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乘起信論講義▪P8

  ..續本文上一頁,所以,佛就是法,也不能有什麼差別)。法即佛之體相。佛之體相即法(也就是智慧之相,佛的體相即法,所以,法就是佛的體相,佛的體相就是法)。諸佛以法爲身。體相二大屬法寶攝(體相二大是屬于法寶)。用大即前叁輪不思議業用(身、口、意不可思議的業用)。以用大全依體相(全部依照這個體相)。故雲及彼身體相也(叁輪不可思議的業用,所以,是體大、相大、用大。)。

  法性真如海。此句釋上體字。謂真如法性。即法身真體(我們常常講法身、報身、應身,法身的真體)。又不特與佛爲體(“不特”就是不只是,不只是以佛爲體)。亦通與一切法爲性(佛爲體是真體,法身的真體,一切法也是法身的真體,法身的真體也是貫通一切法)。論雲。在衆生數中。名爲佛性(衆生就是有情,在有情的角度來講,它叫做佛性)。在非衆生數中(也就是非有情)。(非有情來講)名爲法性(所以,佛性、法性,本來無二性)。法性即諸法實性。真如者。無遣(無所遣)曰真(無所遣,無遣曰真。什麼叫做遣?無所遣,如果是加一個字就更清楚,加一個“所”字,無所遣叫做真)。無立曰如(無所立叫做如。這個講得實在太好了,我們要解釋真如,真則無所遣,你要遣什麼,本性,本來就是無一法不是真的,你要除掉什麼,除就是舍的意思,無所舍,無所立,無立叫做如,一法不立,你立什麼,一切法都是緣起自性本空的東西,無所遣,本性你要遣什麼東西,遣貪、瞋、癡嗎?本性本來就沒有貪、瞋、癡的東西,是你自己幻化出來的一種錯誤的執著,你遣除貪、瞋、癡,那個遣的東西你還是遣,還是一種煩惱,法要悟,悟才能入,放下就是了,我今天,我貪心,我除掉貪心,我慢慢地除掉貪心,你除、除…,還是不盡,你怎麼除還是不盡,對不對?有無量的過患,今天有,今天除一點,明天有,明天再除一點,除一點,那是有形東西,才能慢慢地這樣除,空性的東西,煩惱本來就沒有你除什麼,放下,這一念放下就OK了,你要除什麼,)。下文雲。此真如體。無有可遣(這個真如的自體,本來就沒有什麼可遣的東西,我們的佛性,你要遣什麼)。以一切法悉皆真故。亦無可立(師父不是講過嗎?見處即真。師父!奇怪!我見了老半天怎麼不真?煩惱蓋住了怎麼會真?我們沒有真,我們都是扭曲,扭曲了,變相,把一件事情透過無明都會變相,變相,所以,你看衆生,你也不必覺得很奇怪,衆生哪一個不造口業,講了是是非非很正常,這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,有的衆生來講:慧律法師!你們出家人怎樣、怎樣,我說:你講得太好了,我們確實做得不好,麻煩你來剃度出家做榜樣給我們學習。噢!我不敢!衆生就是這樣子,你要叫他批評的話,他可以從早上講到明天,你要叫他說你來剃度出家,他馬上打退堂鼓,你來弘法嘛!對不對?你來做模範給我們學習,就是這樣子,衆生相就是這樣子。問:雲何無量劫來做衆生?爲什麼無量億劫來都是做衆生?都是看人家的過失,對不對?那張嘴巴從來沒有清淨過,雲何扮演諸佛菩薩?很簡單!回光返照,什麼都是自己過失,噢!我不對!對,別人好,我不對,回光返照,煩惱慢慢、慢慢地減輕,那就是作佛,所以,一個是出去,一個是進來,你出去你就永遠六道輪回,進來的話,自性就是佛,一念覺觀就是本來的面目,對不對?就是這樣子)。(所以說)以一切法皆同如故(一切法悉皆真如,所以,大徹大悟的人,他沒有所謂的假,因爲,他所見的都是用清淨心在看,這個真就是清淨的東西,他從來不仇視任何一個人,你叫一個大徹大悟的人,叫他恨一個人,不可能的事情,叫他去嫉妒一個人,他去貪、瞋、癡,去追求這個境界,那不可能!話說回來,你叫凡夫不發脾氣,叫他不執著,那也不可能,不講人家壞話也不可能,同樣都是不可能(法師笑),就是這樣子,因此,在一個年紀大了,修行久了,你就不會爲一切境界而困擾,因爲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)。(底下這句講得很好:)當知一切法。不可說。不可念。名爲真如(我們應該了解一切法自性本空,不可說:不可用語言去說,不可以用分別心去執著,是不是?名爲真如,這就是真如)。又真則不變。如則不異。恒隨染淨之緣(永遠隨著染淨之因緣)。遍與染淨諸法爲性(遍一切的染淨諸法爲性)。雖隨緣而不變。雖不變恒隨緣(噢!要做到這個實在是太不容易了,太不容易了,衆生你要叫他隨緣不變這個是談何容易,談何容易,他怎麼能夠隨緣。啊!隨緣!衆生,你跟他講二、叁句話,你就要聽他的,你聽他的叫做隨緣,你不聽他的,就不能隨緣,不聽他的,他就揍你(法師笑),他怎麼能隨緣呢?諸佛菩薩就是如如不動,你聽他、不聽他的,他就是如此,所以,我告訴你,就像我以前,沒有學佛以前就是這樣,我學佛以後,我的講話就講得很圓融,我到最後一定講一句話,我跟任何一個衆生講話,一定講一句話,我說:我只提供你意見跟參考,過去,有前車之鑒就是這麼如此,你有權利選擇你自己對跟錯,我沒有強迫你的力量,你自己好好地考慮。雖然,我們要他好,但是,由他自己去抉擇,所以,會講話的人就是這樣子,我學了好幾十年,才學這句話,真的,不會講話的人:你一定要聽我的,你就是要遵照我的,不然,你會死得很慘。笨蛋,講這種話,(法師笑著說)你想改變對方嗎?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不會,我今天講話,我不會這樣子,不會落入人家把柄,我說:聽,不聽,抉擇在于你,我做師父的人,我有權利告訴你是非、善惡、對錯,因爲有前車之鑒,但是選擇掌握生命還是在于你自己,在于你自己,你自己選擇,所以,我告訴你,講話是一個很高超的藝術,否則的話,你要講到說是隨緣很難,很難。兩個女孩子講一講:喂!我們去看電影好,還是去KTV好,去唱歌好。兩個都想改變對方,到第叁個:唉呀!幹脆我們去聽講經好了。你有病啊!不去唱歌,你聽什麼講經。在這個世界上,要改變一個人,要做到隨緣,這是很難、很難……,記住!隨緣兩個字,就是喜悅,你懂嗎?就是喜悅的心境才做到隨緣,喜悅是生命的本質,隨緣就是接近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做得到,喜悅是生命的本質:隨緣。我隨緣就是說不在因緣裏面取舍,那就是喜悅,暈是談何容易,我們一般人會講,做不到。我們到最後沒有辦法隨緣,到最後就是:罷,罷了!我們現在到最後不是叫做隨緣,都是這樣:你去死吧!改變不了他,氣死了,你去死吧!隨緣,開玩笑!不可能!除了佛以外,能做到這種隨緣,我們沒有辦法隨緣而不變。所以,不變也恒隨緣)。故喻如海。因風起諸浪。濕性無有變(你怎麼變化,海水的濕性,還是永遠是濕性)。無變之性。不礙浪起(浪起得再高的話,水還是濕性,這就能夠真的隨緣)。又真如具德如海(我們這個真如就像大海一樣,所以,具德就是所謂的慈、悲、喜、舍,這個德行就像大海一樣)。華嚴雲(《華嚴經》裏面說)。譬如深大海。珍寶不可盡。于中悉顯現。衆生之形類。甚深因緣海。功德寶無盡。清淨法身中。無像而不現(《華嚴經》裏面說:譬如深大海,很深的大海,意思就是我們的本性,我們的本性怎麼樣?珍寶不可盡,如果你開悟到自性的功夫,哇!那不得了,你無量億劫來一句話就解決了,所以說,人家講:我于忍和尚前,聞一句法,一切盡舍,回到自己的常住,閑來無事,禅宗裏面多麼灑脫,我到忍和尚那個地方,我聽到一句法,回來以後,就什麼事情都沒有,我們是聽了叁年,回來是什麼事情都有,就差很多,無量的功德藏就是顯現不出來,沒有開發自性,沒有開發自性就會落入意識的觀念裏面,我執、我見就是一直充滿著痛苦。所以,我們的修行叫做浪費生命,就是這樣子,拼命地浪費生命,每天都在用功,整天拜八十八佛,早課、晚課都沒有缺席,等一下挑菜挑一挑,又跟人家吵架,實在很糟糕!光是挑菜而已,就跟人家吵架,你看多嚴重,連帶個便當就跟人家大聲嚷嚷,你看這怎麼修行?修行就是這樣,所以,在因緣法裏面所得到的就是會變化,情緒就變化,不在因緣法裏面,就窮劫不壞,不在因緣法裏面,放下因緣就是不在因緣法裏面,對不對?當下你就超越它,窮劫不壞的東西,對不對?若論佛法一切現成,每樣都是現成的,隨手拈來都是大智慧,不會用,卡死在那裏。師父!我這便當要帶大的,還是帶小的好,沒關系!愛吃大的,帶大的,愛吃小的,帶小的。師父!他帶蘿蔔。沒關系!沒生病吃蘿蔔也沒關系!我還煩惱你便當帶什麼,我才不會像有的,爲了帶便當在那裏亂七八糟,所以,那個心境會用的人,哇!每天喜悅得不得了。于中悉顯現。衆生的形類怎麼樣?甚深的因緣海,很深的因緣海。功德寶無盡,清淨法身中,無像而不現)。若按後義。兼通體相(後義就是所謂的隨緣不變的意思,按照隨緣不變的意思,不變隨緣,因爲,不變是體。隨緣是相)。

  無量功德藏。此句釋上相字。謂此法身。如來藏妙真如性中。含攝具足。無量稱性功德。故雲藏。四種法中。此屬教(法跟)行(法兩種,教理行果當中教法跟行當)二法。教(就是)含所诠(的)功德(“诠”就是解釋)。行攝所成功德(教就是所解釋,“诠”就是解釋、诠釋的功德藏,行:攝所成的功德,還是要去做,佛法沒有什麼訣竅,修學佛法沒有什麼訣竅,就是老老實實地去做,行就是這樣子,你要是投機取巧不能成佛,你聽過釋迦牟尼佛欺騙別人嗎?有道無道自己知道,不必在那裏吹噓,看到別人,就想改變別人,你不需要這樣子,你好好地改變自己,好好地在自性下功夫)。功德不一。故雲無量。

  如實修行等一句。歸敬僧寶也。僧通凡聖。聖有大(乘跟)小(乘)。如實修行者。地上大菩薩僧也。稱真實理。起圓頓行(“行”字法師讀“héng”音。稱真實理就是稱真如自性,無生的理起圓頓,圓頓就是到哪…
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