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就出,就像今天的凸面鏡,映日。這個師父小時候也玩過,焦點,你只要對焦對對了,火就産生。日前求火,在太陽底下,古時候用銅凸鏡,把太陽光對焦,對准了火就生。
[火大之性,無有自體;我即自體。寄托于鑽木、執鏡、擊石等諸緣,而得顯現。又日、艾、鏡叁者],日就是太陽,艾就是艾草,艾植物名,多年生草本,嫰葉可以食用,老葉可製成艾草,可以當作針炙用。日光就是太陽,底下放艾草,鏡放在中間,鏡叁者。只要反射過來的光,集中在艾草,現在凸透鏡就能夠光線直接貫過去,以前就銅,反射過來銅集中。日、艾、鏡叁者[爲諸緣。溫陵戒環法師所謂:“火無體,寓物成形者”是也。汝觀下,要阿難就事以驗。汝觀看室羅筏城之中,未食之家,要炊爨時,手執陽燧,在于日前求火,以爲炊爨熟食之用。陽燧是取火之鏡,以此試驗,火大是否和合而有]。
底下佛陀所講的統統不是和合,非和合。[陽燧,崔豹古今注雲:以銅爲之,如鏡之狀,照人則影倒],影子顛倒,[向日則火生。淮南子曰:“燧、火方諸也]。方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精珠,這個[方]就是石,石珠就是水精珠。[王充論雲:五月丙午日午時,燒煉五方石,圓如鏡],五方石就是古人反射日光用的,[中央窪],就是凹進去,這是古時候用的,不是今天。[天晴向日,其光影注處即燒。引此一事,以爲下文,破和合立難之本]。
[巳二 就求詳辨]
經文,[阿難,名和合者,如我與汝,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爲一衆;衆雖爲一,诘其根本,各各有身,皆有所生,氏族名字。如舍利弗,婆羅門種;優樓頻螺,迦葉波種;乃至阿難,瞿昙種姓]。
[此舉和合之例反例火大,不同如是。凡言和合者,必先分而後合,如我與汝,一千二百五十比丘,今爲一衆,是爲和合;衆雖爲一,若诘其和合之根本,各人有各人之身,皆有各人所生之姓氏、種族、名字不同,後合爲一衆。火大若是和合者,火大是一,若诘其根本,亦應各有體質、種類、名字不同,如可指出日來之火],從日光來的火,還是[艾生之火],還是[鏡出之火,今合爲一,可說和合,若不爾者,和合之義,自不能成]。
[如舍利弗,婆羅門種,此雲淨裔,謂是梵(淨也)天苗裔];梵天就是淨天。[又雲淨志],就是[志生淨天],這是[印度智識階級。優樓頻螺此雲木瓜林,依此林修道故,依之立名。迦葉波種,此雲龜氏,先人在此修道,感靈龜負圖而應,以是命族。阿難瞿昙種姓,此雲甘蔗種族,佛之始祖,日炙甘蔗而生],[炙]就是曬,[號瞿昙氏;又譯日種,又譯甘蔗,後四世改爲釋迦。此舉衆之所生,氏族名字也]。
經文,[阿難,若此火性,因和合有,彼手執鏡,于日求火,此火爲從鏡中而出?從艾出?爲于日來]?
阿難,如果這個火性是因爲和合而有,那麼,他的手執那個反光的鏡子,怎麼樣?于日求火,在日光,烈日陽光之下求火。此火爲從鏡中而出呢?是從鏡子跑出來嗎?還是從艾草自己跑出來的火?還是來自于日光?剖析、冷靜一下看這個火從哪裏來?
[此文前二句先牒定,下標征。若此火性,是因和合有者,彼人手執火鏡,于(在也)日前求火,此火爲從鏡中而出來?爲從艾中而出來?爲于日中而出來?先征後破]。
經文,[阿難,若日來者,自能燒汝手中之艾,來處林木,皆應受焚]?
阿難,如果這個火從太陽那邊來,不借其它的因緣,從太陽就可以燒起來,那麼,自能燒汝手中之艾,不得了,日光也來到林木啊,這林木都應當燒起來才對啊?爲什麼沒有?如果說這個火從太陽來,當然也會燒你手中的艾草的話,這日光也來到林木,按照道理來講,這些森林統統應當燒起來。
[此破火從日來。若謂火從日來,自能燒汝手中,所持之艾,是日中有火,來處所有山林樹木,爲日所照之處,皆應受焚;今既不焚,則知此火,非從日來矣]。
底下繼續分析,經文,[若鏡中出],如果這個火,不借其他的因緣,從鏡子自己跑出來,反射鏡、我們現在的凸透鏡,從鏡子自己跑出來,[自能于鏡,出然于艾,鏡何不镕?纡屈也汝手執,尚無熱相,雲何融泮]?
如果這個火是從鏡子跑出來的,自然能出火燃燒這個艾草,[然]跟[燃]是一樣的,[出]就是出火,出火燃燒艾草,我現在請問你,鏡子會自己出火燃燒艾草,那鏡子本身爲什麼不熔化?你還要彎曲你的手指拿這個鏡子,拿鏡子要彎曲手指拿,不能手指直直的,必須要彎曲拿鏡子。[纡]就是曲,彎曲你的手拿反光鏡,連一點熱相都沒有,雲何融泮?[泮]就是化,雲何融化呢?
[此破火從鏡出。若謂火從鏡中而出,自能于鏡中出來,然燒于艾,是鏡中具火大,火能克金,鏡何以不銷熔?又鏡中有火,定有熱相,現纡屈汝手,執持此鏡,尚無熱相],連一點熱相都沒有,[鏡雲何而得融泮?融泮即化也。鏡既不熱,則知此火,非從鏡出矣]。不是從鏡子出。
經文,[若生于艾,何藉日鏡,光明相接,然後火生]?
如果火自己從艾草産生火,那又何必借著日光還有鏡子?光明相接就是天空當中這光明相接到地面來,從天接到地,太陽的光透過銅鏡,聚集反射而到這個艾草上面。如果這個火從艾草跑出來,那又何必借重日光和鏡子,從天空的光明接下來到地面,然後火才産生?可見火不生于艾草。
[此破火從艾生]。單單艾草是不能生火的,[若謂火大出生于艾,艾當自燃,又何所借日鏡光明,與艾相接,然後火于艾生。不接不生],就是這個日光不接到地面來,也不可能産生火。[則知火大,非從艾生矣]。
經文,[汝又谛觀:鏡因手執,日從天來,艾本地生,火從何方,遊曆于此]?
你好好的觀察觀察,鏡子是因爲你手,執在你的手中;日光是從天空、天上來的;艾是從本地而生的,火到底是從哪裏而跑到這裏來?好好的觀照,日光不能生、鏡不能生、艾草不能生;單日不能生、單鏡不能生、單單艾草也不能生,你好好的觀察看看,統統不能生,爲什麼湊在一起火就跑出來?
[此要阿難,再谛實觀察,鏡、日、艾叁者,各有從來,而火何所從來,而遊曆于艾乎?既無從來,當非和合]。
經文,[日、鏡相遠,非和非合;不應火光,無從自有]?
日就是太陽,鏡子離的那麼遠怎麼合啊?二種東西既不和,也沒有合在一起;二種東西離那麼遠,沒有合,也沒有緊密在一起,二種[和、合]都沒有,非和非合,不應火光,無從自有,這個就破無因論,不應當說火光沒有原因就冒出火來。
[凡言和合,須同處相雜相交,現日之與鏡,一在天,一在地,相隔遙遠,非有和合之相。後二句反難雲:不應當火光,無因自然而有;從即因也。以上至非和非合止,先破因緣,後二句及自然]。
[巳叁 結顯體用]
經文,[汝猶不知:如來藏中,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,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]。
你仍然不了解,在如來藏性當中,性火真空,就是性具之火即是真體之火;本性具足之火它就是真體之火,意思就是火是真心的火、是本性的火,沒有障礙的。性空真火,性具的空就是真體所現的火,叫做真火。性具的空,在本性是絕對的空,可是它能夠現出火,這是真體所現出來的火,而這個火就是本性,其實它是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,所有火的發揮其實都是你的本性,它是完全清淨的,就看你的業!惡業重了,你發明的就是惡火,譬如你到地獄去,你也看到火啊,到地獄去的時候就是火燒,我們每個月都誦《地藏經》,你看,烊銅灌口,你看到的統統是火,可是那個是懲罰你的火;人間的火最多燒燒森林、房子;當然有時候會燒死很多人,火燒也是很不幸,可是那個火不是象地獄衆生,地獄衆生是一直苦,而且從來沒有停止。你看同樣的火,在地獄那是受苦懲罰的工具,在地獄哪有時間煮飯?連休息一時一刻都沒有辦法,就是在人間無間斷的起惡心、無間斷的造惡!
廣化律師有一次閑來沒事開示,說:諸位比丘爲什麼會下地獄呢?爲會長說:一個人一輩子沒有做過一件善事,統統做惡事,發惡心、做惡事!不下地獄也不容易!爲什麼?他是連一點點福報都沒有的人,會下地獄;如果有一點福報撐著還不至于那麼嚴重,至少一輩子裏面還做幾件善事,還撐著。他說:下無間地獄的人是一點福報都沒有,福報全部用盡,造盡人世一切的罪惡、罪孽,身口意完全造了無盡的惡業才會下地獄。諸位比丘!要下地獄其實是不容易的,你想要進去報名還要有條件的,條件就是一件善事都不做,整天幹壞事,福報統統用完了。就象是銀行存的錢鄰光了,還刷卡還刷爆,還欠銀行好幾億,不是欠幾塊錢,幾塊錢容易還;下地獄就是這樣,福報完全享盡、用盡了,一點都不保留!
在座諸位,用銀行來比喻,下輩子想過得快樂一點嗎?那麼,銀行就得存錢——修功德、做福德、供養叁寶、護持正法、不遺余力、做善事,待人處事。今天碰到一個很惡劣以前得罪你的,你就起一念嗔恨心,就等于從銀行領十萬出來,花完了!這個人碰到以後惡口又出來了:我甯願死也不願意碰到你!好!又領二萬出來花了,實在忍不住,可是他偏偏要講,你也沒辦法,銀行存款又少一筆了!所以說這個,內心裏面的世界控製一下,起貪、嗔、癡,這個就是領錢。你自己要用什麼控製一下,用智慧好,還是要用慈悲呢?佛教就是慈、悲、喜、舍。底下,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。你依然不知道,如來藏中,性具之火就是真體之空,性具之空就是真體所顯現的火,清淨本然,是周遍法界。
[此顯全體圓融。猶者依舊也。不知由無真智,不達真理,如來藏,即是清淨實相真理,火大是事,事不離理,由阿難狹劣無識,不能通達,清淨實相。故責雲:吾先爲汝發明,地大即藏性,應當覺悟,何以汝依舊不了知,火大即藏性之中,本有之物,乃天真本具非和合不和合也?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…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七大即如來藏 周遍法界 第二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