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百法明门论表解▪P26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社会上的人,为了财、为了名、为了利或者是为了女色,不得了。前几天什么警察局的一个警察,跟女朋友谈判,从侧门出去,配带枪支出去。他这个女朋友好象跟他一言不合,举枪就呯、呯、呯,连开三枪都中要害。警察呢!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因为女朋友意见不合,一发起来,马上就开枪了。所以,这个人一激怒起来,什么事情都敢做。因此,奉劝诸位同学讲话千万不要激怒对方,我们所要修学的这个习惯就是学习忍辱,你明明知道那个人很坏,就像饿的老虎一样,你就在那里捉弄他、捉弄他,没有必要嘛!那种人有一天会被揍,你放心。我说我这个人很聪明,君子不吃眼前亏,我不需要跟你对立,各人做各人的。哪一种人最可贵?实行真正的圣道的人,真理的人是最可贵的人,圣人之法就是无贪、无嗔、无痴,行舍不害,大慈大悲。你能够保持这个正知正见,悲天悯人的这种心怀,你到哪里,德不孤、必有邻,不要怕没有朋友。所以,你这个害的本质不变,这个害包括几个名词:仇视、嫉妒、恨、忿怒,还有就是残忍,这个都是害的里面所开演出来,因此,我们要[悲愍为业]。

  [不害、无嗔之差别;不害,拔苦]。不害就是你心里没有残暴的本质,那么你就可以令众生离开这个痛苦,拔苦就是[悲]。千供养、万供养,脸上无嗔真供养,你供养了那么多金钱,买了那么多东西供养师父,师父讲你两句话就不高兴,脸上无嗔叫做真正的供养。要供养师父,最简单,那就无嗔、欢喜心。[无嗔;与乐;慈],[害;但损有情]皆名为害,伤害到某一种程度统统叫做害。无嗔,这个[嗔;或杀有情],这个嗔就更厉害了。杀,那么就是断掉众生的命,那就更厉害了,害还是伤害到某一种程度而已。[不害一法为修戒定慧及行菩萨道之根本心行],不害就是所有的慈、悲、喜、舍都必须以这个不害为主,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,好好下功夫。

  以上就是十一种善法,什么是善的?我们再从头看一遍,第一个就是信心所,对三宝要有信心;第二个要精进修行,这是善心所;第三个要有惭,惭就是愧对于自己,就是要有良心发现,惭就是要良心发现;四、愧就是千万要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,不要愧对别人;五、叫做无贪,如果你无贪的话那就是善。第六叫做无嗔,这个就是不要发脾气,不要忿怒暴烈之性;第七叫做无痴,没有愚痴,那就是要常常听经闻法;第八叫做轻安,修定之前的功夫;第九就是不放逸;十就是行舍,舍的心所,第十一就是不害。十一个心所能够让我们成佛道、行菩萨道,于菩提当中念念不退,都是因为这十一个心所,诸位要好好的下一番功夫。

  [烦恼的表解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为根本烦恼又称本惑]。为什么叫本惑?一切的烦恼都离不开这六个开展出来的,根本烦恼就像树的枝,这个树干一样的,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,不正见就是邪见,就是拨无因果。这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见,所谓恶知见就是莎迦耶见,这六个就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,所以,叫做根本烦恼。很难断,又称本惑,就像树的根一样的那么难,你要砍掉这个枝枝叶叶很容易,轻而易举。你要砍断那个树根那就很难,要锯得老半天才锯得下来,[忿等二十为枝末烦恼又称随烦恼或随惑],随着这个心王而起来的,[随根本烦恼生起故]。那么就是随烦恼,或者随惑,就随着根本烦恼而产生的。

  [烦恼与十使对照表:一、根本烦恼;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;思惑],思惑叫做[五钝使]。五钝使就是说第二刹那的烦恼,第一刹那的烦恼叫做[五利使],叫做[不正见]。这个不正见,所谓[身见]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、邪见[等五]都是属于不正见。这个不正见就是没有正确的理念,不能透视整个人生,所以,产生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、邪见,这个[见惑];五利使,利就是说反射力非常强。你一碰到事情你第一个一定告诉自己:那是我,第二个才起贪念。你不为我,一个人无我,你怎么会贪,我问你?一个人无我他怎么会嗔心?无我了,他怎么会嗔心,是不是?所以,身见这个速度来得比这个其他的思惑来得快,你为什么会贪?因为,你希望我得到好处,所以贪。贪心重的人,简单讲无我的功夫不到家,无我的功夫到家的话,这个身见就没有,所以,这个五利使就是碰到境界,第一个反射那就是五利使,非常的快。第一个就使你起这个身见之观念,再来,第二刹那,就起这个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的念头[十使烦恼]。

  [二、十使烦恼,十使为天台宗名相。唯识别名十烦恼、十惑;使者:烦恼之别称,就喻而名,如衙役差使,]这个衙就是官署,以前衙门办案的地方,如衙役差使。衙役差使就是说老是跟在你的旁边,[能使罪人辛劳痛苦而系缚囚禁之],行刑你就很痛苦了,[喻烦恼能使凡夫造业受苦,系缚三界,不令出离]。所以,当我听到这个佛法的时候,唉呀!我发出来的感叹,跟佛陀一样,奇哉!奇哉!佛陀都是这样,佛陀是这样感叹,我不是,我是这样:妙哉!妙哉!这个世间竟然有佛法这种学问真的是不可思议,我在学校里念了几十年,学校里面统统都是在这个知见里面打转,学生,学习如何生存,就没有一科叫做学死,学习如何死亡的。我一听到这个佛法,也许是宿世的善根,爱不释手。一进到这个佛学的领域里面就忘记了自己,连吃饭的时间都忘记。

  我曾经在晚上人家晚课完的时候去自修,一看,坐着,自己到底坐到几点不晓得,然后突然打板了,准备要去睡觉,以为人家是晚上打板睡觉;一看,人家要起来早课了,那种对佛法的欣赏,那种可以说用生命的,一直专精,感觉不疲倦。这个佛法实在讲比我们生命更重要,有佛法你才有真正的生命,你拥有再多的享受,那只是使你的灵魂染污而已,没有真正的佛法就没有真正的灵魂,也没有所谓真正的灵性,听到佛法的人那是何等的幸运。这个世间的学问都是累积的一种经验、知见,然后增加你的执着,书读愈多,愈增加你的执着,文字相嘛!骄傲、狂妄、自负,没有办法出三界,我一听到佛法就说今生今世没有白来。我今生今世身上就是穷到没有钱,我也会很快乐。就像读大学,一天生活费有时候才二十块,我也是一样过得很快乐的日子,很快乐的日子。我常常告诉自己,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我最快乐,没有一件事情比听到佛法更快乐,所谓朝闻道,夕死可矣,就是这个。这个道理讲的实在是太好了,是不是?我们都是生活在错觉里面,所以,这个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像甘露药一样的起死回生,离开佛法的人实在是很不幸的人,很没有福报的人。最后一行叫[烦恼:扰浊内心],扰就困扰,浊就污浊,困扰我们内心。[令外转识],外转识就是心攀缘外境名外转识,就是使这个心一直转动,使你攀缘不已,[恒成杂染],使你染污,杂染,[有情由此而生死轮回]

  [三、十使利钝,(五钝使皆为迷世间事而起之惑)。五钝使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],这个使就是所谓的习气。[五利使]就是所谓的道理知道,比如说你知道身见,众生的[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、戒禁取],等等这五个。我们学佛的人也知道这个身见,可是要断这个贪、嗔、痴,那就难了,所以,五利使是讲理的,众生迷于这道理,不晓得没有真正的身见、边见、邪见等等,没有这一些,这些都是一种, 错觉,因为道理不懂,所以产生这个。学佛的人道理虽然懂,可是习气没有办法,五钝使就是所谓的习气,五利使就是要悟理,要悟到真理。五钝使叫做断习,断掉习气,这个难。所以,五钝使很难,非常之难,要断掉贪、嗔、痴、慢那就是佛了,那就是大菩萨了。

  [五利使皆为迷理而起之惑],身见对[于]这个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的[五取蕴执我、我所]。当然,有我的话就是有我所,一定是我,那么这个东西就是我的。这是我的妹妹、我的哥哥、我的爸爸、我的姐姐,你有[我]的话,就我四周围的一切就产生了,[一切见趣所依为业]。这个见就是看法,你所看到的都认为是自己的东西。那什么叫边见呢?[即于身见]堕入这个执着,[随执断常],身见随这个执断执常,这个断见就是我今生今世是人,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,狗死了也没有,没有所谓的来世就是断;断见就是说没有来世,死了就什么都没有,化归乌有。所谓的断见,那是外道的,常见就是我今生今世是人,我来世也是人;它是狗,它来世也是狗,它是猪,它来世也是猪。没有这么好,谁愿意生生世世变猪肉给人家吃,你要吗?所以,这个断见、常见名叫做二边见,两种边见。

  [障处中行],因为边见所以随处成障,因为他的见地属于错,所以,处处行障。比如说,他拨无因果,来世没有来世叫做断见,没有来世他不怕因果了,什么都干,什么都做,他也不怕死,为什么?认为死了就没有。常见也是这样子,我今生今世是人,那我杀人放火,然后抓去枪毙的时候他就讲一句话,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,傻瓜!不必二十年,一年后就是一条好猪准备被人家杀,你这个杀人放火,恶业造得太重了,来世都给你做人那还得了,因果;天理昭彰,哪里是真理?你杀人放火还可以做人。所以,这二十年后是一条好汉,是一种断见、常见的这种看法,以为生生世世都可以做人,是不是?障处中行就是因为边见,所以随处成障,因为边见的执着,所以走到哪里都变成障碍,他造恶业嘛![出离为业],在这里特别注意,出离为业就是边见他所行所为,所做的都是超出常轨,出离就是如火车出轨,不是正见、不是中道,出离就是偏了的意思,这很容易误会,一般人见出离这两个字,以为是出离三界,出离什么?边见令中道出离,如火车出轨一样,使一个人不能行中道正法。邪见是[谤因果、作用、实事,及四见],四见就是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[之外一切邪执]。邪见就最可怕,什么烦恼都是从…

《百法明门论表解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