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叁▪P23

  ..續本文上一頁。以諸無明,通名諸礙,非照不滅,所以礙滅礙也。若諸礙已滅,則照亦不立,]則照亦不立,[故無滅礙者。]也沒有滅這個礙、障礙。[修多羅教,如標月指,若複見月,了知所標,畢竟非月;一切如來,種種言說,開示菩薩,亦複如是:此顯地上菩薩之實證也。]“地上”不是土地之上,是初地以上,初地以上的菩薩,前面是叁賢位,現在是初地的實證。[謂菩薩修行,未悟自性,故佛假種種言教開示,爲悟心之方故,如指指月,今既了悟自心,則一切言說,皆剩法矣,]是多余的。所以,如果人家講:你是shèng人,你不要太高興,你是剩下的剩,shèng ,變成剩下的廢人,這就很糟糕了!人家說:你是人shèng!高興得要死,結果你是剩下的剩。慘了,慘了![故如見月,知指非月也。]知道這個手指並不是月亮。[以凡有修證觀智能所之說,皆標月之指耳。今既證一心,則能所雙亡,觀照俱泯,同時寂滅矣。此名菩薩,已入地者,隨順覺性:此結位也。

  此經單以圓照覺相爲宗,故位次不說所斷,]在這個位次裏面不說所斷,因爲是當下圓滿。[但約觀行淺深,]就觀察、觀照智慧的淺與深,[以明位之高下;若對《普賢》章中雲:應當遠離,]應當遠離,[一切幻化,虛妄境界;]如果要修行,真的!兩、叁句話就解決,既然知道一切是虛妄的東西,爲什麼我們不放下、不遠離呢?遠離是心無所住的意思,不是說我離開得很遠。不是這個意思,應當放下,不能執著一切幻化、虛妄的境界。[由堅執持,]因爲我們生生世世就是執著,現在我們要堅持遠離,由堅執持,[遠離心故,]下定決心,堅執持就是志氣,將我們的志氣拿出來,發願,要遠離錯誤的、假的這個世間,堅執持就是把你的志氣拿出來,志氣拿出來,遠離心故,[即淨解未亡,]清淨之解還未消失。[當觀行位。心如幻者,亦複遠離,即見覺爲礙,當相似位。有照有覺,同時寂滅,即遠離爲幻,亦複遠離,當分真位。下言一切障礙,]就是底下那一段講一切障礙,[即究竟覺,]底下是果位,[即遠離爲幻,亦複遠離,得無所離,]達到無所離就是平等。[名究竟覺,]就是無生,一切法沒有能所,就是無生。[當究竟即。]我們今天所有的煩惱都爲什麼?從能所,能所,能所來的,見到惡人:我是好人,他是壞人!見到自己在行善:我在行善,我在行善!都有一個能。拜佛、念佛:我在拜佛,我在念佛!我,還有一個我,執著一個能修行的,不能融入實相法的東西,當然是凡夫了,不悟實相,不了義教,那當然是生滅的東西。所以說:說法不與實相中道第一義谛相應者,不名說法,不名說法。所以,[經旨了然,]經典講得清清楚楚。[幸深思之!]好好地去思惟。[以上六即之文,配合甚妙,謹錄直解,]節錄這個直解,一本注解,一本注解叫直解。[俾得發明。]“俾”就是令。令你們能夠覺悟,“發明”就是發明心地的意思。[叁聖位竟。]到最後就果位了,果位。底下這一段,哇!那是太好了,底下這一段,是好得不得了,好得不得了,可以說究竟解脫的人,那個佛果位,不得了!貪嗔癡當下就是戒定慧,一切統統是梵行,因爲畢竟空性,因爲畢竟空性。底下那一段,你用一分鍾把它看一看。現在是果位,底下這一段是講究竟覺。

  [醜四果位(分叁)寅初明境二明心叁結位

  寅初明境

  【“善男子!一切障礙即究竟覺;]何以故?因爲一切法畢竟空、不可得。悟到究竟空性的人,[得念失念無非解脫;]什麼叫做得念失念呢?有所念,有所無念,一切都是無礙解脫。得到究竟法的人,[成法破法皆名涅槃;]成法就是因緣具足;破法就是因緣散壞,不好的,皆是涅槃,何以故?統統是畢竟空性,皆是涅槃。所以,我才告訴諸位:大修行人,無論走到哪裏,二十四小時都解脫,何處不解脫?成就佛道,畢竟空性的人,[智慧、愚癡,通爲般若;]愚癡叫做示現,你看他兩個眼睛遲鈍,示現的,大智慧的人,就算他裝得愣頭愣腦的,他還是大智慧,成就一切空性的人,[菩薩、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;]何以故?菩薩即空,外道當體也是空,不可得,菩薩、外道對立所安之相也不可得,皆是菩提。所以說:修行人見一切相都無礙。[無明、真如,]沒有兩種境界。何以故?無明本自性空,本性是空,真如是對無明講的,也無真如之名,所以,無明就是真如,你也可以說無明是真如幻化出來的,無明也是幻化的東西,真如是由無明襯托出來的。所以,統統沒有,沒有所謂的無明,也沒有所謂的真如。所以,無明等于真如,真如等于無明。[無異境界;]沒有兩種境界。我們現在的煩惱心當下悟,就是佛心,同樣的意思。[諸戒定慧,]當下就是淫怒癡,[及淫怒癡,]都是戒定慧,[俱是梵行;]悟道的人,你持戒也好,你有定也好,一切修定,修慧也好,何以故?戒定慧是不同的名詞;但是,同一體性。淫本身也是空性;怒就是嗔恨,愚癡是無明,當體也是空性的東西,統統叫做梵行,悟道之者,無論二十四小時,統統悟道,統統悟道。[衆生國土,同一法性;]一切衆生,諸佛國土,統統同一個法性。[地獄、天宮皆爲淨土;]何以故?唯心所造故,唯心所造故。[有性、無性,]就是有情無情,[齊成佛道;]爲什麼?一切境界唯心所造,心能轉境。所以,最後這一句:[一切煩惱,畢竟解脫。】]在好了!比喝拿破侖更好!所以,我爲這個法癡迷,如癡如狂,我爲佛所講的這個法,如癡如狂,唉!佛陀!您真是害死人了,讓我們聽到法之後,不離法,太好了!你說這個世間什麼雲霄飛車,什麼水上人家,養鴨、養雞人家,或是什麼園、悟智樂園,或是什麼十族文化村,你去看一看,轉一圈回來,不會覺得很疲勞嗎?你看他這樣一段話,就將佛所有的精華全道盡了。簡單講: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,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。所以,師父才告訴諸位:悟道的聖者,他做什麼事統統悟道,統統悟道!爲什麼?沒有異境故,空無自性,統統進入空性,一切煩惱不住,一心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。佛做得到,我們也做得到,不困難,不困難!研究佛法,保證比你吃任何東西……,你不研究佛法便罷,一研究佛法,你絕對會著迷,不會想放手,太迷人了!我念逢甲大學的時候,第一次接觸到佛學社,我很驚訝,I am surprise. Be surprise. 非常驚訝,世間竟然有這種大徹大悟的學問,我那個時候寫一封信給大哥,說:原來衆生就是這樣!寫得很感動!大哥拿給我父親看,師爺,師媽的先生叫做師爺。他說我已經不一樣了,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了,不太正常了,abnormal,normal是正常,abnormal加ab,abnormal不正常的人。一般否定句是un;但是,這一句比較特別,abnormal,不正常!但是,我知道,我跟他們說:衆生這條路,我一定贏,到最後,你一定能了解小弟的體會,小弟的體會。現在全家都學佛了,果然不出所料。世間沒有一樣比佛法更好的,世間,你可以叁天叁夜不吃飯不會死;你如果叁天叁夜離開佛法,不念佛,你會很痛苦,沒有這條路,你無路可走,沒有路可走。太好了!沒有辦法形容,所以說: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對不對?我今見聞得受持。無上甚深微妙法。所以說:佛法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,一個人的生命。我們說佛法裏面,所有生活就是佛法;所有的佛法就是我們的生命,智慧之命,智慧之命。悟道的人,閉眼也好,睜眼也好,比你遨遊全世界,去坐什麼輪船;我那天看到報導,從蘇俄坐輪船、豪華的郵輪,通過哪裏,由美國坐豪華郵輪,經過叁天叁夜,一直到達Canada加拿大,豪華郵輪,幾千噸的郵輪,載你去遨遊看冰山;我不覺得那叫做快樂,唯有這個佛法,唯有這個佛法,它真正的是一種享受、一種高超、一種超越、一種真實性的生命。我聽到佛法後才發現:原來生命都是在虛妄當中過日子,人的悲哀,比動物更慘!所以,人家講一句話:若不覺悟真正的生命,縱然活到一百年,也是一種動物!人也是一種動物,哺乳類動物。

  [四、果位,論寄息于生相。]最微細的,生、住、異、滅,前面是討論住相、異相、滅相,現在是討論生相。[文雲:如菩薩地盡,滿足方便,一念相應,覺心初起,]覺心初起,一念相應,我們就悟到覺心初起,與佛相應。[心無初相,]何以故?沒有生滅故。[以遠離微細念故,得見心性,心即常住,]常住者不可住,無住一切相名常住,若有所住,不名常住。所以,常住者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無所住名常住;有所住不名常住。[名究竟覺。]菩薩!成佛不困難,不卡死自己,樣樣都快樂。成佛不困難,你們常常說很困難,並不困難![前叁位是因,]前叁位,叁位是因。[但以觀智淺深,]所以,[用顯證位差別。此位是果,以究竟極證,故是究竟即,]究竟即佛。[以示平等佛慧也。]以開示佛的平等智慧。[善男子!一切障礙,即究竟覺者:]簡單講:佛道在哪裏成就?一切障礙,統統都可以成就道業,看你怎麼用法?一句話,你以無所住心,那就什麼都解決,常住,常住于無所住。善男子!一切障礙,即是究竟覺;[此總標以下十對,]來顯示,[每對上句是障礙,下句即究竟。若見有障可斷,斷已名覺,即非究竟。若見一切障礙無不是覺,方稱究竟矣。]你看,你如果見到一切障礙你的,無不是覺,“覺”就是四個字:就是“自在無礙”,每一種障礙,你都自在,你都無礙,那就跟佛沒有兩樣,一定要令一切境界統統自在,統統無礙。[即論中:“得見心性,心即常住也”。]所以,我告訴諸位:開悟的人,是一位很不簡單的人,我們現在的人,別說開悟了,能通達經教就不得了了,能夠開示你正知正見的就不得了了,別說是要明心見性了…

《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叁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