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九▪P4

  ..續本文上一頁人告訴你說:他是什麼文殊師利菩薩再來、觀世音菩薩再來,是什麼六祖,還是六祖婆,七祖還是媽祖婆、觀世音,你不要信這一套,大妄語啊!不怕下無間地獄!真的有功夫,他怎麼會告訴你這個?真的菩薩來的,他都怕你知道,還不能說呢!我們正信的佛弟子,有了自知正見以後,我就知道了,這個妄語是不可以隨便亂講的!所以,你可以在外面看看,稍微有一點點修持,就不得了了,爲了名爲了利,或者是欺诳衆生,他比我懂得少,當然就好騙!你要碰到我們這個,怎麼能夠騙得過我們?再解釋一下:雲何複說因緣、自然,連那個微細的見精,仍然是妄見,那一種大菩薩的功夫,仍然是能所不斷的見精,唯佛能見。爲什麼你還講一些,我善巧方便講的因緣,還有破除外道的自然,以及和合相與不和合相?還說什麼因緣、自然、和合相?和合相就是因緣,只是文字調整美一點;與不和合相就是自然,其實是重複,但是,文字很美。連那個大菩薩的境界,都無法跟佛的真見所可比擬,還說什麼二乘人善巧方便;還權教菩薩講的因緣法;更不用說外道講的自然,以及因緣的和合和自然的不和合相。更強化你,這一些都不能及,一切凡夫、外道、二乘人、權教菩薩,完全不能到達;連那個實教菩薩,沒有到最後那一刹那,微細的無明,帶有少分的妄,那一刹那接近真見的時候,仍然沒有辦法跟佛所可以擬。

  四義成就,汝複應知: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;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。雲何複說因緣、自然,及和合相。

  師父再解釋兩遍,當師父也是很辛苦的,因爲這個很難。

  如果討論到這個見性,這個見精是離于四緣,它是離明、離暗、離空、離塞,也就是見性是離緣,因而成就了離緣第一義谛。汝複應知,更應當知道,真見見到了妄見之時,而體悟妄見本空,這個時候,真見就不會墮入妄見。見猶離見,這個真正的能見的見性,是猶離一切見精之自相,見精亦所不能及,唯佛能見。還談什麼善巧方便的因緣和外道的自然,以及和合相與不和合相?這是第一種解釋。第二種解釋:這個見精是離于明、暗、空、塞,很清楚,見性是獨立存在,也就是見性離緣,而成就了離緣第一義谛。汝複應知,當我們加功用行,親見到能見的見性的時候,此所見到的見性,還不是真正的佛的真見;真正的佛的能見之見性,猶離一切妄見,是九法界有限的見所不能及的,唯佛能見。雲何還說一些善巧方便二乘人、權教菩薩的因緣法;更談什麼自然,外道所講的自然,以及和合相的緣起法和不和合相的自然呢?好!講到這裏,聽不懂,也只能到此爲止,就這樣子,就只能怪罪你那個業障很重了,我已經盡力了。很難找到這樣子有責任的師父,怕你不懂,一而再,再而叁的這樣解釋,我已經夠盡責了!

  [此例顯離見第一義。即顯妙精明見性,喻如天上真月,此節較上更深一層]。前面講的是離緣第一義谛,現在講的是離見第一義谛。[四義成就者]:也就是指上面的見精,就是帶有少分妄見的見精,已經不是[即指上面見精,非明、暗、空、塞四緣所有之義],這個明、暗、空、塞只是外緣,無關于見精的見性。[已成就離緣第一義,此理極成,無能破者。尚有離見第一義,汝複應知,若但悟見體離緣,而未見見體],[見體]就是見性之體,還沒有見到見性的體性,[尚非圓悟],因爲悟到了不生滅的體性,就是萬法都是圓滿。所以,大悟的人,他不會跟你爭的,他處處相,處處無相,萬法都可以退讓;爲了教育下一代,有時候可以顯示某一些好象比較硬的態度,其實他的心還是圓滿的。所以,聖人是論心的,有時候是種種善巧方便,無非都是心性所顯的。所以,見到了不生不滅的體性,就是圓滿;如果沒有見到見性的體性,那就不夠圓悟了,尚非圓悟了,沒有悟到最圓滿的地方。[必見見體離見],人一定要見到真見之體離于妄見,第一個[見]就是真見,真見之體離于妄見,你一定要體悟這個。[乃真見見體矣],[真]就是真正;[見]就是見到,真正見到了怎麼樣?[見體]就是見性真體,乃真見見體,才真正見到了見性的真體。所以,見性的真體就是寂滅,大寂滅涅槃,就是涅槃妙心,大寂滅涅槃海,無一法不是妙心,無一法不是絕對、空寂。所以,對境寂然,常不離佛,就是這個道理,而且是金剛叁昧那種寂然,還不是突然定、突然不定,不是這個。[故以離緣爲例焉]。

  [見見之時,見非是見者:一、叁見字,是純真無妄,本體之真見,即妙精明心,如第一月;二、四見字,是所帶一分無明之妄見],爲什麼要加一個所帶無明一分?這個只有少分的妄,不是衆生很重的妄見,[即見精明元,如第二月]。你一定要了解,這個第二月的觀念,已經超越凡夫、外道、二乘、權教菩薩,而且是相當高深的功夫了!第二月,雖然真月,已經接近真月,你一定要有這樣的認知。[無始時來,此之真見,常墮妄見之中],常墮妄見。我們平常日用當中都在妄見,習慣了!我們神經兮兮的,要吃安眠藥,或者是說要吃憂郁的藥啊。這個藥是不能隨便吃的,有一個人睡不著,得了失眠症。很嚴重就去看醫生:醫生!我晚上睡不著,連做夢的機會都沒有!醫生就開了西藥給她,那醫生沒有分,這一包拿過來的時候,哇!這個安眠藥怎麼會這麼多顆啊?顔色怎麼會這麼多?然後那個病患就說:怎麼吃呢?醫生說:當你吃這顆藍色藥丸時,晚上會夢到劉德華;當你吃白色的晚上會夢到周傑倫;那個綠的吃下去,你晚上會夢到金城武。失眠很嚴重的就說:那我叁顆一起吃下去,會見到誰?他說:那你肯定見到張國榮!這個藥還是不能亂吃的,張國榮已經往生了,你肯定會見到張國榮!我們白天不要太緊張,也不需要太計較,一切衆生,都在無知、是非恩怨中過一生,我們就是一個例外,因爲衆生常墮妄見之中。時時刻刻,那個我執、我見,他就是不可能放掉,不可能的!尤其是從小薰習的那個思想,要叫他放掉,簡直就是要他的命!他養成的那種習慣、思惟模式,這個就是妄見。所有的哲學、或者其它的宗教;我講的是不究竟的,還有他的生活模式;理哲學、諸子百家,當他研究到某一種思想的時候,他雖然學佛,可是,要叫他完全放棄以前的那一種固執!這個是困難的,這個就是環境會造成一個人,那種內心深處的冥頑不靈的地方,而自己不知道!他已經造成了對方的痛苦,自己不知道,他已經習慣這種方式。

  因此,常墮在妄見之中,就是一切衆生,平常日用都是用妄見習慣了![不能見妄],完全看不到,沒有能力透視到妄見,所以不能見妄。這句話的意思是:不能見到妄性本空,更清楚!叫做不能見妄,[如人落水,不見乎水]。看什麼東西,就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意見,諸位!你的意見很多,就表示你的煩惱會很重。這個團體,大家都是很不錯了,討論、開會,90%幾都通過了,可是,你一個人就很多的意見,這個也不行、那個也不好,那就會很多煩惱,知見會立知啊![若觀行力強,脫黏內伏],[脫]就是脫去外在;[黏]就是六塵,外在的塵;對這個六塵攀緣,然後動念,真心被無明黏住了。內伏是指妄心,一個是指境,不要被外境黏住,同時要降伏你那一顆妄心,才是真正的修行人。脫去外塵的黏著,也就是對這個財色名食睡,看得很淡泊;看到衆生的過失,你也不去說,除非衆生願意跟我們研究。我們給彼此之間一個機會、一個時空,看自己做了對外界行一切善,也絕對不會貪染,來宣揚。脫黏就是脫掉外面六塵的染汙;被無明塵欲所黏住了,內伏妄心。

  [伏歸元真]久久,他就是要下功夫才有辦法,伏歸無真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修行是點滴的功夫,一點都不能造假,你就是需要時間,而且要真正的下功夫伏歸元真,才有辦法![發本明耀,則真見現前,即能徹見妄體,正當真見,忽見妄見之時,真見即離自體中一分妄見],因爲你達妄本空自然離,這句話很重要!了解妄本空,你本來就放下。[而不墮在妄中,(如人覺夢,夢便不在,即已離夢中矣)。此之真見,非是帶妄之見也。非是二字,即不墮之意]。

  [又一解:四義成就者,以上四義,皆以能見之性,見于所見之境,而見性原非是境,以此成就,能例之法,例下能見之真見,見于所見之妄見,而真見非是妄見,令難知者,而成易知也]。有人懷疑就提出問題了,[問:心見尚不許爲二,今于見,何反言二耶]?爲什麼還講一個真見?爲什麼還講一個妄見呢?[答:真非真]就是妄,[恐迷],他搞不清楚,[故不得不分也]。底下就角度來講,[但約真見帶妄時,即名見精];見精就是帶少分的妄。[見精離妄時],這個妄是一切妄見,當見精離一切妄見,入于純真之見,[即名真見,非實有二體也。而真見之所以非妄,見精之所以爲妄之義,待下詳示妄因科中,佛自明之]。

  [見猶離見,見不能及者:第一見字是真見],這一段有二種解釋,[二、叁見字皆帶妄之見精,言此真見,猶離于見精之自相],離于見精就是如第二月,這個真正的見性是離于第二月,是真月,它一點少妄都沒有,這真見是不帶任何的妄的。猶離見精,猶離帶有少分的妄的自相,這個自相表示能所不斷。這個見精的自相是什麼呢?就是微細能所,因爲它帶有少分的妄,微細的能所還是沒辦法斷。[見精亦所不能及也]。因爲這個真見是絕對離相的,離能所的如來藏性的。意思是:如來藏性是絕對的,不能像見精帶有少分的妄,是不可以的。[良以有妄見時,真見全隱,及至棄生滅],你一定要到,放下這個生滅法的緣起假相,[守真常],而且這個常光常現前,[常光現前],這寂常的光、妙明的光,要常常現前,意思是:做功夫不能間斷。爲什麼要常光現前?[即真見現前時,則妄見已空],爲什麼要常光現前?譬如:一邊是指生死的此岸,一邊是涅槃的彼岸,中間就是般若智慧觀照的橋梁。這邊…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十九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