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四▪P23

  ..續本文上一頁淨涅槃者令得,未斷迷智四相者令斷。貪、嗔、愛、慢,谄、曲、嫉、妒,對境不生者:此對境驗心,果然貪、嗔、愛、慢等煩惱,對境不生。彼我恩愛,一切寂滅者:生死根本,最難拔除。念盡則自他俱寂,如此自驗其心。如古德雲:]這句話你要寫起來擺著,要貼一張單子,不然要畫紅字,[“學道不必將心求悟,]將心求悟是生滅法,這樣還未悟。[但于一切煩惱境界透得過,]就是說:你現在在煩惱,此時正好是用功的時候。菩薩!正在煩惱的時候,就是真正用功夫時。[便是悟處。”]但于一切煩惱境界透得過,透得過就是放得下,天大地大的事你都當作沒事,當處就是(法師連敲桌子,咚咚地響)。所以,師父剛才說:當處發生,當處寂滅,是名入道,真正入道之人。[故佛說此人,漸次可以成就。先斷迷識四相,進斷迷智四相,是爲漸次成就也。]漸次成就也。講到這一段,後面是偈頌,一個段落。

  [【“求善知識,不墮邪見。若于所求別生憎愛,則不能入,清淨覺海。”】]師父解釋一遍:要求善知識,一定要求善知識,開示我們正知正見的圓覺思想,這樣才不會墮入邪見;你若則邪見,愈精進就愈慘!若于所求,如果在求法親近的善知識那個地方,若于所求的善知識那個地方,對善知識不能産生愛恨的念頭。則不能入,如果說:還在分別親近善知識,看善知識的缺點,那麼,永遠不能入道,不能入清淨覺海。

  [此承上,雖然漸次可以成就,還要更求善知識,決擇邪正分明,令依正修,不墮邪見,如此方得相應,是爲真修。若于所求別生憎、愛、取、舍之心,是則我根未盡,畢竟不能入清淨覺海。以海爲衆流所歸,出生諸寶。喻彼大圓覺心,流出一切真如、菩提、涅槃及波羅密。教授菩薩,取喻如海,]取這個比喻就像海。[良有以也。初長行竟。]最後師父要跟諸位講一句話:我們今天好不容易聽到《圓覺經》,好不容易聽到法,我們如果不會把法拿來運用,你就是世間最可憐的人!可憐的不是外面那些人,外面那些人可憐是正常的,因爲他沒有聽到佛法;而你已經聽到佛法,不應該又做一個可憐的人,不知道直接入圓覺之心、之海。是不是這樣?聽到佛法,知道生死的根本,要趕快降伏習氣,壞的習氣,嫉妒、恨心、谄曲的習氣要趕快放下,不然你比外面的人更可憐,雙重的可憐!外面的人沒有聽到佛法很可憐,對不對?但是,你比外面的人更可憐,因爲你已經得到寶貝,卻不會運用,你是雙重的可憐,雙重的可憐,外面那些人叫做注定可憐,你這個叫做很可惜的可憐,很可惜!

  [壬二偈頌(分二)

  癸初標頌二正頌

  癸初標頌

  【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;】

  癸二正頌(如次諷前,科同長行。)

  【“淨業汝當知:]“淨業”就是淨諸業障菩薩,這兩個字是菩薩的名字,所以說:淨業汝當知![一切諸衆生,皆由執我愛,]都是執著我愛。[無始妄流轉,]無始劫以來妄流轉。人道還算幸運,這個鬼神,我們如果一念落入鬼神,要解脫的機會就更加困難!鬼神虛妄的執著更加強烈,沒有佛法可聽,沒有佛法可聽。所以說:過去有人入陰間後出來說。陰間的人很尊重我們學佛的人,有的人有神通,曾經進去鬼道,說鬼神在禮拜一位祖師,結果一看,這位祖師還活在陽間,還活在陽間,也就是說:這位祖師的行持讓鬼神很欽佩,鬼神欽佩,所以說:我們在人間如果不解脫,到了陰間才想要解脫,要斷這個流轉,可以說很難,很難!前幾天我跟諸位講過南鲲鯓(鯓shēn)那個萬善爺兄:要稱他爲“兄”,今天他又來找我,來這裏感謝,感謝,夫妻倆被他搞得只剩一萬塊,我跟他講:這沒辦法,只能好好地跟他講。結果回去後,就不再附他的身了,退得幹幹淨淨!我跟他說:早晚課請我們法觀:願以此功德,回向南鲲鯓萬善爺公。很有效呢!今天夫妻倆來這裏非常高興,那個鬼神纏了他七年,纏了他七年,你知道嗎?纏得他寸步難行,讓他沒有辦法工作,每次他開計程車,就把他的眼睛遮起來,纏了他七、八年,他自己會附身起來講話,對我大塊嚷嚷:你是修行人,我很尊重你,可是,他就是不聽我的話!像抓狂一樣,我都一直念:阿彌陀佛……,因爲鬼是惹不得的,鬼很凶,我一直念阿彌陀佛……,好好地跟他講,我們做功德回向給他,才幾天?那天到今天才幾天而已?有一星期嗎?夫妻倆非常高興,七、八年的痛苦,二十四小時都跟著他,藉著大衆的力量回向,已經退得幹幹淨淨了,他自己講的喔!他說不曉得要如何表達對師父的感謝,說師父救了他們全家。我說:這不是我,完全是大衆共修的力量。所以說:冤親債主到最後,還是要以佛法的慈悲才有辦法解決。他們以前求助于謝公媽、關公的廟,他還是照樣來附身,用任何的咒都趕不走,我說:這個不能來硬的,要好好地跟他講,身段柔軟一點,做功德、念佛回向給他。我說:你回去只要認真念佛,我靠大家的力量,因爲師父沒有修行,沒有修行,也不曉得是誰介紹的,介紹他來找慧律法師,我看他們夫妻倆實在很可憐,被他搞到耗盡所有積蓄;對于鬼神,只能好好的跟他講。所以,我就告訴諸位:你看,我們對于往生是不是要更有信心?才一星期,這個鬼神就不再來附身了,我們就是早晚課回向給他,他就退得幹幹淨淨了,加上他自己也認真地念佛。諸位冷靜地想想看,暈樣是不是表示結善緣很重要?對不對?這樣是不是說明回向的力量?現在大家都還活著,由這個例子就知道,現在大家都還活著,你活著,我也還活著,這個活生生的例子,擺在我們面前作證明,我們今天靠大衆的力量,共修的力量、水陸大法會的力量,七、八年來束手無策,一星期就讓他擺脫這個鬼神,這是不是證明念佛共修當中的回向,或是我們跟叁寶結個善緣,百年之後念佛回向,那個力量有多大!萬一我們的修持力不夠,像這樣一直爲他回向……,才一星期,這個萬善爺公就不再來了。不過,還是得繼續爲分回向一段時間,若不繼續回向給他,萬一明天又跑回來就慘了!要繼續回向給他。所以說:回向的力量不可抺滅,不可抺滅,這太厲害了,太厲害了!靠我們自己的修持力不夠,百年之後,靠師父幫我們回向一下。對不對?結一個善緣,百利無一害,百利無一害。對不對?他本來要休養,我又把錢退回去,他拿一千塊要供養,我說不用,你經濟困難嘛,師父不是爲了錢才爲你回向,不是這樣,師父一律平等,你遇到困難,我就爲你回向,一律平等。在他的感覺:出家人畢竟是不一樣,他說他花了很多錢,什麼辦法都試過了,還是擺不平,來到這裏,一毛錢都不用花,就是回向一下而已。所以說:這個鬼道,這個妄、虛妄的執著很厲害,但是,要好好地跟他講,好好地跟他講。這是個好消息,是最好的例子。諸位!你拜佛,不能搞到跟鄰居都不合,死後孤孤單單一個人,沒有人要幫你助念,那實在是很糟糕!我們今天有在講堂結緣,應該沒有問題,只要你堅持到底,任何一個力量我都不動搖,永遠這樣子護持叁寶,那個力量很驚人!底下,無始妄流轉,[未除四種相,]未除四種的相。[不得成菩提。】

  淨業汝應當了知,一切衆生迷識四我,]就是我癡、我愛、我見、我慢,癡、愛、見、慢,這是迷識的四種我。[不可不斷,迷智四我,]就是證、悟、了、覺。[不可不除!何以故?謂凡夫衆生皆由執迷識之我愛,無始至今,起惑造業,虛妄流轉于分段生死;二乘衆生皆由執迷智之四相,證、悟、了、覺,能所不亡,虛妄流轉于變易生死。而未除我、人、衆生、壽者之四相,所謂涅槃生死等空華,而所證涅槃非真,豈得成菩提耶?

  【“愛憎生于心,]我們心中若産生愛跟恨,[谄曲存諸念,]“谄”就是拍馬屁,獻媚;“曲”就是彎曲人家的意思,有護短,人家明明是好意,他卻當作是惡意,都是爲了自己,“曲”就是扭曲別人,爲了保護自己,就是扭曲別人,曲。存諸念,[是故多迷悶,]我們都有這種惡毒心,沒有正念。所以,[不能入覺城。】

  長行]就是前面的長行,現在這是偈頌。長行[分類爲斥有四:一、有我,]執著一個有我。[二、說病]有四相的病。[叁、竊德,]“竊”就是占據,以佛的德爲自己的德,以佛的德當作是自己的德行,現在自稱爲佛的,差不多是這樣子,他以爲跟佛一樣了。竊德,偷拿人家的“德”動不動就叫人家要相信他,他就是佛,百般的叫人家一定要相信他,不要懷疑他,竊德。[四、增慢。]增加一種傲慢。[此中首句]第一句就是:愛憎生于心,[義頌第一有我:以順我者愛,違我者憎。二句義頌後叁。]谄曲存諸念,是故多迷悶,不能入覺城,暈就是形容說病、竊德、增慢,義頌後叁,後叁就是:前面我們講有四種:有我、說病、竊德、增慢,後面叁種就是說病、竊德、增慢這叁種。[以說病爲法,]這本來就有問題,這個“病”就是:我相、人相、衆生相、壽者相不除,你一切的說法都有那個四相,那個變成一種錯誤,不能入這個覺城。[有谄媚聽者義;]就是谄媚心面對聽者,叫做谄媚聽者義,拍馬屁面對大衆。 [竊德、]偷竊,偷人家的德行,當作是自己的,“竊”就是偷。[增慢,]增加我慢。[有曲護己短義。]都是爲了保護自己。[皆有礙勝進,]都會障礙精進。[是故多迷悶,不能入覺城。有念無念,同歸迷悶,故不能入覺城。城喻涅槃。《直解》雲:此涅槃,魔外不能侵,]因爲他已經出離叁界了。[萬德之所聚,]一切德行統統具足。[衆聖之所歸,萬行之所入,故喻如城。

  【“若能歸悟刹,]這個“刹”本來是指叁千大千世界,但是,在此是比喻作圓覺的妙心。如果你能歸悟,回歸到圓覺的妙心,這個“刹”形容一種無量無邊的界線,“刹”就是這樣,無量無邊的界線,所以,就是比喻作圓覺的妙心。[先去貪嗔癡,]要先去掉內心的貪嗔癡。[法愛不存心,]就是對…

《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四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