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百法明門論表解▪P27

  ..續本文上一頁這個來的,邪見:沒有因果,作用,什麼作用?什麼實事?(無因果此事),我都不甩這一套,以及四見之外的一切邪執,統統叫做邪見。

  [見取見于諸見及所依蘊,執爲最勝,能得清淨,一切鬥爭所依爲業。]這個很容易,見取見就是什麼?就是我執、我見,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什麼,自己永遠對,別人永遠錯,自己認爲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,見取見就是這樣子。他明明這種見地,是很可憐的,今天我收到一貫道的一封信,他寫個:林益謙先生。說:慧律法師!你講經說法身體又不好,雖然你是一個大修行人,大智慧的人,你還是不能超越五行。他說我還是不能超越這個五行,所以說你就是少了那一點關卡,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,你是不是有想過?如果你需要我的指導,那麻煩你來信。你說這一貫道可憐到什麼程度,寫這封信的人,結過婚的人,然後有二、叁個孩子,這個人好象是說屬于堂主那一類的,他家設一個一貫道的,然後來普度衆生。你說他可憐到這種程度,以他的智慧他要來指導慧律法師,你說這種人是可憐到什麼程度?這不是說我很了不起,而是說他寫的那種完全是邪知邪見的東西,所以,一貫道的悲哀,不是可惡,是實在是夠可憐的,死在自己的見地裏面,一直憐愍別人,可憐別人。人家念佛就說人家來不及了,一貫道你死也是迷迷糊糊,什麼都不知道,那點傳師也在旁邊,我就加持過這個一貫道的媽媽,她女兒是信佛的。

  有一次我去旗山的附近,一個小鄉鎮去加持,她女兒是信佛的,也很少跟我見面,好象是說什麼親戚還是信一貫道的,就請他去加持;她女兒有一點信佛,要請我去加持,我就去了,去了以後,我看,咦!一貫道的點傳師。你看那個穿中山裝,頭發理平頭,臉都由裏面發黑,眼眶都黑黑的,一看就是很善良的人,一看就知道這個人很善良;一貫道本來就是很善良的人,然後我就在旁邊,我去我不先跟她加持,我先跟她加持,點傳師會說他點道的。她媽媽很痛苦,兩個眼睛睜得很大,嘴巴也張得很大,信一貫道的。她說:師父,趕快加持。我說:不!一貫道的點傳師在那邊,我就讓他先點一點,我說:你們一貫道先,你們先加持。要我先念的話,你們說你們的感應,我不要你先。我就站在旁邊看,他沒有什麼儀式,就在那邊不曉得念什麼東西,沒有。沒有我說:那你在旁邊看,換我。一個人在臨命終她會掙紮、會痛苦就是冤業沒有解,因爲佛法裏面有解冤業的,就:南無部部帝唎伽哩哆哩怛陀耶,唵叁陀啰 伽陀娑婆诃。我們就跟他放蒙山,然後那個臉就慢慢的變了,嘴巴慢慢的合上,噢!就慢慢的開始有笑容,我就開始念佛。後來,那一貫道的也在旁邊:阿彌陀佛!沒辦法,他也沒有辦法。我說:你比較行,讓你先。所以,我今天收到那個信:唉!真是~~那一封信我不曉得丟在哪裏,要不然,等一下拿給你們看,那真是悲哀,夠可憐的。他說我們也是很可憐,我們說他也很可憐,所以,病不同,可是都互相憐愍。他們可憐我們佛教,我們也可憐一貫道的,那到底是誰可憐誰,是不是?他講的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,他沒有看過《華嚴經》,一貫道的道親們,你打開《華嚴經》看看,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。所以,有福報的人他會親近到善知識,去親近到正法,沒有福報的人就執,見取見就執著他所碰到的是最棒的明師,他是最幸運的,你們就是很可憐,那麼就是少了一點。他就:慧律法師!你就少了一點,少了一點,又不是印度人嫁丈夫少了一點,對不對?我們佛教徒也不必跟他爭執,大家知道就好了,我們還是憐憫他,沒有辦法,他生生世世就是惡知見,親近不正見的地方,那有什麼辦法,是不是?你也不要跟他吵架,也不要跟他打架,各人信各人的,你走你的,我走我的。戒禁取見,所以,這個見取見就是一切鬥爭所依爲業,你們家裏的父母爲什麼會鬥爭,見取見;兄弟姐妹爲什麼會鬥爭,見取見;你們這個師徒什麼會鬥爭,見取見,爲什麼?大家都我執、我見,這個見取見只有一個辦法,要聽兩種人的話,第一、要聽大智慧人的話,放棄你的見地。第二、接受有經驗人的話,見取見用這兩個角度來修正自己。

  戒禁取見:[于隨順諸見之戒禁],戒禁就隨順諸見之戒禁,就是說不如法的戒律,[及所依之蘊,執爲最勝,]以爲[能得清淨,無利勤苦所依爲業。]無利就是一點也沒有什麼幫忙,對這個涅槃一點幫忙都沒有,他每天都勤苦的修行,可是,到最後開不了果,一貫道就是可憐到這種程度,外道就是可憐到這種程度,他無果可得。因爲他知見不正,所以,無法證初果,沒有辦法斷見惑跟思惑,對不對?也不可能明心見性,他說要回理天,一貫道常常講,說:我要回理天。我說:你曉不曉得理天是什麼。有一個一貫道講師來,他說:久仰法師大名,我說:不必久仰,我這個人是小名。據說慧律法師您是高僧大德,我說:你看!我根本就是矮僧無德,哪裏有什麼高僧大德,我才157公分而已,才稍微比廣欽老和尚高一點而已。我無德,沒有什麼德,他說:我修學到現在,那麼我想請問慧律法師!你們佛教學到最後,要回去哪裏?我說:方便講,回極樂世界,如果是究竟講就是沒有回去哪裏,本來也不來,哪裏有回去。他說:我們講回理天,我說:那理天在哪裏,你講啊!理天在哪裏?你告訴我理天是什麼,在東邊還是西邊,在南邊還是北邊?理就是無相,那無相怎麼回,回去什麼理天,你有問題啊!理天就是無形無相的東西,既然無形無相,就不生不滅,那連回去的觀念也不可以有,這才叫做正知正見。哪裏有這種東西,連什麼理天,他自己也搞不清楚。理就是不可得的東西叫做理,既不生也不滅,那回去什麼,本來就沒有來,你回去哪裏?唉喲!悲哀!悲哀。

  因此,執爲能勝,還有就是戒禁取見的意思,比如說,我們過年,吃一吃,吃什麼,吃魚,年年有余,結果,每年股票都輸得一塌糊塗,是不是?還有貼這個對聯,這個爆竹一聲除舊歲,要布置這個對聯,否則不像在過年。就說:唉呀!過年你一定要講好話,恭喜!恭喜發財,結果,今年房地産低落、破産,你過年,你家不是貼了很多的春聯嗎?這個六畜興旺,什麼財大發,有的那個發還顛倒,倒發;福,福顛倒叫做倒福。福氣已經是很好了,還倒福,很有福氣的意思,我的話,我就不會這樣,我就寫:生,把它顛倒過來,死,再把它顛倒過來,那叫什麼?不生不死,沒有生,生顛倒;死,死就顛倒,反過來就是……死就是顛倒過來。所以說,這個戒禁取見就是世間人的過年,外道沒有必要的這個戒律,比如說,星期五,十叁號這個不吉利的,就是不能怎麼樣,還有這個四號、四樓就是不吉利,我告訴他:沒有關系,四樓人家不要,我全都買。它就是比較不好,那姓出家人每一個人都姓釋,釋迦牟尼佛的釋,那不跟四是同音嗎?難道姓一,一貫道的一。所以說,這個無謂的執著,這個戒禁取見,簡單講就是持不必要的戒律而困擾自己,也不能得到這個道果,不能解脫叫做戒禁取見。

  [鈍者:遇境辄愛著。修道難斷,其惑性鈍者曰鈍使。如水沈滯。]鈍就是碰到這個境界,往往生這個染著,修道的時候非常難斷,他的惑,這個迷惑比較鈍,所謂鈍不是真的很鈍,是第二念。第一念叫做銳,第二念叫做鈍;第一念叫做利,第二念叫做鈍的意思,如水沈滯就是反射稍微慢一點,其實也是很快,動一個念頭,貪、瞋、癡就出來了,哪裏慢呢?[利者:遇境辄生分別,修道易斷,]這修行人很容易斷,[其惑性鈍者曰鈍使。]很敏銳,[如火輕炎。]就像火,輕炎就是浮上來的火焰,浮上來的火焰很利。底下很重要,[見以推度爲義,]見就是用推測,[慧心所之作用也。慧若正當推度名正見,]推測正確你叫正知正見,推測顛倒你叫惡知惡見,[顛倒推度爲惡見。]這就麻煩大了。如果一個人這個見地錯誤,你一生一世再大的苦行、再大的精進、再大的忍辱都不能成道。因爲,你沒有用空慧,緣起法裏面當體即空的法去修行這個無生,所以你再大的忍辱,你還有存在一個忍辱,你就不能成佛,就不能解脫。外道沒有空慧,沒有空的這個智慧,我要修忍辱,我們拜神的人要忍辱、我忍耐,這個理念一直存在他在忍辱,他這個我見還沒有斷,是不是?佛說忍辱者即非忍辱,是名忍辱。佛說這個忍辱,他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忍辱,才是真正的忍辱,你要忍到我根本沒有忍辱的念頭,這就是功夫。

  我一直勸告這個衆生,就說:你不可以學忍辱,要以無生爲主要的修行法,不能學習忍辱,學習忍辱是方便講。比如說,忍,你的壓,你的忍,你想想看!這根本不是斷根的辦法,你今天真的境界的時候,我忍耐一下,明天再忍耐一下,忍耐久了,這個根還沒有斷。你只是稍微有一點定力而已,這個煩惱一起來,就忍辱壓下去,這個根還不是存在。我們不要這樣子,我們連這個忍都沒有,連這個根都沒有,也不要除掉這個忍,也不要除掉麻煩,當下就是。沒有所謂的忍不忍的東西,它根本就不會浮現什麼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,本來就不生的東西,你忍什麼東西,答案就出來了。同參道友在一起,或者是這一些,你對人家都很好,別人對你怎麼樣……根本就沒有,什麼叫做大修行人?一切法不受是大修行人,一切法無生是大修行人。無生就是你連動一個念頭都不要,無生就不滅,所以見以推度爲慧,慧心所之所作用,慧如果正當推度,名叫做正見,顛倒推度這個就是惡見,[故見以慧爲體,由慧別開一分耳。]

  [37隨煩惱叁類差別立義表,隨煩惱:大隨惑、中隨惑、小隨惑]惑就是煩惱的意思,大隨煩惱的意思就是說[遍與一切染心],染心底下一個[不善],不善就是惡就是煩惱,[及(有覆)]就是能遮清淨心。有覆就是這些煩惱會遮蓋我們的清淨心,不是像第八意識的無覆無記;第八意識的無覆無記,因爲它只有接受,所以它沒有什…

《百法明門論表解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