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所不包容,沒有起點,也沒有終點,沒有開始,也沒有結束。所以,起點、終點、開始、結束,都是方便說的,就是[當下這一念]也是方便說,[當下]是因爲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沒辦法形容,只好講[回歸當下]了。因爲沒辦法形容了,回歸當下,只能講:念念無所住、念念正知、念念正見,就只能這樣講了。父母未生我們的時候,哪來當下呢?是不是?所以,[當下]是時間的對襯,沒辦法形容的時候,就只好講[回歸當下]了。如果你證悟到佛果的時候,萬境本來就如,[如]就是不動,時間本來就是虛妄的假設的名詞,時間跟空間本來就是妄想的産物,設立一個[當下]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只好這樣子。
[與不聞相等],[相等]就是一樣了。[猶如有人,口說美食,說而不食,肚中終不能飽。雖有多聞,不肯從聞、思、修,叁慧並進,徒聞無益,亦複如是。說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。觀此即聞不足恃,徒攻文字,而不實修者,可以警矣]。諸位!實修說難很難,說簡單很簡單,你把每一件事情統統當作是修行,不管你的身分、地位;你是在哪一家公司行號,是出家、是在家,記得,任何一個人在侮辱你的時候;你在沒有錢,碰到逆境的時候;人家在恥笑你的時候;人家在侮辱你的時候;你諸事不順的時候,這個時候正是修行的時候,這個時候就是真的修行。當你一切都是順境的時候,你很有錢,嫁一個好老公,這個也是正在修行的時候,你很清楚,老公、老婆是靠不住的,只有靠佛陀的真理,才有辦法解脫的。你臨命終的時候,你老婆能幫得上什麼忙呢?你死亡的時候,你老公又能夠幫得上什麼忙?你說給我聽聽看,你走你的啊,生死不能相代啊!是不是?因此什麼叫做實修?實修就是依佛的言教斷習氣,那個貪心的習氣、憤怒的習氣、嗔恨的習氣、嫉妒的習氣,慢慢的放下來,要講的話,這個就是修。如是你是修淨土的,就單提一句佛號,其他統統放下,這個就是真修行人!初悲感痛悔竟。
[子二 表迷求示]
[世尊!我等今者,二障所纏,良由不知寂常心性,惟願如來,哀愍窮露,發妙明心,開我道眼。]
[二障者:一、煩惱障:屬我執所起]。我執就是對人生觀迷茫,叫做我執。我執,顧名思義就是執著這個地水火風緣起的假相,誤認爲是我,當我們火化以後,剩下那一少許的骨灰,會發現:喔!天地萬物的灰塵,比我的大得多,我執著這個宇宙中少許的元素,卻誤認爲這個是我,真糟糕![有分別、俱生、粗、細之異],有分別我執,還有俱生我執,分別我執就是屬于後天的,俱生我執就是屬于先天的。後天的就比較粗的執著,先天的就比較細的執著。[粗乃作意分別之惑,如起身、邊等見],身見就是執著一個四大的假我爲[我],世間人沒有一個不迷惑在這個緣起緣滅的假相的我執裏面。邊見有二種角度:斷見和常見,統統稱爲邊見。斷見是說:人死了以後,什麼統統沒有,這個是惡知見,很可怕的惡知見。常見是說:人死了以後,下輩子還做人,狗死了以後,下輩子還做狗;豬呢?下輩子還是做豬,這個叫做常見。
[細乃任運俱生之惑,如起貪嗔等心],所以,諸位,你好好的看,佛弟子還是有情緒化的,修行功夫不到的時候,你隨時隨地可以看到那種我慢,就叫做個性。修了十年,他還有那個個性;修了二十年,那個個性還是存在,所以,實在是很難!能夠進入佛門,實在是不簡單、能出家也不簡單、能現一個在家居士身修學佛道,也不簡單。但是,要把它徹底的摧毀貪嗔癡,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!學佛,挂在嘴邊;但是,一碰到逆境的時候,就會吵起來,出家也會有意見不同,有時候也會吵起來;在家,那就更不用說了,就更多了!所以,不是學佛就是聖人了,所以,我們互相理解、互相體諒一下。
[總是昏煩之法,惱亂有情身心,續諸生死,能障涅槃,故名煩惱障;又名事障,能障人天勝妙好事]。事障的意思就是說:對相上來講看不破。什麼叫做理障?對無生的真理不能透徹,叫做理障。迷于假相叫做事障;迷于無生這個空理,叫做理障。因此著相修行,百千劫是不能成就的,事障就是著相,世尊已經講了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所以,第一點:要把你所擁有的假相,看開一點,我們來到這個世間,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。什麼東西,都是讓我們用一下,什麼東西都不是我們的,世間爲我所用,非我所有,這個世間,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,你什麼都帶不走。所以,諸位,與其執著這個假的色身,不如放下它,好好的推廣正法。能障人天勝妙好事,就是因爲煩惱,所以,感受不出美好的心,而失去了安詳。人,持五戒能投胎成人;修十善能生天;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,連基本上的人道、天道,下輩子都很難得到。五十一個心所裏面,它的煩惱心所比善的心所還多得多,五十一個心所裏面,善心所才十一個,十多個,太少了,惡的心所就很多了。所以,在這個世間,下叁途的叫做無量無邊;下輩子可以做人、可以生天的,叫做寥寥無幾;這一輩子能夠聽到佛法,往生淨土的,屈指可數!爲什麼?他就一邊修行,一邊執著了……。
那就說:師傅這樣講,我們就沒希望了?不,我們還是有希望的,師父再勉勵大家,就是說:不要一邊念佛,一邊修淨土的,一邊執著娑婆世界。就像一只鳥,鳥你不是要讓它飛嗎?我們不是要讓靈魂(方便說啦)超生嗎?讓靈魂超生,一個是綁一個我執,一個綁一個法執,你這個靈魂怎麼飛得起來呢?一只鳥,它兩只腳,你把它右邊綁一個石頭;左腳也把它綁一個石頭,你叫這只鳥怎麼飛呢?右邊的石頭就叫做我執;左法的這塊石頭叫法執,這鳥的兩只腳,你把它綁兩塊大石頭,繩子一綁,這只鳥要振翅而飛,諸位!飛不起來。所以要讓自己的靈性超越,很簡單的,就把那個石頭、那個繩子剪掉,啪啪!讓那兩個石頭掉下來,多好啊,多好啊!
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,有一次我的徒弟開車,我們要去一個道場,結果那個時候還沒去道場前,刮了一陣風,下了一陣雨,結果經過那個山區的時候,一棵樹木倒下來!這棵樹不是很大,當然,車子沒辦法過去,我本來要去把它扶,徒弟就說:不用,不用!師父!這我來,我來!他就要抱起來,結果他說:喔!師父,很重呢!我說:那是樹木重,師父哪裏重呢?他說:“師父,很重呢!他就搬,就搬不動……,搬到旁邊的時候,放下來;呼,喘氣了,徒弟就在那邊喘氣;呼……。我在旁邊告訴他,我說:放下的感覺真好!我們現在衆生他就是這樣子。那一棵木很重,我們現在就是抱著一種東西,就是執著,打死不肯放下,他不知道說那個放下是很美好的,他不知道。他就什麼統統執著,執著現前當下,這一個刹那之間的緣起緣滅的假相,就什麼都執著,執著……,什麼都放不下。這個徒弟搬的那個樹很重的時候,放下,他沒有叫我搬啦,徒弟說:師父,我來,搬……,放下,我看他一直喘,我就跟他開示,喔!放下的感覺真好!如果無知的人就說:哎呀!這一棵樹木也擡著走!你看!那怎麼辦呢?我們現在衆生就是這樣,只知道說執著叫做快樂,不知道說放下更快樂。不知道,完全不知道,你就曉得,所以,你想要讓生命更美好嗎?更圓滿嗎?很簡單,在這個地方要下功夫,就是放下。
[二、所知障:屬法執所起,亦有分別(法執)、俱生(法執)]。所謂法執,就是對宇宙觀的迷茫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一十八界,所建立的諸法,而對它有所執著,叫做法執。有分別法執,有俱生的法執,有分別法執,有俱生的法執。[粗、細之異。粗乃心外取境,不達外境唯心],在我們唯識學講過了:萬法唯識,不曉得外面的境界仍然是心所影現的。[分別心外實有,有所希取;細乃自生法愛],什麼叫自生法愛?諸位,這一句是講給老修行人聽的,老修行修到一陣子以後,懂得很多的佛學的名相,他就拿這個來自負,拿這個來驕傲別人,認爲:我可以爲衆生開示幾句佛法了,堪受供養了、堪受禮拜了!這個念頭就壞了,這個叫做法愛。法愛就是認爲自己很有修行,貪愛自己的法,認爲自己很行。認爲自己很行的,就是不行!
[不達修證性空],修證性空就是念念銷歸自性,歸無所得,任何的修行,到最後總是性空,總是不可得。[任運而生愛著,不能舍離]。修什麼法門就貪愛什麼法門,就攻擊其他的法師、其他的道場,這個就是佛門裏面的小心眼。如果你今天有因緣來聽《楞嚴經》,師父要告訴你:修自己的就好,記得師父的話:修自己的,你修哪一宗都可以,修淨土的、修密的、修禅的,好好的降伏自我。諸位!這個是重點,其它的任何宗派,就說:我們不懂、我們不批評,我們尊重、我們隨喜,隨喜還有功德呢!是不是?如是你著,就變成外道。譬如說:哎呀!我念佛最好!是沒有錯,很好!如果你輕視的禅宗的、律宗的、密宗的,說:淨土的叁根普被,利鈍全收,這多好啊,我們修我們的。但是,一般人不懂,修淨土的叁根普被,利鈍全收了。不懂得這一念仍然是我們的心性裏面的,修自己的就好,他就開始批評,修淨土的,卻煩惱別人修禅的;修淨土的,卻煩惱別人持咒的,諸位!這個叫做外道!知道嗎?修佛道變成外道,心外哪裏有法呢?八大宗派,你管別人修什麼?我們修我們自己的,把自己變成淨土。心淨則國土淨,你就是佛道。因此降伏自我,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,關于別人修什麼,就不是我們的事情。聖人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死;凡夫關心的是別人的是非,這個就是悲哀!一個可以成聖,一個可以成凡;一個可以入菩提,一個會變成魔道。所以,心有攻擊性的東西,不管你修哪一宗,統統叫做外道。
佛陀知道,衆生的根性不一樣,他的時空性、所依據的經典也不一樣。因此佛陀有一顆虛空包容的心,外道來,面對佛陀,在《楞伽經》講:外道對佛陀很不禮貌,我慢心很重,來到佛陀的…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八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