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•別業妄見 第四▪P2

  ..續本文上一頁個心在作用,而看你是用生滅的意識心,還是用不生不滅的真心。[須知真心雖不離見、聞、覺、知,本不屬見、聞、覺、知],真心就像虛空,虛空不屬于相,不壞相,可是不離相。須知真心雖不離見、聞、覺、知,但真心本不屬于見、聞、覺、知。[方有超脫之一日也]。

  如果真心是六根的話,那看什麼都執著什麼,真心永遠沒有辦法超越。所以,體非群相,虛空非群相,而不拒群相之發揮,真心不是六根;但是,不壞六根怎麼發揮。你怎麼發揮,它都是生滅,但是,當下即空,就是不生不滅。所以,大悟的人清淨自性,由六根來顯現種種的作用;而凡夫卻在六根當中完全束縛,根是造生死的根本,六根也是解脫生死的根本。所以,你只要見一切明暗、色空,知道那是幻,不被迷惑,如如不動,這樣子,歇即是菩提,佛性就顯,而且要真受益。[初令取上義轉釋竟]。

  [酉二 令對目前會釋]

  經文[是故汝今,見我及汝,並諸世間,十類衆生,皆即見眚,非見眚者]。

  是故你今就是阿難,見我就是見到佛,以及汝阿難。說:你今天看到了佛,以及阿難你本身,並諸世間,一切的世間,日月星辰、花草樹木、山河大地等等,還有一切衆生相,十類的衆生,這個問題出在哪裏?皆即見眚,見眚就是見病所成,因爲沒有智慧,不是透過真心在看事情,是透過妄心在看事情,所以,看什麼統統變成心靈的壓力、負擔。非見眚者,[非]就是不是象佛菩薩的能力,能見到赤眚之見者。非見眚者就是:非如佛菩薩,能見到赤眚之見。諸佛菩薩是能見眚,我們是被眚所束縛,衆生被見病所束縛,而佛菩薩是非見眚者,就是非如佛菩薩有能力,能夠看到眼睛有毛病、無明的見病,這是諸佛菩薩能見眚者。

  再講一遍:是故你今天見佛,以及阿難你本人,並諸世間,以及一切衆生相,十類的衆生,這個問題出在哪裏呢?認爲他有其自性,有其自性就著以爲實,認爲一切相是實在的相;事實上,實相是非相,對不對?空相才是實相。可是,他不是,他認爲那個就是實相,看花,就著花,不曉得花是顆粒微塵構成的,不知道!皆見眚,都是見病所造成的,非如佛菩薩能見到赤眚之見,因爲諸佛菩薩是能見眚者。

  [此對境會釋,真妄二見],真心和妄心。佛有叁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[見我即觀佛相好,及汝即阿難自身。世間指虛空、山、河、大地。十類衆生]:一切衆生相,[于十二類中,除無色、無想];因爲它沒有形相,[此舉聖、凡、依、正],統統包括在內。[此二見眚,字同義異],字是相同,可是,它的義理是不同。[上謂見有眚,下謂能見眚]。見有眚就是知見出問題、出毛病;能見眚:能見到眼睛有毛病、能見到知見有毛病,那麼,知見就沒有毛病了。所以,見有眚就是見病出狀況;能見眚是能見到知見出狀況,當然知見就沒有狀況、沒有病。

  [若自惑未除,縱觀如來勝相,猶是見帶眚病]。這一句太太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!爲什麼這一句非常重要呢?這個是修學佛道的人,必須要認清楚的真相,我們常常可以看到,念佛的人常講說:見佛、見相、見光、見蓮花、聞香;或者是說高僧大德往生以後,死了造的種種的相,譬如說他的骨頭像觀世音、在虛空當中産生蓮花;有哪個高僧死了以後,站在那裏看、照相,喔!蓮花;還有臺灣的八七水災,觀世音菩薩站在龍的上面,我告訴你:這些統統是照相館出的問題,你今天所有的感應的相片,99%張都是造假的!我不是說佛菩薩沒有感應,我也不是說佛菩薩沒有聖迹,不是這個意思;佛菩薩法身常住,我們早就知道,他時時刻刻會示現有緣的衆生;但是我們現在的人,見到這些感應,幾乎接近瘋狂,很難去把他扭轉,說:佛法它是心法,既然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就是叫你要用真心看待這一件事情,不是說佛菩薩沒有感應。

  有一個道場,這些比丘尼在誦《藥師經》、拜藥師忏,我也是剛好有因緣到那個道場;突然大家都很熱鬧,熱鬧什麼?因爲那個蠟燭有燒出類似白白的鐵,像鉛的那一種。兩邊的蠟燭都有燒出那個,因爲燃燒以後,燒出那一種鉛,白白的、硬硬的,那裏面大家都興奮的不得了,說:佛菩薩感應、藥師佛感應!我們如果見本性的人,了解這種情形。好!她們要拿來給我看,我說:這個不重要。這些法師不是很高興,因爲我沒有隨喜。後來我要走的時候告訴她們,說:我離開的時候,你把那個還沒有點的蠟燭切開來,那裏面一定有問題,這個實在不是佛法!我走了以後,她們把那個切開來,裏面有一條鉛線,後來人家打電話給我。

  我就告訴你:學佛的弟子,應當有佛的正知正見、正念、正覺、正受、正定、正精進。這個是佛一直在教導我們的;奈何末法的衆生,經教太難,心性難悟,所以,就用一些相的東西,看起來像善巧方便,但是,會誤導衆生。再來,我到中部的時候,有一個居士拿一個相片,說:這一張現在中部正流行,西方叁聖顯靈啊!哇!這個西方叁聖就像我們那個畫像一樣,然後就是用光零零亂亂的,就是說光弄出來的時候,那相片完全沒有規則,看起來就是內心覺得很煩躁、很悶,而且也沒有規則性。佛是大慈大悲、大喜大舍,我見到的佛光不是這樣子;那相片很零亂,我用一個比喻你們觀想看看:就像我們在慶典的時候放煙火,你觀想得出來嗎?那個相片全部都是煙火一樣,然後,後面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西方叁聖。

  他這張相片,要去洗一萬張跟人家結緣,我說:且慢!這個洗了,你有罪啊!他說:師父,這張相片這麼感應,佛菩薩現前,我去洗一萬張跟人家結緣,這樣有罪?我說:你有罪!這一張是造假的!別人講的話他還不聽,我講,還算有一點分量,他說:喔,師父!您是當今的大德,您說了算,我聽您的!趕快把它壓下來,要不然他要洗一萬張跟人家結緣,那慘了!我說:你的用心是給人家信心。他說:對啊!我說:這個信心裏面含有迷信、造假,而且壞佛的正見!我告訴你,如果佛教不是人生宇宙的絕對的真理,爲什麼叫做宗教是理智的延續,不是感情作用?如果說正統的佛教只用這幾張相片,還有人雲亦雲,這樣一直傳達,佛教能夠撐多久?

  今天感應的時候有信心,那明天沒感應了呢?大家爲了面子就會製造感應。你懂嗎?大家爲了面子就會製造感應,晚上隨便夢一點佛菩薩、相片,他就一直誇大其辭,這個就很慘!還看到八七水災,觀世音菩薩還騎龍,那個龍還看得那麼清楚。世間我都沒看過龍,觀世間菩薩還讓你用照相機照得那麼清楚?喂!觀世音菩薩是站在虛空呢,站在虛空,你由下面照上去,怎麼可以看得到他全身?你騙誰呀?怎麼可能?

  有一個高僧往生了,拿了一張現出蓮花的給我看,說:師父!這個某某老和尚往生了,照出來,在虛空當中現蓮花!我一看,那個蓮花怎麼會在下面?蓮花現在虛空,照相機照上去,從底下照上去,它是一個形狀,看到底部而已啊;他那麼厲害,照相機就像從上面照下來,可以看到整朵立體的蓮花?這樣一個角度都分不清楚?蓮花如果現在虛空,你從底下照上去,是照到底部啊!我說:這個難不成是坐飛機去拍的?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通?被那個相片耍得團團轉。沒有辦法,衆生又很喜歡這個。說幾個感應的故事,當然很振奮人心,年歲大的人,像師媽那種的八、九十的,看到這個:我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!有種種的感應,有種種的聖迹,這個當然是好事,給一個信心。

  正信的佛教是這樣嗎?這是究竟佛義嗎?這不是究竟佛義啊!所以,你用相來度衆生,那個只是暫時的,給一點信心、一點依靠;但是,如果要用這個,來入佛的究竟的實相,那沒有辦法,永遠沒有辦法!要用本性、真心。我們一個學佛的人、一個佛弟子,應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種種的感應呢?諸位!感應不是壞事,記得!不誇大其辭、不炫耀也不執著,了解,很好,有佛菩薩,這是給我們信心,很好,僅止于此。記得!經教要通,心性要明,煩惱要斷,這個才是根本!所以,要弄清楚。凡是文殊講堂教出來的佛弟子,應當很理性、應當很有智慧、應當入佛的正見,如如不動,不取于相。既然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這個就是相、就是虛妄,佛法在追求生命的究竟義,不是在緣起緣滅的這一些種種的感應作文章。我已經一再重複強調:感應不是壞事,但是,過分的強調,佛教變成非理性的行爲。

  有一個比丘來到這,他第一句話說:請問慧律法師,你開悟嗎?我說:我從來不迷,不需要加一個悟,那個是頭上安頭。我說:法師!你修什麼行?他說:我修念佛。我說:你修念佛做什麼?他說:我修念佛,就求生極樂世界。我說:你念佛求生極樂世界,那麼,基督教念上帝、念耶稣基督、念耶和華,往生天堂;佛弟子念佛求生極樂世界;天主教、基督教人家信仰上帝,求生天堂。法師!你能說說看,求生天堂跟我們求生極樂世界有什麼不同?同樣是求!來,法師,既然你修了二十幾年,你試說說看,不同點在哪裏?他說不上來,就一直愣在那邊,一句都回答不出來。我跟法師說:那我們不是跟外道一樣嗎?你這樣拜佛、信佛,卻不知道他的淨土的思想、那你這樣跟求生天堂的外道不都一樣嗎?你一點都回答不出來!問題出在哪裏?問題出在極樂世界 是心性的東西;外道是二元對立的東西,這個就是大問題!今天你求生天堂,那是屬于立一個主、一個能、一個所,所以,你有來有去,到那個地方。極樂世界,歇即是菩提,即心就是淨土,你一定要了解,信、願、行不離清淨自性,回歸當下,這個才是真正淨土的思想;全性即修,全修即性,平等不二,這個才是淨土的思想。

  我告訴諸位:佛法不是拼命修就能成就的,沒有善知識的指引,即使你拼到死,也不知道方向;沒有善知識的指引,你根本就不知道佛法的偉大、究竟義在哪裏,你沒有辦法分辨,不是明眼人。底下,若自惑未除,縱觀如來勝相,勝相…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同分妄見•別業妄見 第四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