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百法明門論表解▪P40

  ..續本文上一頁用妄想的作意,就真正的滅,這裏的滅就是斷的意思,由于這是聖果,聖人所修的就是斷,滅掉第六意識就是斷掉第六意識心。外道的無想定,那個滅是暫伏,而佛道的聖者,這是真的斷,[滅第六意識心、心所及第七末那識四煩惱],就是我見、我愛、我慢、我癡四個煩惱,[而得之無漏定也],得到這個無漏的定。

  [七、無想報,于欲界修無想定,而感得色界無想天果報,]在欲界修無想定,而感得色界無想天的果報,[在第四禅天中第叁廣果天]。第四禅有九天,初禅叁天、二禅叁天、叁禅叁天,四禅有九天,現在是第四禅九天裏面的第叁叫做廣果天。[五百大劫往于無心]定,[外道計爲真涅槃也]。他這無心就是什麼都不想,這跟聖人的涅槃是不一樣,涅槃有妙有,什麼都不想象死人一樣,涅槃的想跟不想都是與空性相應。凡夫外道的想也不與空性相應,他認爲沒有粗糙的煩惱,就沒有粗糙的第六意識,這個叫涅槃,錯了。所以,懂般若的人,說或者沈默都懂得般若,不懂得般若的人,說般若也不是般若,說沈默也不是般若,統統不對。[欲了生死,求證涅槃,]想要了生死,證涅槃,[而修禅定者,須知以上叁種因果差別,應修滅盡定,而不可修無想定也]。

  [八、名身,名者、名詞,诠諸法自性。]名身就所謂用名詞、名相解釋諸法的自性。比如說,花,[一名曰名],一名就是一個字的,[如花、紅、葉、綠,二名(如父子、兄弟)]、姐妹,[多名(如戒定慧、苦集滅道)曰名身]。

  [九、句身],名身是一個字或者二個字的,再來就一句一句的,[句者、言句,诠諸法差別。一句曰句(如花紅)],花的紅色,[葉綠。二句(如花紅而葉綠、父子既協力、兄弟又同心)],這一句的,[多句(如父子協力山成玉)],父子共同協力,山也會變成玉,[(兄弟同心土變金)曰句身]。

  [十、文身,文者、字母,名、句、文叁者,乃色塵上之假相,讀之則爲聲塵上之音律差別而已。若起執著,則成文字障,倘能善用,則爲文字般若。]就文章的意思,所以,文字變成有名身、句身、文身,這個就是叁位的,假立、假設的,字多一點叫文章,字少點叫句,字最少叫作名。

  [十一、生],生就是[生無今有],本來沒有,現在有叫做生。[十二、住,有位暫停],有,但是只是暫時的,停住的。[十叁、老],老叫做[住別前後],就是立一個靜止時間爲標准。[前爲少壯,後爲]衰老,[老衰],[相續有變異也]。[十四、無常],無常就是[暫有後無],暫時有的,死了就沒有了,[即死也]。[以上四種乃有爲法之四相。于身曰生老病死],是不是?無常,有爲法的四相,[于物]就是我們的物質現象[曰成住壞空,于心曰]就刹那[生],刹那[住],刹那[異],刹那[滅]。心的話叫做生、住、異、滅,所以,身叫生老病死,物叫成住壞空,心叫生住異滅,這裏面有一個共同法叫做無常。[乃于異生性上衆同分中],異生性就是所有不同的看法裏面,衆同分就是等類的分法,比如說人;異生性,比如說人的看法有所不同,思想不同就人類來講,可是有共同的這個氣氛,共同的頻率就是共同分。[諸行無常上假立,有爲法之行相也],就是無常,[無爲法則常住不滅,無生死之苦也],無常是心不相應行法的第十四。

  心不相應行法這個[十五、流轉,于因果相續不斷上假立]。因果相續,連續不斷,[如種生芽,芽生根、]根就變[葉]、葉又開[花]、又結[果,果又結種,種複生芽,世間因果相續、循環不斷也]。[十六、定異],定異就是一定不同,肯定它是不一樣的,爲什麼?[決定別異之義],決定就是肯定,善因就得善果,惡因就得惡果,意思就是[善因與惡因、善果與惡果,決定別異而不混亂]。你不可能說我今天布施行善而搞了一個壞的惡果,我今天行善一定是善果,今天做惡一定是惡果,這個是決定不會改變的就是定異。[如勤勉決定不能有損],如果你精進勉勵自己,有損就是有所害;如果你[懈怠決定不能有所益],如果你懈怠的話,決定沒有什麼好處。[種甜果決定不能得苦果,種苦瓜決定不能得甜果]。[十七、相應,因果報應。如善因必有善果,惡因必有惡果,因果必定相應,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也],這個就相應。就因果、瓜、豆來顯示這個相應的道理出來。[十八、勢速],勢速可以說是一種力量的變化,[勢力速疾義]。有一種力量,然後速度又很快的變化,[有爲諸法其因果相續,速疾流轉,刹那不停故名]。勢速就跟無常差不多,但是,無常是解釋著一切,勢速是告訴我們刹那變化的觀念。意思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力量在變化、在推動,刹那變化的推動,但是,它講的範圍,是在因果的相續法裏面講,就因果的相續法來討論、來講,這個無常法是就人、物跟心來討論,這不太一樣。

  [十九、次第:編列有敍,令不紊亂,][尊卑、上下、左右、前後、有規矩者,]我們安排[皆此攝也。]要有次第。[二十、方:東南西北、四維上下等處所,爲色法分齊,]爲色法的分法,[人法所依,]就人的這個智慧所依靠的東南西北的定位,[乃于有爲諸法因果相續上之處所,]當然有原點、有X軸、有Y軸跟Z軸,[假立方名,空間也。]方也是方向、定位,也是假設的,所謂心不相應行法,簡單講統統是假設的,有流轉、有無常、有定異,是拿別的名相來産生這種心不相應行法的觀念。

  [二十一、時]時間也是假設的,[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年月日時分秒等,時間也。此乃于有爲諸法因果相續上假立者。蓋諸法非在時間中相續,乃于因果相續上假立]。這個要畫起來,要注意聽!諸法不是在[時間]中相續,是在因果相續上假立時間的,簡單講都離不開因果,前因跟後果,所以,有過去因,有現在果,有現在因,有未來果,[而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叁世差別。即法已生已滅曰過去,已生未滅曰現在,未生則曰未來。(真如自性,則豎窮叁際,橫遍十方,所謂無量壽,無量光,時間無量,空間無量也。)]

  [二十二、數][數者、數量也,度、量、衡諸法之名。一、十、百、千乃至無量,于有爲諸法一一差別上假立。]叫做數。[二十叁、和合性],和合性就是[于衆緣集會上假立。即衆緣(諸法)和合不相違也。]就是和合不相違。[二十四、不和合性,諸法相違,如衆人不和,]爭執不休,[其事不成。又如油、水,]油倒到水上,油就浮起來,水是水,油是油分得很清楚,[其性不同,不相調合。]叫做不和合性。

  最後這個[57心不相應行法略解表]這個就是要讓你看得一目了然,[得:利害得失,命根:生命壽夭,衆同分:種類相似],[異生性]就是種類,[類別不同,無想定、滅盡定、無想報:修定須知]有所差別,[名身、句身、文身;語言、文字],[生、住、老、無常;少、壯、老、死,流轉;因果相續,定異;善惡因果,勢速;諸行遷流]刹那變化,[次第;順序不紊],不紊就是不亂的意思,有順序而且不亂,[方;上下十方(空間),時;過現未來(時間),數;一十百千(數目),和合性、不和合性;衆緣和合],底下寫一個[心、心所、色;叁位差別(唯識)],就是由心、心所、色法,叁位差別就是叁位假立,假設成立,差別就是叁位的不同,而假設成立,簡單講心不相應行法都不是真的,都是由心王、心所。

  [無爲法,58無爲法釋義。無爲法:爲者作爲、造作義,依因緣所作爲之法,名有爲法。非因緣作爲之法,名無爲法。]因緣就是緣起,所謂的由條件構成的統統是有爲,有爲就是有所造作,所謂生滅不定,非因緣那麼就是說離開這個生滅變化,進入這個不生不滅的清淨心叫做無爲法。[百法中前九十四法,是生滅變化差別之有爲的現象,此無爲法乃常住不變平等的,爲現象界之本體,諸法之實性,故名法性。]簡單講就是[離虛妄無變異,亦名真如。]在這裏可能有很多人誤會,永遠不變異叫做真如,那麼真如就是死板板的,錯了,所謂永遠不變異是因爲它不受業力的支配,幻化出無常的現象,真如還是會變化,可是,那種變化叫做妙用無窮,所以,離虛妄無變異這是指對衆生位來講的,可是他離開虛妄無變異,可是這個無變異裏面,卻會變化出無量的常樂我淨出來那就真如。

  [蓋有爲法是差別的事相,無爲法乃平等的理性。]哲學所謂的現象界跟本體界,現象界就是有爲法,本體界就是無爲法,所謂現象界就是事,這個本體界就是理。[如水入方則方,就圓則圓,方圓爲器之相,水本無相。]無相就沒有一定的形狀,就是真如自性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相,在哪裏就以什麼爲相,相當體即空,即是體,[無相喻無爲法,器相喻有爲法。又如海上的波浪喻有爲法,海水的濕性,喻無爲法。]

  [六種無爲法表解。無爲法:虛空]無爲,[真如離諸障礙,猶如虛空故。]這是拿虛空來比喻作無爲法,意思就是無爲法用什麼來解釋呢?無爲法就拿虛空來比喻那種無爲法嘛!就是叫你的心要像虛空那麼大,虛空就沒有對立的,沒有障礙的,無障無礙,是不是?天高任鳥飛,海闊縱魚躍;天如果很高,任那個鳥飛來飛去的,海闊縱魚躍,這個海的大任憑你這個魚遊來遊去,就是所謂的虛空,包括一切的遠離對立,猶如虛空從比喻得名,[擇滅;由無漏智揀擇力滅諸雜染故。]由無漏的大智慧分別選擇,來除掉一些雜染,當然這叫做擇滅無爲,就是由用智慧來選擇,修什麼法是正的,修什麼法是邪的,[非擇滅;本性不由揀擇,而自清淨故。]叫做非擇滅無爲,不需要經過擇滅,就是非擇滅無爲,由不得你選擇,選擇是你凡夫的妄想執著,[不動:離前叁禅時,滅苦樂受故。]滅掉苦受,還有滅掉這個樂受,叫做不動。無爲法,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,離前面的叁禅,滅掉苦受還有滅掉樂受,那麼就真正…

《百法明門論表解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