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十疑论讲记(2004年)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我们在跑操场,后来跑累了,我就走慢一点,慢一点,我就精进念阿弥陀佛……因为大一,非常精进,在操场,又闻到一股强烈的香味,整个大操场,这么大的几甲地,没有人点香啊,还是闻到强烈的香味。你不晓得,那时候刚刚初学佛法,哎呀!对于念佛多么地精进,包括晚上做梦。有一次,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,我们已经搬出来校外了,在校外,我们三个人住在一起,一个房间,租的,租的房间,那时候,因为那个地方,有一点好像不干净,晚上常常有人被压,做恶梦。有一次,我正在睡觉的时候,一直有人在压,还没有睡着喔,就一直压……喘气喘不过来,很清醒的喔!我就跟他讲:有胆就别走!阿弥陀佛……佛光,整片的那个光,光从西方过来,西方过来,一片光,唰!过去,没有了,那个压的境界,马上手就放,放走了,见到佛光了。还不鼓掌?(众鼓掌。师父学听众张开嘴聚精会神地的样子。)听得傻呼呼的。讲经就是这样,上下互动,我比较喜欢热闹。所以,这个境界,逆境是好的。后来念佛念了久了,累了,就累了,晚上躺着睡觉,睡觉又梦到了,梦到什么?梦到看到很多的现金,一直捡这个现金,忘记念佛了,梦到钱就忘了佛,校办还是不够,很惭愧。哎呀!这个很惭愧,要梦到有鬼来掐我们,精进念佛;要梦到捡这个现钞,忘了!还捡得很高兴,惭愧惭愧,回去要忏悔了。好了!所以,这个净土法门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这个是绝对百分之一百是事实的,就怕你没有信心,听了以后,空手而放,毫不在意,不留神。底下,决定不疑,临终敛念得生,决定不疑。【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,还来三界】再回来三界,【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,广施佛事任意自在。

  故论云:“游戏地狱行者,生彼国得无生忍已,】意思就是:你想要到地狱,就像在旅游一样的,来去自在,想游行,跑到地狱去,游行自在。怎么样?先生到彼国,就是极乐世界,要先往生极乐世界,得无生忍已,【还入生死国,】生死国,再来六道轮回,才有办法救度人生。还入生死国,才回来这个六道轮回,【教化地狱救苦众生。”】今天也只有地藏菩萨有办法,我们哪有办法?

  【以是因缘求生净土,愿识其教。】愿了解、体悟正法之教,愿体悟弥陀之教,这是易行道的净土法门,我们要好好地了解,切莫空过,要精进念佛啊,不要把生死当作开玩笑啊!【故《十住婆沙论》名易行道也。】易行道,就是念阿弥陀佛,往生极乐世界了生死,这个是很容易的,大家都做得到的。

  【第二疑】第二者怀疑。

  【问:】第二疑比较困难,初学佛法的人听不来,刚刚进门的人第二个疑问是很难的,不过没有关系,我们慢慢地讲解。【诸法体空,】万法当下就空,缘起就是空,在《阿含经》讲得很清楚:无常,当下就是空,无常就是空,缘起就是空。空有两层意义,生灭无常,当下就是空,缘起,只要天地万物,条件所构成的,当下就是空;条件失去了,就不存在。诸法体空,【本来无生,】本来就毕竟空,【平等寂灭。】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,是众生因为妄想、执著,以为好像有一个真的人身,其实万法是平等的,是寂灭的,寂灭就是没有喧吵的,心平静的,从来不生,也从来不灭。【今乃舍此求彼,】为什么舍这个娑婆世界,求生极乐世界呢?【生西方弥陀净土,岂不乖理哉?】你不是悟到当体即空?当体即空,现在不就是极乐世界了吗?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去呢?岂不违背了无生的法理呀?【又经云:“若求净土,先净其心,心净故即佛土净。”】心清净就好,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去呢?【此云何通?】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?心清净不就好了吗?

  【答:释有二义,一者总答,二者别答。总答者,】画个大框框,这是大标题、大段落。【汝若言】就像你说的,【求生西方弥陀净土,则是舍此求彼,】是舍这个娑婆,求生彼佛国土,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,极乐世界去,【不中理者。】就是不合无生的道理,无生就是当体即空,没有来去相,没有生灭相,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去?心净就好嘛!【汝执住此不求西方,】如果你执著,是一定要安住在娑婆世界,而不求生到西方。【则是舍彼著此,】你还是舍极乐世界,执著娑婆世界呀,【此还成病,】这个还是毛病呀!你说:执著娑婆世界,不要求生极乐世界,是个毛病;也就是舍掉极乐世界;执著这个娑婆世界,还是毛病。所以,我们执著娑婆,舍极乐;或者舍极乐,执著娑婆,都一样。舍彼著此,此还成病,【不中理也。】这不合无生的道理。又这么说了,【又转计云:】又另外一个角度说:【我亦不求生彼,亦不求生此者,】我们人要转世的呀,不是三界内,要不然就他方世界。我也不求生彼;我也不求生极乐世界,也不求生娑婆世界,这是不可能的,意思就是:【则断灭见。】我们死后有神识的、有灵魂,是要转世的,不是生娑婆,要不然就生极乐嘛!要不然你跑到哪里去呢?是不是?如果说:我不求生极乐世界,也不求生娑婆世界,那无所去了,则成断灭。断灭见就是外道的见,断灭见就是否定,不是常见,就是断见,什么都没有,那神识怎么办呢?这灵魂怎么处理呢?所以这个是断灭见。

  【故《金刚般若经》云:“须菩提,汝若作是念,发阿耨菩提者,】阿耨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说: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。【说诸法断灭相。】诸法断灭相就是否定因果、否定缘起。我们修善因得善果,造恶因就得恶果,因为你这个灵魂要遭受果报的。你不生此,也不生彼,那你跑到哪里去呢?凭空消失?这个是不合因果的呀!【莫作是念,】千万不要这么说。【何以故?发菩提心者,於法不说断灭相。”】对这个法,一定要遵守因果,就是从凡夫到圣人,都必须对因果负责,有因有果的,断灭就是否定因果、否定缘起。

  【二别答者:】画一个大框框,把它框起来,第一段解释完了。别答:另外一个答、解答。【夫不生不灭者,於生缘中,诸法和合,】在缘生缘灭当中,“缘”就是条件。世间就是这样,什么都是条件所构成的。譬如说:我这个色身,父亲、母亲的因缘,还有我自己业力的因果,来投胎转世的,我这个色身也是缘起的。对不对?因缘生的嘛!这个桌子也是啊!这个桌子从山上木材砍下来,经过工厂,对不对?磨平、切割、钉一钉,就桌子了,就是条件具足。是不是?诸法和合,诸法和合叫做【不守自性。】就是根本没有自性。这个“不守”,大家看不懂,这个“不守”画起来,写一个:无自性。无自体很难体会,这句无自性,讲一句更贴切的:叫做没有永恒性,这样你比较听得懂。没有自性,就是任何东西统统没有真实,叫做无自性。像我这个色身,无常、变化,找来找去,你找不到一个慧律法师,这个是幻化出来的假的色身。这山很漂亮,如果你把山彻底地分析,土多一点、石头多一点、树木多一点。对不对?如果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,把这个山移开来,没有树木,放一把火烧了,推土机一推,山也没了,缘灭的时候就这样子了。所以说是:诸法和合,万法都是条件所构成的,没有自性,没有永恒性。这要六朝,让一些初学的比较听得懂。【求于生体,】找到一个真正有这样生出来的东西,也不可得。火化了,一堆骨灰;就算现在还没有往生,你也知道,这个色身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,每一分、每一秒都在变化,对不对?有没有这样一个真正的人?没有!好好地彻底分析,虽然是缘起的、存在的;可是,我们了解当体即空,就超越,放下,就是这样子,学佛就这样子。听经,听到经典的人,我常做这样比喻,听经的人,听到经典的人,就像赛跑,起点,他有因缘,碰到正法,这不得了了!他的因缘来了,这就是起点,谁先彻底放下,谁就先到终点。听经闻法,就是赛跑的起点,谁彻底放下,谁就到终点。大彻大悟,什么叫大彻大悟?彻底看破身心,彻底放下,马上见性,马上成佛,万法回归当下这一念。而众生没办法,众生一定是:嗯!只有我没有讲话。搞来搞去,他还是有一个我,不管怎么样,他体会不生不灭体会不出来,开悟这种事情,又没有办法,相似境也不行。

  什么叫相似境?有一班同学叫做牛头班,牛头班,这个牛头班,教育局常常来审核,常常来检查,教育局。有一次,教育局来,要看看这些牛头班有没有进步,当时候就叫一个学生:你起来!这学生就站起来了,看看有没有进步,这个教育局长要来看看,就问他了:二十加二十多少?他就说:四十五。四十五啦!这个教育局长:搞什么东西呀?二十加二十……这个教育局长很生气,他的老师在旁边鼓掌。这个教育局长就说了,就问这个老师: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?二十加二十,他讲了四十五啊,这不对啊!你怎么鼓掌啊?他说:报告局长!我上次问他二十加二十,他猜八十五,已经很近了,不错了!现在只有差五而已呀!(众鼓掌)是啊!很近了,可惜不是,开悟就是这样,开悟就是差0.1都不行。所以,一般都是猜的;大概怎么样,大概怎么样,开悟不能这样,见性就是见性,开悟就是开悟,一点都不能马虎。所以说:悟到无生,就知道万法不可得,说放下,功夫还是不够的,那是不得己的,你要悟到: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戏就演完了,就没戏可以唱了。本来当体即空,四大本空,五阴无我,没有什么放下不放下这种东西,根本就没有,虚妄的,虚妄的生命,虚妄生,虚妄死,虚妄地老,生、老、病、死,统统是虚妄的,一切法无生,你放什么东西呀?没有东西可以放呀!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就这样子。好了!因为时间关系,诸位看,说:求于生体,我们求、要找,找来找去,有一个东西这样生,【亦不可得。】你找不到。所以,你看电视政治每天吵……立法院每天都吵。对不对?要是像我们这样有一点点儿智慧的,没什么好吵的,万法当体即空,没有这种东西,吵什么?【…

《净土十疑论讲记(2004年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