行修到衆生都可以用商量的,你想想看,那種功夫好到什麼程度,我們哪有辦法這樣子,對不對?如果是我,我也會跟它商量:請你在叁天內搬家,到第四天不搬我也會叫你搬,因爲打得一只也不剩。也是叫它搬家,一定要它搬就是了,打得一只也不剩,不然不可能,螞蟻又不會說話,跟它講了老半天念咒也沒效,趕也趕不走,用打的比較快了,對不對?開開玩笑,不會真的這樣做,意思是說修行確實不簡單,不簡單。印光大師又學不成了,就說以我這一念心就好了,學虛雲老和尚也不成,學弘一大師也學不成,學印光大師也學不成了,到最後我的本性跑出來,慧律法師的本性跑出來了,調皮搗蛋、辯才無礙,多讀了一些書這樣子,現在在學謙虛慢慢去除我慢,到最後也是要做慧律法師,沒有辦法學別人都學不成,我們宿世來的個性就是這樣子,對不對?叫我整天像弘一律師這樣,不講話又不要講笑話,我覺得這樣很難過,律師不能講笑話的,律師的臉要像棺材板那樣,我們哪有辦法,我們這樣不就……,要不然就打針讓它麻痹,要不然我們一講話,這個就會往上翹了,這個自然就會往上翹,笑臉就跑出來了,律師不可以這樣,律師就要這樣,眼睛也不能亂描,那個沒有辦法,所以我們還是演自己,還是比較適合,演別人沒有辦法,所以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做主,就是沒有辦法,變來變去,變來變去,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。底下:所以說沒有一件事情,我們可以做主的,所以我們如果詳細觀察起來,你就想)終日在妄想中打滾,時而想到這樣,時而想到那樣,沒有那件事情,真可做得主的,這點只要我們平時多多反省一下,就會知道。然而我們要問:“心爲什麼不能做得主?”因爲仔細推究起來,它是:【畢竟無主,無我無所】的。可以做得主的,就可說有“我”,既然畢竟無主,那裏還會有“我”,“我”尚且不可得,又那裏有“我所”?“我”的定義,就是主宰,(我可做得了主,)不能發生主宰作用的,必然就是無有自我的。所以要想在諸法集起的虛妄分別心中,求個實在的自我,絕對是不可得的,假定有人執著心有主宰的“我”,那他不是落于常見的漩渦,就是墮于斷見的深淵中,(常見著有,斷見著空,是頑空不是真空,)永遠不能自拔!(這個都是邪知邪見。) “我”是世人常常說到的,每個人一開口便說到“我”,如問什麼是“我”? (她就說:你不認識老娘我嗎?她一定會這樣:這就是我。他說:你是誰啊!身體較壯的女人,她就:這個就是我。這個就是我,指這個。她不知道在指哪裏,這個就是我。男人就:我。他就說我。每一個人都會說:你不認識我嗎?這個就是我,就這樣子指來指去的,你看看,鼻子或是胸部都不是一個我,)或有指著身體說之爲“我”,或有指著內心說之爲“我”。說身體無“我”,(用科學來分析,)一般人易于接受,(我們的身體真的會壞掉,沒有一樣是我們的,這個真的不是我,)說心識非“我”,就很難得人相信。(我們確實一顆心在那裏做主宰,這心哪會不是我們,)現在佛陀肯定地告訴我們,因爲這一念心是畢竟無主,絕對不可妄認爲“我”。真正可以叫做“我”的,必須具備常住的條件,(常住就是永久的,就是常常安住,常住就是常常安住,常常安住,)就是常常時恒恒時,(常常這樣子,時時這樣子,譬如說什麼叫做“我”?人家如果罵我們,歡喜心接受,人家批評我們,我們也做得了主。今天很窮我也沒煩惱,今天很富有我也沒煩惱,都沒有受到貧富,外在身體的病苦影響,都沒有,病苦病得再嚴重,就是想說這是我的業,該還的要還,都沒有受到影響,這個我們就真的做得了主,平時我們沒有辦法,)都這個樣子,一點變化也沒有。反觀我們的一念心,時時刻刻在變化,刹那刹那在變化,與“我”的定義一點不相應,怎麼可以稱之爲我?其次可以叫做“我”的,必須具備主宰的條件,就是能夠支配一切,(能夠)宰割一切,要它怎麼樣就怎麼樣,如見到一樣可愛的東西,你叫他不要貪他便不貪,或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,你叫他不要嗔他便不嗔,是爲能做得主。(叫他不要貪心他便不貪,叫他不要嗔恨心他便不嗔,他能夠作主,這個就是真正的“我”,)可是事實不然,(我們做不了主,)你要他不要貪,貪心偏偏生起,你要他不要嗔,嗔心偏偏發作,可見心是不能做得主宰的。無主之心你說他是“我”,那怎麼可以?(對不對?其實我們這顆心做不了主,沒有辦法。) “我所”是對我講的,有“我”可以說有“我所”,“我”不可得何來“我所”?“我所”,就是我所有的意思。(多一個字“我所擁有”,我所擁有,)如說我的兒女,兒女便是“我所”,或說我的家庭,家庭便是我所,乃至凡是與我相對的,都是“我所”。(車子,我所擁有的,女兒,我所擁有的,房地産,我所擁有的,都是這樣子,他不知道,有一天他會死就不是他的了。)有人說:心是“我”,與心相應貪等信等(貪的旁邊寫個“惡心所”,信的旁邊寫個“善心所”,這樣我就比較記得起來,這是《百法明門論》裏面講的,貪等就是說,貪等等…
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