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,你拼命挽留他沒有用的,你走吧!沒有關系!因爲,這樣我也很快樂,所以,我是一個快樂的小天使,小天使,快樂的小天使,爲什麼?你懂得道理嘛!你又不勉強衆生來跟著你,對一切境界都是隨緣,不需要分別、不需要執著,要不然,你的痛苦就會連續不斷,起諸識浪,緣念彼境,境本來就是不實在的東西)。七識起念分別。相續不斷。六識取著計名(第六意識取執著,計名字還著相)。循名造業。依業感報。則受一切身心等苦。此即境界爲緣。長六粗也。一略明竟。(我告訴你,依業感報是很可怕的。有一個人要來我這裏出家,這說一說也沒有關系,因爲不講人家的名字,他要來我這裏出家,在這裏出家,他看起來就很老,貌相不怎麼樣,你看到他的時候,你就會發現他戴一支眼睛,全身墨黑的,牙齒可能是吃槟榔還是怎麼樣子,這個你一看就知道這個要修行相當的困難,所以,這個業報一感受出來,外相一現出來,我看這不容易的,不容易教導的,如果,人家剃度,人家要是說:慧律法師!您這個徒弟是從哪裏來的,是不是非洲什麼部落來的,部落族的,真的,那個貌相之不雅,也是一種果報,我常常想:如果他這種臉要去照顧百貨公司的話,可能沒有什麼生意,他在那邊就不會有人上門來,不會有人上門來,所以,這個美的東西,這個果報,真的,可以感得很好的外緣,你長得很美就沒有話講,你靠那個貌相就吃不完,他就吃不完,如果你很肯工作,照顧這個百貨公司,站在那個地方賣化妝品,對不對?像我們這個,有的貌相就長得很美,皮膚也很漂亮,他不管有沒有怎麼樣子,她就站在那裏賣化妝品,你的皮膚怎麼那麼漂亮?我抹化妝品的,她就有生意,她就不會餓死,對不對?有些長得像木炭這樣子,你站在那邊,誰買你的化妝品?所以,我們生命各種的業報,雖然是假相,我覺得還是滿重要,還是很重要,所以,還是不要造業,免得感得果報,我這個人就是造業,造業,造業太重了,所以,這個身高再怎麼長也長不高,我用盡了努力,吃中藥、西藥,還有的人叫我走什麼竹片,竹片,竹子剖開來,然後,翻過來在上面走來走去,什麼吳若石神父那個按摩,按得像殺豬一樣地叫:啊……!還是長不高,還是一樣啊!怎麼吃還是一樣,沒有辦法!或者是以前進補被遏止生長,這個可能果報不好,你們不要像師父造業造這麼重,果報很不好,像你們福報就很大,長得又高又莊嚴,或者女衆長得又漂亮又好看,學問又好,像我們這個,哪個百貨公司要請我們去站,我們是業障深重的人,不要像我這樣造業這麼重)
醜二 廣辨 即前叁種。從後向前。次第說也
【此妄境界熏習義(虛妄的境界熏習義)。則有二種。雲何爲二。一者增長念熏習。二者增長取熏習。】
(看右表:真如幻化出無明,一念不覺,無明産生妄心,妄心産生境界。注意看!那個境界的右邊,有畫一道線過來:念熏習,增長念薰習,你們字要寫在旁邊。增長念熏習就是增長智相跟相續相,境界畫線跑到業識、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來,這個就是細,在旁邊寫個:念:增長念熏習就是細,境界裏面的細的分別心叫做增長念熏習,就是增長智相、相續相,五意裏面的後面兩意,境界又有線畫到取熏習:增長取熏習,增長執取相跟計名字相,因爲,它是面對境界,所以說,境界它有兩種熏習,增長念熏習是微細的熏習,它是增長你的智識跟相續識,如果說你是對粗糙的境界的執著,那麼就是取熏習,取熏習就包括兩種:執取相跟計名字相,增長執取相、增長計名字相,境界不畫這樣子,所以,取熏習就畫線到分別事識:前六識,分別事識就是枝末無明,業識跟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裏面,因爲,分別是來自于這五意,所以,它排在後面,根本無明只有一個就是業識,其他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,統統稱爲枝末無明,但是,因爲分別事識是對境界來講的,所以,我們一般稱分別事識就是見、思二惑,見、思二惑就是分別事識,把這個業識所展現出來的,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,一起討論的話,業識是根本無明,所以說,念熏習跑到細的智相、相續相那個地方,取熏習就跑到前六識,因爲它是針對境界來講的,所以是增長取熏習,增長執取相、計名字相。爲什麼要看這個表?要不然,我們會弄不清楚,這個無明到妄心,無明是根本無明,妄心是透過無明所展現出來的妄心,它的底下有業識、轉識、智識、相續識,轉識就是所謂的末那識,就是一分的法執,跟我法二執存在,我從無明到妄心,這個離不開業、轉、現、智、相續等等這五意,所以,它這個把無明到妄心,所展現出來的五意放在下面,來談到熏習的問題,念,增長念熏習,它就會畫到業識那個地方,其實不是業識,其實是後面的智識、相續識,境界的熏習畫到取熏習,取熏習就是分別事識,是對境界講的前六識。好!這樣子就更清楚了)
先明境界熏習。上依業識返熏無明(依照這個業識返熏,業識就是妄心,妄心返熏無明)。故現境界。此即以境界資熏業識(返過來熏習這個業識)。令彼心海。起四粗轉識波浪。增長念(熏習的話)者(這是微細的,在旁邊寫個“細”字)。即業識以境界資熏之力。增長事識中細分。(六粗裏面的前二粗,就是)智相相續相(剛剛已經有叫你們寫上去了。智相就是智識所現的,相續相當然就是由相續識所現的,智相、相續相,在心來講叫做識,在境來講叫做相,其實都是心的東西,智相、相續相)。(那麼就是)法執分別念也(因爲有法執的分別,分別染淨叫做智相,染淨相續叫做相續相,所以,這個法執分別,也就是說對後天性的,這個不是俱生的分別法執,法執分別念也簡單講就是分別法執的念,如果是對先天來講叫做俱生:法執俱生念,那麼對後天來講就是法執分別念,也就是對境界來講的)。增長取者(你有境界就會增加我們的執著)。增長事識中粗分。執取相計名字相。人我見愛(見就是見惑,愛就是思惑,見、思二惑的)煩惱也(這是枝末無明,所以枝末無明是對境界來講的)。
【妄心熏習義有二種。雲何爲二。一者業識根本熏習。能受阿羅漢辟支佛。一切菩薩。生滅苦故(業識根本熏習就是已斷見、思二惑,叁界外的生滅,叁界外的法執,所以說,能受阿羅漢辟支佛,一切菩薩,生滅苦故,簡單講業識根本熏習就是對叁界外講的法執)。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(只要能夠看到增長分別事識,當然是後天性對境界來講的)。能受凡夫。業系苦故。】
(看上面表:妄心熏習:真如産生無明,無明産生妄心,妄心有兩條線,第一個業識根本熏習,在“業識根本熏習”的旁邊寫個:這是轉現,就是轉識跟現識來講的,叁細裏面的轉跟現,轉跟現,業識根本熏習。最主要業識根本熏習是妄心産生兩個,産生就是轉識跟現識,我們剛剛講的是智相、相續相,那麼這是轉相跟現相,所以,是這兩個。關于業識的話,就是無明所産生的,所以,這是最微細的,所以,業識根本熏習會産生轉動我們的妄見,現出我們的境界,針對這兩個,轉識跟現識兩個,我們剛剛所說到的境界的熏習,念,增長念熏習,就是旁邊有寫:智相、相續相,增長智相跟相續相,取熏習增長執取相跟計名字相,那麼我們現在妄心比較更微細,妄心更微細,因爲妄心是由無明:根本無明幻化出來的,所以,妄心比較微細,那麼妄心是怎麼樣?如果,是業識根本熏習,那就是捆綁羅漢跟菩薩,他是會現出轉識跟現識,另外一個叫做“增長分別事識熏習”,在“增長分別事識熏習”旁邊寫六個字:不了境界不實,叫做“增長分別事識熏習”。不了解境界不實在的,所以,凡夫業系苦,因爲旁邊已經有寫了:凡夫業系苦。凡夫業系苦,是增長分別事識熏習,那意思就是不了解境界是不實在的,那麼不實在,他就會産生執著,這是針對凡夫講的。業識根本熏習是微細的,所以,增長分別事識又跑到前六只來,那麼這個境界的取熏習也跑到前六識來,那麼妄心的業識根本熏習跑到五意來,就是業識、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,那麼境界的念熏習,微細又跑到業識、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來,如果沒有這個表格,完全看不懂,你不曉得它在講什麼。)
次明染心資熏無明(再來是說明我們這個染心,幫助無明的熏習)。一以業識資熏根本無明。增其法執(法的執著。所以說,以業識資熏根本無明,增其法執)。不能離念。迷于無相真如之理。所執法相不忘(因爲,有法執當然有法相不忘)。能起轉現等相(就是剛剛寫的:業識根本熏習就是增長轉相跟現相等相)。令彼叁乘人。雖出叁界。離事識(叁界內的事識)分段粗苦。猶受梨耶變易行苦(刹那生滅的變易行苦)。此苦通九界。今揀細異粗(現在不同于細的,選擇這個細的也不同于粗的。揀細異粗:選擇這個細是不同于粗相)。故約離粗時說。二以分別事識。資熏無明。增長見愛煩惱。不了境界不實(在)。則分別執取。起惑造業。隨業所系。受分段(生死,分段就是叁界內的生死,分段的)粗苦(有這個色身叫做粗苦)。故雲能受凡夫(所以說能受凡夫)。業系苦故。
【無明熏習義有二種。雲何爲二。一者根本熏習。以能成就。業識義故。二者所起見愛熏習。以能成就。分別事識義故。】
(看上表:看“無明”:無明畫線,有一個叫做根本熏習,旁邊寫個“細”字,微細的。根本無明就是成就業識,旁邊寫四個字:成就業識,就是五意裏面最微細的,業識、轉識、現識、智識、相續識,無明的熏習裏面,根本熏習就是成就業識。無明又畫線,所起的愛見熏習,見愛熏習旁邊寫個:見思枝末無明,叫估愛見熏習,就是見思枝末無明,能夠成就分別事識,成就前六識,前六識因爲是枝末,所以,它一定要恢複到根本,根本就是業識,業識就包括了轉、現、智、相續識一起討論,所以,畫一線跑進去,就是這樣子。剛剛我們講…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