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五▪P7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作、手、工具是有形有相的,故称为实。虚空本虚,乃空无一相,固不待言)。以一实一虚;一实一虚其实强调不是和合,体性完全不同的意思。体相完全不同,故不互相为用,亦非和、非合。

  义贯:[此空为当因土所出](从土而出)?[因凿所有]?还是[无因自生]呢?[阿难,若复此空]为[无因自生]的,则[未凿土]之[前]为[何不]能现出虚空[无碍]之相?(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挖了以后才有?)而未挖之前,我们[唯见大地]之中[迥无](全无)[通达]之相。(可见,地中的虚空,不是无因自然而有的。)[以上为破空从无因生]。[若]言此空为[因土]而[出]生,[则]在[土]挖[出]来[时,应]可[见]到[空]进[入]才对;然而[若土先]挖[出],而却[无空]进[入]之相[者,云何]可言[虚空]是[因土而出]呢?因为你没有看到虚空进去啊!

  底下用另外一个角度,[若]空实[无出入],你没有看到空出或者是入。[则应空]与[土]二者[原无]各[异]之[因](亦即,空即是土,土即是空,没有分别);若二者[无异则]是[同]一物;既是同一物,则应同进同出才对;如是[则]所凿之[土出时,空]为[何不]也跟着土一同[出]来呢?(若空也跟着出来,则地中便无空可得——如是则违于事实。故知空不随土出;空既不随土出,亦不于土出后入,是故此空实无出入;空既无出无入,则知空实不从土中来。)[以上为破空从土出]。

  [若]言空为[因]开[凿]而[出]者,[则]应于开[凿]时所铲[出]的是[空],而[应非]铲[出土]来才对。(因此说空是因凿而出是不对的)。你若因此反过来计着说,那么空是[不]需[因]开[凿]方能现[出]的;若是这样的话,则于开[凿]时,它便[自]挖[出土]来,因此不管你怎么挖,也都应与空无关,可是[云何]随着凿这个动作,便能[见空]呢?(可见说空不因凿而出,也是不对的。)[以上为破空因凿与非凿而出]。

  (既然空不因土出,非因凿有,亦非无因自生,那么)[汝]今[更审]详[谛]察,[谛]实地[审]察、[谛]实地[观]察:开[凿]这件事是[从人手,随]所执之器具之[方]便而[运转]所成,井外的[土]是[因]所挖掘的[地]被[移]出,[如是]所见之地中[虚空]究竟是[因何所出]呢?开[凿]之功与所现之[空]乃一[虚]一[实],二者体性完全不同,故应[不相为]有因果之[用],亦[非]可[和、非]可[合]。(故此虚空亦非从人手、工具、凿的动作及泥土和合而生。)[以上为破空从和合而生]。

  (既然虚空非从泥土或开凿之人手、工具等单缘而生,亦非多缘和合而生,)[不应]说井中的[虚空]是[无]所[从]来(无因而)生,无因而[自出]的吧?(若无因能出虚空,则遍法界应皆成虚空,怎还会有水、陆呢?又,有因尚且不能生,若无因则更无法生。结论:故知井中虚空非从无因生。)[以上为破空从无因生]。

  经文,[若此虚空性圆周遍,本不动摇,当知现前地、水、火、风均名五大。性真圆融,皆如来藏,本无生灭。阿难,汝心昏迷,不悟四大元如来藏,当观虚空为出?为入?为非出入?]这个重点在哪里?这个重点就是不悟四大,元如来藏。就是:你难道没有了悟,地、水、火、风,其实就是不生灭的如来藏吗?还有什么其实所谓的生灭和不生灭呢?还有什么不圆融的?因为它统统是性真圆融,都是如来藏的,不能安上任何的标签说是生灭或不生灭,所以就没有能所。如果你实在不了解四大,那么就应当观虚空看看,当观虚空到底是出是入?诸位!有出有入就是生灭,虚空没有出跟入。意思就是:地、水、火、风,其实当体即空,也没有所谓的出跟入、来去、生灭、增减;诸位!这个就是佛法,叫你体悟当体即空有这个好处,要不然你就会识心计度,但有言说,都不实义。

  换句话任何事情透过相,你只要作分析,这个是属于知识的层面,可以解决一些事情。譬如考古学家把骨头挖出来,就量量看,这个是多久的骨头,这就意识心了。到底这个骨头是属于哪一种动物的,就意识心;这个骨头到底是什么化石呢?或者是什么动物、植物,在哪一个朝代产生的,这个就是意识心的分别。这就是跟毛巾一样,一个毛巾所有的众生看,它统统叫意识心。如果我用尺来量它,就是数学,这个毛巾是几公分,数学就是推论意识心,开始用意识心。如果我们说这个毛巾是什么色,它就变成色彩学;如果我们这个毛巾里面的化学成分是什么?研究分析,它又变成化学。那么,这个毛巾做什么,是抛物线的旋转、是丢过来产生物理的作用,它又变成物理学的研究。这个毛巾的形状是清朝有的、明朝有的,这是历史学。在哪里出土的,就是地理学,开始全部是用意识形态在分析。这些都是意识心所表征、表现出来的,相的东西,它千变万化,不管你用哪一个角度,都能融入各个时空,或者是各个角度来诠释。

  相,它就是意识形态一直分析。开悟的圣者就不是这样子了,毛巾就是空,没有东西可以分析,意识心当体即空,歇即是菩提。你要研究也没有关系,见性不怕逻辑学、见性不怕数学。为什么?超越表相的东西,任何表相的语言、文字、意识形态,他都超越;包括这些物理学、化学,你也可以一样研究,难道见性的人就不懂得科学吗?也无妨!你怎么样子统统是表相、意识形态、统统是贴上标签,种种的记录,所有的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美术、音乐,统统是相上所构成的意识形态,变成一种纪录片的影像而已,任何的法都是这样子。如果我们懂得佛法,就了解毛巾当体就是空,当下就超越表相,就无可讨论,没有能所,没有东西让你分析,这样烦恼就会少。

  譬如一件衣服是名牌,这件名牌我们就会讨论它会多少钱,很贵!就开始是数学,这个名牌引起你的贪,这个就是心理学。这个名牌太多钱了,我老公没赚这么多钱!很想买可是没办法,很羡慕,就种种的心态又出来了。这个名牌就会引起意识心,金钱、数目、开始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开始一直演变出来,这个就是不悟的众生,就是一直在相上分析。这里告诉你:这个毛巾就是四大所构成的,当观虚空跟先由是一样的,那么,毛巾就是虚空,虚空就是毛巾,平等不二的东西,无可讨论,当体即空,放下,本来无一物。说我们去百货公司走一走,百货公司当体即空。人的那一座心中的山越不过去,就会一直变成我要去爬爬山、游山玩水走一走!这个都是四大所构成的东西,这并不是不好,以我们内四大去接触大自然的外四大,在没有证量的凡夫,这个还是挺重要的,散散心,大悟就无心可散了,散什么心,他早就无心了,日子就不得了!

  注释,[汝心昏迷]:你的心自昏暗、迷惑。[当观虚空,为出?为入?为非出入?]:[非出入],即非出非入。你现在是应把虚空看作是由开凿而从地中出的呢?还是由于移土后而从外面入的呢?(这两种皆属有因生);还是无出无入自然而有的呢?(这一种是属无因生)。此句之意即:阿难,你是把这虚空看成是因缘生的呢?还是自然有的?

  义贯:[若此虚空]其[性]实[圆]满[周遍]十方,[圆]就是不缺,法当体即空就不缺,所有的性其实都是圆融的。[本不]生灭[动摇,当知]虚空与[现前]之[地、水、火、风,均名]为[五大],其[性真]实[圆融,皆]是[如来藏],从[本]以来原[无生灭。阿难],只是[汝心]自[昏]暗[迷]惑,[不悟四大元]是[如来藏],故其体非和非合,非不和合;且汝今[当观虚空,为]因凿而从地中[出]呢?抑[为]因移土而从外而[入]?(因缘而生?)抑[为非出]非[入],无因而自然生?

  经文,[汝全不知:如来藏中,性觉真空,性空真觉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;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阿难,如一井空、空生一井,十方虚空亦复如是,圆满十方,宁有方所?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;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]

  [识心分别计度]是什么意思?所有的众生在相上加以执着、分析,透过意识心,种种的心它就一直跑出来,就一定会有执着、分别、产生颠倒,严重者种族跟种族厮杀;严重的话国家跟国家战争,这个都是因为识心分别计度而来的。为什么?看法不同。人为什么会活得这么累呢?因为每一个人的看法不同,所以,活得很累。

  注释,[如一井空,空生一井]:例如凿一井而成空,则得空生于一井之中。

  义贯:[汝全不知]:众生本具之[如来藏中],其如来藏[性]所现之种种[觉]知实为[真空],以托缘幻现,无实体故,然亦以如来藏[性]之真[空]乃能现出世间之[真觉](此即如来藏虽随缘而体不变,体虽不变而能随缘),是故其性究竟[清净],从[本]而[然],其体则[周遍法界]。以如来藏具如是不思议性业用,故能[随]九法界[众生心]之胜劣,[应]其[所知量]之大小而现其如幻业报中之空大。[阿难,如]开凿[一井]而成[空],则得[空生]于[一井]之中,由此类推,[十方]世界之[虚空亦复如是],空性本即[圆满]周遍[十方]世界[宁有](怎有)一定来处之[方所]可得?实乃九法界之众生皆[循]其本[业]而开[发]显[现]如来藏中如幻业报之空大。

  而[世间]之人愚痴[无知],如二乘及权教之人,昧于藏性不变之体,而将空大[惑为因缘]和合而生之性,[及]外道无智之人则惑为无因而生、[自然]而有之[性],凡此[皆是]凡外权小依第六[识心]所作之妄想[分别]周遍[计]着[度]量,[但有]虚妄名相[言说,都无实义]。

  最近的报纸登的,我们的精神病愈来会愈多,因为以前农业时代,生活比较单纯,譬如玩玩陀螺…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五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