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此生生時】注意聽!第一個“生”時,第一個是緣生,藉著條件,緣生生起來的時候。此生生時,這個緣生,緣起所生的萬法,此生,第一個“生”是緣起,“生”就是生起。此緣起生起萬法的時候,【無所從來,】沒有一種東西可以來,【故名不生。】沒有真正的來,無所從來,故名不生。【不滅者,諸法散時,】也當體即空,【不守自性,言我散滅。】也沒有,本來就沒有。【此散滅時,去無所至,】也沒有真正東西可以去。【故言不滅。】所以說:也沒有叫做滅。所以禅宗要我們悟到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。諸位這樣聽不懂,是不是?不容易了解,初學佛法的。好了!我今天再舉一個比較容易讓你了解的,你今天,你覺得有沒有從你們家裏,來到我們這個大蓮花居慧律精舍啊?所有的衆生都說有,聖人就說沒有,沒有東西真的來。注意聽!你現在聽不懂,我用個直截了當的,讓你了解。譬如說:你在家裏,你這個四大本來就空,好!百年以後,死了,放一堆骨灰在你家裏,用車子運來,運來,到這個地方,這個色身,所有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沒有。骨灰運來到這個地方,也沒有真的來,也沒有真的去。爲什麼?這個人不存在。所以,要體會到萬法回歸當下,很不容易。你覺得有一種東西在産生,記得!那是錯覺;你認爲有一種東西消失,那個也是錯覺。底下,不滅,諸法散的時候,也沒有自性,言我散滅,皮散滅的時候,去無所至,所以叫做不滅。不滅就是心的智慧,清淨的自性沒有消失,不滅。不生,萬法不生,當體即空;不滅,清淨自性不滅。【非謂因緣生外,】並不是說:這個“因緣”旁邊寫一個:相。不是說在這個相以外,【別有不生不滅】的本體【。】注意聽!並不是說:因緣生以外,因緣生就是萬相、萬法,萬法都是因緣生的。萬法因緣生以外,另外有一種不生不滅的本體,心的體、體性,不是這樣的。離開相,找不到我們的本體;離開了本體,你也找不到相,性相是一體兩面的東西。萬法當體即空,不生不滅的清淨心性,馬上顯露出來。所謂,非謂因緣生以外,另外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體。【亦非不求生淨土,喚作無生。】也不是說“你不求生極樂世界,叫做無生”,那是真的沒有往生了,不是真的當體即空的無生。
【爲此】正因爲如此,【《中論》偈雲:】《中論》跟《百論》、《十二門論》,稱爲叁論宗,這是講中觀的思想。【“因緣所生法,】條件本身就是緣生的,條件本身也是緣生的,所有的因緣所生的法。【我說即是空,】當體即空。所以,無常當下就是空,緣生當下就是空,不可得,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沒有,聖人,這個世間從來沒發生這任何事情。什麼叫做大徹大悟?大徹大悟就是:這個世間從來沒發生過什麼事情,心靈進入絕對地清淨、安祥。【亦名爲假名,】假名,就只有名字。【亦名中道義。”】這個就是中道。什麼叫假名?從曆史上就知道,譬如說:秦始皇,你能找到一個秦始皇嗎?剩下一個曆史名字,你讀過秦始皇。唐太宗,唐太宗在哪裏呀?剩下一個名字,唐太宗的骨灰,能夠保持叁千年、一萬年,這個地球到今天,四十幾億年了。是不是?美國總統或是什麼?譬如華盛頓、林肯,人在哪裏呢?曆史就是一部假名字,轉來轉去……在座諸位!我們今天七、八百個人聽經,也是這樣子的,一百年後,統統剩下名字,統統剩下名字。所以,覺悟的人徹底放下,這個世間,你一直追求到最後,就是生滅無常,到最後就是歸空,什麼都沒有得到。
底下說:【又雲:“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】哎呀!這個難,這個對今天初學佛法來講,這個的確很難,就是學佛十年、十五年,都不一定聽得懂;但是,還是要講。“諸法不自生,也不從他生”,注意那個“自生”,注意那個“他生”,不共,就是不共生,“不無因”:也不能說沒有原因。前面這個自生、他生、共生,這個叫做有因生,有原因而生起的。後面那個無因生,就是沒有因緣、沒有原因,沒有原因就是偶然,突然蹦出來的,純粹偶然,沒有任何的因,叫做無因生;前面有因;自生、他生、共生。我們一一來解釋:“諸法不自生”,這個我們要舉唯識的例子,舉唯識的例子。唯識常常舉這個例子,譬如說:眼識,眼識是個分別的精神主體,叫做眼識。這個眼識要有眼根,眼識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,眼根有具足了,有外境,還有燈光,注意聽喔!要有眼根,要有境界,要有光線,眼識,眼睛一睜開來,它産生分別,它這個才産生分別。好!就以這個眼識——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,研究過唯識的都知道,這個眼識自己不會生,譬如說:我只有眼識,那沒有眼根,怎麼生?你沒有境界,怎麼生?怎麼分別呀?有眼根、有境界,沒光線,什麼都看不到。諸法不自生,我們就舉這個眼識來講,不自生,眼識,眼識自己不會跑出來。“也不從他生”,好!如果說:沒有眼識,只有眼根,對不對?有境界、有光線,譬如說:死人,有眼睛,有眼根呀,有境界、有光線,看得到嗎?當然看不到呀!沒有意識嘛,沒有眼識。看不到?所以,也不從他生,條件以外的,眼識的這個條件以外的,叫做“也不從他生”。“不共生”,這個比較難。“不共生”,這個要悟到絕對空性才有辦法。“不共生”,“共生”就是條件所構成的,條件所構成的嘛!這個條件所構成的,譬如說:這個境界,眼識所産生的境界,眼識分別這個境界,這個境界,你把它分析起來,當下就是空。再注意聽!條件所構成的,那個條件,本身就是空。譬如說:我們今天的演講,叫做緣生,因緣生,每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,當下就是四大本空,就是五陰無我,不可得。所以,這個共生不共生是破除二乘人的。也並不是說因緣生,因緣生起的,那是不得已的方便說,包括二乘人所認爲緣生的,當下還是空。共生,共一切條件所生的,其實只是幻影而已,幻化出來的東西而已,沒有實體而已,沒有實體可得。因爲藉著條件而生起的,每一個條件還是緣起。譬如說:我們今天講經,這個杯子,當下還是緣起,每一個人,當下,你說你有一個人,你當下還是空;這個日光燈,分析,當下還是空。所以,沒有真正的緣起的共生,共同生起來的,意思就是:萬法不可得,我們虛妄的執著、虛妄的分別、虛妄的顛倒,就是這樣子。
再講一遍:諸法不自生,也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我再舉這個例子,好,注意聽!“諸法不自生”,我舉這個例子,你比較容易了解。譬如說:這一次的演講能夠成功,如果我自己一個,慧律法師來,來演講,那怎麼講呢?沒人聽啊!自己沒有辦法,産生這個緣起,只有我一個人。“也不從他生”,就是你們統統來聽經,我不講,這個緣起也生不起來呀!對不對?也沒辦法啊!就算我們今天統統湊合起來,就共生了,共生:共同生起來。每一個條件,共同在這個地方緣起,大家統統來,坐在這個地方;可是,你把它徹底地注意看,我,當體即空;你們,也是當體即空;桌子、椅子、天花板、地板,統統當下就是空,說共同條件所生起來的,還是無生,沒有真正的生。
我只能這樣講了,聽不懂沒辦法了,再聽不懂沒辦法了,我已經盡力了,沒時間了。說:不共生,不無因就是說:也不是沒有原因,偶然的叫做無因生,是故知無生。底下,生只是緣生,緣起就是無自性,就是無生。
【又《維摩經》雲:“雖知諸佛國】,雖然知道諸佛國,【及與衆生空,】雖然當體即空,但是,【而常修淨土,教化諸群生。】
【又雲:“譬如有人,造立宮室。】有人造立這個宮室,【若依空地,隨意無礙。】就是廣大的空地,就像我們要建這個大講堂,當然建得起來,空地就是隨意自在可以建起來,造立種種的宮室。如果建在虛空,【若依虛空,終不能成。”】是沒有辦法的。
【諸佛說法,常依二谛。】就是真谛跟俗谛,真谛講空,俗谛講有。空有是不二的。【不壞假名,】不能壞這個緣起的假相、假名,【而說諸法實相,】是不可以說諸法的實相。【智者】有智慧的人,【熾然求生淨土,】“熾然”就是說:毫不猶豫地、強烈地,有大智慧的人,絕對地、強烈地求生極樂世界,絲毫不懷疑,【達生體不可得,即是真無生,】意思就是:你現在萬法都無生,但是,不妨礙求生極樂世界。達生體不可得,就是真無生,這個才是真正的無生啊!不是不求生極樂世界叫做無生,是現在當下即空,而且一心一意地求生極樂世界,這個才是真正悟到無生的人。所以,達生體不可得,雖然在娑婆世界無生,就是求生到極樂世界還是無生;可是,這個無生跟那個無生在不相同。我今天在瀘體悟到無生,可是這個色身呢?生、老、病、死苦啊!我們要到極樂世界,統統蓮花化生,到那邊去體悟無生,神通自在。是不是?所以,瀘體悟到無生,就算你證得空性了,還是要求生極樂世界。生,當體即空就是無生,證悟到無生的人,不妨礙求生極樂世界,這個就是真正的無生。【此謂心淨故,即佛土淨。】心淨則國土淨。【愚者爲生所縛,】愚癡的人被一個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所捆綁住了。【聞生即作生解,】有一個東西去。【聞無生即作無生解。】聽到無生,就又打成兩段,生以外,另外有一個無生,不知道生即是無生。注意聽!前面要多加一個字,不知道“緣”生當下空,就是無生。加一個“緣”字,“生”的前面加一個:緣。【不知生者即是無生,】就是不知道緣生當體即空,就是無生。【無生即是生,不達此理,】如果不了解無生當下就是生,不了解這個道理,【橫相是非。】你認爲你是,或者認爲非,互相攻擊來攻擊去,不好!【嗔他求生淨土,】別人念佛求生極樂世界,就很嗔恨別人:你怎麼這麼愚癡啊?爲什麼要求生極樂世界?悟到無生不就得了嗎?這樣的見解,【幾許誤哉。】多麼地誤導衆生。【此則是謗法罪人,邪…
《淨土十疑論講記(2004年)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