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▪P38

  ..續本文上一頁舞文弄墨,我是一個很可憐的人,我也很同情自己的遭遇。個子矮又體弱多病,脾氣壞又加上我慢,幸好還稍微有點愛看書的好習慣,稍微開一點智慧,我了解我有任務。稍微有一點辯才,得以叁餐溫飽,如今我有因緣出家修行,所以,我爲了我的徒弟,這些出家的徒弟,如果能從這四十個徒弟中,栽培出二、叁個,我死而無憾!我若能令這些在家居士菩薩,念佛求生極樂世界,雖然他不能荷擔如來家業;但是,能夠來護持叁寶,開發他的菩提心,那麼,我到死都不會後悔。宗教就是生命的投資,而且永遠不後悔。所以,我每天都活在歡喜當中,因爲我所做的工作,我很歡喜,歡喜你所做的一切,不要做你不喜歡的一切。歡喜做你所做的一切事情,我今天就是。出家是我自己的選擇,人家來請教問題,我開示他幾句,使他能夠念佛、改過自新,我也很歡喜。所以,我每天都活在很歡喜的心中,雖然快四十了,但是,愈來愈年輕,不曉得如何是好,這個負擔很重呢!非常非常快樂的過日子!吃飯也只吃一、兩碗飯,我看這些衆生、法師一天一天的成長,無限的法喜。認識自己、了解自己就是世間最幸福的人。我們今天爲什麼不幸福呢?因爲我們不了解自己,如何的不了解自己呢?我們前世的福報種的不夠,今生做生意卻一直想賺大錢,也不想想我們前世不曾施舍。認識自己,才是幸福的根本,因爲了解自己,你就很知足。我們不了解自己,不會在矛盾當中掙紮、不甘願,不甘願,他的日子就會過得很痛苦!要是我,我很自在,就算窮到身無分文,我也很自在。我有一次去下營,那邊有一間觀音寺,裏面的出家人、比丘尼過著很辛苦的日子,她們靠什麼爲生?靠縫手套。人家這樣也是在過日子!她們是比丘尼,比較沒有能力,但是很知足。所以,我今天沒有什麼要求,了解自己,幸福是從比較而來的;是從觀照而得到知足,我們如果很不滿這個世間,你就想想別人比我們更痛苦、更可憐,這樣我們的快樂就到![故世尊應其所請,答曰:汝善男子!是面囑當機,令其注意也。當護末世是修行者:佛意末世聞此經教,乃由多福多慧及深種善根所致。聞已信解修習,又非前人所可比擬。《直解》雲:修習此法,乃慧命所系,若惡魔惱亂生退,則慧命斷絕,故當護持也。《直解》不雲外道,即魔侶故。]魔的伴侶。[惱其身心,令生退屈者:謂惱害其身,惱亂其心,令其退失本修,屈志從他也。]屈志從他就是強迫,委屈自己的志願,來依附他人。屈志就是委屈自己的意志,然後遵從、順從別人。[叁依問宣說內護流通竟。

  丙四 禀命加衛外護流通

  丁一 力士衆

  【爾時,會中有火首金剛、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,並其眷屬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叁匝而白佛言:“世尊!若後末世一切衆生,有能持此決定大乘,]有人能夠持《圓覺經》,這是決定大乘法。[我當守護,如護眼目。】]眼睛是靈魂之窗,我們的眼睛是最重要的,沒有眼睛,怎麼走路?他保護這部經典、保護修行人,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。

  [初金剛衆,統領眷屬,具儀之義可知。]具儀就是具足威儀,起來向佛頂禮,繞佛叁匝,具足威儀的道理。具足威儀,向佛問訊頂禮,按照這一本經典看,就很清楚的知道。[通稱金剛者:乃依所執金剛寶杵爲名。有處雲,執金剛神是也。爾時會中,有火首金剛者:謂首有火焰。即《楞嚴經》所雲:化多淫心,成智慧火,]我們的淫欲如火,將其轉成智慧。[因得火光叁昧,從是諸佛,皆呼召我,名爲火頭。于是心發大願,諸佛成道,我爲力士,親伏魔怨。摧碎金剛者:以執持寶杵,能摧碎一切天魔,首如微塵,故得是名。尼藍婆金剛者:翻譯未詳。八萬金剛,皆其同類,並其眷屬,禮足右繞,白佛言:世尊!末世一切衆生,有能持此,決定大乘者:此字,指本經說。決定大乘,指能持人說。謂發決定心,求大乘之者,我當守護,如護自己眼目,以顯守護之密切耳。即使一塵一沙,亦不許犯也。]不能讓魔來破壞。

  [【“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,自領徒衆,]從早上,[晨夕守護,令不退轉。】

  上護能持人,此護所修處。乃至道場等,即前建立道場,立志加功,克期取證。所修行處,我等金剛,自領徒衆,晨夕守護者:晨夕,]“晨”就是早上,“夕”就是夜間,從早到晚都護持我們。[即晝夜,周旋環守衛護,則魔外不敢有犯,自然無有退失本修,轉學他法,從此漸次增進,必至佛地。

  【“其家乃至永無災障,疫病消滅,]就是沒有傳染病,這些疾病等等,[財寶豐足,常不乏少。”】

  前菩薩建立道場,大乘安居,四衆同修。此約居家守道之士,]其家就是在家,[兼護其家,乃私居也。凡發大心修行,多有障難,令生阻礙,障難不一。]像師父一直病苦,我一直跟它奮戰。我從講堂建立至今叁年,已經做了叁年的水陸;講經,除了病的爬不起來,我盡量不請假,它要障礙我們,我們還是要克服。我如果病苦,你們回去後幫我消災回向,我明天就又可以爬起來了,大衆的力量大嘛!最主要的是師父修行功力不夠。所以,在座諸位,你們也是會有障礙,大家都會有障礙;但是,障礙也是自己産生的,我們要堅持到底:我一定要聽經聞法!我們如果找到一個善知識,找到一間我們喜歡的道場,就單刀直入的投注下去,不要到處跑來跑去。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,常常換道場的人,産生不了道力,一定的道理!來這裏聽一半,去那裏又聽一半,每個地方都聽一半,這樣如何成就呢?我們若認同這個善知識講的是正法,就安住下來,一直修去,用生命做賭注,一定勝券在握!如果有障礙要排除。[今略舉災病二種,故雲乃至永無災障,]永遠沒有災難、沒有障礙。[疫病消滅,人眷平安,家庭清吉。財寶豐足,常不乏少者:錢財寶物,豐滿充足。次句即雲:不必求十分富饒,但要辦道資糧,常不乏少,]不必很有錢,但是生活至少不成問題。[令得進趣妙門,不至退屈,]乃不至于退屈。一個人太窮也很難修行,窮到一大早就得去賺錢!比如有的大學畢業生,一個月賺兩萬塊,娶個老婆生叁個小孩子,你看二萬塊要怎麼生活?雖然你真的有心想來聽經聞法;但賺那麼少怎麼修行,你難道不必晚上再去兼開計程車來貼補?還有日常開銷,如果要租房子,現在租一間房子起碼要一萬。看你怎麼生活?叫他不要結婚,他就偏要試試看這種生活是如何,試了就是這樣!苦惱無邊!所以,窮實在很可怕,窮到怕了,這是一句實話。沒錢講起來也很痛苦!我在打坐當中,淩晨看到東方一顆星閃爍而逝,刹那間大徹大悟,第一句話就說:奇哉奇哉!金錢實在好用!有的人說:師父!這個不用悟道的人講啦,我沒開悟,也會講這句話!因此這個資糧也是很重要。[此皆金剛守護之力所致。初力士衆竟。

  丁二天王衆

  【爾時,大梵天王、二十八天王,並須彌山王、]須彌山王就是釋提桓因,就是帝釋天王,我們所說的玉皇大帝。因爲他住在須彌山的頂端,須彌山王。[護國天王等,]就是四天王,爲什麼舉這兩個呢?因爲大梵天王跟須彌山王(釋提桓因)都有請佛轉*輪,所以,這二個一定要舉出來。[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叁匝而白佛言:“世尊!我亦守護是持經者,常令安隱,心不退轉。”】

  爾時大梵天王,別指初禅天。王乃娑婆世界主。二十八天王,總指叁界二十八天。欲界六天:]哪六天呢?[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天。]你們知道有這六天就行了,若要解釋,又得講《十四講表》,要講很久,那沒辦法,念一遍了解一下就好。[色界十八天——初禅叁天:梵衆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。二禅叁天: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光音天。叁禅叁天: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。四禅四天:福生天、福愛天、廣果天、別有無想天(外道),還有五淨居天,]王淨居天就是叁果的聖人所住的地方,初果、二果、叁果的阿羅漢,五淨居天,也寄居在四禅。[亦寄居四禅——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見天、善現天、色究竟天。無色界四天: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是欲、色、無叁界,共二十八天王。並須彌山王:此別指帝釋,爲地居天,居須彌山頂,有善見城。]善見城,這是玉皇大帝所住之處。[護國天王等:此別指護國四大天王,]像我們的四大天王,有經典記載,四天王每一尊旁邊有二大將軍;關公,是中國的護法神,他遇到智者大師,智者大師救了他,他跑去找智者大師,因爲有人要殺他,智者大師告訴他:你的災難到了,你不要離開,叁天不離開就能擺脫這個劫數。他叁天都沒出門,智者大師有神通,用神通把整座山隱藏起來看不見;書是這樣寫,關公說:我若能平安逃過這一劫,從此護持佛法。所以,以後就將關公像供奉在殿堂中。[東方持國天王、西方廣目天王、南方增長天王、北方多聞天王。]每一個天王都有二大將軍,韋陀尊天菩薩爲代表。[此叁別指者,因梵王與帝釋,諸佛成道,轉*輪時,皆爲請主故。護國天王,爲護國界,使災害不生,故別指之。即從座起,禮佛右繞,而白佛言:我亦守護是持經者,常令心得安隱,禅悅資神,]憚悅就是法喜,他們讓持經者法喜充滿,幫助持經者的精神、心靈。[無有退轉,漸次增進也。二天王衆竟。

  丁叁鬼王衆

  【爾時,有大力鬼王,名吉槃茶,與十萬鬼王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叁匝而白佛言:“世尊!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,朝夕侍衛,]從早到晚守護。[令不退屈。其人所居一由旬內,若有鬼神侵其境界,我當使其碎如微塵。”】]會製裁他!所以,有時候護法也是要很凶。

  [爾時,有大力鬼王,名吉槃茶,亦雲鸠槃茶,此雲啖精氣鬼,其疾如風,變化無端。住于林野,管諸鬼衆,故號爲王。來至道場,而爲上首,與十萬鬼王,一一若斯,依附深山,或居岩穴,]住在山區的地方。[不屬人天…

《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五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