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,】到極樂世界去。底下這個比喻,比喻得太好了!善說法要,善于比喻,比喻得太好了!【譬如十圍之索】“索”就是繩索,“十圍”就是十捆,把這個十捆的繩子卷在一起。【千夫不製,】你就是一千個人來拉,拉不斷,拉不斷。【童子揮劍須臾兩分。】刹那之間,就斬成兩段了。底下又有一個比喻,比喻得非常好,【又如千年積柴,】累積了一千年,堆積如山,你只要小小的,【以一豆火焚,】就是我們現在用一個小小的的打火機,火柴棒,一擦、一點,【少時即盡。】一點點時間就全部燒完了。一千年所累積的木材,一點火,很快就燒光光。
【又如有人一生已來,修十善業應得生天。臨命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,即墮阿鼻地獄。】因爲沒有碰到善知識,有福報的人,碰到善知識,一念往生極樂世界;沒有因緣碰到善知識,卻有因緣去碰到惡知識,邪見入身,惡知惡見,完了!即墮阿鼻地獄。【惡業虛妄以猛利故,】猛利就是太強了,臨命終那個惡業太強了!【尚能排一生之善業】你一生行善……臨命終沒有正知正見,沒有人助念,完了!【令墮惡道。】修行了一生一世的善,結果臨命終強烈的邪見,墮惡道。所以,這個臨終是很重要的,所以,平常就要培養正知正見、正念。【豈況臨命終猛心念佛,真實無閑善業,】真實無間斷的善業。【不能排無始惡業,得生淨土,無有是處。】(師父一會兒喝幾次水,)有一點感冒。這個色身就是這樣子嘛,生、老、病、死嘛!講到哪裏了?一咳嗽就忘記了。講到:排無始惡業,得生淨土。臨命終只要邪知邪見,一生的善業就會排擠;何況臨命終猛心念佛,真實無間斷的善業,不能排除無始惡業,得生淨土,是無有是處,是沒有這個道理的。意思就是:你臨命終只要堅持念佛,個個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。
【又雲:一念念佛,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】這裏要注意聽!我們常常說:念佛一聲,功德無量,禮拜一拜,罪滅河沙。我現在請問你:你現在念佛,念了多少佛了?有沒有功德無量啊?每天“南無阿彌陀佛……”,每天拜佛,有沒有罪滅河沙呢?爲什麼現在還是煩煩惱惱?貪生怕死呢?記得!念佛一念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【爲念佛時心猛利故,】最猛利的,是清淨自性念佛,叫實相念佛,叫做理念同時。不但證悟無生,同時提起來念佛,是這一念,沒有大徹大悟,辦不到!零零散散念了這麼多佛,如何能夠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啊?對不對?念佛一聲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禮佛一拜,罪滅河沙。念佛一聲,功德無量;禮佛一拜,罪滅河沙,從何談起?從清淨自性,猛利的心,這樣才能建立,不是那一些悠悠散散的,不是這樣子的。【伏滅惡業決定得生,】伏滅惡業,包括你種種的念頭,統統放得下,決定得生。【不須疑也。
上古相傳】從以前傳下來。【判十念成就,】臨命終的十念成就。【作別時意者,】“別時”就是宿世的。意思就是說:臨命終念十念,都是無量劫修來的,都是宿世修來的,不是今生今世聽到阿彌陀佛,念十念,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。有的人做這種理論,是怎麼樣?【此定不可。】絕對不可以。智者大師認爲,這樣講法是不對的。智者大師認爲:不管你無量劫來,宿世有沒有因緣,有沒有善根,有沒有聽到正法,只要你今生今世有因緣,聽到正法,聽到淨土法門,臨命終十念,統統有機會。底下他就解釋了:【何以得知?《攝論》雲:】《攝論》這麼說:【“由唯發願故,】他中間取一段,“由”就是因爲,由唯,有的是因爲發願,【全無有行。”】意思就是說:只有發願要到極樂世界去,全無有行,統統沒有去實踐。意思是說:臨命終聽到十念,對不對?平常都沒有修。【《雜集論》雲:“若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,若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。”並是別時之因,全無有行。】這段文字不好懂,文字不好懂。注意聽!《雜集論》這麼說:如果有人願意生安樂國極樂世界,馬上可以往生。意思就是說:這樣你可以說這是宿世的善根,如果有人聽到無垢佛的名字,馬上就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。並是別時因緣,上面所講的兩種情形,叫做“並”。可以做宿世的善根,可以這麼說。這是全無有行,因爲沒有修行,聽到,馬上往生極樂世界,聽到佛號,無垢佛,馬上成佛,你可以說這是宿世的。底下,要加一個:【若將臨終,】“若”就是但。要注意!轉回來,語氣加強,轉過來,話講回來,如果把臨命終,【無閑十念猛利善行是別時意者,】“別時”旁邊寫個:宿世,“別時”就是宿世。如果把臨命終,十念無間斷猛利地念佛,當作是因爲他宿世的善根。【幾許誤哉。】這可是誤導無量無邊的衆生。意思是說:不管你前世有沒有善根,無量億劫以來,有沒有種這個因緣,都不管,只要你今生今世有因緣聽到正法,聽到淨土法門,深信切願,肯修行、肯念佛,臨命終十念,統統可以往生,不必往以前無量劫來看有沒有善根,不必!所以,智者大師是反對,說是無量劫以來修的善根,才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,智者大師是反對這樣的看法。幾許誤哉,意思就是說:臨命終這十念,是生死的關鍵,決定生死的關鍵。所以,平常我叫大家就要熏習,就是這樣子,你要臨命終自在,平常就聽經聞法,學習放下,我常常說:希望大家有空,放念佛機熏習:阿彌陀佛……念到你不念,佛號自己跑出來,聽,熏習……熏習的力量有多大呢?有一個從來沒拜佛的,有一天,就是過農曆年的時候,到文殊講堂來拜叁千佛,文殊講堂的叁千佛,那時候是我來領衆的,拜叁千佛。哎呀!她從來沒拜過佛,聽到師父唱那個“至心歸命禮……南無……”,她內心裏面非常歡喜,回到家裏還不由自主地,不由自主地,一直念:“至心歸命禮……”,從早哼到晚。她的先生說:你瘋了呀?閉嘴!就是不由自主地念,太好聽了,怎麼會有這麼好聽的東西呢?這太好聽了!不由自主地念,就這樣子。我的那個調,叁千佛的調常常變嘛!佛……南無……她就整天:佛……南無……她的先生說:你是在念什麼東西?整天都在“佛……”,吵死人了!沒辦法!所以,那個熏習的力量很大。當你的佛號不必刻意地念佛,熏習到自自然然念佛的時候,包括你做夢,包括你晚上做夢,自然地就夢到佛號,我告訴你:往生極樂世界有希望了。對不對?你不要像某某法師啊,夢到人家壓的時候:阿彌陀佛……還見到佛光。有一個法師說:夢到錢,忘記阿彌陀佛了,那個法師你們都認識喔!不要像那個法師啊,夢到撿錢,忘記阿彌陀佛了。所以,這個熏習重要,平常就要熏習,一直念佛……聽經聞法,種下無量的善根。就算你從來沒有善根,只要你今天有因緣聽到正法,統統可以往生。【願諸行者深思此理,自牢其心莫信異見,自墜陷也。】“陷”就是陷阱。要堅固你的道業,不要受影響,莫信異見,不要相信那些邪知邪見,自己墮入陷阱。
【第九疑】
【問: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,凡夫劣弱,雲何可到?】我們凡夫這麼差,哪裏有辦法到呢?【又《往生論》雲:“女人及根缺,】女人,還有六根缺的,怎麼樣?【二乘種不生。”】二乘種不生,二乘就是聲聞、緣覺。聲聞、緣覺種,不生到極樂世界,他是誤會了,這是誤會的意思。【既有此教,當知女人及以根缺者,必定不得往生。】這個就是把經典看錯了。智者大師就說:有人看到《往生論》,把《往生論》認爲:女人不能往生,六根有缺陷的不能往生,二乘心,發二乘人的心、狹劣的心,不能往生。智者大師在這城駁斥,把經典看錯的。
【答:爲對凡夫】這是對凡夫【肉眼生死心量說耳,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刹。但使衆生淨土業成者,臨命終在定之心,】臨終穩住,不要怕生病,不要怕臨命終。佛弟子要有正確的觀念,天有春夏秋冬,人有生老病死,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,它是大自然的法則,包括佛陀,都要示現涅槃。做一個佛弟子要有正確的觀念,越接近臨命終,你要越高興告訴自己:我越接近極樂世界。要有這樣的觀念喔!譬如說:你現在病得很嚴重,你盡量醫,你盡量看醫生,實在沒有辦法了,你告訴自己:我現在越接近極樂世界了。不要一直顫抖:唉!我快死了,快死掉了,怎麼辦?還沒有藥可以吃,活更長一點的?我往生沒有把握呢!看能不能活到兩百歲、叁百歲?到臨命終,正念消失了,做一個佛弟子,要這樣地堅定,告訴自己:我越接近臨命終,就是越接近極樂世界。知道嗎?要有這樣正確的觀念,不要怕死。這個世間,不是說你怕死就不會死的。是不是?怕死還是要死的,我們就死得灑脫,死,往生的決定。所以,我現在告訴你:身體力壯的人,我恭喜你了,因爲你可以精進念佛。你今天病得很嚴重,接近往生的人,我也恭喜你了!因爲極樂世界在等你了,我們還要受苦好幾十年。對不對?像我目前來講的話,很難講啦!說一說,也許明天就……咦?慧律法師怎麼沒來講經?走了!這很難講啊!是不是?講話不能太大聲。所以,我們要調整這個心態,我們要好好地調整這個心態,調整心態就是世間人……說起來,要跟我一個親戚漏氣一下,我一個親戚八十幾歲了,八十幾歲了,鄉下人,最近病得很嚴重,結果呢?很怕死:哎呀! 我死了怎麼辦?我死了以後,去哪裏啊?去哪一道啊?恐懼了,開始恐懼了,平常心裏沒有調整好,平常心裏沒有做心理准備,沒有調整好,臨命終,措手不及,措手不及。所以,平常聽經聞法,培養正確的理念,非常重要,到臨命終要來調整,調整不來,爲不及了,時間太短了。所以,我們病得越重,很苦,告訴自己:極樂世界已經快現前了,堅持念佛,毫不動搖,平常要多做一點善。臨終在定之心,【即是淨土受生之心,動念即是生淨土時。】因爲是佛身嘛,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嘛!一刹那之間。【爲此《觀經》雲:“彌陀佛國去此不遠。”】阿彌陀佛離開我們這裏不遠了,【又業力不可思議,一念即得生彼,不須愁…
《淨土十疑論講記(2004年)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