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乘起信论讲义▪P107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表示已经调整了,就舍离了憍慢)。不为他人所恼。

  九者。虽未得定。于一切时。一切境界处。则能减损烦恼。不乐世间。

  十者。若得三昧。不为外缘。一切音声。之所惊动。】

  此得安忍益(安忍益:把心安住)。八心柔离慢(心柔软离开憍慢)。既无我人之相。岂有顺逆之境。故不为恼。九虽未得定。了知诸法无性。一切时处。不起惑染(不会迷惑也不会染污)。故能损恼(损就是破除,可以破除这个烦恼)。不著世欲(不着世间的五欲六尘)。十得定忘缘。外缘实该六尘(外缘讲起来都包括在六尘里面,色、声、香、昧、触、法)。独标音声者(为什么讲这个音声?)。以入定时。五根俱闭(不起作用)。唯耳根虚通(你如果关起来的话,你说耳朵把它关起来,怎么关起来呢!)。声尘易动。今言不动。所谓入流亡所也。一修止竟。

  子二 修观二(怎么观照?) 丑一 明修观意 二 辨修观相

  丑一 明修观意

  【复次若人唯修于止。则心沉没(修止的话容易昏沉)。或起懈怠。(为什么?)不乐众善(他不喜欢做这个众善。就是不积极,修止的人容易消极,不积极的做众善)。远离大悲(大悲就是拔度众生,不可一刻停止)。是故修观(单单修止不可以的,止是自利,观的话是要利他)。】

  若有止无观。唯向真如。专于趣寂。心易沉没(不想动)。便起懈怠。则有二失。一不乐众善。失于自利。故下法相观以治之。精进观以成之。二远离大悲。失于利他。故下大悲观以治之。大愿观以成之。一明修观意竟。

  丑二 辨修观相 四

  寅一 法相观 二 大悲观 三 大愿观 四 精进观

  寅一 法相观

  (法相观又分成四种,分成无常观、苦观、无我观、不净观)

  【修习观者。当观一切世间。有为之法。无得久停。须臾变坏(这是法相观里面的第一个无常观)。】

  此无常观也。横观十方一切世间。即情器二世间(情世间跟器世间两种世间)。皆是有为生灭之法。因缘和合。虚妄有生。因缘别离。虚妄名灭。界有成住坏空。人有生死病死。非常住法。故曰须臾变坏(会开悟的人,这几句话就开悟了,不可得,不可得你执着什么,什么东西值得我们这么伤心在那边哭泣呢?在那里死执放不下呢,挑起这个执着的重担,你不觉得这个是一种负担吗?)。

  【一切心行。念念生灭。以是故苦(只要你的心起心动念,每一念都是生灭的,有生灭就是苦,所以,观心无常)。】

  此苦观也。心行。即行阴。念念生灭。新新不住。如暴流水。波浪相续。是谓行苦(行苦就是刹那生灭)。

  【应观过去所念诸法。恍惚如梦。应观现在所念诸法。犹如电光。应观未来所念诸法。犹如于云。忽尔而起(看到这个不开悟那才奇怪,那就是什么都没有,一切随缘)。】

  此无我观也。竖观三际。过去无体如梦。现在不住如电。未来忽起如云。本来无我。

  【应观世间。一切有身。悉皆不净。种种秽污。无一可乐(我们的色身没有一种是快乐的,你想想看!诸位!观照外境的人比较多,观照内心这个色身的人比较少,你内心想想看!这个哪里值得我们这样执着,执着一个人,执着到凌晨两、三点都还在文殊讲堂里面绕来绕去的,为什么这样子呢?你说你执着师父,你欣赏,欣赏不是什么罪恶,可是,为什么弄到两、三点,她还在那里起动呢?何必这样,我也是不净,你也是不净嘛!何必要这样执着这种东西呢?我很同情你,可是,我救不了你,不会形容,所以说,这个众生相,他宿世的根器不一样,有的人实在是利根,非常地利,他一下子,生死重要,他什么都放下,哪里会一直执着这个臭皮囊,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)。】

  此不净观也。身为革囊盛粪。从头至足。三十六物。种种不净(三十六种物就是说外相有十二种物,身器有十二种物,内含十二物等等,这个加起来就是三十六种,三十六种,什么肝、胆、肠、胃、脾、肾、心、肺,皮、肤、血、肉、筋、脉、骨髓、脂肪等等,外面的什么毛、发、爪、齿、泪、尿、垢、汗,等等三十六种就是不净,统统不清净,你讲到哪里统统不清净。就像昨天华视报导的:定员的绽容,是不是?先被强暴,然后呢?被勒死,用那个袜子勒死,才二十几岁,勒死,长得很漂亮,是不是?那个坏人也不晓得从哪里进去,勒死,那么漂亮,你看,演员化妆起来很漂亮,结果,死的时候,然后,放火再烧,淹灭证据,烧得都不是人,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姐,烧一烧就什么都没有,我们常常说,你怎么看不开呢,我就弄不清楚,你哪一点看不开,为什么死了那么多人,火葬场烧了那么多,美的美女,那为什么你不会觉悟?有一次,我去火葬场,殡仪馆那个地方加持,结果,那个尸体很多,结果说:师父!您慈悲!帮我加持一下。我不认识他,硬拉着:师父!我跟您顶礼,您帮我女儿加持一下。我说:好!好!看一下,好、好,加持、加持……,那就过去了,因为,那个停尸间太多的尸体,都满了,爆满了,爆满的时候:师父!慧律法师!帮我女儿加持一下。我说:你女儿为什么……。我女儿难产,难产死掉,太慢看医生,去看,哇!她好漂亮!好漂亮!好漂亮也一样死,加持的时候:哇!你好漂亮,你真的很漂亮,我在加持的时候,我就告诉她:哇!你好漂亮!真的,你怎么长那么漂亮,噢!她女儿真的是够漂亮的,躺着,还是要死,没有办法,生产,叫你不要结婚你偏要,一直靠过去、一直靠过去,很奇怪!叫你不要生硬要生,很奇怪!三十六种,种种不净,是不是?)。又经云。当观此身。犹如毒蛇。故无可乐(这个色身就是没有什么可乐的,不是可口可乐那个可乐,没有什么一点快乐的,都没有)。上四观为除凡夫四(种颠)倒(凡夫四种颠倒就是以苦为乐,以无常为常,以不净为净,以无我为我)。一法相观竟(所以,法相观就是无常观、苦观、无我观、不净观)。

  寅二 大悲观

  【如是当念。一切众生。从无始世(以)来。皆因无明。所熏习故。令心生灭。已受一切身心大苦(我们生生世世已经苦得不堪言,已经苦不堪言)。现在即有无量逼迫。未来所苦。亦无分齐(也不晓得有多少,也不知到底有多少,亦无分齐,分齐这里当多少,不知道要多少,要受多少的苦)。难舍难离。而不觉知(为什么还不觉悟?呜……,菩萨就会哭了,呜……,你为什么还不觉悟?呜……,我要哭了,你为什么还不觉悟?为什么?哭给你觉悟,是不是?而不觉知,是不是?)。众生如是。甚为可愍(还在这个错误的世间里面拼命地打转,还不赶快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去)。】

  此观众生。自有无明以来。惑业苦三。相续不断。备受三世重苦。不得舍离。久处长夜。尚不知起厌求心。盖众生本具佛性。枉受如是生死之苦。甚可怜愍。故动菩萨。同体大悲(动菩萨的同体大悲)。

  寅三 大愿观

  【作此思惟。即应勇猛。立大誓愿。愿令我心。离分别故(离开分别,用无相才能离分别)。遍于十方。修行一切。诸善功德。尽其未来。以无量方便。救拔一切苦恼众生。令得涅槃。第一义乐(所以,讲经说法要懂得要善巧、要方便,最好要有幽默,幽默,但是,不下流,有的人听师父讲课以后,也满欢喜的,白天上班上得很累了,听听晚上讲讲笑话,是不是?这堂课没有来听课的时候,他下一堂课就问同参道友:喂!师父上个礼拜讲什么笑话?竟然不是问佛法,还赶快问有什么笑话。)。】

  此因悲立愿。思惟众生。与我同体。故当发愿救拔。离分别者。不颠倒心也。视大地众生。犹如一己(就像自己的色身,自己一样)。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。遍于下。分身尘刹。万行繁兴。尽未来劫。长时心也(就是时间很长)。救拔一切。广大心也(就是发广大的心,发长时的心)。令得涅槃乐。第一心也(要发长远心,要发广大心,要发第一义谛心)。

  寅四 精进观

  【以起如是愿故。于一切时一切处。所有众善。随己堪能。不舍修学。心无懈怠(你有多少能力,你要贡献多少的能力,所以,我们是个出家或者是在家,如果,我们外面有善可得,我们随自己的能力,看到有人要伤害佛教,我们应当随自力劝劝他,劝告他:不要这样子)。】

  此依愿精进。众善奉行。多方济度。竭尽心力。而不懈退。二修观竟。

  子三 双运 三 丑一 总标 二 别辨 三 总结

  丑一 总标

  【唯除坐时。专念于止(就是当专门在坐的时候,因为他是静态,所以观照于止)。若余一切(若其他的动态)。悉当观察(应当观察)。应作不应作(应作就是顺真如理,应该作,顺善应该做。不应作:不顺真如理,或者不顺善行,那不应该做)。若行若住。若卧若起。皆应止观俱行(统统止观双运)。】

  此约四威仪。唯坐时专修止行。余威仪中(其他的威仪当中)。悉当止观双运。顺理者应作。违理者不应作。止观如车两轮。如鸟两翼(就像鸟的双翼)。单轮易覆。孤翼难飞。未可偏废也。一总标竟。

  

  丑二 别辨二 寅一 约法 二 治障

  寅一 约法

  【所谓虽念诸法。(但是)自性(本空,一切法)不生。而复即念因缘和合。善恶之业。苦乐等报。不失不坏(因为不昧因果,事相还是存在,虽存在,但是,它本体就是空)。虽念因缘。善恶业报。而亦即念性不可得。】

  此中二“虽”字“即”字(这两个字)。即含不偏双运之意。文有二段。交互发明。前(面)虽念诸法自性不生。当体即空。止也。而即念因缘业果。纤毫无差(造善因得善果,造恶因得恶果,一点都逃不掉)。(那么就要)广修众善(广修众善这个意思,就是止之善,止之善就是定中有慧,修定是主,修慧是附带的)。即止之观也。次虽念善恶业报。依他似有(依他似有就是缘起)。(似有:)观也(在有相观照)。而即念诸法。随缘显现。性不可得(本来就是空)。即观之止也(主修慧,但是附带有定)。此居空不…

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