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乘起信论讲义▪P89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法”,见下表:有真如、有无明、有妄心、有境界。这个表中:有真如熏习、无明熏习、妄心熏习、境界熏习,叫做“染法熏习”,染法熏习有三种“无明”、“妄心”跟“境界”,那么“净法熏习”有“真如”,所以,这个叫做四种法,四种法:三染一净,三加一就是四,四种法。

  看“《起信论》五分一览表”:

  染净生灭、染净互熏,加起来就是法大,心生灭门的法大。

  心生灭门的“义大”,就是讲体、相、用,“三大”就是讲体、相、用。

  第三个就是“真生不二”,就是真如跟生灭那是没有二门,不一不异:真生不二,所以,显示正义。

  第一个心真如门讲完了,第二个心生灭门也讲完了,第三个真如跟生灭不二也讲完了。我们今天开始要讲什么,第二个叫做“对治邪执”,解释分的第二大段,对治邪执就是“人我见”。人我见就是执着有一个我,还有一个“法我见”,有了我见、法我见都邪,这都是我们要断的对象。

  第三叫做“分别发趣道相”:什么叫做“分别”?分别简单讲就是有所阶位、有所差别,比如说十住,住、行、向、地,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十地等等,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,所以,叫做分别。“发趣”就是说因为你的功力不一样,所以,我发配趋向于道,就是究竟,分配,因为,你有所差别,所以,我发心趋向于究竟的菩提的道,还是有所差别,然后,第一个“信成就发心”,是站在“十信位”角度讲;“解行发心” ,是站在“三贤位”的角度讲,住、行、向;“证发心”是 “十地位”叫做分别发趣道相,依照你的宿世的善根,碰到的善知识的强、弱,然后,有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等等,这些位次不同。

  第四个叫做“修行信心分”:修行信心:你要有“四”种深“信”不够,第一个你要相信“真如”是我们的自体;第二个要相信“佛”,你就是佛,相信佛,佛的语,你要相信;第三个要相信“法”的真理;第四个要相信三宝的“僧”。“五行”:五种六度里面前面的“施”:布施;“戒”就是持戒;布施行、持戒行、“忍”辱行,“进”就是精进,止“观”是指定慧,止是指禅定,观是指般若,所以,止观其实就是同一个,定跟慧其实不能分开,所以施、戒、忍、进、止观。止观:止是讲定,观是讲慧,其实加起来也就是六度,“方便”:方便就是求生极乐世界,有方便“防退方法他他力门”,是专指净土法门,专指净土法门就是防退,防退的意思就是我们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如果,我们能够修念佛法门,那么可以避免,可以避免走错路线,可以避免我们走错,而且我们一直可以亲近佛,我们可以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,就是等于等觉菩萨不退转,所以说,防退的方法就是他力门,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念佛,一定要念佛。

  第五个“劝修利益分”:“信受得益”,“毁谤”,如果你相信《大乘起信论》,你功德无量,你毁谤的话,这是综百部论典的精华,《大乘起信论》研究这部论就是等于研究一百部的论,这个功德是不得了的,但是,你毁谤罪也是很“重罪”,“结劝修行”,结劝修行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地修行。

  好!我们这个表格给大家一个整体性的观念以后,那再来就好说了。有的还是不好说,因为他不晓得我在讲什么,看不懂!)

  己一 就本总标 二 别明治障

  己一 就本总标

  【对治邪执者。一切邪执。皆依我见(同学们!那个“我见”,你要注意体会这句话。为什么我们今天会走错路,为什么会痛苦,为什么会纷争,为什么会有无明,就是我见在作祟,就是一直强烈肯定自己的看法,不接受善知识的劝告,简单讲就是不接受劝告,我见,统统一直妄执一个五蕴以为是真实的我,皆依我见)。若离于我。则无邪执(简单讲修行一定要破除一个错觉的我,就是真正在道上用功,你就是真的在佛道上用功)。】

  邪执虽多。我见为本。根本既伐(伐就是砍)。枝末自枯也(树根被砍掉了,树枝自然就没有水分供给,就没有了,所以,如果我们修行能破我见,如果,能够处处与人相好,处处与人和蔼可亲,处处不巩固自己、坚执自己的无明我见,那么你所到之处都会解脱)。

  己二 别明治障 二

  庚一 对治离 二 究竟离 初中二

  辛一 标列 二 辨相

  辛一标列

  【是我见有二种。云何为二。一者人我见。二者法我见。】

  我者。主宰之义。(这个)计(就是一咱主观意识形态存在叫做计。执着的意思。执着这个)五蕴身中。实(在是)有(个)主宰。妄执为我。有我则必(定)有人(人就是对方。有了我一定有对方,就是立一个客观存在的对方、对象,那么就变成一种敌对的对待)。人我对待(待就是立、对立,对立的,所以,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对立。像今天,日本首相宫泽喜一下台了,宫泽喜一本来是一个很有才干,他是一个天才型的首相,人又矮,但是他自负,人家一直劝他改革,改革这个日本的政治,他一直认为他有办法,结果,今天投不信任票下台,也做了没有多久。所以,现在日本的政治危机会大乱,七国的高峰会议,工业在日本要开,现在本来日本首相要起来讲话,现在没有分量了,他今天就解散国会,所以,我们了解这个政治的生涯,包括任何一个立场,这个我见的存在性是非常厉害的,所以,在这个娑婆世界,就算没有战争的话,也会吵闹,就算不会吵闹的话,也会不高兴。不相信,你问台湾,看夫妻哪一个没有吵过架,不可能,男女朋友哪一个没有吵过架,没有吵过架的人,怎么会结婚呢!不可能!没有吵过架就表示对你没有份量,他会嫉妒,对不对?女孩子最讨厌她的男朋友不懂得适可而止的赶快拒绝其他的女众,她最讨厌这种人,你最讨厌你先生什么?我最讨厌我先生不会适可而止地拒绝女众,所以,她就是一定会有嫉妒,不可能没有,没有的话,她不会结婚的。她说:我们两个结婚。我不嫉妒你,你也不嫉妒我,那怎么结婚,那表示没有爱,对不对?没有爱。有你也好,死也好、活也好,我又没有差别,有爱就会有占有,这很正常的,很正常的。所以)。谓之人我见(存在性,普通在每一个角落的时间、空间,只要有人的地方,包括动物都会有地盘,你看猴子它也会有地盘,老虎,老虎有地盘,真的噢!我今天讲的都是实在话,狮子,狮子有狮子的地盘,真的!你到森林里面,森林里面有森林里面的地盘,有它的规矩,包括就是监狱里面,监狱里面也有地盘,所以,这个结群成党,就是这样子的生活,就是我见,看法相同的聚在一起,所以,没有办法!“人我见”走到哪里都是一定的道理,包括没有断惑的出家众,还是有“人我见”,没有办法)。如若我见既亡。则人见亦泯矣(如果知道我的个体本空,五蕴皆空,那么就是对象他本身也是不存在,那么就会发挥慈悲平等的心性出来)。

  问。此下所述。并于真如法上起计(底下所讲的都是在真如法上妄计)。非于五蕴身中起执(并不是在五蕴身中起执)。云何说人我见耶。答。此有二释。一谓此等乃是佛法内。初学大乘凡夫。人我之见未亡者。迷教妄执。随言执义。不解如来说法旨趣。非是外道所执。乃从能执人得名。故云人我见。亦云人我执(执着有我个人的看法)。

  二谓如来藏中。有本觉义。即是当人。于上妄计(在上妄计)。执为能证。故云存我觉我(有一个存在的我,有一个能够觉悟的我)。此是菩萨所执。令属前义(属于前义也是“人我见”)。

  法我见者(就不是这样子,法我见就是)。计一切法。各有体性。实(在是)有生死可断(这是指法的存在,所以,“人我见”是指能执着的一个我,或者能证悟的一个我,法我见是指法的存在是实体可得。以为有生死可断)。(以为)实(在是)有涅槃可证(意思就是不懂得生死涅槃本来就是空性的无法可得。所以,叫做法我见,对法不能透视叫做法我见,不晓得这个法也是空性的,那么法是空性的他不了解,在法上加一个我见,就是法我见,以为我有生死,以为我有生死,以为我在证入这个涅槃)。生死涅槃。为我所计之法。故曰法我见。此二乘人所执也。一标列竟。

  辛二 辨相 二

  壬一 人我见 二 法我见

  壬一 人我见

  【人我见者。依诸凡夫。说有五种。云何为五。】

  此先总标。下方别解。五种执中。不出空有二边。前二(种人的我见)于空谬执(在空是错误的执着)。后三(种人对我见)于有倒知(颠倒而知)。

  (哪五种人呢?)【一者。闻修多罗说。如来法身。毕竟寂寞。犹如虚空(对空性不了解,闻修多罗他一听到经典,说:如来法身,毕竟空寂。他以为什么都没有,就把法身观想成虚空,死板板的虚空,他不晓得法身本身具足有智慧,他把法身当作冥顽不灵的一种虚空,所以,是一种错误)。】

  此执顽空为法身也。先叙起执(的因)缘。因众生不达法身无相之(道)理。但(只是)以三十二相(来)观如来。执佛实(在是)有色相可见故。说法身毕竟寂寞。清净无相。犹如虚空(一听到虚空,以为法身就是虚空,法身本来充满着智慧,他以为它是冥顽不灵的一种虚空,这是错误的)。以破彼执也。

  【以不知为破著故(因为凡夫不懂得讲到法身是毕竟空寂,是叫你要破除执着,意思就是一切境,其实是唯心所造,本身不需要斗争,本身不需要喧闹、不需要内乱、不需要斗争,斗争是指内心里面的矛盾。因为不晓得人家讲如来法身毕竟空寂是破你的执着,而不是叫你把虚空当作如来之性,所以说,以不知为破着故)。即谓(把)虚空(当做)是如来性(这很糟糕!虚空实在是色法)。】

  次明所执(的)相因(为)不知经中所说。为破除著相之故。闻(经)而不(了)解(听到经典讲的,而没有善知识解释,然后,误解了)。迷彼说意。舍一执(又)转起一执(着)。遂谓顽空是如来性。

  【云何对治。明虚空相…

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