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堂,有的是聽到風聲要來看看師父,有的是這樣子。這個人家介紹,好奇來,也會學佛。所以,這個度衆生,貌相長得奇特,也可以度衆生。他因爲好奇來,不是真正學佛來的;如果我長得其貌不揚,也可以度衆生,你不曉得,那個慧律法師象什麼?像鍾樓怪人,你去看過吧,鍾樓怪人,駝背又很准時在扣鍾,很醜,像秘雕也可以度衆生。所以,學佛的因緣千百萬種,只要能引進來,也不錯。
第六、引自果,就是指種子,除了有上述五義之外,必須要有色法、心法,各自引生自果之義,到這還沒講完。種子必待種種的助緣的和合才能發生果報,都不能單獨現行,這個很容易了解,你不等待因緣,就算你們前世有緣,那麼,你沒有碰到這個學佛的因緣,那你也沒有辦法學佛,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這樣。這是針對外道所說的自然頓生的迷執,自然頓生就是他沒有那個願力,反正,你有緣也好,沒有緣也好;佛教不一樣,佛教是我們有這個願力製造這個因緣,緣是由願力而來的,所以,你要製造這個因緣給衆生。你願力強,比如我今天生病,我不講課,你們就沒有學佛的因緣,我講課,我這個願力夠,就可以製造因緣。所以,智者會創造因緣給衆生,衆生不來那就沒有辦法了。
大智慧的人,慈悲心的人,他會創造這個因緣給衆生,他不會等待因緣,那麼你自己來,所以,創造願力的話可以讓衆生的因緣早熟,因此,還是要因緣,但還是要靠願力。引自果指種子除了上述五種意義以外,必須要色、心各引生自果的意思,色法引色法的果,心法引心法的果;就是色法由色法的種子生,心法由心法的種子生,這個並不難。比如你前世喜歡插花供物,花是物質,但是,你今生今世就會感得非常漂亮。你前世喜歡整理肮髒的佛像,佛像不可以用嘴巴去吹灰塵,罪過無量的,你那個臭嘴巴,一顆大牙,一顆爛牙,每天都吃東西那口臭,然後,吹佛像的那個灰塵,怎麼可以?我們整理佛像,要用新的抹布,新的柔軟的東西,慢慢的擦拭,你來世這個皮膚就很漂亮,因爲你整理佛像。
你前世對叁寶用深心恭敬供養叁寶,禮敬叁寶,你今生今世學佛就沒有障礙。如果你今生今世一學佛的話,到處造口業,斷人家慧命,你來世要學佛,就會碰到障礙。你阻止人家學佛,本身你就會障礙自己。這個色法由色法的種子生,心法由心法的種子生,絲毫不能差錯。比如,前世嫉妒心很強的人,今生今世嫉妒心還會存在;有的女孩子凶巴巴的,一講起來:你要怎麼樣?你不認識老娘嗎?哼!所以,這個人的個性,心法,從前世她就有這樣子帶過來的,沒有辦法。有的人一出生,他就有領導的能力,特別會講話,一上臺就講得頭頭是道;有的人一上臺講話語無倫次,沒有辦法。因此,各人的因緣,各人的果報有各人的果報,誰都不要怪誰。所以,學佛就有一點好處,不怨天也不尤人。這是針對外道所執的,萬法由大自在天因生的迷妄而立的。
這個種子的六義,我看念一遍好了,[種子六義:刹那滅:種子自體必須是有爲刹那生滅]。二就[果俱有:種子要與他所生的現行果法,俱是現有]。叁[恒隨轉:種子要是恒時一類相續,沒有間斷]。有的起現行,有的還在潛伏,四[性決定:種子要與他以前能熏的現行因性相符]。性決定,種子要跟他以前能熏的現行,因爲現行就是現在造的業才能熏;因性,因就是以前起現行的因相符合,才能性決定。五[待衆緣]就是因要等待因緣才能夠産生,就像你們前世有學佛,你們今生今世要等待這個因緣,你們才能學佛。[種子要待它自己的衆緣和合,才能生起]。六[引自果:種子各引生自果,色法種唯能引生色法現行]。心法引出這個心法的種子,所以,種子要引這個自果,這個要稍微注意:色法引色法,心法引心法的種子。
[20熏習相狀圖],所謂熏習如同點香一樣,一次再一次的重複叫做熏習。比如我們每天點香,我們就會聞到很多的香氣,我們每天喝牛奶,杯子雖然洗得很幹淨,也聞到牛奶的味道,或者是我們每天泡茶,泡習慣了,雖然把茶壺洗得很幹淨,但我們還是聞到一股清香味,這熏習的力量是很大的,一切萬法都是由熏習而來的。[種]子[能生(因)],[種]子[生現]行,所謂現行就是變現了色法、變現了心法,一切的心法、色法。[七轉識];相分、見分,統統由八識的種子互不相礙影現出來。所以,種子起現行,色法有色法的種子,心法有心法的種子。講:色法就是心法,心法就是色法,那是指色、心二法圓融無礙的聖者;就衆生位來講,色法是色法,心法是心法,色法、心法會有質礙的。
當我們一個人內在煩惱,他就會影響、傷害到身體,當我們的身體病得很長,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,那是我們的心無法主宰這個色法的肉體,而肉體的破壞我們也沒有辦法靠心的念力去支持它。衆生地、水、火、風就是分得很清楚,而聖者,色法就是心法,心法就是色法,地就是水,水就是火,火就是風,因爲當體即空。與空來相應、與理性來相應,所以,能産生事事無礙法界,因爲透過空性的不可思議的心念、動力,可以融和一切的地、水、火、風,變成圓融無礙的一切法。聖者若能轉物即同如來,可以轉一切法,山河大地變成他心中的東西。我們在凡夫來講,沒有辦法,因此,這個現行,所謂的心法跟色法兩種。
就種子來講,是[能熏(因)],就現行來講,就是[所生(果)],但是,就七轉識所生的果來講,因爲七轉識是由能生的因變現出來的,就七轉識來講,能熏的變成因,[現熏種];現行又熏習這個種子,這個[種]子落下來又變成[所熏(果)],所以,這個叫做當下。當下就是種子起現行,現行熏種子,在唯識學裏面,有幾種比喻,在《俱舍論》裏面也有比喻,比如說我們點蠟燭,蠟燭的燈心能夠助火燃燒,火又燃燒這個燈心,換句話說就是互爲因果是同時的。所以,燈心生火,火又燒燈心,同時,種子起現行,現行又會變成我們的種子,因此,這個熏習既然那麼重要,換句話說:善知識跟環境就變成爲是最重要的。
你要碰到正法的,大徹大悟的一個出世的明師,他能夠在你的八識田中,種下無量無邊正知正見的種子,那麼你生生世世,就算今生今世沒有了脫生死,你也可以走出正道,因爲你有智慧判斷。但是,如果你碰到邪知邪見的,所謂的誤人子弟的邪見的六師外道,那麼,你八識田中也就産生無量無邊邪知邪見的種子,你來世要學佛,就自然會排斥這個佛門。所以,熏習變成我們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種子,也是非常重要的現行。所以,種子起現行,現行熏種子的雙重因果同時俱足,種生現,現熏種,就是這個意思。[斷惡;伏現行、滅種子(改習氣)],改變我們的習氣。[修善;以現行熏種子、使種子起現行]。
[21種子類別表],這個種子類別有[本有]的,就是先天的,有[新熏]的,就是後天的,本有的分[有漏]跟[無漏],新熏的種子有有漏和無漏種子。有漏的種子又分成[名言]跟[業]的種子,名言又分成[表義],或者是[顯境],名言就是[等流],等流習氣。業就是一種[異熟]的習氣;等流又分成[名言]跟[我執],這是對外相名詞會産生一種執著,名言就是我們大家所認知的叫做[共相]。但是,大家所認知的,産生執著的程度又不一樣,就變成[不共相]。異熟[有支]就是我們第八意識變成異熟識,有共同認同的東西叫做[共業],比如山河大地。[不共業]就是你各人所享受的環境不一樣。無漏;[生空無漏;見道無漏;法空無漏;修道無漏;二空無漏;無學道無漏]。
要好好的聽,否則不容易了解,種子可分爲兩種,第一個就是本有,本有就是先天性的,無量億劫來所儲存在第八意識裏面的一切種子,叫做本有的種子。第二叫做新熏的種子,就是後天的種子,你先天的種子強的話,那麼你就轉不過來,你就必須受到命運的支配,你的命隨著一定的形式去流轉。所以,一般沒有修行的人,大部分都是接受本有的種子,而一直無能力與這個環境對抗,所以,一直窮到底,一直受業力的支配,直到死亡。如果是個大修行人,他有新熏的種子的話,雖然沒有那個能力轉變所有本有的種子,但是,他總是知道怎麼樣下手,至少目前他活著也不會這麼痛苦。
新熏的種子是後天,後天所謂的學習的。本有的種子是無始劫以來,就在第八阿賴耶識的自體中俱足,它能夠開展、開發,這個萬法的功能勢力,也就是說我們無量億劫來,有流轉六道輪回動力的,就是這個。由第八意識;阿賴耶識所開展出來的這個念力,念力就會變成幻相,幻相就是我們執著的錯覺,所以,第八意識就如同無量無邊的發電廠,你只要碰到因緣了,那個某個地方就會亮。比如你碰到天界的緣,你就到天界去享福;你碰到人道,就來人道學佛;你作惡多端,碰到這個地獄的因,那就要去受苦。每一個人都下過地獄,所以,每一個人都很怕下地獄。
再來,功能;功能就是種子的別名,同時也是表現它的特性。在哲學裏面來講,性能是無形的能力;而且本來就有的,比如我們有飲食之欲望,你一出生就懂得飲食;比如我們有男女的欲望,這也不是你要跟不要的問題,只是沒有辦法。而不是說靠那幾個道德觀念,或者靠這個戒律的觀念,就有辦法控製這個男女的欲望,爲什麼?這是性本能的東西,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。就像你白天要小便,晚上也要小便;你要上大號,你晚上也要上大號,這個是人的一種力量,所以,在衆生位來講,它是一種自然的力量,而大修行人要破除這種習慣性,那不下很大、很大的功夫,不是很容易的。這並不是說你能夠說我不貪吃,你就沒有這個貪念。你看到好飯、好菜,餓了還是會貪的啦。
你看到這個美貌的男子,看到美貌的美女,你還是會執著,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。因爲你本來一出生就有這種能力,所以,男大當婚,女大當嫁,…
《百法明門論表解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