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那一些,你怎麼辦?如果,你今天嚴重的殘障,在地上用拖的,腳不能走路,你用兩只手爬的,在地上打滾的,你又能如何?幸福、不幸福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裏面講的,你當然覺得自己很不幸,對不對?你稍微有點神經衰弱症,晚上睡不著,你就說你很不幸,那麼在地上爬的,嚴重的傷殘者,你怎麼辦?她聽一聽:嗯!有道理!我說:這樣子你就應該很知足了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是不是?所以,我們不要強迫定位在某一種崗位叫做幸福的話,那麼,我們內心隨時都會解脫,隨時生活在知足裏面,所以說:把理性升華到最高點,把欲望降到最低點就是聖人,恰到好處的欲望是佛所允許的,過分地苦自己是佛所不贊同的,過分地享受欲望,佛也不贊同,佛講的都是中道,佛講的都是中道法,因此,我們依正方故有迷方,也就是你一定要把它定位在某一種標准,那麼,你就會産生痛苦的感覺,所以,我們應該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才能夠說是真正覺悟的人)。若離正方。則無迷方之相(意思就是如果離開那種不必要的定位的標准,我、法二執則沒有所謂的迷惑定位的相)可得(沒有所謂的相可得,所以,我們要感恩我所擁有的,珍惜我所擁有的,感謝我所擁有的,也必需珍惜我所擁有的,如果,更徹底的話,就是感謝我所沒有的,珍惜我所擁有的,感恩我所沒有的。感恩我所沒有的,意思就是說,上蒼的安排自有定律,我沒有怨言,感謝我所沒有的,珍惜我所擁有的,我現在所擁有的,我就必需珍惜它,生命就是一種觀念,生命就是一種在一個觀念底下的産物而已,你的觀念錯誤,注定你今生今世要過很痛苦的日子,你一個觀念正確,那麼注定你一生一世幸福,You are lucky old woman.你是一個幸運的老女人,因爲,能夠聽到佛法)。(所以說)合處可知(最後我們就可以了解)。一依覺成迷竟。
巳二 依迷顯覺(依照這個迷惑顯出這個覺悟)
【以有不覺妄想心故(不覺悟就是沒有去觀照。因爲,你從來沒有去觀照那個妄想的起源,一個開始點,所以,以不覺悟到妄想,就是你從來不去觀照做心地下手的功夫,你從來不做這種功夫,以不覺妄想心故)。能知名義。爲說真覺(所以,我們知道有一個名相叫做不覺。所以,這樣子才叫做直覺,意思就是因爲有不覺:妄想,無法了解這個妄想,徹底的透視我們錯誤的人生生命觀念裏面,能知名義:我們只是了解一些名義而已,怎麼樣?爲說真覺:這樣才說有一個真覺)。若離不覺之(相,這個)心(“心”,心相)。則無真覺自相可說(真覺本來就畢竟空性的東西,本來自性就是空性的東西)。】
問。不覺者。乃衆生無明妄想之心。何以即真覺(即,就是當下。爲什麼講當下就是真覺)耶。答。前雲念無自相。不離本覺。衆生雖一向不覺。今若指示即心是佛(現在如果指示即心是佛。告訴你們,你們的心就是我們的佛,我們一般都是求外面的佛,不了解我們心就是佛,你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,肯忍辱、肯放下,你就是佛,即心是佛)。即便能知名義(就可以知道我們一切當下就是佛的這個名相)。蓋此能知之性(我們能知道這個本來就是佛的名相)。皆是真覺內熏之力(真覺就是真如,真如的覺性,內熏的力量發自于一種自然的、天然的,這個無師智、自然智,這個內在的真如覺性的力量)。軌持生解(“軌持”就是依照正法的真理,生解就是生出悟,生出空性的悟性,悟入這個空性裏面,所以,軌持生解就是依照正法,然後産生悟性的開發,就軌持生解,真覺的內心力量 能夠産生我們一定的真理出來,産生覺悟)。故說衆生不覺。即是真覺(不離當處,修學佛法要好好地體會這四個字,不離當下,不離當處,當相即道,要好好地體會這四個字,不隔一絲一毫,不隔一分一秒,見相就是真)。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(我們的無明,這個實性就是我們的佛性)。譬如全波即水(所有的波就是水)。若離不覺。則無真覺之相(如果換一句話講,如果離開了衆生就沒有所謂的真佛可現。若離不覺,如果你離開了衆生就沒有所謂的佛這個相,佛還是從衆生來的)。如離波則無水相可得(如果,你離開了波就沒有水相可得)。
又前不覺。不離本覺(前面不覺,不離開我們的本覺)。如迷方不離正方(好像迷惑、迷失了方向不離開正確的方向。正方是由定位出來的)。此真覺不離不覺(就是真正的覺性,還是不能離開所謂衆生的不覺悟之相,衆生雖然迷惑,但是,覺悟了就是當下)。如正方不離(就像正方不離本覺一樣的,不離)迷方(正方不離迷方,因爲,你定位出來有所謂的正方,正方就會讓人家産生迷方,你定這個標准,就産生了不標准,因爲,你不標准,也是不能離開這個標准,那麼離開了標准,就沒有所謂的不標准,離開了不標准的觀念,就沒有所謂標准的觀念,對不對?比如說,我們的選美大會,36、22、36,是不是?大概這樣子吧!我不曉得是不是這樣子,對不對?如果,你到摩裏西斯島,那邊都是非洲黑人所住的地方,對不對?他不是這樣子的,他認爲身材這樣不好看,他要78、78、78,真的,沒有騙你!非洲那個地方是養得愈胖,吃得愈胖,要很胖很胖的人,她才是人家欣賞的,你愈胖的人,嫁妝愈多,真的,你吃得瘦瘦、瘦瘦的,那人家不要的,黑人的觀念跟你不一樣,你以爲這世界選美大會,世界選美大會跑到非洲去,都是最爛的女人,因爲,沒有人要看,因爲,沒有工作的本錢,你不曉得,非洲最欣賞的女人是什麼,頭上包一個發髻,就像女傭那種發髻,然後,那個臉大大的,黑帶有一點光亮,輪廓還看得很清楚,那個胸部是大得不得了,那個手臂一擡起來,差不多我的叁倍大,她可以做粗重的工作,那個臀部,你只要碰到,跳舞一被閃到,那你馬上退十幾步,那種身材那就是他們最欣賞的,所以說,你定標准就有所謂的不標准,那不見得你說你現在長得好看、很漂亮,到非洲去也不好看,不好看,真的,人家也不會說你長得很美,很美的,對不對?你現在長得很漂亮的,你去非洲給他當老婆,他才不要,他愛的是黑人,他才不要你這種白的,白得像死人的臉一樣的,所以說,這個標准性不一樣。可是,我們黃種人看到黑臉的非洲人,哇!那也很恐懼,晚上電燈……,你在哪裏?你怎麼不睡覺?電燈一關掉,找不到人,皮膚都黑的,晚上要用閃光燈才看得到她,沒有啦!我亂講的,沒那麼嚴重,找不到人,頭、手都分不清楚,所謂的定標准的觀念,是不是?)。彼此交互。真妄相依。足顯迷悟只一途(迷跟悟只是一途,是不是?)。聖凡無二路也。一根本不覺竟。
辰二 枝末不覺
先約喻述意。後分文釋義(解釋這個道理)。此枝末不覺。依根本不覺而有。根本不覺。依真如本覺而成(真如一念不覺變成根本無明,根本不覺再來就變成枝末無明,就是這個道理)。真如本覺如淨眼。根本不覺如熱翳(“翳”就是瞳孔上所生障蔽視線的白膜,瞳孔上所生障蔽視線的白膜叫做熱翳。熱翳就是眼病)之氣。業相(業相就是所謂的業識,根本無明叫做業相,根本無明這個業相怎麼樣?)如翳氣熱發(翳氣熱發:開始産生這個動態,能所,所以就翳氣熱發)。動彼淨眼(動到這個清淨心,淨眼就是清淨心,動念動到這個清淨的眼,動到這個清淨的心)。而成病眼(而成病眼就是成了一顆無明的心,變成一顆無明的心)。即如來藏轉爲識藏(這個如來藏就是清淨心,蘊藏在無量的法當中,無量的法都是清淨真心所顯現的叫做如來藏,一切的法都是真心所顯現的叫做如來藏,也就是《楞嚴經》所講的,就是如來藏轉爲識藏,轉爲有分別執著意識的藏)。轉相(開始轉相。業相再來談到轉相)。由眼病故(眼睛的病,怎麼樣?)。轉成見病(眼睛有毛病了,意思就是轉成無明,心看東西就會無明,落入主、客二觀,微細的分別執著)。現相。以病眼所見。(見到什麼?)即有空華妄鏡發現(看到,空就是虛空,虛空中産生了華,妄見虛妄的境界發現)。智相。依空華鏡現。起心分別好醜(起這個心分別好醜)。相續相。由此分別。念念不住(不住就是不停,一直沒有辦法停止這個執著,沒有辦法停止這個分別,有辦法停止這個執著,用一個有所住的心)。執取相。由分別既定。妄生取舍(強迫自己去執著這個外境。生命已經是一種錯誤,是一種錯覺,是一種不實在的生命,四大本來就是皆空的東西,境界本來就是妄現的東西,以虛妄的心執著虛妄的境,變成是一個錯誤的執著,所以,衆生實在是可憐,生命已經是一種錯誤了,在錯誤裏面拼命地打轉,拼命地打轉,所以,在衆生位來講,叫做誰的夢做得比較大,官做愈大,夢做愈大,事業做愈大,業愈重,就是這樣子,官做愈大,業愈重,事業做愈大,夢做愈大,衆生好比一場夢,夢中見到真實,衆生好比一場夢,夢中見到真實,假相的東西,到百年之後要死時,百年後要死掉的時候,哇!什麼都不是我們的,可是,我們每一個都知道,我們沒有一個人不知道,沒有一個人不會講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錢,大家都會講這句話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大家學佛的人也會講:因緣生、因緣滅,可是境界一現前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錢現前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男女的感情斷不了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,所以,修行需要時間,妄生取舍)。計名字相(著這個外境,開始執著這個名字)。由所取相上。複立種種名言(名言:透過語言、名相,我們的沖突都是因爲這個口業,都是這張嘴巴,這張嘴巴,控製不了,每天都罵人,說人家的壞話,挑撥離間,所以,引起殺身之禍。所以,複立種種的名言)。即未對之相。聞名亦必起執(未對就是從來未見過的相,未對之相就是說只要沒有現在前面的叫做未對之相,不是現在前面的相叫做未對之相,只要你聞名,他就一定起執著,起執著,比如說,我要告訴你…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