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为因。无明为缘。熏成赖耶三细染相(意思就是说无明是依靠真如而起来的,因为真如是心体,我们的心体就是真如,熏成阿赖耶三细的染相)。又业识为因(我们的业识)。境界为缘。返熏赖耶心体。成六粗染相。足显真如无相。随熏妄现染相。又显染法无有实体。并无返流之用(染法无有实体,并地返流之用,意思就是说不能回到清静的作用叫做返流之用,没有办法回光返照就清净的妙用:不是真如,所以,染法无有实体,不是说真如它有体性,真如它有体性,它可以回光返照现出妙用)。故但云相(相就是虚妄的意思,染相嘛!妄现染相嘛!所以,它只是讲到这个相,相就是虚妄)。不云体用也(不讲体跟用,因为没有真如的体)。此约随流生灭门说。经云如来藏。为恶习(的)因等(这些缘)。次明无明(的)染法。本无净业。由真如内熏。发起始觉之智。觉破生(相无明、)住(相无明、)异(相无明跟)灭(相无明,生、住、异、灭,就是三细六粗,就是九个相)。四相梦念。而成菩提涅槃(的果。)。二种常果。故有净用。真如。即生灭门中本觉。故有熏义。此约返流生灭门说。经云。由有如来藏故。能厌生死苦(我们如来藏本身就孕育着无量的智慧,只是我们不会用,师父一直告诉诸位!要观照一切,你冷静一下嘛!你为什么不冷静?学了这么多佛,难道一句都用不着吗?能厌这个生死苦)。乐求涅槃也(所以,世间人求的跟我们学佛人求的不一样,学佛人求的:求涅槃、求往生极乐世界,世间人求的:求贪、嗔、痴,钱愈多愈好,老婆愈多愈好,房子愈多愈好,是不是?轿车愈多愈好,反正他的欲望无穷尽,什么东西愈多愈好,搞得很痛苦,而我们学佛的人不是,我们要求的是涅槃,不生不灭的清净心,我们要求的是真如,要求的是求生极乐世界,二六时中都在念头里面打转)。二熏习之义竟。
癸三 熏习相 二
子一 染法 二 净法 初中二
丑一 略明 二 广辨
丑一 略明
【云何熏习。起染法不断。所谓以依真如法故。有于无明(因为,真如法是心体,没有体性就什么都免谈,所以,有真如才有无明)。以有无明染法因故。即熏习真如。以熏习故(因为熏习的原因)。则有妄心。以有妄心。即熏习无明(反过来熏习无明)。不了(解)真如法故。不觉念起。现(出)妄(的)境界(妄的境界,虚妄的境界)。以有妄境界染法(的)缘故。即熏习妄心(它变现出来再把它熏习回去,变现出来再熏习回去,就是这样子)。令其念著(意思就是让他的念头执着)。造种种业。受于一切身心等苦(我们自己变现出来的世界,而我们不认识它,我们产生错觉,又去执着它,拼命地造业,注意听!造业:起心动念叫做造业,要注意听这句话,万法唯心造,所有的业力都是因为心的念头在作用,造业,你不要把它看作它是有形相的东西,注意!造业也是意识形态的起伏,因为猛利,猛利伤害对方,伤害对方,所以,这这个怨业一直卡住,内心里面从来没有清净过,这个影像放在这个心中,造的这个恶缘一直重复地报复他,其实是没有这些境界,但是,我们造的业自己受苦,所以,如果说我们今天认命,也就是说接受了一切恶运的安排,那么我接受了,就是认命这个命运的安排,无限喜悦、欢喜地接受它,那么我所有的果报到今天就会停止,继续来报,我还是不牢骚、不抱怨,但是,就不要再去造这个恶业,再去造这个恶业,来世要受这个果报,又要受这个身、心等苦,所以,简单讲愚痴是一切苦的根本,愚痴,他就会造业,要不然就是情执,就是执着,不是造业就是执着,所以,没有办法摆脱这个痛苦,即使你不去造业,你情执在,你还是要六道轮回,你转不过去的)。】
熏习有二义。一习熏。二资熏。(习熏最主要是指)根本无明熏真如。为习熏(所以说根本无明熏真如,为习熏)。业识返熏无明。增其不了(增加他的不了,所谓不了就是增加他的无明,无明本来已经很不了解了,很不清楚了,没有智慧了,是不是?所以说,业识反过来熏习无明,增其无明的程度,增加无明不了解的程度)。为资熏(资就是助,又帮助了无明,就这么样的意思,无明现出业识,业识反过来又熏习无明,比如说,你养了一个恶徒,这个恶徒又帮助你造业,就是这样子)。又现行心境。及诸惑相资。亦名资熏(心对境种种的惑来互相支持着,也叫做资熏)。以依真如法故六句。真如乃所依法体。无明为能熏染因(无明是能够熏习染污的因)。能熏即以所依为所熏(能熏习就是以所依为所熏,所依就是真如,能熏以所依为所熏)。是谓根本无明熏习。动彼真如(动到真如自性)。则有业识之妄心譬如翳气(眼睛有病叫做翳气)依净眼而起(我们眼睛有毛病,依着清净眼而我们眼睛有毛病,如果,我们连眼睛都没有,哪里有什么眼病,连眼睛都没有了,怎么有眼病,对不对?)。熏于净眼。而成病眼。以此妄心。还资熏无明(再助长这个无明)。增其不了。与真如法违。不觉念起。转成能见之见分。现一切虚妄境界之相分。此即无明为因。生三细也(如果,不解脱生死,如果,你投胎跑到非洲的草原去,你就麻烦大了,这些动物不是吃动物就是被动物吃,像那个老虎、狮子,早上一醒来,它的首要的工作就是填饱肚子,就开始要猎杀,它们都找那个羚羊,豹的时速120公里,羚羊的时速才50公里到60公里,所以,跑不过它,老虎要抓你的话,一定抓得到,而老虎是母虎在捕杀,狮子也是,狮子是母狮在捕杀猎物,雄狮它不捕杀的,母狮捕完了,雄狮过来,它还把那个母狮踢走,这个雄狮不讲道理的,它捕的,然后,叫它走,它要先吃,母狮就在旁边等,等它吃饱了,然后,再过去吃,狮子一天睡二十个钟头,一天到晚都在睡觉,因为,它无敌手,在森林里面它没有敌手,没有天敌,没有一个人能够杀得过狮子的,所以,它没有天敌,它可以坐在那边一直睡觉,那我们不行,我们跑到森林里面,我们的天敌太多了,你敢睡觉吗?你一下子头就不见了,是不是?所以,我们如果说转变成动物的话也很麻烦,如果说你跑到森林里面,或者是到非洲去,不是说你做老虎、豹,你就以为你耀武扬威,你就什么都可以捕猎得到,不一次,十次里面,只能两次成功,捕获率百分之二十,要不然,你看看虎、豹、狮子数量怎么那么少,很少,一片草原多少动物可以吃,可是没有办法,所以,这个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弱肉强食,是天地的法则,这个没有办法,你看到动物在吃动物是很残忍的,一来,就咬你的脖子,好好的一只羚羊,它一来就咬你的脖子,它为什么要吃你,它没有理由,它肚子饿。它肚子饿,它就要吃你,我们人还有法律保护,你为什么要吃我,还可以讲几句话,对不对?羚羊它哪里问老虎:喂!虎先生你为什么要吃我?傻瓜!肚子饿哪里有什么原因,就是要吃你,傻瓜!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谈,对不对?就是要吃你。你如果是羚羊:我不给你吃,你有这个权利讲一个“不”字吗?你有权利说:我不给你吃吗?没有!无明所现出来的虚妄的境界虽然是虚妄的,但是,它就是这样子,你生生世世造这个恐怖的境界,你的果报,你就是要过恐怖的日子,所以,在森林里面,你生命随时都会消失,都会消失。像大象,人家在讲:你看大象,狮子跟老虎从来不敢吃大象,没有吃说过大象被狮子、豹吃走的,结果,吃掉大象的是什么?你想得到吗?是细菌,大象在非洲里面一感染细菌:病菌,一大片,几千头的大象全部死光光,死光光,瘟疫,碰到瘟疫,它不用大形的吃,它用最小的吃你,在这个世间就是这样,一物克一物,跑不掉的,没有办法,因为为什么?无明本身就是一种分裂状态,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分裂状态,分裂状态它就会产生一种对立,敌对的东西,所以,我们一出生就会有敌人,同学们!就是这个道理,我们一讲话,人家就会对我们不满,不管你是孔子讲的,不管你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就一定会有人反对,这才叫做正常,包括我慧律法师讲的也一定有人批判、有人赞叹,一定的道理,因为,我们分裂的意识状态,生生世世所造成的恶因,都会有存在的,包括释迦牟尼佛前世造的恶因,它都要受果报的,所以,无明为因生三细)。
以有境界缘故。还熏动八识心海。起诸识浪。缘念彼境(起诸八识的心海,这一颗心的范围大,就像海一样,起诸种种的分别心叫做识浪,识浪就是分别跟执着的意思,如果,你不想要有波浪、痛苦的日子就很简单,放下分别、放下执着,你这个波浪就停止,你不肯,你不受苦,师父!我如果不肯放下,怎么办?很简单,就凉拌,就要受苦,没有怎么办。师父!如果我愿意受苦,你怎么办?那很好,你就慢慢地受苦,我随喜你受苦,因为,我改变不了你,我才不会因为你受苦而痛苦,不会的,所以,我常常讲:这个人你要教他,教不听,让他痛苦,放任他痛苦,痛苦到有一天,他就会觉醒,所以,师父!我很爱睡觉,怎么办?我说:睡久了,他就会醒,睡久了,不可能睡很久而不醒的。这个孩子,我讲他,他不听,他过着痛苦的日子,我就不理他,让他好好自寻苦恼,有时候教育要直接教育,有时候要间接教育,你一直讲他没有用的,让他间接教育,自己去碰撞,自己去体会,自己去行痛苦,然后,别人跟他洗脸(意指教训),侮辱他、诽谤他、伤害他,他发现:噢!师父这么慈悲。对!然后,他就会回来,他就会回来,回来吧!就会回来,慢慢地回来,他对我们没有信心,你拼命讲他怎么样,你要珍福、惜福,没有用的,就让他走吧!所以,我这个人从来不留人。师父!我要离开。那就离开,有没有钱坐车子,这里有一百块,来!有没有钱坐车子,他要离开,我就拿钱给他,你认为外面好,你就去参嘛!不需要互相挽留,对不对?千山我独行,你就去吧!因为,我了解心理学,他不来接受你的教育…
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