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净涅槃者令得,未断迷智四相者令断。贪、嗔、爱、慢,谄、曲、嫉、妒,对境不生者:此对境验心,果然贪、嗔、爱、慢等烦恼,对境不生。彼我恩爱,一切寂灭者:生死根本,最难拔除。念尽则自他俱寂,如此自验其心。如古德云:]这句话你要写起来摆着,要贴一张单子,不然要画红字,[“学道不必将心求悟,]将心求悟是生灭法,这样还未悟。[但于一切烦恼境界透得过,]就是说:你现在在烦恼,此时正好是用功的时候。菩萨!正在烦恼的时候,就是真正用功夫时。[便是悟处。”]但于一切烦恼境界透得过,透得过就是放得下,天大地大的事你都当作没事,当处就是(法师连敲桌子,咚咚地响)。所以,师父刚才说:当处发生,当处寂灭,是名入道,真正入道之人。[故佛说此人,渐次可以成就。先断迷识四相,进断迷智四相,是为渐次成就也。]渐次成就也。讲到这一段,后面是偈颂,一个段落。
[【“求善知识,不堕邪见。若于所求别生憎爱,则不能入,清净觉海。”】]师父解释一遍:要求善知识,一定要求善知识,开示我们正知正见的圆觉思想,这样才不会堕入邪见;你若则邪见,愈精进就愈惨!若于所求,如果在求法亲近的善知识那个地方,若于所求的善知识那个地方,对善知识不能产生爱恨的念头。则不能入,如果说:还在分别亲近善知识,看善知识的缺点,那么,永远不能入道,不能入清净觉海。
[此承上,虽然渐次可以成就,还要更求善知识,决择邪正分明,令依正修,不堕邪见,如此方得相应,是为真修。若于所求别生憎、爱、取、舍之心,是则我根未尽,毕竟不能入清净觉海。以海为众流所归,出生诸宝。喻彼大圆觉心,流出一切真如、菩提、涅槃及波罗密。教授菩萨,取喻如海,]取这个比喻就像海。[良有以也。初长行竟。]最后师父要跟诸位讲一句话:我们今天好不容易听到《圆觉经》,好不容易听到法,我们如果不会把法拿来运用,你就是世间最可怜的人!可怜的不是外面那些人,外面那些人可怜是正常的,因为他没有听到佛法;而你已经听到佛法,不应该又做一个可怜的人,不知道直接入圆觉之心、之海。是不是这样?听到佛法,知道生死的根本,要赶快降伏习气,坏的习气,嫉妒、恨心、谄曲的习气要赶快放下,不然你比外面的人更可怜,双重的可怜!外面的人没有听到佛法很可怜,对不对?但是,你比外面的人更可怜,因为你已经得到宝贝,却不会运用,你是双重的可怜,双重的可怜,外面那些人叫做注定可怜,你这个叫做很可惜的可怜,很可惜!
[壬二偈颂(分二)
癸初标颂二正颂
癸初标颂
【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;】
癸二正颂(如次讽前,科同长行。)
【“净业汝当知:]“净业”就是净诸业障菩萨,这两个字是菩萨的名字,所以说:净业汝当知![一切诸众生,皆由执我爱,]都是执着我爱。[无始妄流转,]无始劫以来妄流转。人道还算幸运,这个鬼神,我们如果一念落入鬼神,要解脱的机会就更加困难!鬼神虚妄的执着更加强烈,没有佛法可听,没有佛法可听。所以说:过去有人入阴间后出来说。阴间的人很尊重我们学佛的人,有的人有神通,曾经进去鬼道,说鬼神在礼拜一位祖师,结果一看,这位祖师还活在阳间,还活在阳间,也就是说:这位祖师的行持让鬼神很钦佩,鬼神钦佩,所以说:我们在人间如果不解脱,到了阴间才想要解脱,要断这个流转,可以说很难,很难!前几天我跟诸位讲过南鲲鯓(鯓shēn)那个万善爷兄:要称他为“兄”,今天他又来找我,来这里感谢,感谢,夫妻俩被他搞得只剩一万块,我跟他讲:这没办法,只能好好地跟他讲。结果回去后,就不再附他的身了,退得干干净净!我跟他说:早晚课请我们法观:愿以此功德,回向南鲲鯓万善爷公。很有效呢!今天夫妻俩来这里非常高兴,那个鬼神缠了他七年,缠了他七年,你知道吗?缠得他寸步难行,让他没有办法工作,每次他开计程车,就把他的眼睛遮起来,缠了他七、八年,他自己会附身起来讲话,对我大块嚷嚷:你是修行人,我很尊重你,可是,他就是不听我的话!像抓狂一样,我都一直念:阿弥陀佛……,因为鬼是惹不得的,鬼很凶,我一直念阿弥陀佛……,好好地跟他讲,我们做功德回向给他,才几天?那天到今天才几天而已?有一星期吗?夫妻俩非常高兴,七、八年的痛苦,二十四小时都跟着他,藉着大众的力量回向,已经退得干干净净了,他自己讲的喔!他说不晓得要如何表达对师父的感谢,说师父救了他们全家。我说:这不是我,完全是大众共修的力量。所以说:冤亲债主到最后,还是要以佛法的慈悲才有办法解决。他们以前求助于谢公妈、关公的庙,他还是照样来附身,用任何的咒都赶不走,我说:这个不能来硬的,要好好地跟他讲,身段柔软一点,做功德、念佛回向给他。我说:你回去只要认真念佛,我靠大家的力量,因为师父没有修行,没有修行,也不晓得是谁介绍的,介绍他来找慧律法师,我看他们夫妻俩实在很可怜,被他搞到耗尽所有积蓄;对于鬼神,只能好好的跟他讲。所以,我就告诉诸位:你看,我们对于往生是不是要更有信心?才一星期,这个鬼神就不再来附身了,我们就是早晚课回向给他,他就退得干干净净了,加上他自己也认真地念佛。诸位冷静地想想看,晕样是不是表示结善缘很重要?对不对?这样是不是说明回向的力量?现在大家都还活着,由这个例子就知道,现在大家都还活着,你活着,我也还活着,这个活生生的例子,摆在我们面前作证明,我们今天靠大众的力量,共修的力量、水陆大法会的力量,七、八年来束手无策,一星期就让他摆脱这个鬼神,这是不是证明念佛共修当中的回向,或是我们跟三宝结个善缘,百年之后念佛回向,那个力量有多大!万一我们的修持力不够,像这样一直为他回向……,才一星期,这个万善爷公就不再来了。不过,还是得继续为分回向一段时间,若不继续回向给他,万一明天又跑回来就惨了!要继续回向给他。所以说:回向的力量不可抺灭,不可抺灭,这太厉害了,太厉害了!靠我们自己的修持力不够,百年之后,靠师父帮我们回向一下。对不对?结一个善缘,百利无一害,百利无一害。对不对?他本来要休养,我又把钱退回去,他拿一千块要供养,我说不用,你经济困难嘛,师父不是为了钱才为你回向,不是这样,师父一律平等,你遇到困难,我就为你回向,一律平等。在他的感觉:出家人毕竟是不一样,他说他花了很多钱,什么办法都试过了,还是摆不平,来到这里,一毛钱都不用花,就是回向一下而已。所以说:这个鬼道,这个妄、虚妄的执着很厉害,但是,要好好地跟他讲,好好地跟他讲。这是个好消息,是最好的例子。诸位!你拜佛,不能搞到跟邻居都不合,死后孤孤单单一个人,没有人要帮你助念,那实在是很糟糕!我们今天有在讲堂结缘,应该没有问题,只要你坚持到底,任何一个力量我都不动摇,永远这样子护持三宝,那个力量很惊人!底下,无始妄流转,[未除四种相,]未除四种的相。[不得成菩提。】
净业汝应当了知,一切众生迷识四我,]就是我痴、我爱、我见、我慢,痴、爱、见、慢,这是迷识的四种我。[不可不断,迷智四我,]就是证、悟、了、觉。[不可不除!何以故?谓凡夫众生皆由执迷识之我爱,无始至今,起惑造业,虚妄流转于分段生死;二乘众生皆由执迷智之四相,证、悟、了、觉,能所不亡,虚妄流转于变易生死。而未除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之四相,所谓涅槃生死等空华,而所证涅槃非真,岂得成菩提耶?
【“爱憎生于心,]我们心中若产生爱跟恨,[谄曲存诸念,]“谄”就是拍马屁,献媚;“曲”就是弯曲人家的意思,有护短,人家明明是好意,他却当作是恶意,都是为了自己,“曲”就是扭曲别人,为了保护自己,就是扭曲别人,曲。存诸念,[是故多迷闷,]我们都有这种恶毒心,没有正念。所以,[不能入觉城。】
长行]就是前面的长行,现在这是偈颂。长行[分类为斥有四:一、有我,]执着一个有我。[二、说病]有四相的病。[三、窃德,]“窃”就是占据,以佛的德为自己的德,以佛的德当作是自己的德行,现在自称为佛的,差不多是这样子,他以为跟佛一样了。窃德,偷拿人家的“德”动不动就叫人家要相信他,他就是佛,百般的叫人家一定要相信他,不要怀疑他,窃德。[四、增慢。]增加一种傲慢。[此中首句]第一句就是:爱憎生于心,[义颂第一有我:以顺我者爱,违我者憎。二句义颂后三。]谄曲存诸念,是故多迷闷,不能入觉城,晕就是形容说病、窃德、增慢,义颂后三,后三就是:前面我们讲有四种:有我、说病、窃德、增慢,后面三种就是说病、窃德、增慢这三种。[以说病为法,]这本来就有问题,这个“病”就是: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不除,你一切的说法都有那个四相,那个变成一种错误,不能入这个觉城。[有谄媚听者义;]就是谄媚心面对听者,叫做谄媚听者义,拍马屁面对大众。 [窃德、]偷窃,偷人家的德行,当作是自己的,“窃”就是偷。[增慢,]增加我慢。[有曲护己短义。]都是为了保护自己。[皆有碍胜进,]都会障碍精进。[是故多迷闷,不能入觉城。有念无念,同归迷闷,故不能入觉城。城喻涅槃。《直解》云:此涅槃,魔外不能侵,]因为他已经出离三界了。[万德之所聚,]一切德行统统具足。[众圣之所归,万行之所入,故喻如城。
【“若能归悟刹,]这个“刹”本来是指三千大千世界,但是,在此是比喻作圆觉的妙心。如果你能归悟,回归到圆觉的妙心,这个“刹”形容一种无量无边的界线,“刹”就是这样,无量无边的界线,所以,就是比喻作圆觉的妙心。[先去贪嗔痴,]要先去掉内心的贪嗔痴。[法爱不存心,]就是对…
《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