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者是自在天王、天主,爲佛教之守護神,住在第四禅天。)梵王,即色界初禅天中的大梵天王。天即光明的意思。(所以天人他沒有日月,不用日月,我們行善感應到投生天界的話,他自然就發光出來,身體自然會發光,所以天界就不須要要有什麼太陽、月亮,他自己會發光,晚上走路也不會踩到牛糞,我們還要拿手電筒、路燈,才不會踩到牛糞,天人他在行走,都不須要手電筒、路燈,都不須要,都會發光。)不論是生到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那一天,每個天人的身上都是有光明的,特別是到了欲界空居天以上,(空居天是對于地居天而講的,地居天就是須彌山,譬如說四天王天、忉利天,這個稱之爲地居天,空居天就是欲界六天當中,譬如說夜摩天、兜率天,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,這些跳出須彌山的頂部,須彌山腰是四天王,須彌山上是忉利天,再上去就是空界,空居天,因此這個空居天就是不以須彌山爲基礎,以須彌山爲基礎的有二天而已,四天王和忉利天,這個叫做地居天,上過須彌山頂叫做空居天,空居天以上)已經沒有日月光明的照耀。雖說每個天人的身上都有光明,但大梵天及大自在天的光明,勝于一般天人所有的光明,可是現在不說一個兩個,【設】或有【無量億】這麼多的大【自在】天及大【梵】天【王】身上所有光明,在偉大的佛陀光明照耀之下,【悉不複現】,由此可見如來的光明是大到怎樣的程度了。如來蔽諸大衆的光明,(就是遮蔽了大衆的光明,)是從什麼地方來的?是從百千億的福德而來,如果佛陀沒有修百千億的福德之因,當然也就沒有蔽諸大衆的光明之果,(所以心如果光明正大,身體就會發光,)無量百千億福德是能生因,光明照耀是所生果,其間明顯地含有因果關系。(所以我們行善是時時刻刻有這個因緣,就是統統要做,統統要做,所以做早晚課時若生病,或者是有病苦,弘法利生,廣化老和尚都會叫到旁邊訓示,譬如說比丘偷懶或者是他在弘法自己覺得很辛苦,他都叫來旁邊,他說:我們現在的辛苦,年輕人如果不做早晚課,用這個功就這裏疼那裏痛的喊苦,他說這種痛苦會比地獄痛苦嗎?會比地獄痛苦嗎?所以廣化老和尚他很偉大,腦部開刀叁次,腦部開刀叁次,身體不好,我看他的身體……,他又堅持持午,到了晚上手會發抖,血糖降低,他是律師,我們在他身邊都告訴他,說:師父,你身體不好,自己要照顧好,真辛苦。他說:這種辛苦不會比下地獄更苦,下地獄丟一顆大石頭下去,瞬間就化掉了,我們還不須這樣的,我們還不至于像下地獄那麼苦,所以他都常常以下地獄的痛苦來比較我們現在的快活,我們現在做人不論是病苦,弘法利生、寫書、早晚課,多麼痛苦、沒吃,都不會比下地獄還苦,所以老和尚有一點很偉大,很精進的精進,年輕人跟不上他,絕對跟不上他。一天《彌陀經》七遍,再怎麼樣的病苦,晚上回來功課一定會補完,誦多少經、念多少佛,持多少咒,他實在是非常精進的,年輕人看他那種用功,你會自歎弗如,實在是夠精進的,不像我們現在這種好吃懶做,稍微一點點病苦就受不了了,牢騷、抱怨,老和尚從來沒有,老和尚常常說:有這個機會讓我們服務衆生,我們怎麼會說不,衆生度都度不來了,還說有機會請我們開示,我們怎麼會不去。所以他身體再怎麼差,就說:慧律,走!我就攙扶著他去爲人開示。明明人很不舒服,人家來受五戒叁、四個鍾頭,他也爲人家授五戒,授五戒,授五戒,手這樣抖,爲什麼手這樣抖我會知道,因爲授五戒都要唱:香花迎。花就拿起來,我跟他接過來,他的手就一直抖一直抖。親近老和尚那種精神、那種願力,那不是我們一般人做得到的,所以人家那個生死自在,坐化不是沒有原因的,他什麼痛苦都能夠忍耐,所以我們這個色身,他什麼痛苦都有辦法忍耐,表示他臨命終再怎麼痛苦,正念都沒有失去,他的腦部開刀叁次,我回去看他的時候,說話說不清楚,不過一看他就知道,要開示什麼他內心很清楚,一點都沒有顛倒,一點都沒有散亂,都念佛、念佛,世間沒有什麼好講的,講再多也沒有用,講再多也沒有用,講再多還不如念佛,一定會死的,所以那種決心和那種正念,他是從平常的病苦來的,沒有失菩提心、慈悲、不貪著金錢,一切統統放下。在我們親近他,南普陀佛學院的說,這個人非聖即賢,老和尚他不是聖人就是賢人,實在不簡單,所以他那種臨命終會自在是很自然的事情,他再怎麼痛苦都沒有呻吟半聲,再怎麼痛苦都沒有呻吟半聲,實在很厲害,真的,所以說我們要了解,拿這種事來勉勵我們自己,看看我們有沒有慚愧心,有沒有慚愧心,我們如果有……,一般衆生有慚愧心,兩天,第叁天就忘了,我們慚愧,差不多不好意思兩天而已,講老和尚的故事給我們聽,差不多不好意思兩天,到第叁天差不多忘記了,所以我們沒有那種願力。爲什麼修行這麼多,臨命終沒有幾個自在?受不了苦,受不了委屈,一直要跟人家解釋,一直好像要爭什麼一樣的。老和尚說世間你贏了也是輸,有時候輸了反而是贏。爲什麼?放下就叫做贏。因爲這個世間是無常的,誰放得下誰就贏了。今天你爭得頭破血流你輸了,爲什麼?失去心的原態,失去心的平靜,我們修學佛道是甯靜的革命,我們要內心産生智慧光是這個平靜你就保持不住了,你書看得再多也沒有用,所以老和尚常常說:吃虧就是贏,退步就是贏。爲什麼?無常。絕對會贏他的。今天他在耀武揚威、囂張、欺負人家,你看他,沒有關系讓他贏,他輸,爲什麼?心不清淨不善的念頭。今天看來我們是吃虧、退讓、謙虛,看起來好像輸了,不過我們保持心的平靜,我們贏了,我們贏了,我們臨命終贏了。) 如來具有這樣大的光明,世間上不論那個衆生,假定沒有得到佛陀的加被,而將自己的頭仰起來看如來,沒有不被如來的身光照得眼睛發花的,所以說【其有瞻仰如來身者,莫不目眩!】好像我們見到強烈的光線,有時也會使得眼花的。目眩的眩,就是發花的意思。瞻仰的瞻,就是看的意思。莫不目眩者,意謂一百個人看了一百個人的眼睛發花,一千個人看了一千個人的眼睛發花,佛身之光真是大到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得了的。(這一點我是不認同,我們如果說佛光很亮是真的,如果說他(衆生)不能接受,那他(佛)怎麼度衆生?大家見到佛光就頭暈目眩了,誰敢親近佛陀,他是慈悲喜舍,他是從本性發出來的東西,他很亮,我們一下子也許沒辦法適應,一下子,但是他是慈悲喜舍的光,像印光大師說:我們臨命終的時候,要如何判斷是佛來接引或者是魔來接引?印光大師說這個很簡單,如果魔來接引的時候光會刺眼,看起來很不舒服感,雖然魔會示現佛的身,不過他不能像佛的本性,慈悲喜舍散發出來。印光大師說:我們一般修淨土法門的人,著魔的機會不大,修淨土法門的人著魔的機會不大。爲什麼呢?因爲他有佛相可以觀想,整天一心一意就是想要到極樂世界去,所以堅定信心,他就用他的信心感應到佛菩薩,修禅的人,修密宗的人,比較容易著魔,爲什麼?他沒有辦法判斷,他沒有佛力的加被的話,他沒有辦法判斷,修禅的人有一點功夫,他就認爲:我很有功夫。所以他很容易著相,見到什麼種種相,他沒有辦法判斷,我這樣是正念或者是著魔的念,沒有辦法,一點點功夫就很高興,所以修密宗的人有很多都著魔著相,非常地著相,非常地著相。所以那天說達賴喇嘛要來,報紙刊登達賴喇嘛要來訪問,達賴喇嘛也是這樣講,他說你自己不救度自己,你自己不悟到空性,自己不産生自己的覺性,再大的灌頂加持都沒有用。真的,確實是如此,確實是如此。達賴喇嘛確實是有正念的一位喇嘛,所以他又說在西藏要修密宗,要先有顯教的基礎,一定要通達顯教,做最基本上的基礎,才能修密宗最上乘的即身成佛的法,叁密相應的法,到最後回歸到自己,密宗說的:一切都是方便。最究竟的還是要覺悟,和禅宗說的一樣,統統一樣,因此法還是在悟,悟,你就要熏習要常常熏習。) 丁二 以菩薩證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,妙色嚴淨,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生。 上面以佛果證明,現在以菩薩證明。今【汝】龍王再【觀】察一下【此】法會中的【諸大菩薩,】就可知道,在這叁萬二千的大菩薩中,沒有那位菩薩的身相,不是微妙莊嚴無染的,所以說【妙色嚴淨】。如我們現在所見的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、彌勒、地藏諸大菩薩塑像,有哪尊菩薩不是相好端嚴?特別是彌勒菩薩,(因爲他是修彌勒菩薩淨土的,演培法師是修彌勒淨土的,所以他就特別贊歎彌勒佛。)總是那樣笑咪咪的。(笑咪咪。所以說我們如果見到人,我們就要學習彌勒菩薩笑咪咪,)使人一見,就生歡喜心、(所以彌勒佛常常唱那一首歌,我一見你就笑,彌勒佛就是像有一首歌唱的,形容得很好,)恭敬心。(恭敬心,)有的人明明是滿肚子煩惱的,但一見彌勒菩薩的慈悲笑容,什麼煩惱立刻暫時化爲烏有。可是你龍王要知道:一切菩薩清淨莊嚴微妙端正的相好,不是無因無緣而有的,所有【一切】相好,【皆由修習善業(所以好心多做一點是錯不了的,)福德而生。】所修集的福德善業,是嚴淨妙色的因;所生的端正相好,是福德善業的果,在這當中,同樣是有因果關系存在的。 丁叁 以天爲證 又諸天龍八部衆等大威勢者,(大威就是大威德,勢就是勢力,大威勢者就是大威德勢力者,)亦因善業福德所生。 不特佛菩薩的相好如此,就是諸天等的果報亦然,所以佛複對龍王說:【又諸】世間的【天龍八部衆等,大威勢者】。天、龍,是八部中的兩部。八部是: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羅、迦樓那、緊那樓、摩睺羅伽。(臺語念起來就是怪怪的,因爲誦《普門品》,人家就是這樣念的,以前在佛教堂,他們就是誦臺語的,去鳳山佛教蓮社,他們也是誦臺語的,所以臺語念起來怪怪的,怪怪的。)如是天龍八部…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