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乘起信論講義▪P89

  ..續本文上一頁法”,見下表:有真如、有無明、有妄心、有境界。這個表中:有真如熏習、無明熏習、妄心熏習、境界熏習,叫做“染法熏習”,染法熏習有叁種“無明”、“妄心”跟“境界”,那麼“淨法熏習”有“真如”,所以,這個叫做四種法,四種法:叁染一淨,叁加一就是四,四種法。

  看“《起信論》五分一覽表”:

  染淨生滅、染淨互熏,加起來就是法大,心生滅門的法大。

  心生滅門的“義大”,就是講體、相、用,“叁大”就是講體、相、用。

  第叁個就是“真生不二”,就是真如跟生滅那是沒有二門,不一不異:真生不二,所以,顯示正義。

  第一個心真如門講完了,第二個心生滅門也講完了,第叁個真如跟生滅不二也講完了。我們今天開始要講什麼,第二個叫做“對治邪執”,解釋分的第二大段,對治邪執就是“人我見”。人我見就是執著有一個我,還有一個“法我見”,有了我見、法我見都邪,這都是我們要斷的對象。

  第叁叫做“分別發趣道相”:什麼叫做“分別”?分別簡單講就是有所階位、有所差別,比如說十住,住、行、向、地,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十地等等,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,所以,叫做分別。“發趣”就是說因爲你的功力不一樣,所以,我發配趨向于道,就是究竟,分配,因爲,你有所差別,所以,我發心趨向于究竟的菩提的道,還是有所差別,然後,第一個“信成就發心”,是站在“十信位”角度講;“解行發心” ,是站在“叁賢位”的角度講,住、行、向;“證發心”是 “十地位”叫做分別發趣道相,依照你的宿世的善根,碰到的善知識的強、弱,然後,有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等,這些位次不同。

  第四個叫做“修行信心分”:修行信心:你要有“四”種深“信”不夠,第一個你要相信“真如”是我們的自體;第二個要相信“佛”,你就是佛,相信佛,佛的語,你要相信;第叁個要相信“法”的真理;第四個要相信叁寶的“僧”。“五行”:五種六度裏面前面的“施”:布施;“戒”就是持戒;布施行、持戒行、“忍”辱行,“進”就是精進,止“觀”是指定慧,止是指禅定,觀是指般若,所以,止觀其實就是同一個,定跟慧其實不能分開,所以施、戒、忍、進、止觀。止觀:止是講定,觀是講慧,其實加起來也就是六度,“方便”:方便就是求生極樂世界,有方便“防退方法他他力門”,是專指淨土法門,專指淨土法門就是防退,防退的意思就是我們修行要經過叁大阿僧祇劫,如果,我們能夠修念佛法門,那麼可以避免,可以避免走錯路線,可以避免我們走錯,而且我們一直可以親近佛,我們可以不需要經過叁大阿僧祇劫,我們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,就是等于等覺菩薩不退轉,所以說,防退的方法就是他力門,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念佛,一定要念佛。

  第五個“勸修利益分”:“信受得益”,“毀謗”,如果你相信《大乘起信論》,你功德無量,你毀謗的話,這是綜百部論典的精華,《大乘起信論》研究這部論就是等于研究一百部的論,這個功德是不得了的,但是,你毀謗罪也是很“重罪”,“結勸修行”,結勸修行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地修行。

  好!我們這個表格給大家一個整體性的觀念以後,那再來就好說了。有的還是不好說,因爲他不曉得我在講什麼,看不懂!)

  己一 就本總標 二 別明治障

  己一 就本總標

  【對治邪執者。一切邪執。皆依我見(同學們!那個“我見”,你要注意體會這句話。爲什麼我們今天會走錯路,爲什麼會痛苦,爲什麼會紛爭,爲什麼會有無明,就是我見在作祟,就是一直強烈肯定自己的看法,不接受善知識的勸告,簡單講就是不接受勸告,我見,統統一直妄執一個五蘊以爲是真實的我,皆依我見)。若離于我。則無邪執(簡單講修行一定要破除一個錯覺的我,就是真正在道上用功,你就是真的在佛道上用功)。】

  邪執雖多。我見爲本。根本既伐(伐就是砍)。枝末自枯也(樹根被砍掉了,樹枝自然就沒有水分供給,就沒有了,所以,如果我們修行能破我見,如果,能夠處處與人相好,處處與人和藹可親,處處不鞏固自己、堅執自己的無明我見,那麼你所到之處都會解脫)。

  己二 別明治障 二

  庚一 對治離 二 究竟離 初中二

  辛一 標列 二 辨相

  辛一標列

  【是我見有二種。雲何爲二。一者人我見。二者法我見。】

  我者。主宰之義。(這個)計(就是一咱主觀意識形態存在叫做計。執著的意思。執著這個)五蘊身中。實(在是)有(個)主宰。妄執爲我。有我則必(定)有人(人就是對方。有了我一定有對方,就是立一個客觀存在的對方、對象,那麼就變成一種敵對的對待)。人我對待(待就是立、對立,對立的,所以,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對立。像今天,日本首相宮澤喜一下臺了,宮澤喜一本來是一個很有才幹,他是一個天才型的首相,人又矮,但是他自負,人家一直勸他改革,改革這個日本的政治,他一直認爲他有辦法,結果,今天投不信任票下臺,也做了沒有多久。所以,現在日本的政治危機會大亂,七國的高峰會議,工業在日本要開,現在本來日本首相要起來講話,現在沒有分量了,他今天就解散國會,所以,我們了解這個政治的生涯,包括任何一個立場,這個我見的存在性是非常厲害的,所以,在這個娑婆世界,就算沒有戰爭的話,也會吵鬧,就算不會吵鬧的話,也會不高興。不相信,你問臺灣,看夫妻哪一個沒有吵過架,不可能,男女朋友哪一個沒有吵過架,沒有吵過架的人,怎麼會結婚呢!不可能!沒有吵過架就表示對你沒有份量,他會嫉妒,對不對?女孩子最討厭她的男朋友不懂得適可而止的趕快拒絕其他的女衆,她最討厭這種人,你最討厭你先生什麼?我最討厭我先生不會適可而止地拒絕女衆,所以,她就是一定會有嫉妒,不可能沒有,沒有的話,她不會結婚的。她說:我們兩個結婚。我不嫉妒你,你也不嫉妒我,那怎麼結婚,那表示沒有愛,對不對?沒有愛。有你也好,死也好、活也好,我又沒有差別,有愛就會有占有,這很正常的,很正常的。所以)。謂之人我見(存在性,普通在每一個角落的時間、空間,只要有人的地方,包括動物都會有地盤,你看猴子它也會有地盤,老虎,老虎有地盤,真的噢!我今天講的都是實在話,獅子,獅子有獅子的地盤,真的!你到森林裏面,森林裏面有森林裏面的地盤,有它的規矩,包括就是監獄裏面,監獄裏面也有地盤,所以,這個結群成黨,就是這樣子的生活,就是我見,看法相同的聚在一起,所以,沒有辦法!“人我見”走到哪裏都是一定的道理,包括沒有斷惑的出家衆,還是有“人我見”,沒有辦法)。如若我見既亡。則人見亦泯矣(如果知道我的個體本空,五蘊皆空,那麼就是對象他本身也是不存在,那麼就會發揮慈悲平等的心性出來)。

  問。此下所述。並于真如法上起計(底下所講的都是在真如法上妄計)。非于五蘊身中起執(並不是在五蘊身中起執)。雲何說人我見耶。答。此有二釋。一謂此等乃是佛法內。初學大乘凡夫。人我之見未亡者。迷教妄執。隨言執義。不解如來說法旨趣。非是外道所執。乃從能執人得名。故雲人我見。亦雲人我執(執著有我個人的看法)。

  二謂如來藏中。有本覺義。即是當人。于上妄計(在上妄計)。執爲能證。故雲存我覺我(有一個存在的我,有一個能夠覺悟的我)。此是菩薩所執。令屬前義(屬于前義也是“人我見”)。

  法我見者(就不是這樣子,法我見就是)。計一切法。各有體性。實(在是)有生死可斷(這是指法的存在,所以,“人我見”是指能執著的一個我,或者能證悟的一個我,法我見是指法的存在是實體可得。以爲有生死可斷)。(以爲)實(在是)有涅槃可證(意思就是不懂得生死涅槃本來就是空性的無法可得。所以,叫做法我見,對法不能透視叫做法我見,不曉得這個法也是空性的,那麼法是空性的他不了解,在法上加一個我見,就是法我見,以爲我有生死,以爲我有生死,以爲我在證入這個涅槃)。生死涅槃。爲我所計之法。故曰法我見。此二乘人所執也。一標列竟。

  辛二 辨相 二

  壬一 人我見 二 法我見

  壬一 人我見

  【人我見者。依諸凡夫。說有五種。雲何爲五。】

  此先總標。下方別解。五種執中。不出空有二邊。前二(種人的我見)于空謬執(在空是錯誤的執著)。後叁(種人對我見)于有倒知(顛倒而知)。

  (哪五種人呢?)【一者。聞修多羅說。如來法身。畢竟寂寞。猶如虛空(對空性不了解,聞修多羅他一聽到經典,說:如來法身,畢竟空寂。他以爲什麼都沒有,就把法身觀想成虛空,死板板的虛空,他不曉得法身本身具足有智慧,他把法身當作冥頑不靈的一種虛空,所以,是一種錯誤)。】

  此執頑空爲法身也。先敘起執(的因)緣。因衆生不達法身無相之(道)理。但(只是)以叁十二相(來)觀如來。執佛實(在是)有色相可見故。說法身畢竟寂寞。清淨無相。猶如虛空(一聽到虛空,以爲法身就是虛空,法身本來充滿著智慧,他以爲它是冥頑不靈的一種虛空,這是錯誤的)。以破彼執也。

  【以不知爲破著故(因爲凡夫不懂得講到法身是畢竟空寂,是叫你要破除執著,意思就是一切境,其實是唯心所造,本身不需要鬥爭,本身不需要喧鬧、不需要內亂、不需要鬥爭,鬥爭是指內心裏面的矛盾。因爲不曉得人家講如來法身畢竟空寂是破你的執著,而不是叫你把虛空當作如來之性,所以說,以不知爲破著故)。即謂(把)虛空(當做)是如來性(這很糟糕!虛空實在是色法)。】

  次明所執(的)相因(爲)不知經中所說。爲破除著相之故。聞(經)而不(了)解(聽到經典講的,而沒有善知識解釋,然後,誤解了)。迷彼說意。舍一執(又)轉起一執(著)。遂謂頑空是如來性。

  【雲何對治。明虛空相…

《大乘起信論講義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