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所以,佛就是法,也不能有什么差别)。法即佛之体相。佛之体相即法(也就是智慧之相,佛的体相即法,所以,法就是佛的体相,佛的体相就是法)。诸佛以法为身。体相二大属法宝摄(体相二大是属于法宝)。用大即前三轮不思议业用(身、口、意不可思议的业用)。以用大全依体相(全部依照这个体相)。故云及彼身体相也(三轮不可思议的业用,所以,是体大、相大、用大。)。
法性真如海。此句释上体字。谓真如法性。即法身真体(我们常常讲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法身的真体)。又不特与佛为体(“不特”就是不只是,不只是以佛为体)。亦通与一切法为性(佛为体是真体,法身的真体,一切法也是法身的真体,法身的真体也是贯通一切法)。论云。在众生数中。名为佛性(众生就是有情,在有情的角度来讲,它叫做佛性)。在非众生数中(也就是非有情)。(非有情来讲)名为法性(所以,佛性、法性,本来无二性)。法性即诸法实性。真如者。无遣(无所遣)曰真(无所遣,无遣曰真。什么叫做遣?无所遣,如果是加一个字就更清楚,加一个“所”字,无所遣叫做真)。无立曰如(无所立叫做如。这个讲得实在太好了,我们要解释真如,真则无所遣,你要遣什么,本性,本来就是无一法不是真的,你要除掉什么,除就是舍的意思,无所舍,无所立,无立叫做如,一法不立,你立什么,一切法都是缘起自性本空的东西,无所遣,本性你要遣什么东西,遣贪、瞋、痴吗?本性本来就没有贪、瞋、痴的东西,是你自己幻化出来的一种错误的执着,你遣除贪、瞋、痴,那个遣的东西你还是遣,还是一种烦恼,法要悟,悟才能入,放下就是了,我今天,我贪心,我除掉贪心,我慢慢地除掉贪心,你除、除…,还是不尽,你怎么除还是不尽,对不对?有无量的过患,今天有,今天除一点,明天有,明天再除一点,除一点,那是有形东西,才能慢慢地这样除,空性的东西,烦恼本来就没有你除什么,放下,这一念放下就OK了,你要除什么,)。下文云。此真如体。无有可遣(这个真如的自体,本来就没有什么可遣的东西,我们的佛性,你要遣什么)。以一切法悉皆真故。亦无可立(师父不是讲过吗?见处即真。师父!奇怪!我见了老半天怎么不真?烦恼盖住了怎么会真?我们没有真,我们都是扭曲,扭曲了,变相,把一件事情透过无明都会变相,变相,所以,你看众生,你也不必觉得很奇怪,众生哪一个不造口业,讲了是是非非很正常,这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,有的众生来讲:慧律法师!你们出家人怎样、怎样,我说:你讲得太好了,我们确实做得不好,麻烦你来剃度出家做榜样给我们学习。噢!我不敢!众生就是这样子,你要叫他批评的话,他可以从早上讲到明天,你要叫他说你来剃度出家,他马上打退堂鼓,你来弘法嘛!对不对?你来做模范给我们学习,就是这样子,众生相就是这样子。问:云何无量劫来做众生?为什么无量亿劫来都是做众生?都是看人家的过失,对不对?那张嘴巴从来没有清净过,云何扮演诸佛菩萨?很简单!回光返照,什么都是自己过失,噢!我不对!对,别人好,我不对,回光返照,烦恼慢慢、慢慢地减轻,那就是作佛,所以,一个是出去,一个是进来,你出去你就永远六道轮回,进来的话,自性就是佛,一念觉观就是本来的面目,对不对?就是这样子)。(所以说)以一切法皆同如故(一切法悉皆真如,所以,大彻大悟的人,他没有所谓的假,因为,他所见的都是用清净心在看,这个真就是清净的东西,他从来不仇视任何一个人,你叫一个大彻大悟的人,叫他恨一个人,不可能的事情,叫他去嫉妒一个人,他去贪、瞋、痴,去追求这个境界,那不可能!话说回来,你叫凡夫不发脾气,叫他不执着,那也不可能,不讲人家坏话也不可能,同样都是不可能(法师笑),就是这样子,因此,在一个年纪大了,修行久了,你就不会为一切境界而困扰,因为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)。(底下这句讲得很好:)当知一切法。不可说。不可念。名为真如(我们应该了解一切法自性本空,不可说:不可用语言去说,不可以用分别心去执着,是不是?名为真如,这就是真如)。又真则不变。如则不异。恒随染净之缘(永远随着染净之因缘)。遍与染净诸法为性(遍一切的染净诸法为性)。虽随缘而不变。虽不变恒随缘(噢!要做到这个实在是太不容易了,太不容易了,众生你要叫他随缘不变这个是谈何容易,谈何容易,他怎么能够随缘。啊!随缘!众生,你跟他讲二、三句话,你就要听他的,你听他的叫做随缘,你不听他的,就不能随缘,不听他的,他就揍你(法师笑),他怎么能随缘呢?诸佛菩萨就是如如不动,你听他、不听他的,他就是如此,所以,我告诉你,就像我以前,没有学佛以前就是这样,我学佛以后,我的讲话就讲得很圆融,我到最后一定讲一句话,我跟任何一个众生讲话,一定讲一句话,我说:我只提供你意见跟参考,过去,有前车之鉴就是这么如此,你有权利选择你自己对跟错,我没有强迫你的力量,你自己好好地考虑。虽然,我们要他好,但是,由他自己去抉择,所以,会讲话的人就是这样子,我学了好几十年,才学这句话,真的,不会讲话的人:你一定要听我的,你就是要遵照我的,不然,你会死得很惨。笨蛋,讲这种话,(法师笑着说)你想改变对方吗?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不会,我今天讲话,我不会这样子,不会落入人家把柄,我说:听,不听,抉择在于你,我做师父的人,我有权利告诉你是非、善恶、对错,因为有前车之鉴,但是选择掌握生命还是在于你自己,在于你自己,你自己选择,所以,我告诉你,讲话是一个很高超的艺术,否则的话,你要讲到说是随缘很难,很难。两个女孩子讲一讲:喂!我们去看电影好,还是去KTV好,去唱歌好。两个都想改变对方,到第三个:唉呀!干脆我们去听讲经好了。你有病啊!不去唱歌,你听什么讲经。在这个世界上,要改变一个人,要做到随缘,这是很难、很难……,记住!随缘两个字,就是喜悦,你懂吗?就是喜悦的心境才做到随缘,喜悦是生命的本质,随缘就是接近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做得到,喜悦是生命的本质:随缘。我随缘就是说不在因缘里面取舍,那就是喜悦,晕是谈何容易,我们一般人会讲,做不到。我们到最后没有办法随缘,到最后就是:罢,罢了!我们现在到最后不是叫做随缘,都是这样:你去死吧!改变不了他,气死了,你去死吧!随缘,开玩笑!不可能!除了佛以外,能做到这种随缘,我们没有办法随缘而不变。所以,不变也恒随缘)。故喻如海。因风起诸浪。湿性无有变(你怎么变化,海水的湿性,还是永远是湿性)。无变之性。不碍浪起(浪起得再高的话,水还是湿性,这就能够真的随缘)。又真如具德如海(我们这个真如就像大海一样,所以,具德就是所谓的慈、悲、喜、舍,这个德行就像大海一样)。华严云(《华严经》里面说)。譬如深大海。珍宝不可尽。于中悉显现。众生之形类。甚深因缘海。功德宝无尽。清净法身中。无像而不现(《华严经》里面说:譬如深大海,很深的大海,意思就是我们的本性,我们的本性怎么样?珍宝不可尽,如果你开悟到自性的功夫,哇!那不得了,你无量亿劫来一句话就解决了,所以说,人家讲:我于忍和尚前,闻一句法,一切尽舍,回到自己的常住,闲来无事,禅宗里面多么洒脱,我到忍和尚那个地方,我听到一句法,回来以后,就什么事情都没有,我们是听了三年,回来是什么事情都有,就差很多,无量的功德藏就是显现不出来,没有开发自性,没有开发自性就会落入意识的观念里面,我执、我见就是一直充满着痛苦。所以,我们的修行叫做浪费生命,就是这样子,拼命地浪费生命,每天都在用功,整天拜八十八佛,早课、晚课都没有缺席,等一下挑菜挑一挑,又跟人家吵架,实在很糟糕!光是挑菜而已,就跟人家吵架,你看多严重,连带个便当就跟人家大声嚷嚷,你看这怎么修行?修行就是这样,所以,在因缘法里面所得到的就是会变化,情绪就变化,不在因缘法里面,就穷劫不坏,不在因缘法里面,放下因缘就是不在因缘法里面,对不对?当下你就超越它,穷劫不坏的东西,对不对?若论佛法一切现成,每样都是现成的,随手拈来都是大智慧,不会用,卡死在那里。师父!我这便当要带大的,还是带小的好,没关系!爱吃大的,带大的,爱吃小的,带小的。师父!他带萝卜。没关系!没生病吃萝卜也没关系!我还烦恼你便当带什么,我才不会像有的,为了带便当在那里乱七八糟,所以,那个心境会用的人,哇!每天喜悦得不得了。于中悉显现。众生的形类怎么样?甚深的因缘海,很深的因缘海。功德宝无尽,清净法身中,无像而不现)。若按后义。兼通体相(后义就是所谓的随缘不变的意思,按照随缘不变的意思,不变随缘,因为,不变是体。随缘是相)。
无量功德藏。此句释上相字。谓此法身。如来藏妙真如性中。含摄具足。无量称性功德。故云藏。四种法中。此属教(法跟)行(法两种,教理行果当中教法跟行当)二法。教(就是)含所诠(的)功德(“诠”就是解释)。行摄所成功德(教就是所解释,“诠”就是解释、诠释的功德藏,行:摄所成的功德,还是要去做,佛法没有什么诀窍,修学佛法没有什么诀窍,就是老老实实地去做,行就是这样子,你要是投机取巧不能成佛,你听过释迦牟尼佛欺骗别人吗?有道无道自己知道,不必在那里吹嘘,看到别人,就想改变别人,你不需要这样子,你好好地改变自己,好好地在自性下功夫)。功德不一。故云无量。
如实修行等一句。归敬僧宝也。僧通凡圣。圣有大(乘跟)小(乘)。如实修行者。地上大菩萨僧也。称真实理。起圆顿行(“行”字法师读“héng”音。称真实理就是称真如自性,无生的理起圆顿,圆顿就是到哪…
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