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这个来的,邪见:没有因果,作用,什么作用?什么实事?(无因果此事),我都不甩这一套,以及四见之外的一切邪执,统统叫做邪见。
[见取见于诸见及所依蕴,执为最胜,能得清净,一切斗争所依为业。]这个很容易,见取见就是什么?就是我执、我见,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什么,自己永远对,别人永远错,自己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确的,见取见就是这样子。他明明这种见地,是很可怜的,今天我收到一贯道的一封信,他写个:林益谦先生。说:慧律法师!你讲经说法身体又不好,虽然你是一个大修行人,大智慧的人,你还是不能超越五行。他说我还是不能超越这个五行,所以说你就是少了那一点关卡,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,你是不是有想过?如果你需要我的指导,那麻烦你来信。你说这一贯道可怜到什么程度,写这封信的人,结过婚的人,然后有二、三个孩子,这个人好象是说属于堂主那一类的,他家设一个一贯道的,然后来普度众生。你说他可怜到这种程度,以他的智慧他要来指导慧律法师,你说这种人是可怜到什么程度?这不是说我很了不起,而是说他写的那种完全是邪知邪见的东西,所以,一贯道的悲哀,不是可恶,是实在是够可怜的,死在自己的见地里面,一直怜愍别人,可怜别人。人家念佛就说人家来不及了,一贯道你死也是迷迷糊糊,什么都不知道,那点传师也在旁边,我就加持过这个一贯道的妈妈,她女儿是信佛的。
有一次我去旗山的附近,一个小乡镇去加持,她女儿是信佛的,也很少跟我见面,好象是说什么亲戚还是信一贯道的,就请他去加持;她女儿有一点信佛,要请我去加持,我就去了,去了以后,我看,咦!一贯道的点传师。你看那个穿中山装,头发理平头,脸都由里面发黑,眼眶都黑黑的,一看就是很善良的人,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很善良;一贯道本来就是很善良的人,然后我就在旁边,我去我不先跟她加持,我先跟她加持,点传师会说他点道的。她妈妈很痛苦,两个眼睛睁得很大,嘴巴也张得很大,信一贯道的。她说:师父,赶快加持。我说:不!一贯道的点传师在那边,我就让他先点一点,我说:你们一贯道先,你们先加持。要我先念的话,你们说你们的感应,我不要你先。我就站在旁边看,他没有什么仪式,就在那边不晓得念什么东西,没有。没有我说:那你在旁边看,换我。一个人在临命终她会挣扎、会痛苦就是冤业没有解,因为佛法里面有解冤业的,就:南无部部帝唎伽哩哆哩怛陀耶,唵三陀啰 伽陀娑婆诃。我们就跟他放蒙山,然后那个脸就慢慢的变了,嘴巴慢慢的合上,噢!就慢慢的开始有笑容,我就开始念佛。后来,那一贯道的也在旁边:阿弥陀佛!没办法,他也没有办法。我说:你比较行,让你先。所以,我今天收到那个信:唉!真是~~那一封信我不晓得丢在哪里,要不然,等一下拿给你们看,那真是悲哀,够可怜的。他说我们也是很可怜,我们说他也很可怜,所以,病不同,可是都互相怜愍。他们可怜我们佛教,我们也可怜一贯道的,那到底是谁可怜谁,是不是?他讲的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,他没有看过《华严经》,一贯道的道亲们,你打开《华严经》看看,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。所以,有福报的人他会亲近到善知识,去亲近到正法,没有福报的人就执,见取见就执着他所碰到的是最棒的明师,他是最幸运的,你们就是很可怜,那么就是少了一点。他就:慧律法师!你就少了一点,少了一点,又不是印度人嫁丈夫少了一点,对不对?我们佛教徒也不必跟他争执,大家知道就好了,我们还是怜悯他,没有办法,他生生世世就是恶知见,亲近不正见的地方,那有什么办法,是不是?你也不要跟他吵架,也不要跟他打架,各人信各人的,你走你的,我走我的。戒禁取见,所以,这个见取见就是一切斗争所依为业,你们家里的父母为什么会斗争,见取见;兄弟姐妹为什么会斗争,见取见;你们这个师徒什么会斗争,见取见,为什么?大家都我执、我见,这个见取见只有一个办法,要听两种人的话,第一、要听大智慧人的话,放弃你的见地。第二、接受有经验人的话,见取见用这两个角度来修正自己。
戒禁取见:[于随顺诸见之戒禁],戒禁就随顺诸见之戒禁,就是说不如法的戒律,[及所依之蕴,执为最胜,]以为[能得清净,无利勤苦所依为业。]无利就是一点也没有什么帮忙,对这个涅槃一点帮忙都没有,他每天都勤苦的修行,可是,到最后开不了果,一贯道就是可怜到这种程度,外道就是可怜到这种程度,他无果可得。因为他知见不正,所以,无法证初果,没有办法断见惑跟思惑,对不对?也不可能明心见性,他说要回理天,一贯道常常讲,说:我要回理天。我说:你晓不晓得理天是什么。有一个一贯道讲师来,他说:久仰法师大名,我说:不必久仰,我这个人是小名。据说慧律法师您是高僧大德,我说:你看!我根本就是矮僧无德,哪里有什么高僧大德,我才157公分而已,才稍微比广钦老和尚高一点而已。我无德,没有什么德,他说:我修学到现在,那么我想请问慧律法师!你们佛教学到最后,要回去哪里?我说:方便讲,回极乐世界,如果是究竟讲就是没有回去哪里,本来也不来,哪里有回去。他说:我们讲回理天,我说:那理天在哪里,你讲啊!理天在哪里?你告诉我理天是什么,在东边还是西边,在南边还是北边?理就是无相,那无相怎么回,回去什么理天,你有问题啊!理天就是无形无相的东西,既然无形无相,就不生不灭,那连回去的观念也不可以有,这才叫做正知正见。哪里有这种东西,连什么理天,他自己也搞不清楚。理就是不可得的东西叫做理,既不生也不灭,那回去什么,本来就没有来,你回去哪里?唉哟!悲哀!悲哀。
因此,执为能胜,还有就是戒禁取见的意思,比如说,我们过年,吃一吃,吃什么,吃鱼,年年有余,结果,每年股票都输得一塌糊涂,是不是?还有贴这个对联,这个爆竹一声除旧岁,要布置这个对联,否则不像在过年。就说:唉呀!过年你一定要讲好话,恭喜!恭喜发财,结果,今年房地产低落、破产,你过年,你家不是贴了很多的春联吗?这个六畜兴旺,什么财大发,有的那个发还颠倒,倒发;福,福颠倒叫做倒福。福气已经是很好了,还倒福,很有福气的意思,我的话,我就不会这样,我就写:生,把它颠倒过来,死,再把它颠倒过来,那叫什么?不生不死,没有生,生颠倒;死,死就颠倒,反过来就是……死就是颠倒过来。所以说,这个戒禁取见就是世间人的过年,外道没有必要的这个戒律,比如说,星期五,十三号这个不吉利的,就是不能怎么样,还有这个四号、四楼就是不吉利,我告诉他:没有关系,四楼人家不要,我全都买。它就是比较不好,那姓出家人每一个人都姓释,释迦牟尼佛的释,那不跟四是同音吗?难道姓一,一贯道的一。所以说,这个无谓的执着,这个戒禁取见,简单讲就是持不必要的戒律而困扰自己,也不能得到这个道果,不能解脱叫做戒禁取见。
[钝者:遇境辄爱着。修道难断,其惑性钝者曰钝使。如水沉滞。]钝就是碰到这个境界,往往生这个染着,修道的时候非常难断,他的惑,这个迷惑比较钝,所谓钝不是真的很钝,是第二念。第一念叫做锐,第二念叫做钝;第一念叫做利,第二念叫做钝的意思,如水沉滞就是反射稍微慢一点,其实也是很快,动一个念头,贪、瞋、痴就出来了,哪里慢呢?[利者:遇境辄生分别,修道易断,]这修行人很容易断,[其惑性钝者曰钝使。]很敏锐,[如火轻炎。]就像火,轻炎就是浮上来的火焰,浮上来的火焰很利。底下很重要,[见以推度为义,]见就是用推测,[慧心所之作用也。慧若正当推度名正见,]推测正确你叫正知正见,推测颠倒你叫恶知恶见,[颠倒推度为恶见。]这就麻烦大了。如果一个人这个见地错误,你一生一世再大的苦行、再大的精进、再大的忍辱都不能成道。因为,你没有用空慧,缘起法里面当体即空的法去修行这个无生,所以你再大的忍辱,你还有存在一个忍辱,你就不能成佛,就不能解脱。外道没有空慧,没有空的这个智慧,我要修忍辱,我们拜神的人要忍辱、我忍耐,这个理念一直存在他在忍辱,他这个我见还没有断,是不是?佛说忍辱者即非忍辱,是名忍辱。佛说这个忍辱,他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忍辱,才是真正的忍辱,你要忍到我根本没有忍辱的念头,这就是功夫。
我一直劝告这个众生,就说:你不可以学忍辱,要以无生为主要的修行法,不能学习忍辱,学习忍辱是方便讲。比如说,忍,你的压,你的忍,你想想看!这根本不是断根的办法,你今天真的境界的时候,我忍耐一下,明天再忍耐一下,忍耐久了,这个根还没有断。你只是稍微有一点定力而已,这个烦恼一起来,就忍辱压下去,这个根还不是存在。我们不要这样子,我们连这个忍都没有,连这个根都没有,也不要除掉这个忍,也不要除掉麻烦,当下就是。没有所谓的忍不忍的东西,它根本就不会浮现什么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,本来就不生的东西,你忍什么东西,答案就出来了。同参道友在一起,或者是这一些,你对人家都很好,别人对你怎么样……根本就没有,什么叫做大修行人?一切法不受是大修行人,一切法无生是大修行人。无生就是你连动一个念头都不要,无生就不灭,所以见以推度为慧,慧心所之所作用,慧如果正当推度,名叫做正见,颠倒推度这个就是恶见,[故见以慧为体,由慧别开一分耳。]
[37随烦恼三类差别立义表,随烦恼:大随惑、中随惑、小随惑]惑就是烦恼的意思,大随烦恼的意思就是说[遍与一切染心],染心底下一个[不善],不善就是恶就是烦恼,[及(有覆)]就是能遮清净心。有覆就是这些烦恼会遮盖我们的清净心,不是像第八意识的无覆无记;第八意识的无覆无记,因为它只有接受,所以它没有什…
《百法明门论表解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