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▪P34

  ..續本文上一頁以藥也不要亂吃,醜就醜,適可而止就好了,所以也不要爲了相好,而來犧牲了這條生命。)佛陀行菩薩道時,關于福慧的修集,要經叁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,始得修集圓滿,圓滿了福慧後,還要再經一百劫的時間,種叁十二相八十種相好之因。佛陀的諸相莊嚴,都由親自努力修集得來的,(所以說有那個就有那種果,你就是要精進要修善,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,雖然本體界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來不去,但是就是要如是一切法不可得就是如是得,還是要精進,爲什麼呢?會感應到你的貌相,)假定自己沒有種相好之因,無論如何是不會有相好之果的,這是因果的必然性。 如來所有的叁十二相,每一相要由多少福德修成?經說要修滿一百個福德,始能完成一相。諸位不要以爲修滿一百個福德是很容易,實際單把一個福德修成已是不簡單了。因爲此中所說的一個福德,不是今天做了一件好事,就是一個福德,明天做了一件好事,又是一個福德,假定真的這樣,那又不是件困難的事了! 然則怎樣方是一個福德圓滿?現在讓我舉個例說:譬如叁千大千世界內的每個衆生眼睛都瞎了,發心行菩薩道的人,要將每個衆生的眼睛治好,才算完成一個福德,假定有個衆生眼睛沒有治愈,他的這一福德,便不能算是圓成。一個福德的圓成,已是這樣的不易,百個福德的圓成,當然更加困難了。而一個相好需要百福來莊嚴,(要一百個,)豈如一般人所能想像的那樣容易?假定不是真的發大菩提心,實在不能修成諸相莊嚴的。因爲這種福德,不是一般人所能修到的,必須具有大毅力大精進,以利益衆生爲前提,才能繼續不斷地修下去,如稍存一念自己之心,(自私的心,)見到衆生眼瞎是這樣地難治,老早就退心而不再去做這樣的工作了。現在我說個佛在因中修布施福德的故事給諸位聽聽: 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,有一次做國王,名叫屍毗。屍毗爲國王時,得到一種歸命救護陀羅尼,(就是專門保護衆生的,)就是不論怎樣衆生,如歸投到他這裏來,他一定要保護衆生,不使衆生受到傷害。這種願力和悲心,可說是極爲難得的。 時欲界天的帝釋天,雖享受著很大的福樂,但是天福快要享盡,天命亦將結束的時候,帝釋不禁就在心裏這樣想到:我的天壽就將完結,世間可有沒有一個一切智者來挽救我的生命?(沒有人,)如有這麼(這個“末”就是怎麼的麼。如有這末,)一個一切智者,(那麼的麼這個麼,他打成末法的末,這個應該是不對。如有這麼一個一切智者,如有一個一切智者,)我定將去向他請示,看看怎樣才不會從天福享盡而墮落到人間或地獄。 帝釋天經過這樣思想後,就運用他剩余的天福,到處去尋求,結果尋求不到一切智者,亦即找不到一個能拯救他生命的人,于是仍然帶著心中的疑難,回到自己的天上去,因爲問題未得解決,終日總是悶悶不樂,愁眉苦臉,坐臥不安。當帝釋這樣悲傷難過時,另一個天人毗首羯磨就問他道:“你爲什麼這樣悲傷?”帝釋(玉皇大帝)回答說:“我的壽命將盡,可是找不到一個一切智者,爲我解疑釋難,叫我怎不悲傷?”“爲了這個問題,不難,不難,現在人間有個行菩薩道的屍毗大王,不久就要成爲一切智者了,你可以去問問他。”毗首羯磨天這樣安慰帝釋。帝釋慨歎一聲回答說:“世間發心做菩薩的很多,但成爲一切智者的,那是太少了,我不相信人間現在會有什麼人成爲一切智者。”(一切智者就是成佛。)“不,這位屍毗大王,倒是真的行菩薩道,在不久的將來,一定會成爲一切智者,你不妨去見見他,相信從他那裏,可以解決你的問題。” 帝釋聽到這裏,便向毗首羯磨提議說:“你既這樣信任他,我們不妨去試試他,看他是否可以成爲一切智者。”于是帝釋變成一只老鷹,毗首羯磨變成一只鴿子,鴿子現出很恐懼很驚惶的樣子,飛到屍毗王的腋下以求救護,老鷹就一直追趕到國王所住附近的樹上,對國王說:“剛才飛來的一只鴿子,是我今日所要吃的一餐食料,請讓鴿子飛到我這邊來。”(讓它飛過來,讓它飛過來,)國王回答說:“這怎麼可以?我對一切衆生都要保護救度的,現在鴿子已在我的保護之下,怎麼可以再送進你的鷹口?”“你說你要愛護救度一切衆生,我也是衆生之一,照理也應救護我,現在我已餓極了,(你不把鴿子給我吃,不然你叫我吃什麼?)你應給我飲食吃,這樣才能顯出你的慈悲平等!”(你只顧救那只鴿子,我沒得吃也是會死,你也要救我,)老鷹又對國王說出這樣的話。 屍毗大王聽了這話,想想老鷹說得很對,于是就又問道:“你需要吃什麼東西,我當給你,一定讓你吃飽。”“現在我不想吃別的食物,只想吃最新鮮的血肉。”老鷹這樣回答。國王想了想,這確是個難題,如果爲了保護一只鴿子,而去殺害另外一個衆生,這與我的本願怎麼相符?略一思索後,拿定主意說:“我的這個身體,在生死海中,不知死了多少次,但都無益于衆生,現在何不將我這個恒屬老病死的身體供養老鷹!”這樣思念決定後便對老鷹說:“我割我的身上的肉給你吃好嗎?”“可以當然可以!但有一個條件,就是鴿子有多重,你要給我多重的身肉,不能見欺于我,(不能欺騙我,)而少給我一兩肉。”(統統要割到等重,)老鷹又這樣很認真地說。 國王答應它這樣辦,于是就拿秤以肉對鴿,(鴿子有多重,我就割多重的肉給你吃,)但是奇怪得很,當人肉放到秤上時,鴿肉漸漸加重,(愈重我們就要割愈多,)王肉漸漸減輕,不得不將整個的身肉割下放在秤上,這在一般大臣及宮內的諸人看來,是絕對難以忍受的一般痛苦,但屍毗大王的內心,仍然很安定的,沒有感受什麼痛苦!堅定地要以自己的生命,換取鴿子生命的安全。 老鷹爲了進一步地試探,便對大王說:“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,你又何必自苦如此?不如將鴿子還我算了。”“鴿子是來歸命于我的,怎麼可以再還給你?我不知喪失了好多世的身體,(加一個“世”。我不知喪失了好多世的身體,)但都無益于衆生,(都對于衆生沒有利益,)現在正好用我這個血肉之軀,來爲衆生做點實際利益的事情,那裏可以爲了愛惜我的身體,犧牲衆生的生命?”國王又這樣地說。 時諸天龍王阿修羅鬼神人民見到國王爲只鴿子這樣犧牲,不僅認爲極爲希有,而且大大加以贊歎,確認是位真正菩薩,不久定當成爲一切智者。當諸天這樣贊歎時,帝釋所變的老鷹亦大爲感動,問國王道:“你這樣的割肉辛苦,內心會不會感到懊惱?”(他說:)“我不特沒有一絲一毫的懊惱,而且感到無限的歡喜,因這樣做,才真正合乎我求無上佛道的志趣!”國王這樣回答說。老鷹再進一步地說道:“你說你沒有懊惱,這是口頭上說的,內心究竟惱不惱悔,有誰可以得到證明?”國王這時發出誠誓說:“我割肉血以求佛道,如真不嗔不惱一心不亂者,使我身體立即恢複如故。”這話剛剛說出,身體真的恢複如故,人天見之,皆大悲喜,歎未曾有,更堅定了菩薩成佛信念。 (所以這些,)釋提桓因及毗首羯磨,經過這樣地認真考驗,亦知這位國王,真正是個行菩薩道者,將來一定會成爲一切智者的,于是就很歡喜地回到天上。我們根據這一事實,應知行菩薩道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不知要犧牲多少頭目髓腦,才能完成百千億的福德,而得叁十二相的莊嚴相好。(你看這個多麼不簡單,當然這是做個參考,以這種事情來講,我對于這種故事都保留,我們人把肉割下來,沒有辦法一下子就恢複,因爲這是無常法,這個故事(當做)勉勵可以,如果那只老鷹對我說:我的肉要和這只鴿子等重。我說:你等一下,我從裏面……,你等一下,我就從裏面拿網子出來了,你再說一次,馬上把那只老鷹捉起來打死。喔!那麼貪心,不捉你你還不要,放你一條生路已經算不錯了,還要吃我那麼多的肉,所以我們要做叁十二相,我看很困難,我可能很困難,我這個人是不會去侵害人家,但是要做到這樣割肉,爲這鴿子在搏命,你看有可能嗎?對不對?有可能嗎?這個我做不到,看你做不做得到,如果是我就棒球棒拿出來:你再說一次,你再說一次,對不對?這個故事我持保留的態度,我們的肉割下來,沒有辦法一下子就恢複的,不可能的,我是認爲這個故事其實是一種勉勵,是一種勉勵。自古以來,自有中國的祖師以來,沒有一個人有這種功夫,割肉以後,發個願以後又恢複本來的原狀,到現在還沒有這種功夫,不曾聽說過,不曾聽說過,所以故事歸故事,可以做個考參,你不要真的去割肉,你如果身體不好,又有氣喘,那只老鷹吃下去,換成它有氣喘就糟糕了,本來沒有吃你的肉不會咳,一吃你的肉就咳個不停,你的肉也不見得多好,我看拿另外一種肉給它吃好了。) 佛和身體,不但諸相莊嚴,而且有大光明,所以說【光明顯曜,蔽諸大衆】。講到佛的光明,向來說有兩種,就是身光與心光。身光是從身體上發出的光明,(心的光明就是指智慧,無形的東西,)心光是從內心中發出的光明。(其實身心是不二的,身心是不二的,)這裏說的光明顯曜,就指佛的身光說的。從佛身上所發出的赫赫顯曜的光明,將諸所有的在會的大衆,都遮蔽住了,(就是遮蓋住,)所以說蔽諸大衆。 在會的大衆,如諸菩薩等,本亦有其光明的,但在佛光的照耀下,不免顯得他們暗淡無光。如來光明遮蔽一切,(如來光明遮蔽一切,)如晚上的繁星,雖說一顆一顆的星都發出其光輝,但是到白天太陽出來的時候,由于太陽的光度強,就將一切星光遮蔽住了,使人再也不能發現星光。一顆一顆的星光,好像大衆身上的光明,強烈的太陽光,好像佛身上的光明,佛光的遮蔽大衆,就等于太陽的影蔽衆星。(蔽就是遮蔽、掩蓋的意思,這個影就是等于指光明,太陽的光明遮蔽了衆星。) 自在,即色界四禅天中的大自在天;(大自在天,我們稱之爲摩醯首羅天,摩醯首羅天又稱作自在天,或…
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