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它是屬于見大,也就是八識裏面的見精映在根性裏面,映在六入的根性裏面,見精。十二處分六根跟六塵,六根分浮塵根跟勝義根,還有根性;浮塵根跟勝義根都是肉做的,是神經系統,屬于地水火風空;十二處六根的根性它是屬于見大;十二處裏面的六塵它是屬于五大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是屬于五大。十八界——一、六根,是浮塵根跟勝義根,它是屬于五大;六根的根性,那就是見精了,就是屬于見大。十八界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是屬于五大——地水火風空;十八界裏面六識,最重要就是識大,識大是真正的六識,主要是討論這個。所以,四科你看看,五陰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其實會歸下來就是七大。這樣歸納起來,《楞嚴經表解》多好,師父在叁十二歲的時候就做這一本,想想看你叁十二歲,你現在在哪裏啊?叁十二歲!這不是說我很行,而是說我有一點點少許的善根,要做這一本,你就必須要好好的研讀《楞嚴經》。
[意謂汝阿難,不達諸大之性,非和合非不和合,故教觀地大。 汝且觀察,此地大之性,有粗有細,粗者爲大地,細者爲微塵,至鄰虛塵],接近虛空,達到很小很小的顆粒微塵。[以微塵分析作七分,名極微塵;極微塵再分析作七分],七分再七分的話[名鄰虛塵,故用一至字]。
[鄰虛塵是析彼極微塵,七分所成。一極微塵,分作七個鄰虛塵、此塵是色邊際相。文中色邊際相四字,當在七分所成之下,諒系抄寫之誤。若連上者,以極微塵,非是色邊際相,因尚有鄰虛塵故,自當易之]。所以,我剛剛告訴諸位,那二句是要調過來的。[應作如是解:析彼極微塵七分所成之鄰虛塵,即是色邊際相;與虛空爲鄰,故名鄰虛塵。不能更析,若更析鄰虛,即歸于空,實是空性,而非色性矣]。
[巳二 就析詳辨]
經文,[阿難,若此鄰虛,析成虛空,當知虛空,出生色相]。
阿難,如果這個鄰虛塵繼續把它分析,鄰虛就是接近虛空,再繼續把它分析,就是阿難以前存在的觀念,你就知道分析到最後會變成虛空。那這樣子話,虛空比鄰虛塵小,鄰虛塵一分析一分析,分析以後,虛空跑出來了,這就是權教、二乘人所執著的角度,而佛用他的角度來破他。所以,姑且你這樣講,是尊重你以前聽經聞法以後所建立的緣起的觀念;緣起的觀念,你要緣起就一定要有基本的元素,基本元素就是顆粒微塵,顆粒微塵最小就是鄰虛塵,那麼,鄰虛塵是不是再分析可以變成虛空?佛就是這樣告訴你,色分析到最後是不是可以變成空?現在問題在這個地方。
如果這個鄰虛塵再繼續分析下去,就沒有東西可以分析,因爲接近虛空,虛空就跑出來了,這個就是你們以前所學的,你們的觀念。那麼反過來講,集合虛空就會産生色相,因爲你認爲析色可以成空嘛,分析色,一直切割可以跑出虛空,那麼,表示集虛空,當知虛空就會跑出色相出來。
[此就析色歸空,而定合空成色。謂若此鄰虛塵,既可析成虛空],可以把它分析,[自當以此例知,虛空定能出生色相,空生色相,本無是理]。虛空是無相怎麼可以産生色相,[佛故意爲難,以破和合之計],所以,釋迦牟尼佛要阿難體會什麼?體當體即空,不是析空,用析空、次第性、意識形態、觀念,是不能進入佛的領域,佛要阿難好好體悟當體即空的道理。所以,[並破此方儒宗所執,虛以生氣],[虛]就是虛空。[氣以成形,而世間萬物,皆從陰陽之氣,所成等僞]。等僞就是不究竟。
經文,[汝今問言:由和合故,出生世間,諸變化相]。
現在就問由四大和合出生世間,在阿難你的意思,這樣問我,由種種的因緣和合,出生了世間四大種種變化之相,意思就是種種變化之相都是由地水火風多跟少元素所湊成的。
[此牒定和合因緣之執]。
佛就要破除他的觀念是錯的。
經文,[汝且觀此:一鄰虛塵,用幾虛空,和合而有?不應平聲鄰虛,合成鄰虛]。
這段的觀念,佛就故意告訴他,意思就是虛空比鄰虛更微細,那麼就是錯!虛空本身沒有體積,在唯識學裏面講叫沒有方分,就沒有體積。汝且觀此:一鄰虛塵,用幾虛空,和合而有?你好好觀察,一個鄰虛塵用多少的虛空和合而有?好!諸位看我手裏的一張紙,如果色法一直分析到最後會變成虛空,那就會是這樣子,就是色法裏面含有虛空;色法裏面含有虛空,它才會一直分析,一直分析最後才跑出空,色法裏面如果沒有虛空,你怎麼分析也跑不出空啊。
這裏就是姑且說色法有虛空,好如果把這張紙分成五十等份,分成最後就剩下手裏一點點,譬如它就接近鄰虛,因爲鄰虛看不到,用這個一點點變成鄰虛,鄰虛裏面含有一點點空,好!現在空在這個地方,含在這裏面,有幾虛空,和合而有?你說最小的這個鄰虛,再分析下去可以跑出空,那就表示說空集合起來會跑出一個顆粒微塵。譬如我手裏這一點紙是顆粒微塵,顆粒微塵再分析下去可以産生一個一個的空,爲什麼?他認爲可 以分析出很多的空,因爲顆粒微塵可以再分析嘛,把那個空集合起來又變成一個顆粒微塵,就像一個網你知道嗎?把虛空集合起來又變成一點,這觀念你知道嗎?表示虛空比鄰虛還微細的意思,站在這個角度來講,這個是錯誤的觀念!
汝且觀此鄰虛塵,用多少個虛空湊起來會變成一個顆粒微塵?(而有)不應鄰虛,鄰虛再合起來就會變成更多的色相,不可能鄰虛加起來變成鄰虛塵啊!所以,佛故意這樣講的。佛明明知道不可以析色入空,集空也不可能變色,佛要阿難好好的體悟,當體即空的道理。[此要阿難自己審觀,謂汝言世間諸法,和合發明;而鄰虛塵,即色法之一,亦應由和合而有。汝且觀此一鄰虛塵,用幾多虛空和合],因爲一個鄰虛塵就比較大了,再分析下去跑出虛空,那集虛空就會跑出鄰虛,這很簡單的道理,[而有此鄰虛塵也]。佛陀要告訴這一段,重要就是析色不能入空。[色、空相異,色是有相,空是無相,佛明知空無數量,本不可合,故意舉此,以破和合之計]。破和合要有基本元素,基本元素就是鄰虛塵,而鄰虛塵分析到最後可以變成虛空,那集多少虛空可以變成一個鄰虛塵?
[而鄰虛塵,色法之最小者,此塵之外,更無色法可和合,除非合空而成],用多少虛空和合而變成一個鄰虛塵,[故問用幾虛空,和合而有。設若汝說和合,乃是合色成色,非言合空成色者,豈是鄰虛,合成鄰虛耶]?如果你講和合,要怎麼講才有道理?合色成色有道理;可是合空成色,合無象的空,怎麼可以成色法,對不對?你說一個鄰虛分析到最後變成虛空,那虛空變成跑出色相出來了。
[倘說鄰虛合成鄰虛,則當有叁過:一者合自成自過]。那不可能,愈合愈大才對。[蓋唯有合他成自,未有合自成自者];合微小的不可能變微小,會變大。應當要合他成自,合別人成自,就變成一個更大體,沒有說合自成自體,因爲你體積一點點,兩個體積合起來一定比較大,怎麼會變成自己。你和我就變成我一個人,這個豈有此理?這是過失。
[二者合一成一過,蓋唯有合多成一,未有合一成一者];不可能!合多就變成一個個體,一合相嘛;更大,沒有說合一,又變成那個小小的一,合小小的一變成小小的一,這不可能![叁者合細成細過,蓋唯有合細成粗,未有合細成細者]。細慢慢的聚起來就一定粗,就看得到色相。[如是鄰虛,既非合色所成,當是合空而有],合色就變成更大的色,怎麼合鄰虛變成鄰虛,這是錯誤的。當然是合空才變成一個鄰虛;因爲鄰虛在這個角度來講,暫時姑且說鄰虛比虛空大,虛空更小。[故問其用幾虛空],多少個虛空湊合起來,才有一點顆粒微塵的鄰虛?[和合而有]?
經文,[又鄰虛塵,析入空者,用幾色相,合成虛空]?
這個比較難懂。又,這個鄰虛塵,因爲接近虛空,析入空者,鄰虛塵可以析入空,就表示鄰虛含有虛空的質素;質素就是成分。鄰虛塵如果沒有虛空,你再怎麼分析你也跑不出空啊!所以,在阿難的權教角度來講的話,析色到最後入空,這個就處處矛盾了。用幾色相,合成虛空?幾色相,用多少的鄰虛塵合成虛空?看這裏,這個比較難懂,不容易了解,因爲一個鄰虛塵比較粗,分成幾個比較細的虛空,合起來,集多少虛空變成一個顆粒微塵?這個比較容易了解;現在這個就很難,這個就搞不清楚他到底在講什麼?好,看師父給你剖析,會的話一念之間,不會的話很麻煩,晚上睡不著覺,到底是在講什麼?這個就會很麻煩。
譬如我手裏這張衛生紙可以分成五十個鄰虛塵,衛生紙都快撕光了你還是聽不懂。好,這個叫鄰虛塵,這個鄰虛塵有沒有含有空?有啊,只是阿難的角度來講這鄰虛塵當然含有空,才可以析入空;這個鄰虛塵沒有空的成分,你切一切還是沒有空啊!就像蛋糕一樣,蛋糕有甜,切一切哪一個小塊都有甜度,對不對?一塊蛋糕切成五十份,每一份蛋糕都有甜分,這樣才集合一個大的蛋糕。這個鄰虛塵就當成一個蛋糕,切一切以後,當然有虛空啊!佛就這樣講:用幾色相,因爲每一點都含有少許的虛空,那要集多少少許的虛空要集成一個大的虛空?諸位!佛陀告訴你:集虛空可以成空,集虛空可以成色嗎?不可能。好!現在反過來問你,用多少的色(帶有虛空的成分),色相、鄰虛塵,它帶有虛空的成分,帶有虛空的成分,切割以後,有了虛空的質素,切割以後變成每一點都含有虛空,再把它用幾色相,多少色相,每一點都含有少許的虛空,用多少色相合起來,是一個比較大的虛空?少許的蛋糕碎屑合起來就是一個大蛋糕就是這個意思。佛故意這樣問,它本身就是不對的。
再解釋一遍,又鄰虛塵,析入空者,如果把這個鄰虛塵當作一個具體來講,可以析入空,按照阿難你以前的觀念,用鄰虛,用你阿難權教的觀念來講,可以把它析入跑出虛空來講,那麼,請問你用多少的鄰虛,把它粉碎更小的鄰虛,每一個鄰虛帶著一個…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七大即如來藏 周遍法界 第一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