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,你就可以體會得出來,是以遣無可遣,爲什麼遣無可遣?本來就沒有的東西,身心世界本來就是妄想)。
【亦不得隨心。外念境界(也不可以隨著你的心,這顆妄想的心,去攀緣外在的境界,後來內心發現這個煩惱,著這個境)。後以心除心(後來就以內心的觀照,再去除掉執著外境的那一顆心,我執著外境,這樣不對,意思就是說不能用這種方法,用這種方法就能所永遠斷不了。再講一遍:也不得隨心,也不得隨妄想這顆心,外面的這個世界,外面去分別,念就是分別跟執著,對外去分別、去執著這個境界,然後,發現不對勁的時候,又以這個內心的心去除掉執著外在的那顆心,叫做後發心除心,意思就是能所不斷,爲什麼能所不斷?犯了一個無窮的過患,無窮的過失,以心除心犯無窮過,無窮過就是不能當體即無生的話,那麼你用心除心,你怎麼除都是影子,如果你的這個腿,腿不幹淨,你擦這個地板,你擦過去,腿再蓋過去的話,你怎麼擦地板,你都擦不幹淨,要先把你的腿洗幹淨再擦地板,意思就是要先放下,用心來除心,你怎麼除都除不掉,沒有辦法的。用智慧觀照當體無生的東西,那就不必除,連除都不必)。心若馳散。即當攝來。住于正念(正念就是無生,如果你的心妄想起來,只要你把它攝受回來,住于正念,正念就是無念,安住在空性的道理,它本來不可得相)。是正念者(這就是正念,這就是真正的在修行)。當知唯心。無外境界(沒有外境。一切外境都是唯心所造。意思就是說他告訴你這句話是很有管用的,爲什麼?那麼既然是唯心,我就可以主宰它,你要放下嗎?你是心,我要煩惱,那你就不要放下,你要過快樂的日子、喜悅的日子就無生,一念不生統統安詳自在,要不要過這種日子,要,因爲那是你的心可以主宰的,我不想過快樂的日子,那你就承認有外境,就拼命地貪、嗔、癡不斷,所以說,當知唯心,無外境界,意思簡單講就是都可以主宰在你的內心裏面,你要怎麼過日子,就看你這顆心,這句話太厲害了,唯心無境,統統操縱在你自己,所以,我現在看到人家在打架,看到人家吵架,在旁邊鼓掌,爲什麼鼓掌?因爲以前我就是這樣子,現在不一樣了,在一旁幸災樂禍,鼓掌:還好!解脫了!沒問題了!現在覺悟了,知道了,這是兩個人在吵架,我們以前也是過這種日子,我叫他不打架,他也不可能,所以,你們打架我會很歡喜,爲什麼?無知就是這種寫照,對不對?當知唯心,沒有外境)。即複此心。亦無自相(爲什麼沒有自相?當體即空)。念念不可得(你要得什麼?你不要說等到臨命終你才放下,臨命終的時候,你也是要雙手……,你也執著不了什麼東西,你現在你能執著什麼,現在就可以慢慢體會當體即空的道理,亦無自相,念念不可得,對不對?所以說,誰困擾著你?誰煩惱著你?還不都是你自己,誰讓你痛苦?誰讓你流眼淚?哪裏?都是你自己,你能讓釋迦牟尼佛掉眼淚嗎?釋迦牟尼佛掉眼淚那也是示現的,是不是?你能夠動搖到大慈大悲的佛陀嗎?不可能的事情,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,一切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)。】
此承上既遣無可遣。則心境一如。不得隨妄所轉。心外緣念境界。然後卻以心除心。若有能除所除。即是以妄除妄。猶未離妄。不契無念真如之理。縱然初習。心多馳散。即當攝住正念(正念就是無念)。謂想念才生(你只要動到念頭)。即便照破(照破這個能所)。不待外緣。而後攝也(所以說假借外緣來修行是一種錯誤的修行,要怎麼樣回光返照無生,要回光返照,放下這個能所,這才是真的了不起的修行人,你能回光返照比釋迦牟尼佛在你身旁更了不起,你就是佛,你能回光返照,你就是佛,你就可以發出無量無邊的智慧,你不能回光返照,希望佛來保佑你,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你的左右也沒有用的,沒有用的,法是從內心裏面去悟的,不是從外面去強迫你去接受這個法,強迫外面去接受這個法,你並不能改變生命,你要好好地聽善知識的話,把觀照當作是第一要務,放下是第一工作)。是正念者。此句牒名。以下解釋。當知諸法唯心。實無外境。所取之境既無。能取之念亦寂(寂就是空)。故雲亦無自相。念念不可得也(同學們!念念不可得就是無常,無常就是空,所以,無常等于空,人家說:師父!本性是常還是無常?本性是常也是無常,爲什麼?無常本身就是空,空就是無常,對不對?本性是常的話,不能起妙用,本性是無常的話,變成生滅,所以說,離一切因緣戲論法,離一切無因論法,所以,即是因緣也不對,離開因緣也不對,念念不可得)。
【若從坐起。去來進止。有所施作。于一切時。常念方便。隨順(無相)觀察(爲什麼是無相觀察?它就是生死的根本,你要了脫生死,就是無相,隨順無相觀察。現在你面前統統是假的東西,你執著什麼,對不對?若從坐起,如果你起坐的時候,去來進止,去來:來來去去,這一些進退,是不是?有所施作,一切時常念方便,用方便地觀照,隨順無相真如地觀察,務必要使心不能起心,不能動念,不能分別、有能執著,這個現在就是佛,師父已經告訴諸位:你現在就是佛,就是你會不會用,你離心外,哪裏有佛可得,你的心現在就是佛)。】
修止非直坐時(意思就是修止並不是一直坐著)。故從坐起(坐久了就起來)。動轉施爲(施爲就是造作)。余威儀中(行、住、坐、臥當中)。一切時處。隨緣修習。常念方便。隨順(真如)法性。正念(無念)觀察(無相無念地觀察)。心境無相。能所雙泯(你看,它還是要講到無相的東西,修行你只要抓到了根本,我告訴你:你抓到無相這個法,什麼都障礙不了你,你晚上睡覺你都會笑,無相,誰欺負你,沒有,誰傷害你,沒有,誰贊歎你,沒有,你今天擁有一切的金錢,也沒有,爲什麼?他們都是假的,你布施,我的布施很多,哪裏有布施相,真如離施爲相,哪裏有什麼施舍,施舍只是因緣法裏面,哪裏有布施,能施也空,所施也空,中間的布施也空,根本就沒有,所以,你叫什麼,你狂妄什麼,你做總統,你晚上洗澡,你不要脫光衣服?你不要死?歐納西斯石油大王,你有錢,你有錢你不要死?要死,要死就平等,對不對?比如說,他是一個重度的殘障,殘障他也是一個人,他也是要死,他認真念佛,他比你早日成佛,重度殘障這不關……,她是一個妓女,妓女也沒有關系,對不對?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做就好了,盡量改過嘛!對不對?她好好念佛,她也可以成佛,你憑什麼瞧不起人家,所以,在我的心中沒有一個不可原諒的衆生,在我的心目中,大地所有的衆生,包括一只螞蟻統統平等,你妓女來,我也倒茶給你喝,你要什麼,你殺手來,劉煥榮來,我也倒茶給你喝,師父!您怎麼這樣子,他是殺手,殺手他負果報,我不需要替他痛苦,傻瓜!你做妓女,你的果報你自己去承受,我倒茶給你喝是我的禮貌,這個不關我的事情,這種思想才是最偉大的,我才不會瞧不起你或者怎麼樣子。把你一個總統看得高高的,把你一個歐納西斯,你家好幾億,我不缺錢用,你家幾億有什麼用,我就是缺錢用,我山上也有荔枝可以收成,隨緣,對不對?我有福報因緣多少,我就享受多少,這個不需要,你布施是你的福,你不需要同情我,對不對?所以說,一切你能夠安住隨緣,我告訴你:這世間哪裏都是佛法,哪裏都是解脫,爲什麼?因爲無相,本來不可得相,我若看到衆生卡死在哪裏,沖不出來,我就在那裏打頭,怎麼這麼可憐,就這麼簡單,沖了老半天沖不出來,就像陀螺在那裏團團轉,轉不出來,又不曉得怎麼幫助他,這個又不能開刀,又找不到症結,對不對?如果,可以開刀的話,外科醫生就把它割掉,割又割不掉,找又找不到,心結裏面要用心法去解決,心法,他又不肯放下這個能所,你怎麼辦呢?不曉得怎麼辦?無可奈何?所以,釋迦牟尼佛在《楞嚴經》裏面講的,是謂可憐憫者。唉!我很同情你,底下四個字:愛莫能助,我已經教你解脫了,可是,你拼命不解脫,轉不出來,我愛莫能助,我也沒有辦法)。勿得稍懈(勿得稍懈不要放松,就是好好地觀照的意思)。一托靜息心竟。
寅二 是定成不退
【久習淳熟。其心得住。以心住故(因爲,你久了成熟,習就是觀照,你這個觀照久了,因爲,你自在、放下,無相的真如,這功夫就顯現出來了,你久了,修習這個真如,無相的觀照,根本就沒有能所,一切的煩惱,告訴你:都是多余的,天地萬物的事情,都是你心的問題,你擺平了你的心,天地萬物沒有一件事情你看不順眼的,久習淳熟,其心得住。住就是無住的意思,其心得住于無相真如。以心住故,因爲他的心就安住在這個無相的真如的自性叁昧裏面)。漸漸猛利(太厲害了!般若的智慧就顯現出來。師父!我怎麼這麼沒有智慧。你硬要卡死自己,怎麼會有智慧,每天叫你放下,你就放不下。師父!我偏不放下。不放下,你去死吧!那我也沒有辦法。師父!我放不下怎麼辦?那你說你怎麼辦?你放不下,放不下你怎麼辦?你說,你告訴我:你怎麼辦?師父!我沒有辦法。那我也沒有辦法,你說我有什麼辦法,打死你?)。隨順得入。真如叁昧(慢慢地無相的功夫就拿出來了,你看一個人無相,你在家庭、在公司、在社會、在國家,你說在臺北、在臺中,你出國,你怎麼會跟人家起沖突,這不可能的事情,你跟人家起沖突,人家講你,你反而很高興,啊!我錯了,對不對?就是我要好好回光返照,人家罵你,對!我要好好回光返照,無相嘛!什麼東西都起不了作用,你也不會煩惱嘛!真如叁昧)。深伏煩惱(煩惱就起不了作用了,所以說,修學勇氣,修學佛法,師父已經告訴你了,除了般若智慧以外,還有一個大勇氣,非常有勇氣,就是要放下,修學佛法一定要兩種力量,一個是般若智慧,再來,般若智慧後面要有一股很大的勇氣力量,我就是放下,你無奈我何,…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