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所不包容,没有起点,也没有终点,没有开始,也没有结束。所以,起点、终点、开始、结束,都是方便说的,就是[当下这一念]也是方便说,[当下]是因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没办法形容,只好讲[回归当下]了。因为没办法形容了,回归当下,只能讲:念念无所住、念念正知、念念正见,就只能这样讲了。父母未生我们的时候,哪来当下呢?是不是?所以,[当下]是时间的对衬,没办法形容的时候,就只好讲[回归当下]了。如果你证悟到佛果的时候,万境本来就如,[如]就是不动,时间本来就是虚妄的假设的名词,时间跟空间本来就是妄想的产物,设立一个[当下]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只好这样子。
[与不闻相等],[相等]就是一样了。[犹如有人,口说美食,说而不食,肚中终不能饱。虽有多闻,不肯从闻、思、修,三慧并进,徒闻无益,亦复如是。说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。观此即闻不足恃,徒攻文字,而不实修者,可以警矣]。诸位!实修说难很难,说简单很简单,你把每一件事情统统当作是修行,不管你的身分、地位;你是在哪一家公司行号,是出家、是在家,记得,任何一个人在侮辱你的时候;你在没有钱,碰到逆境的时候;人家在耻笑你的时候;人家在侮辱你的时候;你诸事不顺的时候,这个时候正是修行的时候,这个时候就是真的修行。当你一切都是顺境的时候,你很有钱,嫁一个好老公,这个也是正在修行的时候,你很清楚,老公、老婆是靠不住的,只有靠佛陀的真理,才有办法解脱的。你临命终的时候,你老婆能帮得上什么忙呢?你死亡的时候,你老公又能够帮得上什么忙?你说给我听听看,你走你的啊,生死不能相代啊!是不是?因此什么叫做实修?实修就是依佛的言教断习气,那个贪心的习气、愤怒的习气、嗔恨的习气、嫉妒的习气,慢慢的放下来,要讲的话,这个就是修。如是你是修净土的,就单提一句佛号,其他统统放下,这个就是真修行人!初悲感痛悔竟。
[子二 表迷求示]
[世尊!我等今者,二障所缠,良由不知寂常心性,惟愿如来,哀愍穷露,发妙明心,开我道眼。]
[二障者:一、烦恼障:属我执所起]。我执就是对人生观迷茫,叫做我执。我执,顾名思义就是执着这个地水火风缘起的假相,误认为是我,当我们火化以后,剩下那一少许的骨灰,会发现:喔!天地万物的灰尘,比我的大得多,我执着这个宇宙中少许的元素,却误认为这个是我,真糟糕![有分别、俱生、粗、细之异],有分别我执,还有俱生我执,分别我执就是属于后天的,俱生我执就是属于先天的。后天的就比较粗的执着,先天的就比较细的执着。[粗乃作意分别之惑,如起身、边等见],身见就是执着一个四大的假我为[我],世间人没有一个不迷惑在这个缘起缘灭的假相的我执里面。边见有二种角度:断见和常见,统统称为边见。断见是说:人死了以后,什么统统没有,这个是恶知见,很可怕的恶知见。常见是说:人死了以后,下辈子还做人,狗死了以后,下辈子还做狗;猪呢?下辈子还是做猪,这个叫做常见。
[细乃任运俱生之惑,如起贪嗔等心],所以,诸位,你好好的看,佛弟子还是有情绪化的,修行功夫不到的时候,你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那种我慢,就叫做个性。修了十年,他还有那个个性;修了二十年,那个个性还是存在,所以,实在是很难!能够进入佛门,实在是不简单、能出家也不简单、能现一个在家居士身修学佛道,也不简单。但是,要把它彻底的摧毁贪嗔痴,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!学佛,挂在嘴边;但是,一碰到逆境的时候,就会吵起来,出家也会有意见不同,有时候也会吵起来;在家,那就更不用说了,就更多了!所以,不是学佛就是圣人了,所以,我们互相理解、互相体谅一下。
[总是昏烦之法,恼乱有情身心,续诸生死,能障涅槃,故名烦恼障;又名事障,能障人天胜妙好事]。事障的意思就是说:对相上来讲看不破。什么叫做理障?对无生的真理不能透彻,叫做理障。迷于假相叫做事障;迷于无生这个空理,叫做理障。因此着相修行,百千劫是不能成就的,事障就是着相,世尊已经讲了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所以,第一点:要把你所拥有的假相,看开一点,我们来到这个世间,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什么东西,都是让我们用一下,什么东西都不是我们的,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,这个世间,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,你什么都带不走。所以,诸位,与其执着这个假的色身,不如放下它,好好的推广正法。能障人天胜妙好事,就是因为烦恼,所以,感受不出美好的心,而失去了安详。人,持五戒能投胎成人;修十善能生天;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,连基本上的人道、天道,下辈子都很难得到。五十一个心所里面,它的烦恼心所比善的心所还多得多,五十一个心所里面,善心所才十一个,十多个,太少了,恶的心所就很多了。所以,在这个世间,下三途的叫做无量无边;下辈子可以做人、可以生天的,叫做寥寥无几;这一辈子能够听到佛法,往生净土的,屈指可数!为什么?他就一边修行,一边执着了……。
那就说:师傅这样讲,我们就没希望了?不,我们还是有希望的,师父再勉励大家,就是说:不要一边念佛,一边修净土的,一边执着娑婆世界。就像一只鸟,鸟你不是要让它飞吗?我们不是要让灵魂(方便说啦)超生吗?让灵魂超生,一个是绑一个我执,一个绑一个法执,你这个灵魂怎么飞得起来呢?一只鸟,它两只脚,你把它右边绑一个石头;左脚也把它绑一个石头,你叫这只鸟怎么飞呢?右边的石头就叫做我执;左法的这块石头叫法执,这鸟的两只脚,你把它绑两块大石头,绳子一绑,这只鸟要振翅而飞,诸位!飞不起来。所以要让自己的灵性超越,很简单的,就把那个石头、那个绳子剪掉,啪啪!让那两个石头掉下来,多好啊,多好啊!
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,有一次我的徒弟开车,我们要去一个道场,结果那个时候还没去道场前,刮了一阵风,下了一阵雨,结果经过那个山区的时候,一棵树木倒下来!这棵树不是很大,当然,车子没办法过去,我本来要去把它扶,徒弟就说:不用,不用!师父!这我来,我来!他就要抱起来,结果他说:喔!师父,很重呢!我说:那是树木重,师父哪里重呢?他说:“师父,很重呢!他就搬,就搬不动……,搬到旁边的时候,放下来;呼,喘气了,徒弟就在那边喘气;呼……。我在旁边告诉他,我说:放下的感觉真好!我们现在众生他就是这样子。那一棵木很重,我们现在就是抱着一种东西,就是执着,打死不肯放下,他不知道说那个放下是很美好的,他不知道。他就什么统统执着,执着现前当下,这一个刹那之间的缘起缘灭的假相,就什么都执着,执着……,什么都放不下。这个徒弟搬的那个树很重的时候,放下,他没有叫我搬啦,徒弟说:师父,我来,搬……,放下,我看他一直喘,我就跟他开示,喔!放下的感觉真好!如果无知的人就说:哎呀!这一棵树木也抬着走!你看!那怎么办呢?我们现在众生就是这样,只知道说执着叫做快乐,不知道说放下更快乐。不知道,完全不知道,你就晓得,所以,你想要让生命更美好吗?更圆满吗?很简单,在这个地方要下功夫,就是放下。
[二、所知障:属法执所起,亦有分别(法执)、俱生(法执)]。所谓法执,就是对宇宙观的迷茫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一十八界,所建立的诸法,而对它有所执着,叫做法执。有分别法执,有俱生的法执,有分别法执,有俱生的法执。[粗、细之异。粗乃心外取境,不达外境唯心],在我们唯识学讲过了:万法唯识,不晓得外面的境界仍然是心所影现的。[分别心外实有,有所希取;细乃自生法爱],什么叫自生法爱?诸位,这一句是讲给老修行人听的,老修行修到一阵子以后,懂得很多的佛学的名相,他就拿这个来自负,拿这个来骄傲别人,认为:我可以为众生开示几句佛法了,堪受供养了、堪受礼拜了!这个念头就坏了,这个叫做法爱。法爱就是认为自己很有修行,贪爱自己的法,认为自己很行。认为自己很行的,就是不行!
[不达修证性空],修证性空就是念念销归自性,归无所得,任何的修行,到最后总是性空,总是不可得。[任运而生爱着,不能舍离]。修什么法门就贪爱什么法门,就攻击其他的法师、其他的道场,这个就是佛门里面的小心眼。如果你今天有因缘来听《楞严经》,师父要告诉你:修自己的就好,记得师父的话:修自己的,你修哪一宗都可以,修净土的、修密的、修禅的,好好的降伏自我。诸位!这个是重点,其它的任何宗派,就说:我们不懂、我们不批评,我们尊重、我们随喜,随喜还有功德呢!是不是?如是你着,就变成外道。譬如说:哎呀!我念佛最好!是没有错,很好!如果你轻视的禅宗的、律宗的、密宗的,说:净土的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这多好啊,我们修我们的。但是,一般人不懂,修净土的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了。不懂得这一念仍然是我们的心性里面的,修自己的就好,他就开始批评,修净土的,却烦恼别人修禅的;修净土的,却烦恼别人持咒的,诸位!这个叫做外道!知道吗?修佛道变成外道,心外哪里有法呢?八大宗派,你管别人修什么?我们修我们自己的,把自己变成净土。心净则国土净,你就是佛道。因此降伏自我,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课,关于别人修什么,就不是我们的事情。圣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死;凡夫关心的是别人的是非,这个就是悲哀!一个可以成圣,一个可以成凡;一个可以入菩提,一个会变成魔道。所以,心有攻击性的东西,不管你修哪一宗,统统叫做外道。
佛陀知道,众生的根性不一样,他的时空性、所依据的经典也不一样。因此佛陀有一颗虚空包容的心,外道来,面对佛陀,在《楞伽经》讲:外道对佛陀很不礼貌,我慢心很重,来到佛陀的…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八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