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處?”
世親報雲:“師子覺爲受天樂,】已經跑去享受了。(樂,lè)【五欲自娛】這個五欲六塵,自己娛樂去了。【在外眷屬,】五欲自己娛樂,在外眷屬,意思就是:從過去以來,統統跑去娛樂,大家都忙著在享受天(外院)的快樂。【從去已來】從去以後,去已來就是以後。從到彌勒的兜率天以後,【總不見彌勒。”】著迷了!(總是不去拜見彌勒菩薩。)
【諸小菩薩生彼】到彌勒菩薩淨土去,【尚著五欲,】還執著這個五欲。【何況凡夫?】說到這個,這是感觸很大。【爲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,】我們一定不退轉。【不求生兜率也。】決定不求生兜率陀天。所以說:我們要堅持淨土法門,往生極樂世界去。
這第八,【第八疑】問:
【問:衆生無始以來,造無量業。】造了無量的業。【今生一形】當下這個色身,今生這個色身,如果【不逢善知識,又複作一切罪業,無惡不造。】這些無惡不造的衆生,【雲何臨命終十念成就,即得往生,出過叁界結業之事,】又爲什麼能夠在臨命終就可以往生?就可以超過叁界六道輪回?“結業”就是結業果,“結”就是總結,“業”就是業果。爲什麼臨命終十念,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馬上可以往生,就可以超越叁界,所造的總結的業果?這種事情,【雲何可通?】這怎麼講得通呢?意思是說:臨命終,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十念,有這麼便宜嗎?
【答:衆生無始以來,善惡業種多少強弱】我們不成佛,我們沒辦法了解,所以,智者大師說:【並不得知,】我們過去無始以來,種的善業、惡業多少,強或者弱,我們並不了解,因爲我們是凡夫嘛!【但能】只要能夠,【臨命終遇善知識】臨終遇到善知識,怎麼樣?【十念成就者,】十念成就,【皆是宿善業強,】宿世的善業非常地強,【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。若惡業多者,善知識尚不可逢,】惡業太重了,連善知識都碰不到。【何可論十念成就?】就像諸位今天,那麼有善根,聽經聞法這麼積極,快快樂樂地來聽經聞法,諸位法師、護法居士,多麼地有善根!那些沒善根的人,連這個因緣機會都沒有,更何況臨命終十念要成就,根本不可能!所以說:何可論十念成就?怎麼可能?聽經聞法都沒機會,善知識碰都碰不到,怎麼可能?
【又汝以無始已來惡業爲重,】你認爲無始以來惡業比較重,【臨命終十念爲輕者。】意思是:這種觀念是不對的,輕重不是這樣分的。【今以道理叁種較量】我現在用叁個角度,來比較比較,你就知道:輕者不一定輕,重的也不一定重。【輕重不定,不在時節久近多少。】時節就是我們的時間,到底是多久或者多近?是久還是近?【雲何爲叁?】意思就是:在在時節的多少,不在時節的近或遠,或多或少。是哪叁個角度來講座,輕重不一定呢?【一者在心,二者在緣,叁者在決定。】
第一個【在心者,】這個動念,在心者,萬法唯心所造。“心”這裏畫框框,第一個段落。在心者,【造罪之時,從自虛妄顛倒生。念佛者,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。】這個注意聽!我們今天所造,都是虛妄的,所以,《普賢行願品》裏面說:業若有形,我們造的惡業如果有形相的話,盡虛空界法界不能容。因爲我們造的業是無形相的,所以,它是虛妄的、不實在的。可是,我們清淨自性不一樣喔!我們念這一念阿彌陀佛,是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,清淨無量莊嚴的功德力,所造成的一個極樂世界。我們把阿彌陀佛的果德——萬德莊嚴,拿來作我們的因地心。我們這一念因地心,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就通極樂世界的果地覺,《華嚴》裏面講的:因赅果海,果徹因源。所以,十法界,諸佛居淨土,任何一宗,修行到最後,要進入淨土;那修淨土法門的,起點就是終點,終點就是起點。但是,念佛的,萬法回歸自性,就算念佛法門,也不能離開清淨自性。所以,從善知識聽說“阿彌陀佛”真實功德名號,【一虛一實】造罪的時候是虛;可是,這一句“阿彌陀佛”是實在的呀!【豈得相比?】怎麼拿來相提並論呢?【譬如萬年暗室,】這個房間,一萬年統統關門,窗戶統統關起來,暗了一萬年,【日光暫至】這個陽光穿透了,馬上怎麼樣?暗就滅了,【而暗頓滅,】暗就沒有了。意思就是說:如果一個衆生愚癡,有一天,他開智慧了,悟道了,刹那,無明就沒有了。【豈以久來之不肯滅耶?】不能說:哎呀!我這個暗室,已經暗了一萬年了,你這個光線才來而已,我要慢慢地亮起來。沒這個道理,沒這回事,沒有這回事!所以,這個一虛一實,不能相提並論。豈以久來之暗不肯滅耶?不會說:哎呀!你暗得太久了,我現在光線來,慢慢地亮起來。
再來,【在緣者,】畫一個框框,括弧起來,心,第一個講完了,是心的問題,萬法都是心的問題,不在相。以前有一個沙彌,跟著師父,老是在外面跑,有一天,回家的路上,碰到下大雨,水暴漲了,這師徒在這岸邊,結果有一個女衆、女人、小姐,也想過這一條河。師父二話不說:來,我背你!就把這個女衆背起來,渡過這個河。這個徒弟經過了一個月,忍耐,兩個月,忍耐,叁個月、半年,哇!快爆炸了,忍不住了,有一天,就跟他師父說:上人!上人!我那一天,您記得在幾個月前,下大雨,您記得要過河的時候,您把那個女衆背起來,哎呀!師父啊,您是比丘啊,是大和尚啊!對不對?您怎麼做這種事情呢?上人就回答:我背過去就放下了,你背了半年還放不下!(衆熱烈鼓掌)這是心的問題,衆生就是卡在觀念裏面,就一直卡……卡在這個觀念裏面,放不下,沒辦法!所以,這個修行還要在心,念佛也是要這樣子。在緣呢?【造罪之時,從虛妄癡暗心,】爲什麼會造罪?愚癡嘛,昏暗嘛!【緣虛妄境界顛倒生。】攀緣這個虛妄。爲什麼是虛妄的境界?爲什麼境界是虛妄?因爲都是緣起嘛!不實在的。每一個人的角度看,都不一樣。我說釋迦牟尼佛最了不起了,我誦到《金剛經》那一句:法無定法,無有定法,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,我馬上就大徹大悟。原來這個世間,都是對立的假設,譬如說:大跟小怎麼說?是不是?這個麥克風很小,對人來說,麥克風小;對一只螞蟻來講,這個麥克風很大了,強跟弱怎麼分?一只大象,體積那麼大,很強了,力量很大了;一碰到細菌感染,細菌感染,完了!細菌感染。我們前一陣子,臺灣那個非典,SARS,非典,你看!一個身體這麼強壯的人,碰到那麼一點點的細菌,垮了,統統倒了!我問你:誰強誰弱啊?你以爲你是世界上最強的嗎?一個細菌就把你搞垮了!對不對?你說大跟小怎麼分?沒辦法分啊!強跟弱怎麼分?沒辦法分啊!多跟少怎麼分?好!譬如說:多跟少,我們今天聽經的,譬如說:有八百個人,多不多?哎呀!很多了!共在一個講堂。對不對?一個講堂,是不是?一嘛,八百,一個講堂。地球五十六億人,五十六億喔,很多了,同樣住在哪裏?一個地球,還是一樣。無量無邊的星,同在什麼?一個虛空,是不是?一個虛空。所以,也沒有那個多跟少的觀念,徹底地解脫;也沒有那個強跟弱的觀念,徹底放下,沒有!所以,《維摩诘經》裏面講:已過量,超數量,大徹大悟的人,錢多跟錢少,這是觀念而已呀,觀念而已呀,觀念而已呀!所以,錢要花在哪裏呢?花在化作智慧,讓衆生覺悟,就非常有意義。所以,人家問說:師父!您這個錢怎麼安排?我說:我要把所有的供養,都化作智慧的語言,散播到全世界去,這就是我的願力,最有用就是這樣子了。這是衆生血汗的錢,我一定要經化作智慧的語言,推廣到全世界去。所以說:我們一定要清楚,錢如果不是用在刀口上,錢如果用在沒有意義上,那麼,我們錢就是數目的遊戲,你每天吃的也是那一碗飯,睡的也是那一張床鋪,那麼多錢,你吃得完嗎?你吃不完,你睡的也是一張床鋪,你家好幾棟房子,你睡得完嗎?睡不完。租人家嗎?景氣不好,租不出去,又不供養我,(師父笑)放著一直繳稅金,就這樣子。生命就是一種錯覺,感覺、錯覺;可是,我們人又必須過現實的生活。你說我今天我沒飯吃,我怎麼講經呢?要面對現實。是不是?所以,萬法唯心所造,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虛妄、顛倒呀!衆生就是這樣子,過這種日子,一直到死。豈得相比?一個是真,一個是假的。所以說:造業的時候,是虛妄顛倒癡暗心,緣虛妄的境界,顛倒而生。【念佛之心,】可不一樣,【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,緣無上菩提心生。】哎呀!真了不起!從自性顯露出來,自性顯露出來,這個無上的菩提心,【一真】,虛妄癡暗心造業,【一僞】,要不然我們怎麼成佛?對不對?就是虛妄滅了,真實顯現嘛!【豈得相比?譬如有人被毒箭中,箭深毒碜】滲透進去的意思,箭很深,毒很深入,怎麼樣?【傷肌破骨。】非常嚴重了,被毒箭射到了,皮綻肉開。【一聞滅除藥鼓,】以前有一種鼓,上面塗著一種藥,鼓一打著藥,一震動……箭就出來,這個叫做藥鼓。一聞滅除藥鼓,怎麼樣?【即箭出毒除,】箭出,毒就除掉。【豈以箭深毒滲而不肯出也?】不管你是怎麼深入,只要這個塗毒鼓一打,統統好了。塗在這個鼓的一種藥,那是古時候的啦,現在沒有這種東西了,現在沒有了。所以,第二個就是在緣,看你這個外緣,因爲我們修行,是緣清淨的真實功德名號,緣無上菩提心而生的。對不對?不是從虛妄的境界而生的,完全不同。
第叁個就是【在決定者,造罪之時。以有閑心】就是有間斷,造罪的時候,這是有間斷的意思。【有後心也。】後心就是下一個念頭,意思就是:生生滅滅的心。造罪業的時候,是有間斷的,有前念、後念,生滅,生生滅滅。【念佛之時,】不一樣,念佛是從清淨本性出來的,【以無閑心無後心,】“無後心”旁邊寫個:當下。當下這一念,怎麼樣?【遂即舍命,】當下這一念,命終舍命,因爲,【善心猛利】太強了!【是以即生…
《淨土十疑論講記(2004年)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