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作、手、工具是有形有相的,故稱爲實。虛空本虛,乃空無一相,固不待言)。以一實一虛;一實一虛其實強調不是和合,體性完全不同的意思。體相完全不同,故不互相爲用,亦非和、非合。
義貫:[此空爲當因土所出](從土而出)?[因鑿所有]?還是[無因自生]呢?[阿難,若複此空]爲[無因自生]的,則[未鑿土]之[前]爲[何不]能現出虛空[無礙]之相?(爲什麼一定要等到挖了以後才有?)而未挖之前,我們[唯見大地]之中[迥無](全無)[通達]之相。(可見,地中的虛空,不是無因自然而有的。)[以上爲破空從無因生]。[若]言此空爲[因土]而[出]生,[則]在[土]挖[出]來[時,應]可[見]到[空]進[入]才對;然而[若土先]挖[出],而卻[無空]進[入]之相[者,雲何]可言[虛空]是[因土而出]呢?因爲你沒有看到虛空進去啊!
底下用另外一個角度,[若]空實[無出入],你沒有看到空出或者是入。[則應空]與[土]二者[原無]各[異]之[因](亦即,空即是土,土即是空,沒有分別);若二者[無異則]是[同]一物;既是同一物,則應同進同出才對;如是[則]所鑿之[土出時,空]爲[何不]也跟著土一同[出]來呢?(若空也跟著出來,則地中便無空可得——如是則違于事實。故知空不隨土出;空既不隨土出,亦不于土出後入,是故此空實無出入;空既無出無入,則知空實不從土中來。)[以上爲破空從土出]。
[若]言空爲[因]開[鑿]而[出]者,[則]應于開[鑿]時所鏟[出]的是[空],而[應非]鏟[出土]來才對。(因此說空是因鑿而出是不對的)。你若因此反過來計著說,那麼空是[不]需[因]開[鑿]方能現[出]的;若是這樣的話,則于開[鑿]時,它便[自]挖[出土]來,因此不管你怎麼挖,也都應與空無關,可是[雲何]隨著鑿這個動作,便能[見空]呢?(可見說空不因鑿而出,也是不對的。)[以上爲破空因鑿與非鑿而出]。
(既然空不因土出,非因鑿有,亦非無因自生,那麼)[汝]今[更審]詳[谛]察,[谛]實地[審]察、[谛]實地[觀]察:開[鑿]這件事是[從人手,隨]所執之器具之[方]便而[運轉]所成,井外的[土]是[因]所挖掘的[地]被[移]出,[如是]所見之地中[虛空]究竟是[因何所出]呢?開[鑿]之功與所現之[空]乃一[虛]一[實],二者體性完全不同,故應[不相爲]有因果之[用],亦[非]可[和、非]可[合]。(故此虛空亦非從人手、工具、鑿的動作及泥土和合而生。)[以上爲破空從和合而生]。
(既然虛空非從泥土或開鑿之人手、工具等單緣而生,亦非多緣和合而生,)[不應]說井中的[虛空]是[無]所[從]來(無因而)生,無因而[自出]的吧?(若無因能出虛空,則遍法界應皆成虛空,怎還會有水、陸呢?又,有因尚且不能生,若無因則更無法生。結論:故知井中虛空非從無因生。)[以上爲破空從無因生]。
經文,[若此虛空性圓周遍,本不動搖,當知現前地、水、火、風均名五大。性真圓融,皆如來藏,本無生滅。阿難,汝心昏迷,不悟四大元如來藏,當觀虛空爲出?爲入?爲非出入?]這個重點在哪裏?這個重點就是不悟四大,元如來藏。就是:你難道沒有了悟,地、水、火、風,其實就是不生滅的如來藏嗎?還有什麼其實所謂的生滅和不生滅呢?還有什麼不圓融的?因爲它統統是性真圓融,都是如來藏的,不能安上任何的標簽說是生滅或不生滅,所以就沒有能所。如果你實在不了解四大,那麼就應當觀虛空看看,當觀虛空到底是出是入?諸位!有出有入就是生滅,虛空沒有出跟入。意思就是:地、水、火、風,其實當體即空,也沒有所謂的出跟入、來去、生滅、增減;諸位!這個就是佛法,叫你體悟當體即空有這個好處,要不然你就會識心計度,但有言說,都不實義。
換句話任何事情透過相,你只要作分析,這個是屬于知識的層面,可以解決一些事情。譬如考古學家把骨頭挖出來,就量量看,這個是多久的骨頭,這就意識心了。到底這個骨頭是屬于哪一種動物的,就意識心;這個骨頭到底是什麼化石呢?或者是什麼動物、植物,在哪一個朝代産生的,這個就是意識心的分別。這就是跟毛巾一樣,一個毛巾所有的衆生看,它統統叫意識心。如果我用尺來量它,就是數學,這個毛巾是幾公分,數學就是推論意識心,開始用意識心。如果我們說這個毛巾是什麼色,它就變成色彩學;如果我們這個毛巾裏面的化學成分是什麼?研究分析,它又變成化學。那麼,這個毛巾做什麼,是抛物線的旋轉、是丟過來産生物理的作用,它又變成物理學的研究。這個毛巾的形狀是清朝有的、明朝有的,這是曆史學。在哪裏出土的,就是地理學,開始全部是用意識形態在分析。這些都是意識心所表征、表現出來的,相的東西,它千變萬化,不管你用哪一個角度,都能融入各個時空,或者是各個角度來诠釋。
相,它就是意識形態一直分析。開悟的聖者就不是這樣子了,毛巾就是空,沒有東西可以分析,意識心當體即空,歇即是菩提。你要研究也沒有關系,見性不怕邏輯學、見性不怕數學。爲什麼?超越表相的東西,任何表相的語言、文字、意識形態,他都超越;包括這些物理學、化學,你也可以一樣研究,難道見性的人就不懂得科學嗎?也無妨!你怎麼樣子統統是表相、意識形態、統統是貼上標簽,種種的記錄,所有的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、美術、音樂,統統是相上所構成的意識形態,變成一種紀錄片的影像而已,任何的法都是這樣子。如果我們懂得佛法,就了解毛巾當體就是空,當下就超越表相,就無可討論,沒有能所,沒有東西讓你分析,這樣煩惱就會少。
譬如一件衣服是名牌,這件名牌我們就會討論它會多少錢,很貴!就開始是數學,這個名牌引起你的貪,這個就是心理學。這個名牌太多錢了,我老公沒賺這麼多錢!很想買可是沒辦法,很羨慕,就種種的心態又出來了。這個名牌就會引起意識心,金錢、數目、開始數學、物理、化學,開始一直演變出來,這個就是不悟的衆生,就是一直在相上分析。這裏告訴你:這個毛巾就是四大所構成的,當觀虛空跟先由是一樣的,那麼,毛巾就是虛空,虛空就是毛巾,平等不二的東西,無可討論,當體即空,放下,本來無一物。說我們去百貨公司走一走,百貨公司當體即空。人的那一座心中的山越不過去,就會一直變成我要去爬爬山、遊山玩水走一走!這個都是四大所構成的東西,這並不是不好,以我們內四大去接觸大自然的外四大,在沒有證量的凡夫,這個還是挺重要的,散散心,大悟就無心可散了,散什麼心,他早就無心了,日子就不得了!
注釋,[汝心昏迷]:你的心自昏暗、迷惑。[當觀虛空,爲出?爲入?爲非出入?]:[非出入],即非出非入。你現在是應把虛空看作是由開鑿而從地中出的呢?還是由于移土後而從外面入的呢?(這兩種皆屬有因生);還是無出無入自然而有的呢?(這一種是屬無因生)。此句之意即:阿難,你是把這虛空看成是因緣生的呢?還是自然有的?
義貫:[若此虛空]其[性]實[圓]滿[周遍]十方,[圓]就是不缺,法當體即空就不缺,所有的性其實都是圓融的。[本不]生滅[動搖,當知]虛空與[現前]之[地、水、火、風,均名]爲[五大],其[性真]實[圓融,皆]是[如來藏],從[本]以來原[無生滅。阿難],只是[汝心]自[昏]暗[迷]惑,[不悟四大元]是[如來藏],故其體非和非合,非不和合;且汝今[當觀虛空,爲]因鑿而從地中[出]呢?抑[爲]因移土而從外而[入]?(因緣而生?)抑[爲非出]非[入],無因而自然生?
經文,[汝全不知:如來藏中,性覺真空,性空真覺,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;隨衆生心,應所知量。阿難,如一井空、空生一井,十方虛空亦複如是,圓滿十方,甯有方所?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爲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;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]
[識心分別計度]是什麼意思?所有的衆生在相上加以執著、分析,透過意識心,種種的心它就一直跑出來,就一定會有執著、分別、産生顛倒,嚴重者種族跟種族厮殺;嚴重的話國家跟國家戰爭,這個都是因爲識心分別計度而來的。爲什麼?看法不同。人爲什麼會活得這麼累呢?因爲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同,所以,活得很累。
注釋,[如一井空,空生一井]:例如鑿一井而成空,則得空生于一井之中。
義貫:[汝全不知]:衆生本具之[如來藏中],其如來藏[性]所現之種種[覺]知實爲[真空],以托緣幻現,無實體故,然亦以如來藏[性]之真[空]乃能現出世間之[真覺](此即如來藏雖隨緣而體不變,體雖不變而能隨緣),是故其性究竟[清淨],從[本]而[然],其體則[周遍法界]。以如來藏具如是不思議性業用,故能[隨]九法界[衆生心]之勝劣,[應]其[所知量]之大小而現其如幻業報中之空大。[阿難,如]開鑿[一井]而成[空],則得[空生]于[一井]之中,由此類推,[十方]世界之[虛空亦複如是],空性本即[圓滿]周遍[十方]世界[甯有](怎有)一定來處之[方所]可得?實乃九法界之衆生皆[循]其本[業]而開[發]顯[現]如來藏中如幻業報之空大。
而[世間]之人愚癡[無知],如二乘及權教之人,昧于藏性不變之體,而將空大[惑爲因緣]和合而生之性,[及]外道無智之人則惑爲無因而生、[自然]而有之[性],凡此[皆是]凡外權小依第六[識心]所作之妄想[分別]周遍[計]著[度]量,[但有]虛妄名相[言說,都無實義]。
最近的報紙登的,我們的精神病愈來會愈多,因爲以前農業時代,生活比較單純,譬如玩玩陀螺…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七大即如來藏 周遍法界 第五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