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就出,就像今天的凸面镜,映日。这个师父小时候也玩过,焦点,你只要对焦对对了,火就产生。日前求火,在太阳底下,古时候用铜凸镜,把太阳光对焦,对准了火就生。
[火大之性,无有自体;我即自体。寄托于钻木、执镜、击石等诸缘,而得显现。又日、艾、镜三者],日就是太阳,艾就是艾草,艾植物名,多年生草本,嫰叶可以食用,老叶可制成艾草,可以当作针炙用。日光就是太阳,底下放艾草,镜放在中间,镜三者。只要反射过来的光,集中在艾草,现在凸透镜就能够光线直接贯过去,以前就铜,反射过来铜集中。日、艾、镜三者[为诸缘。温陵戒环法师所谓:“火无体,寓物成形者”是也。汝观下,要阿难就事以验。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,未食之家,要炊爨时,手执阳燧,在于日前求火,以为炊爨熟食之用。阳燧是取火之镜,以此试验,火大是否和合而有]。
底下佛陀所讲的统统不是和合,非和合。[阳燧,崔豹古今注云:以铜为之,如镜之状,照人则影倒],影子颠倒,[向日则火生。淮南子曰:“燧、火方诸也]。方诸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精珠,这个[方]就是石,石珠就是水精珠。[王充论云:五月丙午日午时,烧炼五方石,圆如镜],五方石就是古人反射日光用的,[中央洼],就是凹进去,这是古时候用的,不是今天。[天晴向日,其光影注处即烧。引此一事,以为下文,破和合立难之本]。
[巳二 就求详辨]
经文,[阿难,名和合者,如我与汝,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;众虽为一,诘其根本,各各有身,皆有所生,氏族名字。如舍利弗,婆罗门种;优楼频螺,迦叶波种;乃至阿难,瞿昙种姓]。
[此举和合之例反例火大,不同如是。凡言和合者,必先分而后合,如我与汝,一千二百五十比丘,今为一众,是为和合;众虽为一,若诘其和合之根本,各人有各人之身,皆有各人所生之姓氏、种族、名字不同,后合为一众。火大若是和合者,火大是一,若诘其根本,亦应各有体质、种类、名字不同,如可指出日来之火],从日光来的火,还是[艾生之火],还是[镜出之火,今合为一,可说和合,若不尔者,和合之义,自不能成]。
[如舍利弗,婆罗门种,此云净裔,谓是梵(净也)天苗裔];梵天就是净天。[又云净志],就是[志生净天],这是[印度智识阶级。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,依此林修道故,依之立名。迦叶波种,此云龟氏,先人在此修道,感灵龟负图而应,以是命族。阿难瞿昙种姓,此云甘蔗种族,佛之始祖,日炙甘蔗而生],[炙]就是晒,[号瞿昙氏;又译日种,又译甘蔗,后四世改为释迦。此举众之所生,氏族名字也]。
经文,[阿难,若此火性,因和合有,彼手执镜,于日求火,此火为从镜中而出?从艾出?为于日来]?
阿难,如果这个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,那么,他的手执那个反光的镜子,怎么样?于日求火,在日光,烈日阳光之下求火。此火为从镜中而出呢?是从镜子跑出来吗?还是从艾草自己跑出来的火?还是来自于日光?剖析、冷静一下看这个火从哪里来?
[此文前二句先牒定,下标征。若此火性,是因和合有者,彼人手执火镜,于(在也)日前求火,此火为从镜中而出来?为从艾中而出来?为于日中而出来?先征后破]。
经文,[阿难,若日来者,自能烧汝手中之艾,来处林木,皆应受焚]?
阿难,如果这个火从太阳那边来,不借其它的因缘,从太阳就可以烧起来,那么,自能烧汝手中之艾,不得了,日光也来到林木啊,这林木都应当烧起来才对啊?为什么没有?如果说这个火从太阳来,当然也会烧你手中的艾草的话,这日光也来到林木,按照道理来讲,这些森林统统应当烧起来。
[此破火从日来。若谓火从日来,自能烧汝手中,所持之艾,是日中有火,来处所有山林树木,为日所照之处,皆应受焚;今既不焚,则知此火,非从日来矣]。
底下继续分析,经文,[若镜中出],如果这个火,不借其他的因缘,从镜子自己跑出来,反射镜、我们现在的凸透镜,从镜子自己跑出来,[自能于镜,出然于艾,镜何不镕?纡屈也汝手执,尚无热相,云何融泮]?
如果这个火是从镜子跑出来的,自然能出火燃烧这个艾草,[然]跟[燃]是一样的,[出]就是出火,出火燃烧艾草,我现在请问你,镜子会自己出火燃烧艾草,那镜子本身为什么不熔化?你还要弯曲你的手指拿这个镜子,拿镜子要弯曲手指拿,不能手指直直的,必须要弯曲拿镜子。[纡]就是曲,弯曲你的手拿反光镜,连一点热相都没有,云何融泮?[泮]就是化,云何融化呢?
[此破火从镜出。若谓火从镜中而出,自能于镜中出来,然烧于艾,是镜中具火大,火能克金,镜何以不销熔?又镜中有火,定有热相,现纡屈汝手,执持此镜,尚无热相],连一点热相都没有,[镜云何而得融泮?融泮即化也。镜既不热,则知此火,非从镜出矣]。不是从镜子出。
经文,[若生于艾,何藉日镜,光明相接,然后火生]?
如果火自己从艾草产生火,那又何必借着日光还有镜子?光明相接就是天空当中这光明相接到地面来,从天接到地,太阳的光透过铜镜,聚集反射而到这个艾草上面。如果这个火从艾草跑出来,那又何必借重日光和镜子,从天空的光明接下来到地面,然后火才产生?可见火不生于艾草。
[此破火从艾生]。单单艾草是不能生火的,[若谓火大出生于艾,艾当自燃,又何所借日镜光明,与艾相接,然后火于艾生。不接不生],就是这个日光不接到地面来,也不可能产生火。[则知火大,非从艾生矣]。
经文,[汝又谛观:镜因手执,日从天来,艾本地生,火从何方,游历于此]?
你好好的观察观察,镜子是因为你手,执在你的手中;日光是从天空、天上来的;艾是从本地而生的,火到底是从哪里而跑到这里来?好好的观照,日光不能生、镜不能生、艾草不能生;单日不能生、单镜不能生、单单艾草也不能生,你好好的观察看看,统统不能生,为什么凑在一起火就跑出来?
[此要阿难,再谛实观察,镜、日、艾三者,各有从来,而火何所从来,而游历于艾乎?既无从来,当非和合]。
经文,[日、镜相远,非和非合;不应火光,无从自有]?
日就是太阳,镜子离的那么远怎么合啊?二种东西既不和,也没有合在一起;二种东西离那么远,没有合,也没有紧密在一起,二种[和、合]都没有,非和非合,不应火光,无从自有,这个就破无因论,不应当说火光没有原因就冒出火来。
[凡言和合,须同处相杂相交,现日之与镜,一在天,一在地,相隔遥远,非有和合之相。后二句反难云:不应当火光,无因自然而有;从即因也。以上至非和非合止,先破因缘,后二句及自然]。
[巳三 结显体用]
经文,[汝犹不知:如来藏中,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]。
你仍然不了解,在如来藏性当中,性火真空,就是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火;本性具足之火它就是真体之火,意思就是火是真心的火、是本性的火,没有障碍的。性空真火,性具的空就是真体所现的火,叫做真火。性具的空,在本性是绝对的空,可是它能够现出火,这是真体所现出来的火,而这个火就是本性,其实它是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所有火的发挥其实都是你的本性,它是完全清净的,就看你的业!恶业重了,你发明的就是恶火,譬如你到地狱去,你也看到火啊,到地狱去的时候就是火烧,我们每个月都诵《地藏经》,你看,烊铜灌口,你看到的统统是火,可是那个是惩罚你的火;人间的火最多烧烧森林、房子;当然有时候会烧死很多人,火烧也是很不幸,可是那个火不是象地狱众生,地狱众生是一直苦,而且从来没有停止。你看同样的火,在地狱那是受苦惩罚的工具,在地狱哪有时间煮饭?连休息一时一刻都没有办法,就是在人间无间断的起恶心、无间断的造恶!
广化律师有一次闲来没事开示,说:诸位比丘为什么会下地狱呢?为会长说: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善事,统统做恶事,发恶心、做恶事!不下地狱也不容易!为什么?他是连一点点福报都没有的人,会下地狱;如果有一点福报撑着还不至于那么严重,至少一辈子里面还做几件善事,还撑着。他说:下无间地狱的人是一点福报都没有,福报全部用尽,造尽人世一切的罪恶、罪孽,身口意完全造了无尽的恶业才会下地狱。诸位比丘!要下地狱其实是不容易的,你想要进去报名还要有条件的,条件就是一件善事都不做,整天干坏事,福报统统用完了。就象是银行存的钱邻光了,还刷卡还刷爆,还欠银行好几亿,不是欠几块钱,几块钱容易还;下地狱就是这样,福报完全享尽、用尽了,一点都不保留!
在座诸位,用银行来比喻,下辈子想过得快乐一点吗?那么,银行就得存钱——修功德、做福德、供养三宝、护持正法、不遗余力、做善事,待人处事。今天碰到一个很恶劣以前得罪你的,你就起一念嗔恨心,就等于从银行领十万出来,花完了!这个人碰到以后恶口又出来了:我宁愿死也不愿意碰到你!好!又领二万出来花了,实在忍不住,可是他偏偏要讲,你也没办法,银行存款又少一笔了!所以说这个,内心里面的世界控制一下,起贪、嗔、痴,这个就是领钱。你自己要用什么控制一下,用智慧好,还是要用慈悲呢?佛教就是慈、悲、喜、舍。底下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。你依然不知道,如来藏中,性具之火就是真体之空,性具之空就是真体所显现的火,清净本然,是周遍法界。
[此显全体圆融。犹者依旧也。不知由无真智,不达真理,如来藏,即是清净实相真理,火大是事,事不离理,由阿难狭劣无识,不能通达,清净实相。故责云:吾先为汝发明,地大即藏性,应当觉悟,何以汝依旧不了知,火大即藏性之中,本有之物,乃天真本具非和合不和合也?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…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二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