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乘起信論講義▪P107

  ..續本文上一頁表示已經調整了,就舍離了憍慢)。不爲他人所惱。

  九者。雖未得定。于一切時。一切境界處。則能減損煩惱。不樂世間。

  十者。若得叁昧。不爲外緣。一切音聲。之所驚動。】

  此得安忍益(安忍益:把心安住)。八心柔離慢(心柔軟離開憍慢)。既無我人之相。豈有順逆之境。故不爲惱。九雖未得定。了知諸法無性。一切時處。不起惑染(不會迷惑也不會染汙)。故能損惱(損就是破除,可以破除這個煩惱)。不著世欲(不著世間的五欲六塵)。十得定忘緣。外緣實該六塵(外緣講起來都包括在六塵裏面,色、聲、香、昧、觸、法)。獨標音聲者(爲什麼講這個音聲?)。以入定時。五根俱閉(不起作用)。唯耳根虛通(你如果關起來的話,你說耳朵把它關起來,怎麼關起來呢!)。聲塵易動。今言不動。所謂入流亡所也。一修止竟。

  子二 修觀二(怎麼觀照?) 醜一 明修觀意 二 辨修觀相

  醜一 明修觀意

  【複次若人唯修于止。則心沈沒(修止的話容易昏沈)。或起懈怠。(爲什麼?)不樂衆善(他不喜歡做這個衆善。就是不積極,修止的人容易消極,不積極的做衆善)。遠離大悲(大悲就是拔度衆生,不可一刻停止)。是故修觀(單單修止不可以的,止是自利,觀的話是要利他)。】

  若有止無觀。唯向真如。專于趣寂。心易沈沒(不想動)。便起懈怠。則有二失。一不樂衆善。失于自利。故下法相觀以治之。精進觀以成之。二遠離大悲。失于利他。故下大悲觀以治之。大願觀以成之。一明修觀意竟。

  醜二 辨修觀相 四

  寅一 法相觀 二 大悲觀 叁 大願觀 四 精進觀

  寅一 法相觀

  (法相觀又分成四種,分成無常觀、苦觀、無我觀、不淨觀)

  【修習觀者。當觀一切世間。有爲之法。無得久停。須臾變壞(這是法相觀裏面的第一個無常觀)。】

  此無常觀也。橫觀十方一切世間。即情器二世間(情世間跟器世間兩種世間)。皆是有爲生滅之法。因緣和合。虛妄有生。因緣別離。虛妄名滅。界有成住壞空。人有生死病死。非常住法。故曰須臾變壞(會開悟的人,這幾句話就開悟了,不可得,不可得你執著什麼,什麼東西值得我們這麼傷心在那邊哭泣呢?在那裏死執放不下呢,挑起這個執著的重擔,你不覺得這個是一種負擔嗎?)。

  【一切心行。念念生滅。以是故苦(只要你的心起心動念,每一念都是生滅的,有生滅就是苦,所以,觀心無常)。】

  此苦觀也。心行。即行陰。念念生滅。新新不住。如暴流水。波浪相續。是謂行苦(行苦就是刹那生滅)。

  【應觀過去所念諸法。恍惚如夢。應觀現在所念諸法。猶如電光。應觀未來所念諸法。猶如于雲。忽爾而起(看到這個不開悟那才奇怪,那就是什麼都沒有,一切隨緣)。】

  此無我觀也。豎觀叁際。過去無體如夢。現在不住如電。未來忽起如雲。本來無我。

  【應觀世間。一切有身。悉皆不淨。種種穢汙。無一可樂(我們的色身沒有一種是快樂的,你想想看!諸位!觀照外境的人比較多,觀照內心這個色身的人比較少,你內心想想看!這個哪裏值得我們這樣執著,執著一個人,執著到淩晨兩、叁點都還在文殊講堂裏面繞來繞去的,爲什麼這樣子呢?你說你執著師父,你欣賞,欣賞不是什麼罪惡,可是,爲什麼弄到兩、叁點,她還在那裏起動呢?何必這樣,我也是不淨,你也是不淨嘛!何必要這樣執著這種東西呢?我很同情你,可是,我救不了你,不會形容,所以說,這個衆生相,他宿世的根器不一樣,有的人實在是利根,非常地利,他一下子,生死重要,他什麼都放下,哪裏會一直執著這個臭皮囊,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)。】

  此不淨觀也。身爲革囊盛糞。從頭至足。叁十六物。種種不淨(叁十六種物就是說外相有十二種物,身器有十二種物,內含十二物等等,這個加起來就是叁十六種,叁十六種,什麼肝、膽、腸、胃、脾、腎、心、肺,皮、膚、血、肉、筋、脈、骨髓、脂肪等等,外面的什麼毛、發、爪、齒、淚、尿、垢、汗,等等叁十六種就是不淨,統統不清淨,你講到哪裏統統不清淨。就像昨天華視報導的:定員的綻容,是不是?先被強暴,然後呢?被勒死,用那個襪子勒死,才二十幾歲,勒死,長得很漂亮,是不是?那個壞人也不曉得從哪裏進去,勒死,那麼漂亮,你看,演員化妝起來很漂亮,結果,死的時候,然後,放火再燒,淹滅證據,燒得都不是人,那麼漂亮的一個小姐,燒一燒就什麼都沒有,我們常常說,你怎麼看不開呢,我就弄不清楚,你哪一點看不開,爲什麼死了那麼多人,火葬場燒了那麼多,美的美女,那爲什麼你不會覺悟?有一次,我去火葬場,殡儀館那個地方加持,結果,那個屍體很多,結果說:師父!您慈悲!幫我加持一下。我不認識他,硬拉著:師父!我跟您頂禮,您幫我女兒加持一下。我說:好!好!看一下,好、好,加持、加持……,那就過去了,因爲,那個停屍間太多的屍體,都滿了,爆滿了,爆滿的時候:師父!慧律法師!幫我女兒加持一下。我說:你女兒爲什麼……。我女兒難産,難産死掉,太慢看醫生,去看,哇!她好漂亮!好漂亮!好漂亮也一樣死,加持的時候:哇!你好漂亮,你真的很漂亮,我在加持的時候,我就告訴她:哇!你好漂亮!真的,你怎麼長那麼漂亮,噢!她女兒真的是夠漂亮的,躺著,還是要死,沒有辦法,生産,叫你不要結婚你偏要,一直靠過去、一直靠過去,很奇怪!叫你不要生硬要生,很奇怪!叁十六種,種種不淨,是不是?)。又經雲。當觀此身。猶如毒蛇。故無可樂(這個色身就是沒有什麼可樂的,不是可口可樂那個可樂,沒有什麼一點快樂的,都沒有)。上四觀爲除凡夫四(種顛)倒(凡夫四種顛倒就是以苦爲樂,以無常爲常,以不淨爲淨,以無我爲我)。一法相觀竟(所以,法相觀就是無常觀、苦觀、無我觀、不淨觀)。

  寅二 大悲觀

  【如是當念。一切衆生。從無始世(以)來。皆因無明。所熏習故。令心生滅。已受一切身心大苦(我們生生世世已經苦得不堪言,已經苦不堪言)。現在即有無量逼迫。未來所苦。亦無分齊(也不曉得有多少,也不知到底有多少,亦無分齊,分齊這裏當多少,不知道要多少,要受多少的苦)。難舍難離。而不覺知(爲什麼還不覺悟?嗚……,菩薩就會哭了,嗚……,你爲什麼還不覺悟?嗚……,我要哭了,你爲什麼還不覺悟?爲什麼?哭給你覺悟,是不是?而不覺知,是不是?)。衆生如是。甚爲可愍(還在這個錯誤的世間裏面拼命地打轉,還不趕快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去)。】

  此觀衆生。自有無明以來。惑業苦叁。相續不斷。備受叁世重苦。不得舍離。久處長夜。尚不知起厭求心。蓋衆生本具佛性。枉受如是生死之苦。甚可憐愍。故動菩薩。同體大悲(動菩薩的同體大悲)。

  寅叁 大願觀

  【作此思惟。即應勇猛。立大誓願。願令我心。離分別故(離開分別,用無相才能離分別)。遍于十方。修行一切。諸善功德。盡其未來。以無量方便。救拔一切苦惱衆生。令得涅槃。第一義樂(所以,講經說法要懂得要善巧、要方便,最好要有幽默,幽默,但是,不下流,有的人聽師父講課以後,也滿歡喜的,白天上班上得很累了,聽聽晚上講講笑話,是不是?這堂課沒有來聽課的時候,他下一堂課就問同參道友:喂!師父上個禮拜講什麼笑話?竟然不是問佛法,還趕快問有什麼笑話。)。】

  此因悲立願。思惟衆生。與我同體。故當發願救拔。離分別者。不顛倒心也。視大地衆生。猶如一己(就像自己的色身,自己一樣)。無我人衆生壽者之相。遍于下。分身塵刹。萬行繁興。盡未來劫。長時心也(就是時間很長)。救拔一切。廣大心也(就是發廣大的心,發長時的心)。令得涅槃樂。第一心也(要發長遠心,要發廣大心,要發第一義谛心)。

  寅四 精進觀

  【以起如是願故。于一切時一切處。所有衆善。隨己堪能。不舍修學。心無懈怠(你有多少能力,你要貢獻多少的能力,所以,我們是個出家或者是在家,如果,我們外面有善可得,我們隨自己的能力,看到有人要傷害佛教,我們應當隨自力勸勸他,勸告他:不要這樣子)。】

  此依願精進。衆善奉行。多方濟度。竭盡心力。而不懈退。二修觀竟。

  子叁 雙運 叁 醜一 總標 二 別辨 叁 總結

  醜一 總標

  【唯除坐時。專念于止(就是當專門在坐的時候,因爲他是靜態,所以觀照于止)。若余一切(若其他的動態)。悉當觀察(應當觀察)。應作不應作(應作就是順真如理,應該作,順善應該做。不應作:不順真如理,或者不順善行,那不應該做)。若行若住。若臥若起。皆應止觀俱行(統統止觀雙運)。】

  此約四威儀。唯坐時專修止行。余威儀中(其他的威儀當中)。悉當止觀雙運。順理者應作。違理者不應作。止觀如車兩輪。如鳥兩翼(就像鳥的雙翼)。單輪易覆。孤翼難飛。未可偏廢也。一總標竟。

  

  醜二 別辨二 寅一 約法 二 治障

  寅一 約法

  【所謂雖念諸法。(但是)自性(本空,一切法)不生。而複即念因緣和合。善惡之業。苦樂等報。不失不壞(因爲不昧因果,事相還是存在,雖存在,但是,它本體就是空)。雖念因緣。善惡業報。而亦即念性不可得。】

  此中二“雖”字“即”字(這兩個字)。即含不偏雙運之意。文有二段。交互發明。前(面)雖念諸法自性不生。當體即空。止也。而即念因緣業果。纖毫無差(造善因得善果,造惡因得惡果,一點都逃不掉)。(那麼就要)廣修衆善(廣修衆善這個意思,就是止之善,止之善就是定中有慧,修定是主,修慧是附帶的)。即止之觀也。次雖念善惡業報。依他似有(依他似有就是緣起)。(似有:)觀也(在有相觀照)。而即念諸法。隨緣顯現。性不可得(本來就是空)。即觀之止也(主修慧,但是附帶有定)。此居空不…
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