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七▪P5

  ..續本文上一頁,以此見仍有能見及所見之對待故;真正的能[見]之性,[猶]且[離]于一切[見],離一切見,換句話說:頭上絕對不安頭。諸位!猶且離于一切見,就是離一切微細的動念,在這個,完全大菩薩才有辦法,只要立一切微細的見,禅宗講:動念即乖,就是這個意思,連動到念都不行!動什麼念?動到微細的能所、微細的執著,乃至于你沒有表現出來,沒有表現出在這個形體外的,你只要內心動念,那一念就是,那一念就是沒有離見,連動念統統算喔!你可知道,佛的功夫可不是一般!非能見、所見,離于九法界一切能所,爲什麼你會有能、有所?因爲你動念,你如如不動,它就沒有能所。這個如如不動還不是用說的呢!這個如如不動是親證到諸法畢竟空相的解脫的心靈狀態,還不是刻意說:我要如如不動……這個又是知見立知,你想要如如不動的這個念,它就是知見,還不是真功夫呢!茕qing獨立而不改,遍照一切,乃有限的[見]所[不能及],唯有頓離能所,方能契悟,惟證方知。若了見性究竟離一切緣,乃至離能見所見;[雲何複]能[說]見性是[因緣]而有、或[自然]而有,[及和合]一[相]而有等,凡、外、權、小境界?

  诠論:此段經文顯示見性離緣、離見,離緣第一義谛,離見第一義谛,離緣就是先放下外面的根跟塵;離見是包括內在的動念,最微細的動念,要如此的理解。離緣就比較初步的功夫,無關于根、塵;離見就是很深的叁昧,就是首楞嚴叁昧了。離緣之見性是絕于一切對待的,沒有根與塵。更無能所之對待,故是一真之見;若有對待,則成二法,二法則是生滅之法,佛法是圓滿法。是故真見非是見聞覺知之見精,諸位!在這裏所說的第二月,就是見精,那麼,一開始只好先指出見精,離緣第一義谛;最後純真的見性,就是離見第一義谛,這是沒有辦法的,你還摸不著見精,你哪來的純真的見性呢?你要見到真月,就必需要從見精慢慢的去討論。見精在這裏的定義:帶有少妄的真心,你要如是體悟,那就接近第二月。帶有少妄,少許的妄的真心,就是已經接近真月了,要這樣來理解,這是見精。

  以見聞覺知即有對待,所以,衆生是能所不斷的。且見精亦有能所故。見性更非明暗空塞等之妄見。[真見]是本覺真心,猶如真月,爲圓成實性。圓成實就是圓滿成就,[實]就是不假,它是真實性的東西。圓滿成就了真實之性,叫做圓成實性,無一法不實。所以,做人太假,沒有辦法修行的,做人要真實。[見精]是依他起性,如第二月;[妄見]是遍計所執性,如水中月。[水中月]旁邊寫:完全都是影像,衆生統統在撈這個水中月啊!在座諸位!如果我們在享受五欲六塵當中,仍然一直到死沒有辦法覺悟,就叫做水中撈月。換句話說:我們用有限的生命,要去追求這個無窮盡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外在的欲望,是不可能的!我們的生命太短了,無窮的宇宙,色聲香味觸法的塵境太多太多了,你沒有辦法攀緣得完。

  有一個人,她說:她一輩子要去坐什麼?要去坐那個豪華遊輪,結果她是真的去坐豪華遊輪了。這是外國人,我看這個報導的,她的先生就是很疼她,就帶她去坐豪華遊輪。結果不坐還好,坐那個豪華遊輪以後,哇!不得了!她得了一種怪病,她航行了七天七夜,回到家以後,開始怎麼樣呢?不管她所站的地方,她都認爲在搖動,她先生帶她去看醫生,看了幾年都不會好,每次要上廁所的時候,跟她先生說:門不要關,我好怕!她先生說:你怕什麼呢?她說:你看!連廁所都在搖啊!她就豪華遊輪那一種海浪搖晃的感覺,回來以後,叫做豪華遊輪症候群,就得了這種病,就開始走路也說:老公,老公!這個路在搖!每次她先生去上班以後,鈴聲當~~~她就嚇一跳,趕快沖出來外面;因爲外國人都有小小的那個草皮,沖出來以後,她自己說:還好!地震!而治了幾年都治不好!本來我也想去坐一下什麼叫做豪華遊輪,看到這樣報導,喔!怎麼講堂在晃?不敢去,好好在床上睡覺就行了,爲什麼要跑去那裏呢?你看喔,她才玩一次,七天七夜,治療了多少時間都不會好;當然這個是很少人會這樣子啦!還是特別貴呢!

  現在的旅遊,大家都說很慘!要去北歐說二十萬!現在旅遊業慘不忍睹,物價一直狂飙,像今天來講,說很多的建築業統統停,鋼筋漲價、水泥漲價,統統漲,漲到所有的東西,連那個衛生紙都被搶光了,因爲衛生紙漲得很嚴重,全世界都在漲啊,美國也是、歐洲也是受不了!說那個公園,只要放衛生紙,那個工人就說:放了十分鍾,整捆喔,那個滾筒式的整捆衛生紙,都不見了!是這麼慘,是真的!說那個公園沒有人敢放衛生紙,到這種程度,你看看,漲到這種程度!叫我們怎麼活下來啊?那怎麼辦呢?不知道呢!那些老師也哀哀叫了,那個老師以前都開車,臺灣愈來愈環保,後來油價上漲,開摩托車;後來油價又受不了,因爲老師沒錢,一大早,五、六點就騎腳踏車,真的!或者坐捷運的,沒辦法了,物價飙到這種程度,全世界的影響很大的,因此我們要知足了。

  經文:[汝等聲聞,狹劣無識,不能通達清淨實相。吾今誨汝,當善思惟,無得疲怠妙菩提路。] 

  注釋:[狹劣無識]:[狹劣],指心量狹小低劣,以聲聞人不發四弘願——衆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等等,趣求無上菩提故。[無識],指無智慧,聲聞人沒有平等之大慧。[清淨實相]:此指如來藏妙真如性。[吾今誨汝]:這是指如來開示修行應先依于聞慧。諸位!這個聞慧,思慧、修慧,聞法要列爲第一。師父是怎麼樣勉勵大家的?無論你發生什麼事情,這一輩子,你要把聽經聞法列爲生命當中的第一要務,就是這個道理。這個聽經聞法,在短暫的時間內,他便能吸收最多,師父把叁十多年來的心得,濃縮在這二個鍾頭裏面告訴你。所以,我們那個大學的教授說: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聽演講,因爲那是人家心路曆程殺出來的一條血路,是多麼可貴的經驗啊!我們念大學的時候,只要有因緣,我們就去請那個專家來演講,爲什麼?這樣快啊,你不要以爲,關在家裏自己k會更快,我們教授講的:你錯了!在家自己k,反而更慢,因爲k不爛,搞不來!(笑)反而好像從很遠的地方來聽經,看起來好像慢,其實快,在這二個鍾頭速戰速決!很多觀念馬上就厘清,你靠自己悟,你悟到幾年幾月?何年何月何日啊?來聽經聞法速度快!師父依舊這樣鼓勵你。

  [當善思惟]:這是指應依于聞慧而起思慧。[無得疲怠]:此指應進而發起精進修行而入修慧,所以,聞、思、修。[無得],不得,不可以。不可以顯示疲怠。廣化律師講過一句話,他說:世間人爲了賺大錢,都會拼了老命,還沒有目的呢,那一堆錢,在臨命終什麼都用不上呢!我們想要修行菩提的人,能不吃苦、能不精進嗎?所以,你看那個廣化律師,他再怎麼生病,每天都誦《彌陀經》七次,每天念佛念幾萬聲,這個非常讓人贊歎的,這種精進實在是不得了!他無論生得多重的病,乃至手發抖,因爲他的腦部開過刀,這口水有時候沒辦法控製。生病、重病、開過刀,廣化律師都這樣,點臥香,合掌,每天念《彌陀經》七次,到他往生前沒有間斷;除了開刀那個時候沒辦法,在醫院。廣化律師常常講:有佛菩薩的、有觀世音菩薩的!因爲佛菩薩有不思議的業用,佛菩薩證得了首楞嚴叁昧,盡虛空界、法界,都是佛,成就了無上的法身,所以,哪裏虔誠,哪裏念,哪裏就會感應,不分時空,你就是要虔誠,因爲諸佛菩薩、觀世音菩薩,他有身、口、意不思議的叁業妙用,哪裏虔誠,哪裏就感應;哪裏至誠懇切,諸佛菩薩就會現身,一點都不虛假!廣化律師要往生的時候,他就是坐著,有聞到青蓮華的香味,他是坐著這樣,我趕過去的時候,他就是坐著往生,那一種重病的人,那種堅持、那種意志,到死亡都不認輸,不讓業力轉走,他到面對死亡,一樣這樣自在!所以,講到這個無得疲怠,就是勉勵大家要精進,好好的念佛,用本妙、本明、本淨、本真的心,來好好念佛。

  [妙菩提路]:此指乃至究竟六十位勝妙菩提之階位。

  義貫:佛言:[汝等聲聞]之人,不發無上悲願,心量[狹劣],且[無]殊勝通達之器[識],以無平等大慧故;又執依他、遍計故[不能通達]如來藏[清淨]真[實]圓成之[相。吾今]以第一義谛示[誨]于[汝,當善思惟]之,更依解起修,[無得疲]厭[怠]惰,依此修行,及至圓滿五十五位勝[妙]無上[菩提]修證之[路]。

  诠論:佛意爲:聲聞人,乃至一切修行人,欲悟入清淨實相之理,首先須具備第一義谛之聞思修叁慧,方能究竟妙莊嚴路。

  好!我們很不容易講到這個地方:十番顯見,現在翻開目次,第<5>頁,十番顯示見性,跟著師父念(叁遍):顯見是心,顯見不動,顯見不滅,顯見不失,顯見無還,顯見不雜,顯見無礙,顯見不分,顯見超情,顯見離見。

  那麼,還有一個,第十一番是什麼呢?翻過來,喔!第十一番沒了,第十一番叫做顯見再見,(衆笑)!諸位!我們很不容易,把這個《楞嚴經》講到今天的十番顯見,諸位要會善用于我們摩尼寶珠的如來見性、如來藏性,這是最尊貴的!唵嘛呢叭咪吽是什麼意思?唵嘛呢叭咪吽就是:蓮花上的摩尼寶珠,就是比喻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。語言、音聲都是表法的,契入如來藏性是最重要的!

  師父也很辛苦的,怕中間間斷,有時候身體不舒服,還要硬推上來。每天都有人打電話說:那第五套什麼時候出來?就是十番顯見這個,然後人家打電話,看電視說:咦?這個《楞嚴經》爲什麼講到第四套[七處征心],後面就沒有接呢?師父不是說全部都講完了嗎?沒有啊!他誤認爲我們已經整部《楞嚴經》都講完了,打電話來一直催,像催魂一樣,一直要叫你:趕快播啊!我們怎麼都沒有看到?所以,因爲電視的關系…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七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