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乘起信論講義▪P71

  ..續本文上一頁爲因。無明爲緣。熏成賴耶叁細染相(意思就是說無明是依靠真如而起來的,因爲真如是心體,我們的心體就是真如,熏成阿賴耶叁細的染相)。又業識爲因(我們的業識)。境界爲緣。返熏賴耶心體。成六粗染相。足顯真如無相。隨熏妄現染相。又顯染法無有實體。並無返流之用(染法無有實體,並地返流之用,意思就是說不能回到清靜的作用叫做返流之用,沒有辦法回光返照就清淨的妙用:不是真如,所以,染法無有實體,不是說真如它有體性,真如它有體性,它可以回光返照現出妙用)。故但雲相(相就是虛妄的意思,染相嘛!妄現染相嘛!所以,它只是講到這個相,相就是虛妄)。不雲體用也(不講體跟用,因爲沒有真如的體)。此約隨流生滅門說。經雲如來藏。爲惡習(的)因等(這些緣)。次明無明(的)染法。本無淨業。由真如內熏。發起始覺之智。覺破生(相無明、)住(相無明、)異(相無明跟)滅(相無明,生、住、異、滅,就是叁細六粗,就是九個相)。四相夢念。而成菩提涅槃(的果。)。二種常果。故有淨用。真如。即生滅門中本覺。故有熏義。此約返流生滅門說。經雲。由有如來藏故。能厭生死苦(我們如來藏本身就孕育著無量的智慧,只是我們不會用,師父一直告訴諸位!要觀照一切,你冷靜一下嘛!你爲什麼不冷靜?學了這麼多佛,難道一句都用不著嗎?能厭這個生死苦)。樂求涅槃也(所以,世間人求的跟我們學佛人求的不一樣,學佛人求的:求涅槃、求往生極樂世界,世間人求的:求貪、嗔、癡,錢愈多愈好,老婆愈多愈好,房子愈多愈好,是不是?轎車愈多愈好,反正他的欲望無窮盡,什麼東西愈多愈好,搞得很痛苦,而我們學佛的人不是,我們要求的是涅槃,不生不滅的清淨心,我們要求的是真如,要求的是求生極樂世界,二六時中都在念頭裏面打轉)。二熏習之義竟。

  癸叁 熏習相 二

  子一 染法 二 淨法 初中二

  醜一 略明 二 廣辨

  醜一 略明

  【雲何熏習。起染法不斷。所謂以依真如法故。有于無明(因爲,真如法是心體,沒有體性就什麼都免談,所以,有真如才有無明)。以有無明染法因故。即熏習真如。以熏習故(因爲熏習的原因)。則有妄心。以有妄心。即熏習無明(反過來熏習無明)。不了(解)真如法故。不覺念起。現(出)妄(的)境界(妄的境界,虛妄的境界)。以有妄境界染法(的)緣故。即熏習妄心(它變現出來再把它熏習回去,變現出來再熏習回去,就是這樣子)。令其念著(意思就是讓他的念頭執著)。造種種業。受于一切身心等苦(我們自己變現出來的世界,而我們不認識它,我們産生錯覺,又去執著它,拼命地造業,注意聽!造業:起心動念叫做造業,要注意聽這句話,萬法唯心造,所有的業力都是因爲心的念頭在作用,造業,你不要把它看作它是有形相的東西,注意!造業也是意識形態的起伏,因爲猛利,猛利傷害對方,傷害對方,所以,這這個怨業一直卡住,內心裏面從來沒有清淨過,這個影像放在這個心中,造的這個惡緣一直重複地報複他,其實是沒有這些境界,但是,我們造的業自己受苦,所以,如果說我們今天認命,也就是說接受了一切惡運的安排,那麼我接受了,就是認命這個命運的安排,無限喜悅、歡喜地接受它,那麼我所有的果報到今天就會停止,繼續來報,我還是不牢騷、不抱怨,但是,就不要再去造這個惡業,再去造這個惡業,來世要受這個果報,又要受這個身、心等苦,所以,簡單講愚癡是一切苦的根本,愚癡,他就會造業,要不然就是情執,就是執著,不是造業就是執著,所以,沒有辦法擺脫這個痛苦,即使你不去造業,你情執在,你還是要六道輪回,你轉不過去的)。】

  熏習有二義。一習熏。二資熏。(習熏最主要是指)根本無明熏真如。爲習熏(所以說根本無明熏真如,爲習熏)。業識返熏無明。增其不了(增加他的不了,所謂不了就是增加他的無明,無明本來已經很不了解了,很不清楚了,沒有智慧了,是不是?所以說,業識反過來熏習無明,增其無明的程度,增加無明不了解的程度)。爲資熏(資就是助,又幫助了無明,就這麼樣的意思,無明現出業識,業識反過來又熏習無明,比如說,你養了一個惡徒,這個惡徒又幫助你造業,就是這樣子)。又現行心境。及諸惑相資。亦名資熏(心對境種種的惑來互相支持著,也叫做資熏)。以依真如法故六句。真如乃所依法體。無明爲能熏染因(無明是能夠熏習染汙的因)。能熏即以所依爲所熏(能熏習就是以所依爲所熏,所依就是真如,能熏以所依爲所熏)。是謂根本無明熏習。動彼真如(動到真如自性)。則有業識之妄心譬如翳氣(眼睛有病叫做翳氣)依淨眼而起(我們眼睛有毛病,依著清淨眼而我們眼睛有毛病,如果,我們連眼睛都沒有,哪裏有什麼眼病,連眼睛都沒有了,怎麼有眼病,對不對?)。熏于淨眼。而成病眼。以此妄心。還資熏無明(再助長這個無明)。增其不了。與真如法違。不覺念起。轉成能見之見分。現一切虛妄境界之相分。此即無明爲因。生叁細也(如果,不解脫生死,如果,你投胎跑到非洲的草原去,你就麻煩大了,這些動物不是吃動物就是被動物吃,像那個老虎、獅子,早上一醒來,它的首要的工作就是填飽肚子,就開始要獵殺,它們都找那個羚羊,豹的時速120公裏,羚羊的時速才50公裏到60公裏,所以,跑不過它,老虎要抓你的話,一定抓得到,而老虎是母虎在捕殺,獅子也是,獅子是母獅在捕殺獵物,雄獅它不捕殺的,母獅捕完了,雄獅過來,它還把那個母獅踢走,這個雄獅不講道理的,它捕的,然後,叫它走,它要先吃,母獅就在旁邊等,等它吃飽了,然後,再過去吃,獅子一天睡二十個鍾頭,一天到晚都在睡覺,因爲,它無敵手,在森林裏面它沒有敵手,沒有天敵,沒有一個人能夠殺得過獅子的,所以,它沒有天敵,它可以坐在那邊一直睡覺,那我們不行,我們跑到森林裏面,我們的天敵太多了,你敢睡覺嗎?你一下子頭就不見了,是不是?所以,我們如果說轉變成動物的話也很麻煩,如果說你跑到森林裏面,或者是到非洲去,不是說你做老虎、豹,你就以爲你耀武揚威,你就什麼都可以捕獵得到,不一次,十次裏面,只能兩次成功,捕獲率百分之二十,要不然,你看看虎、豹、獅子數量怎麼那麼少,很少,一片草原多少動物可以吃,可是沒有辦法,所以,這個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弱肉強食,是天地的法則,這個沒有辦法,你看到動物在吃動物是很殘忍的,一來,就咬你的脖子,好好的一只羚羊,它一來就咬你的脖子,它爲什麼要吃你,它沒有理由,它肚子餓。它肚子餓,它就要吃你,我們人還有法律保護,你爲什麼要吃我,還可以講幾句話,對不對?羚羊它哪裏問老虎:喂!虎先生你爲什麼要吃我?傻瓜!肚子餓哪裏有什麼原因,就是要吃你,傻瓜!這個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談,對不對?就是要吃你。你如果是羚羊:我不給你吃,你有這個權利講一個“不”字嗎?你有權利說:我不給你吃嗎?沒有!無明所現出來的虛妄的境界雖然是虛妄的,但是,它就是這樣子,你生生世世造這個恐怖的境界,你的果報,你就是要過恐怖的日子,所以,在森林裏面,你生命隨時都會消失,都會消失。像大象,人家在講:你看大象,獅子跟老虎從來不敢吃大象,沒有吃說過大象被獅子、豹吃走的,結果,吃掉大象的是什麼?你想得到嗎?是細菌,大象在非洲裏面一感染細菌:病菌,一大片,幾千頭的大象全部死光光,死光光,瘟疫,碰到瘟疫,它不用大形的吃,它用最小的吃你,在這個世間就是這樣,一物克一物,跑不掉的,沒有辦法,因爲爲什麼?無明本身就是一種分裂狀態,意識本身就是一種分裂狀態,分裂狀態它就會産生一種對立,敵對的東西,所以,我們一出生就會有敵人,同學們!就是這個道理,我們一講話,人家就會對我們不滿,不管你是孔子講的,不管你是釋迦牟尼佛講的,就一定會有人反對,這才叫做正常,包括我慧律法師講的也一定有人批判、有人贊歎,一定的道理,因爲,我們分裂的意識狀態,生生世世所造成的惡因,都會有存在的,包括釋迦牟尼佛前世造的惡因,它都要受果報的,所以,無明爲因生叁細)。

  以有境界緣故。還熏動八識心海。起諸識浪。緣念彼境(起諸八識的心海,這一顆心的範圍大,就像海一樣,起諸種種的分別心叫做識浪,識浪就是分別跟執著的意思,如果,你不想要有波浪、痛苦的日子就很簡單,放下分別、放下執著,你這個波浪就停止,你不肯,你不受苦,師父!我如果不肯放下,怎麼辦?很簡單,就涼拌,就要受苦,沒有怎麼辦。師父!如果我願意受苦,你怎麼辦?那很好,你就慢慢地受苦,我隨喜你受苦,因爲,我改變不了你,我才不會因爲你受苦而痛苦,不會的,所以,我常常講:這個人你要教他,教不聽,讓他痛苦,放任他痛苦,痛苦到有一天,他就會覺醒,所以,師父!我很愛睡覺,怎麼辦?我說:睡久了,他就會醒,睡久了,不可能睡很久而不醒的。這個孩子,我講他,他不聽,他過著痛苦的日子,我就不理他,讓他好好自尋苦惱,有時候教育要直接教育,有時候要間接教育,你一直講他沒有用的,讓他間接教育,自己去碰撞,自己去體會,自己去行痛苦,然後,別人跟他洗臉(意指教訓),侮辱他、誹謗他、傷害他,他發現:噢!師父這麼慈悲。對!然後,他就會回來,他就會回來,回來吧!就會回來,慢慢地回來,他對我們沒有信心,你拼命講他怎麼樣,你要珍福、惜福,沒有用的,就讓他走吧!所以,我這個人從來不留人。師父!我要離開。那就離開,有沒有錢坐車子,這裏有一百塊,來!有沒有錢坐車子,他要離開,我就拿錢給他,你認爲外面好,你就去參嘛!不需要互相挽留,對不對?千山我獨行,你就去吧!因爲,我了解心理學,他不來接受你的教育…
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