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▪P11

  ..續本文上一頁,我們自我反省有沒有錯;如果自我反省沒有錯:我沒有對不起因果,沒有對不起良心,其他的就不是我們的事、不是我們的問題了,那是別人的問題了![行行契真,]“契”就是合于真如,你如果每一念起回光返照,那麼,你每一種修行就合真如,如如不動。[名爲同入,清淨實相。本經謂圓照清淨覺相,此清淨實相者,即清淨覺相也。實相無相,]實相是無相。[不在內、不在外、]就是不在心,不在內心、不在外境,[不在中間,俱無所在,]因爲世間是無常變化的東西,不住一切法,名爲真住,若有所住,即成非住。[此不變也。實相無不相,]我們如果放得下。[具足恒沙稱性功德之相,此隨緣也。]菩薩!我現在講一個理論,你要注意聽,我今天要給你一千萬;不只一千萬,我底下講的這幾句話價值一億,待會你這一分鍾聽完後,你馬上變成世間最富有的人,你馬上變成世間最富有的人!你今天辛苦地賺錢,拼死拼活地地賺錢,是爲了什麼?爲了叁餐溫飽:還有爲了什麼?爲了生活能快樂一點。對不對?而我們的欲望沒有一個界限,錢賺得愈多,欲望就愈多,所以,你看,有錢人沒辦法節製,沒辦法節製,所以,賺愈多錢,有時候變成窮人。學佛的人現在要用智慧來觀照,我們今天所要做的事就是知足,把欲望減到最少,有錢人去餐廳,花七、八千塊吃一頓飯;我們經濟不好,但是,要吃飯並不困難,一餐七、八十塊,買一個便當就算四十好了,兩個便當,兩餐八十塊;早餐吃大餅、饅頭、米漿,花個十塊錢,一天的飯錢,花不到一百塊,花不到一百塊!我們一百塊可以過一天,他一萬塊也是過一天,我說你現在是世間最富有的人就是說:你現在所有的欲望統統放下,統統放下,用很平凡的想法,去過日子,所有的金錢、外境,對我們的引誘都沒有作用。我今天就是這樣想:我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,錄大量的錄音帶救世、送佛書到大專院校。現在我們錄音帶基金反應很熱烈,反應很熱烈,今天車姓鄉、中興新村的一些菩薩來,師父送他們十幾萬的錄音帶,應該有十幾萬吧!讓他們拿回中興新村、南投,全部分發出去,數量很驚人,足足有多少人在聽錄音帶不得而知!你看,這就是二百塊的功德;這個月你們還沒有繳,講到這個,最主要就是要講這一句。所以,智慧就是一切的財富,菩薩!知道嗎?智慧就是一切的財富,擁有智慧,擁有真理,我們就是世間最富有的人,不缺少什麼,爲什麼?那句話:具足恒沙稱性功德之相,我們的本性就是具足一切之相,這就是隨緣,隨緣,隨緣的意思就是放下,萬緣放下,萬緣放下。[實相、無相無不相,若言其空,大用]就是妙有。[曆曆,]“曆曆”就是分明。妙有現前,清清楚楚,大用現前。[真空不礙妙有;若言其有,全體寂寂,]你說它有,一切都是緣生緣滅的東西,當體就是空性。所以說:[妙有不礙真空。]真空不礙妙有。[此不變常隨緣,隨緣常不變也。]你如果保持一顆如如不動的心,隨一切因緣,都不要動到念頭,不要強加分別,不要常常覺得別人在講我們的壞話,要常常覺得對方是菩薩,罵我們也好,毀謗我們也好,都把他當作是菩薩,隨緣則常常不變,不變則常常隨緣。[簡異小乘,事相住持,]事相就是在事相上打轉。小乘的叁寶,看到的佛像,石頭、木雕的、金做的,佛像;法寶:經典;僧呢?就是出家,這叫做事相叁寶。自性叁寶就是:本性具足的佛,具足的法,具足的僧,自性叁寶。[以顯大乘實相住持也。]實相就是無相。[以大圓覺,爲我伽藍者:謂不依世界住止,]不依世界,不是依照外境。[乃住心境雙亡之地,]清淨的大圓覺心中無念。[八識海澄,流注相滅。以大圓覺,平等普照,寂滅無二,體遍法界,故得名大。以爲我之伽藍,于四智中,即大圓鏡智也。]大圓鏡智。

  [【“身心安居平等性智;涅槃自性,無系屬故。】]系屬就是束縛,沒有任何的壓力、壓迫,沒有任何的困擾,叫做系屬。身心安居,平等性智,涅槃自性,無系屬故。

  [圭峰大師雲:身,即五識,]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[依色根所發故;]色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的色。[心,即意識,以五識取塵,意識分別,熏動心海,]熏習,“熏”,能所二取名熏;能取所取名熏;能所不亡名熏;有增有減名熏,熏動心海,二取不亡,能取所取。[波浪從生,故不名安。]我們現在每一天都是分別,強烈的痛苦,不能自在。[今意無分別,五不妄緣,]五種不虛妄的執著。[識浪永寂,與體一如,故名安也。身安故,即成所作智;心安故,即妙觀察智。平等性智者:此以四惑相應,]就是癡、見、愛、慢,我癡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,與這四惑相應。第七意識執著第八意識,執著阿賴耶識,[妄計賴耶,爲自內我,]我。所以說:以心緣心真帶質,中間相分兩頭生,中間相分,那個相分就是我相,兩頭就是從第七意識執著第八意識而産生的,叫做中間相分兩頭生。以心緣色似帶質,中間相分一頭生,就是指第六意識的執著,這等到唯識學裏面再講。爲自內我,執著。[于平等理中,]實在是我一切相;但是,我們不了解空性的道理,一切都在錯覺裏面打轉,分別好壞、高下、貧富、有無,分別這個是總編,那個是乞丐,其實都是空性的東西,結果,[起不平等見。]不平等的,不平等的。[今既所緣性寂,能緣七識自如,]自如。[如性皆同,即平等性智。涅槃自性無系屬故者:謂涅槃自性本無身、心、世界可系屬故,以小乘計著方處,]執著有一個外境,方位、地方,就是所謂的空間,執著有一個空間,“方處”就是空間。[今依大乘,隨順法性,]大乘是隨順我們自己涅槃的清淨自性,也就無所束縛。[故無所屬。

  【“今我敬請,不依聲聞,當與十方如來,及大菩薩,叁月安居,爲修菩薩,無上妙覺,]無上妙覺。[大因緣故,不系徒衆。】]不系徒衆,師父前面跟諸位講過;因爲菩薩是自內證的功夫,根本是別人達不到的。所以,別人跟我們的自性扯不上關系,叫做不系徒衆。因爲妙覺太圓覺,只有菩薩自己能達到,別人無法體會。所以,不系徒衆,就是菩薩獨詣自證之地。

  [我今敬請,不依聲聞,事相安居。當與十方如來法身,實相安居,故爲菩薩所修,無上妙覺大因緣。乃菩薩自覺聖智之境,爲菩薩獨詣自證之地,故雲不系徒衆。二正陳詞句竟。

  醜叁結示休夏

  【“善男子!此名菩薩示現安居。]什麼叫示現安居?就是如同小乘叁月安居,名叫做示現安居。因爲大乘是心性安居,小乘是隨境安居,以境,依止僧伽藍安居。現在菩薩也安居,示現安居,示現就是如同,小乘的叁個月的安居,叫做示現安居。[過叁期日,]過叁期,就要看你定的時間。過叁期。請諸位看:若複無有,他事因緣,即建道場,當立期限。若立長期,下根機的一百二十天;中根器的人就是一百天;上上根的人,根機很利的人,八十天就行了。這個就是看你定的時間,過叁期日。[隨往無礙。】]注意!大乘是稱性安居,不需要伴侶,不必有人作伴,你有多少人,多、少都無礙,男女都可以在一個範圍內一起修行,不需伴侶。小乘不行,小乘結夏安居完以後,不可以自己單獨一個人出去,要結伴而行,這是佛製的戒律。佛當時在世,有很多比丘尼都自己一個人修行,結果都被強暴;有的因爲病苦太重,結果還俗。所以,自己一個,變成不是被強暴,就是被迫還俗;不然就是因爲病苦;不然就是命難、梵行難,命難就是死,因爲自己一個,身體柔弱。佛當時在世,二千多年前人口少,人口少,所以,有時候比丘尼去外面,因爲太冷而冷死;或因爲太熱而熱死;或是太過操勞致死;或由于無人互相照顧而病故。所以,佛一直反對一個人住,佛一直反對一個人住,包括這些高僧大德都是這樣子,因爲你若生病,沒有人照顧你。大乘不一樣,因爲你是修大乘法,大乘法隨往無礙,就是不需要伴侶,因爲你是修菩薩,菩薩行,不需要伴侶,不結伴而行,不犯戒,不犯戒。

  [此名菩薩]此名菩薩。[示現安居者:上言菩薩,修寂滅行,安居平等性智,有何期限?今雲示現者,權引小乘,]結夏安居首,夏首就是結夏安居的開始,叫做[夏首安居,遵依佛製。過叁期日,隨往無礙者:]看你一期是定一百二十天,或是一百天、八十天。[道場叁期已滿,]若是[小乘夏限未終,以本非小乘安居,故不妨隨往無礙。]隨往就是可以單獨,隨往無礙,看你要去哪裏都沒有關系。[以小乘解製之後,]解夏以後,解製就是解夏以後。[有新學者,]若是剛出家。[如要出遊,侶須叁人,上座一人,阿阇黎一人,並自己成叁,以防誤失。]所以,我一直勸告這些剛出家的法師,可是,有的不聽我的勸告,一個一個一直離開,沒辦法,不聽我的勸告,我也沒辦法,做師父的人沒有德行,所以慚愧,慚愧。[今菩薩稱性安居已竟,故不須伴侶,]不用伴侶。[而雲隨往無礙也。]隨往無礙。[二限內修行竟。

  癸叁誡取邪證

  【“善男子!若被末世修行衆生,求菩薩道入叁期者,]就是入叁期,自己結界修菩薩行。[非彼所聞一切境界,終不可取。】]注意聽!非彼所聞,這句話要注意聽,非人從佛所聽到的,那麼,一切境界都不可得,因爲那是妄想。非彼,只要不是從佛聽到的,非彼,只要你不是從佛聽到的知見,都不能執著,都不能作爲一種參考,作爲一種智慧的引導,不可以!一切境界;“終”就是千萬,千萬不可以執著。再解釋一遍:善男子!如果末世修行的衆生,欲求菩薩道,你自己定時間,一百二十天、一百天、八十天,叁期就快一整年了。非彼所聞,只要你不是從佛聽來的,不是你從佛那邊所聽到的道理,就是不依法不行,一切境界都不能執著,都不能執著。

  [此預標加行中所證之境,]這是叫我們要注意,不要執著錯誤、邪知邪見的境界。[誡取邪謬故。若彼末世修行,]離開聖人太遙遠…

《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