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未出輪回者:此法說,仍用生滅妄心,而起分別妄見,辨于圓覺淨性,彼圓覺淨性,亦同流轉于生死耳;欲免輪回,斷然無有是處。][
【“譬如動目能搖湛水;]動目就比喻生滅心;能搖湛水,湛水就是圓覺性。譬如生滅心,動目,動到這個眼睛,你眼睛一直動……,動目就是這樣,眼睛一直眨……,能搖湛水,湛水就是定水,那個水本來不動的,水放在那裏本來不動,你一直眨眼睛……,到後來,水好像在動。上次我去坐飛機,有一個女衆,一個小姐,她從來沒坐過飛機,剛好坐在我隔壁,坐在我隔壁,那天剛好遇上亂流,她叫得很大聲,聽說是一個歌星,打扮得……,她有打扮,我沒有打扮,她長得很漂亮,我也不錯。我坐在她旁邊,一直念南無觀世音菩薩……,她突然跟我講一句很有趣的話:師父,師父!你爲什麼都不害怕?我回答她一句很有智慧的話,我說:若是真的墜機,這時候害怕不幫助嗎?你說這個時候害怕,有什麼幫助?我問你,你怕,又能如何?我說:如果真的墜機,怕也沒用啦!她說:的確沒錯!然後她就開始一直暈機……,坐飛機一直暈;等飛機停好,她一站起來就暈了,害我來不及閃躲,我就退開合掌,她就這樣靠著我,念阿彌陀佛……,她整個人都快昏倒了,從來沒坐過飛機,剛好碰上亂流,嚇死了!下飛機後,她跟我講一句話:師父!以後就算是生是死,我都要用開車的就好!要用開車的,她要用駛車的,她不坐飛機了,打死她,她都不坐飛機了,坐一次就嚇死了!我說:現在不是很平安嗎?對不對?也沒有什麼事情。我說:有修行跟不修行,就是有天壤之別,嚇得大聲尖叫,一個歌星!所以說:動目能搖湛水,我們一個人用生滅心,就像坐飛機嚇到天旋地轉,一下子要定,定不住。對不對?一個人用生滅心要看圓覺性,一下子沒有辦法![又如定眼,猶回轉火。]譬如說定眼,定眼,能回轉火,可以清清淨淨的。是不是?眼睛:以爲這個火在動,眼睛本來是定在那個地方,但是,因爲這個火在外面轉……,轉久了,卻被轉去,火本來不轉,變成在轉,被迷惑了。如定眼,眼睛不動的時候,由回轉火,火慢慢地轉……,火本來是不轉,是靜止的,那個火本來是不轉,卻變成一個影像在前面轉啊轉……,錯覺的意思。[雲駛月運,]雲駛,雲在走就像是……,其實是雲在動,結果看起來是月亮在移動。[舟行岸移,]舟,舟就是船,船在行走,而我們在船上看,卻像是岸一直往後移動。[亦複如是。】]動目是指生滅心,湛水是指圓覺性;定眼是比喻圓覺,是比喻圓覺,回轉火是指生滅心;雲駛是指生滅的妄心,比喻生滅妄心,月、月亮的月是指圓覺;舟是指生滅,岸是指圓覺。再講一遍:動目是生滅心,湛水是圓覺性;定眼是圓覺性,回轉火是生滅心;雲是指生滅的妄想心,月是指圓覺;舟是比喻生滅,岸是比喻圓覺。佛講經實在很厲害,實在很偉大,很偉大!我看到這經典就想:佛在讀經說法,沒有一個字是廢話,所有比喻都比喻得恰到好處!這實在是……,所以,那天有一個比丘尼打電話給師父,請教師父,她說是嘉義的什麼寺,她說:我現在聽到大乘非佛說,小乘才是佛說的。她本來對大乘經典很有信心,現在聽到大乘非佛說,一下子失去信心,她說:佛只有講四阿含。我就告訴她:依法不依人,大乘是講實相法,我請教她,我說:我請教你,《六祖壇經》也不是佛說的,可是,按照《六祖壇經》去修行,明心見性者不計其數!她說,她悟了,覺悟了!我說:《楞嚴經》或是大乘經典,如果不是佛講的話,我也把講的人當作佛,這也不得了!但是,事實上,凡夫怎麼能夠講得出這種經典?根本不可能的事情!凡夫怎麼有辦法講出這樣的東西?講得這麼美的比喻?不可能的事情!所以她說:喔!法師開示得很好,我又對大乘有信心了!沒辦法,大小乘的爭執到今天還是在爭執,愚癡到家,愚癡到家!我說“如果說按照《六祖壇經》;人家說《六祖壇經》是假的,有的人來跟我講:慧律法師,聽說《六祖壇經》是僞造的!我就跟他講:如果按照六祖講的那種方式去修行,你認爲能不能明心見性?他說:可以!可以明心見性,爲什麼說它是假的呢?真的假的就不重要了,只要能讓我明心見性,假的也沒有關系啊!對不對?喔!我對師父您有信心!他說:名不虛傳!都是你自己的問題啊!後來就贊歎一番。
[此喻說,]比喻說。[譬如數動之目,]譬如一次再一次地動到眼睛。[能搖澄湛之水。]能搖動清淨之水。[動目,喻生滅妄心;湛水,]湛水,這個“湛”是光明的意思,就是說本來就是不動的意思,光明不動的意思。[喻圓覺自性。湛水本不搖動,因數動其目,妄現搖動之相。圓覺自性,本非流轉,妄現流轉亦然。又如定眼,能回轉火者:《略疏》雲:眼識遲鈍,]反應比較慢叫做遲鈍。[旋火成輪。]本來火是一點而已,旋火就是把火拿起來旋轉,你看就變成一個車輪一樣的形狀,一個圓圈的形狀,其實它只是一把火而已;在每一個動點上,它只是一把火;但是它轉得快,就像一個輪子一樣,就是錯覺的意思。[其意:眼識遲鈍,瞪定其眼,回旋久觀,]轉久了,[彼火本不轉,因回旋久觀,]因爲得很久,[而火亦轉而成輪。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,亦複如是者:雲飛如駛,]雲在飛,快速的移動,[只見月有運相,]只看到月亮在運行、移動。[月實不運,因雲駛所顯而成運。]好象在動一樣。[舟行似箭,只見岸有移相,岸實不移,因舟行所顯而成移。以上湛水、定眼、月岸,通喻圓覺自性。水波、火輪、雲駛、舟行,通喻生滅妄心。以生滅妄心,辨于圓覺,而圓覺性,即同流轉,亦複如是。
【“善男子!諸旋未息,]“旋”就是生滅,這個種種的生滅不能停止,就是不放下,我們現在就是這樣,種種的執著不能放下。[彼物]就是生滅,生滅[先住,先執著在生滅裏面,生滅[尚不可得;何況輪轉,]本來就沒有。[生死垢心曾未清淨,]曾未就是未曾,從來就沒有清淨過。[觀佛圓覺不旋複?】]怎麼會不輪轉變成生滅呢?
[諸旋者:指動目]動到眼睛[、定眼、雲駛、舟行也。未息者:正動、定、駛、行時。彼物者:指水、火、月、岸。先住者:求其先行止住,尚不可得。]根本就不可能,它一直動,要如何止住呢?[何況以淺況深,通責迷倒也。]佛诃責顛倒的衆生。[意謂:世間淺近之事,]讓你了解,[若諸旋]就是這些生滅[未歇息,而求彼物先止住,尚不可得,]哪有可能?根本就不可能。[何況輪轉者。顯是無始妄識,出生入死,起惑造業,莫不依之,]都是依顛倒而來,[故曰:生死垢心,曾未清淨,觀佛圓覺自性,而不回旋轉複者,]就是而不變成生滅心,[無有是處。]是不可有的![二真隨妄轉竟。]意思是我們的本性,佛的本性本來是圓覺的自性,如果你用這個生滅心來觀佛,佛的清淨本性也變成生滅,不變成生滅也不可能!就是這個道理。這段意思是說:用生滅心要來看清淨的本性,清淨的本性也變成生滅心。所以,沒有悟到清淨的本性,想要了解清淨的本性,清淨的本性也變成不悟的執著、分別的意識。
[癸叁結指前疑
【“是故汝等便生叁惑。】
是種種取舍,皆是輪回之故,汝等便生叁惑。即指前叁難,是分別妄見,非真實知見耳。]不是真實的知見。[初反核起疑之端竟。
壬二喻釋現起之疑(分二)
癸初空中華無起滅喻二 金中礦不重生喻(癸初又分叁)
子初喻釋二 法合 叁 結成(子初又分二)
醜初翳差華亡喻二 空不生華喻
醜初翳差華亡喻
【“善男子!譬如幻翳,妄見空華。]譬如眼睛有毛病而幻化出來的,以虛妄而見到空中有花産生。[幻翳若除,]我們有毛病的眼睛如果治療好了;除就是這個眼睛的毛病好了,治療好了,[不可說言:]你就不能這樣說,不能怎麼說?[“此翳已滅,]這個病眼已經好了,[何時更起一切諸翳?”]什麼時候會再起眼睛痛的這種情形呢?[何以故?翳華二法非相待故。】]因爲眼睛痛,你就會看到空中的花,空中的花就是因爲眼睛痛而妄現,這二法非相待故。因爲這兩個都沒有實體,因爲翳跟花,二法皆無實體,所以,非相待故。意思是:本來就是空性的東西,眼睛痛跟花,不是說有一個真正的眼睛痛、一個真正的花,沒有!花就是因爲眼睛痛;眼睛痛就是空中的花産生。因爲病眼跟花二法皆無實體,不實在。正常的眼睛本來就沒有這一些,我們如果用清淨心,以佛性來講,本來就沒有山河大地、人身,統統是虛妄的東西。
[以清淨眼,觀晴明空,]看到天氣晴朗的虛空,[是謂無翳。]沒有毛病。[今雲幻翳者,從無而有,故謂之幻。喻六識妄心,依八識虛妄變現,翳既是幻,既然眼睛有毛病,幻化出來,[見亦非真,故名爲妄。]就像晚上做夢,這本來就是幻化出來的東西,本來就不實在。這等于說我晚上做夢,夢到什麼街什麼巷,可是,本來就沒有這個地方。你說:我明天睡醒後要去找那個地方!根本就不可得,本來就沒有那個地方,那只是你作夢看到的夢境,就是這樣。[此喻妄生分別之見。]虛妄産生分別之見。[空華者:妄見空華顯現,此喻分別所辨妄境。空本無華,即妄見空華時,亦本不生,]空中本來就沒有花,你眼睛不痛的時候,就沒有這種東西,是因爲你眼睛痛才現出來。[皆因翳眼妄現。幻翳若除者:翳病]眼睛的病,[若遇良藥,得以除滅。此喻聞佛法,頓悟識空。]分別心是空。[識空翳滅,不可說言,此翳已滅,]顛倒分別妄想已滅,[何時更起一切諸翳。此喻顛倒分別妄見已滅,何時更起一切妄見:猶如問佛,何時複生煩惱耶!何以故者:乃征問之詞。釋雲:翳華二法,非相待故者:翳時空不生華,但因翳妄見,]本來空中沒花,是因爲眼睛痛才産生這個妄見,[非華實有所生。]我們今天就是顛倒妄想,才實實在在有人生…
《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叁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