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乘起信論講義▪P15

  ..續本文上一頁就是講到如實空,如實不空二種相,也就是引導下面哪一段文章,下面有一段文章)複次真如者。依言說分別(依照語言來分別)。(這一段)以下文也(就是以這一段的文章)。言是心生滅者。總舉生滅門(講到心生滅門)。起下(面那一段,哪一段)依如來藏。故有生滅心(這個都是《大乘起信論》的論文)。以下之文(就是這段文章)。因緣者。是生滅因緣(講到生滅的因緣,引起哪一段?)。起下複次生滅因緣。以下之文。相者。即是生滅相。一者粗。與心相應(“與心相應”就是衆生可以覺察得到的叫做與心相應。“粗”就是粗糙的相、煩惱的相,你心可以覺察得到的)。二者細(就是諸佛菩薩所斷的)。與心不相應(就是沒有辦法覺察到的。比如,你晚上在睡覺,你在做夢,你根本沒有辦法,你叫它不做夢也沒有辦法,這個心太微細了,比如說,我們坐著的時候妄想就起來,你想控製妄想,又控製不來,但是,哪一個是心的粗相,比如說,人家在賣蜜餞,蜜餞……,或是每天都有一攤蚵仔面線,走過去,聽到這個很喜歡吃,可是,這個你覺察得到,這是粗糙的相,可以叫它:我控製一下,不吃就好了。吃素的人買蚵仔面線,不要吃蚵,吃面線就可以了,沒有辦法,受不了,對不對?所以說,粗糙的相,你可以控製,我可以吃,我可以不吃,微細的相,你沒有辦法,你說我不要讓這個細胞成長行嗎?根本不可能,細胞裏面都有意識,細胞沒有意識,怎麼會有新陳代謝,對不對?它沒有神識,它怎麼新陳代謝?所以說,每個細胞都有意識狀態,因此,我們要曉得,細相我們沒有辦法,我們沒有辦法阻止頭發成長,這都是第七意識執著第八意識微細的執著,我們也沒有辦法,晚上做夢的時候不要夢到我,不可能的事情,有情的衆生都是正昏迷在第七意識執著第八意識爲我相,中間相分兩頭生,中間的我相是從兩個角度産生的,所以我們晚上在做夢,一定會夢到自己在夢境裏面,夢到你怎麼樣,你去哪裏,撿到錢,你跑到哪裏去小便,都會記住。對不對?所以,我們到今天,雖然在修行,我們也沒有辦法斷第七意識,微細的,與心不相應,就是你控製不住的,你莫可奈何,所以,與心不相應就是先天性,俱生來的,與生俱來的)。亦即起下複次生滅相者。以下之文。今真如門中雲即示。生滅門中雲能示(真如門中講即示,因爲當下就是,生滅門中能示,因爲講叁大)。以真如即所顯大乘體。無有異相(因爲平等,顯示大乘的體無有異相,因爲平等相,空相是平等相)。故雲即示(真如門中講即示,摩诃衍的體,生滅門中是講能示,摩诃衍體、相、用,所以說,即示)。生滅依真如起。染淨既分。诠旨各別(所解釋的角度都不一樣,染淨既然分清楚,所解釋的角度都不一樣)。故不雲即。而雲能示也。

  自體相用者。體。即生滅門中之本覺(的)心。是生滅之自體。爲生滅之因依(生滅之自體也是生滅的因)。故在生滅門中。亦得辨體也。相。即如來藏中。無量性功德相。用。即如來藏中。不思議業用。並在此門。故下釋生滅門。具顯所示叁大之義(所以,我們應當覺悟,這個生滅門當中,隨時,我們都活在生滅裏面,沒有自體可得。以前,我在大學一、二年級,二年級就發心要出家,但是,我沒有講,現在出家了講沒有關系,我就一直想發心,要發心出家,我碰到隔壁有一個太太,五十幾歲了,她看到我學佛,很不以爲然,我們附近那個地方,很不以爲然,她先生是外省籍的,然後,常常在我面前講:年輕人消極、迷信。我告訴她:太太!太太!我不是叫你是我的太太,是說你是他的太太,所以,我稱呼你太太。我說:太太!太太!你不會覺得這個世間生命很短,你不會覺得這個世間很痛苦,你不覺得這人世間沒什麼快樂可言,要趕快修行。罵我,說我很消極、很迷信,枉然!枉然,枉然!媽媽讓你讀大學花很多錢,結果,以後要修行,不結婚,她一直批判,我認爲因緣不具足,就沒有辦法跟她談論什麼,經過兩個月以後,她先生突然間,一下子腦中風,送到石牌的榮民總醫院,我還去看他,結果,醫生進去就急救。在外面,開始掉眼淚,嗚……,我實在不能接受,我一個先生好好的,突然其來的,她先生在餐廳上班,賺了不少錢,一個月好幾萬,賺了很多錢,她生活一直很滿意,她完全沒有心理准備,一下子這樣子,在醫院,我在外面等,哭泣怎麼樣子,人家就安慰她,安慰說:沒關系!醫生在急救,你不要哭泣。我內心裏面想:一定死!這一定會死!奇怪!我的第六感很准,我說:這一定死!一定不會活,等值兒門打開,推出來……,那一幕幕,讓她很震動地、很震撼地成熟,這一棒打下去,生死無常,答案就出來了,比我跟她開示還快,還快,對不對?多快你知道嗎?一下子就覺悟到,噢!生死無常,然後,哭泣:弟弟!你說得很對,生死無常!唉!她先生死不到一年,又再嫁人,五十幾歲再嫁人,“噢……!法師右手做擦臉狀”)你拿她真的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!五十幾歲了,女兒都是很大了,還是再嫁人,我們這裏若有五十幾歲已經死了先生,最好是不要再嫁了,那是對五十幾歲這樣,若二、叁十歲就考慮再嫁,五十幾實在是不要了,所以說,雖然知道生死無常,但是,那個情執,她認爲沒有依靠,她還是要找到一個老伴,她不怕這第二個又腦中風,(法師笑)還好,腦中風死亡,沒有關系!如果,腦中風沒有死,那你麻煩大了,所以,我們這個生滅,生滅刹那,生滅無常,你隨時都要打鎮定劑,你隨時二十四小時都要准備,我告訴你,所以,我們一定要好好地修行、覺悟)。

  又自體相用者。以所示叁大義。還在能示生滅門中。顯非別外(還是在生滅門當中)。故雲自也(加一個“自”就是說在生滅門裏面去顯示體,所以說,以所示的叁大義,還是在能示的生滅門中,顯非別外,不是從外來的,所以講自)。

  問。真如門。但即示于體。而生滅門。應唯示(這個)相用(意思這是說,問真如門即示于體,就是顯示這個體,生滅門當中,應該只顯示相跟用才對)。何亦兼自體耶(爲什麼生滅門當中,要顯示體大、相大、用大,真如門既然顯于體,生滅門應該是顯于相用,爲什麼要把體加進去?)。答。真如是不起門(不起門就是無所起)。既無所起(就不生滅的涅槃,只是站在空性的角度一直在討論)。故唯示體大。生滅是起動門(起動就是有增有減,生滅就是因緣門)。所起必含能起(所起一定含這個能起)。故具示叁大(體大、相大、用大)也。一出法體竟。

  戊二 彰名義二

  己一 明大義

  二 顯乘義

  己一 明大義

  【(大,大是什麼?)所言義者。則有叁種(大乘的義有叁種,大乘的義是體大)。雲何爲叁。一者體大。(什麼是體大?)謂一切法。真如平等。不增減故(如果你悟到涅槃的妙心真如平等,那麼就不增不減。不增:一切境界現前,沒有特殊增加的感覺,爲什麼?因爲,所有的增加都是空性,也是刹那變化的,你現在的減少,你財産損失,或者是你感情碰到挫折,你也不必傷心,因爲,一切都是生滅增減的東西,你說你不能適應,你還是要適應,不然,你能怎麼樣呢?自己學聰明點,今天你不學聰明一點,你錢被人家倒了,那是你的事情,不過,某些衆生也需要受到教訓他才會覺悟,所以說,你要知道,我們大富由天,小富由人,大富大貴要由天,吉人自有天相,但是,小小的富有,我們人爲的因素可以控製的,我們稍微愛惜一下,像我現在就很愛惜,錢不借人就不借了,錢不借人。那天,有一人:師父!您借我五百萬。對不起!(法師從此句開始唱)對不起!對不起!謝謝你!對不起(法師唱到此句)!no money!你爲什麼會不借?因爲,大徹大悟故,不增不減,我現在要爲了叁寶,所以,要掌握住,我以空性的心,不增不減的心,好好地愛惜,大富由天,小富由人,人爲因素可以控製的,控製住的,還是要控製。這句話是師父體會最深的一句話,不增不減、不來不去,他若不來,我就不去)。二者相大。謂如來藏。具足無量性功德故(我們如來藏具足無量的本性的功德,這個就是妙有)。叁者用大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。善因果故(用大:作用,所以,一切法雖是空性,不離因果)。】

  首二句標。下釋得名之義。此起下複次真如自體相者。以下之文(這一段)。體大者。真如體性。廣大洪深(“洪”就是大的意思,很大、很深)。爲一切法之所依。故受大名。一切法。不出聖凡染淨(聖法、凡法,聖法就是出世間,凡法就是世間,聖法就是不生滅,凡法(夫)就是生滅;染就是生滅,淨就是不生滅)。此體在聖不增。在凡不減。又隨染不增(你就是一切汙染,它也不增加,我們的本性隨著汙染,它不增加)。還(到本來的清)淨(它也不消弱什麼東西,它也)不減(少)。(既然不增不減,當然就是當下)不爲染淨所虧。聖凡所易。故雲平等不增減故(如果,沒有碰到佛法,哪一個可以體會到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呢!怎麼可能呢!想想看!我二十年前的情緒,那種碰到境界的高亢,那種碰到境界的低潮,那時候剛好碰到情執很重,男、女分開,然後,在臺東我爸爸,爸爸在臺東開推土機,大學剛考上的時候,內心裏面煩惱,爲什麼會這樣?她爲什麼要對我這樣子?然後,跑到臺東去的時候,去監工,公路局一開,哇!開了叁個鍾頭,花蓮,一直開、開……,開到臺東那個地方,接近什麼八仙洞,閑時,我就跑去八仙洞,我跟佛、神還是很有緣,閑著沒事就去八仙洞,到臺東那個地方,去到那個地方,開推土機挖沙,沒有地方,一個人都沒有,到晚上,爸爸又不見了,他又不曉得跑去哪裏,他又是爸爸,又不敢問他去哪裏,然後,一個弟弟,剛剛大一,到山上去統統沒有人,還好有一個爸爸的朋友,爸爸的朋友,他也不見了,他留一個女兒,他留一個女兒在那邊,那個女兒讀…
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