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故意不要,故意再留在這個人間,繼續再度衆生。
【四者“殺惡衆生代苦”、如衆生欲作大惡、菩薩殺之。自墮免彼墮故。】用大悲心殺他。
【五者“處惡趣代苦”、如如來往劫大旱時、】大旱就是說沒有水的時候,沒有收成的時候,五谷都沒有豐收,都沒有東西可吃,【變爲摩竭陀大魚、】摩竭陀大魚,【以肉施衆生等事是也。】就是佛慈悲。知道,知道,所以變成魚,因爲沒有東西吃會死,所以變成魚給人吃。
【六者以“稱真之願代苦”、】稱真就是合于真如之願,合于真如就是說符合這個本性,爲什麼呢?從初發心修行到真如,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,【以稱真之願、潛至稱真之苦、】以稱真之願就是說,他一定要追求到真如,永恒的本性,以稱真之願就是說要符合本體的這個,是需要相當功夫的,潛至,潛就是希望,希望,就是說從初發心一直到,稱真就是悟道成佛,從初發心一直到悟道成佛,需要經過很多苦,所以他們菩薩,【即爲代苦。】意思是說需要他幫忙盡管開口,所以說菩薩有求必應。
【七者“自他無異故代苦”。以法身同故、彼苦即我苦。然與菩薩有緣者、得菩薩代苦。又者、有可轉之業可代。其有不可轉之業、受苦不知悔改者、不能感應道交故、非菩薩不代也。】所以說你如果能夠好好地求忏悔,菩薩也會憐憫我們,所以我剛才說過不是每一樣都能夠代替的,不是每一樣都能夠代替的,因此說來說去說到最後還是要靠自己,還是要靠自己。
○辛叁總結
【經】菩薩如是所修回向。虛空界盡、衆生界盡、衆生業盡、衆生煩惱盡、我此回向無有窮盡。念念相續、無有間斷。身語意業、無有疲厭。
【記】總結無盡如上。
○戊四結益令知
【經】善男子、是爲菩薩摩诃薩十種大願、具足圓滿。若諸菩薩于此大願、隨順趣入、】這個很重要,隨順趣入就是順著十大願,然後怎麼樣?放在心中,趣入就是要真正的實行,實在去做,你如果沒有實在去做,這個叫不趣入,口頭上講一講而已,隨順普賢的十大願,趣入實在去履行,履行不是旅行,實踐的意思,【則能成熟一切衆生。】所以我們文殊講堂根本清規叁十條清規背後十大願王,十大願王,每天都要誦,我們這裏每天都要誦,所以說,我們講堂能夠平靜、平靜,跟這一張清規有很大的關系,每天都誦一次,如果他要鬧,他自己就會起慚愧心,【則能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。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。是故善男子、汝于此義、應如是知。】你對這種道理應該要知道,所以說,你如果能夠成就一切衆生,你就能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,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叫做無上正等正覺,就是佛,你就是順佛,如此你就能成滿,普賢菩薩諸行願海,所以善男子對這個十大願,應如是知,應如是知。再來,應如是知,是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所講的。
【記】此結十大行願利益、令善財及衆生知也。以行填願、故願得具足圓滿。未修菩薩依法修行、即可隨順趣入。未證入時、先隨順而後趣向證入。成熟約證入說。成佛善根、人人本具。理具還須事造、方得成熟、成熟即解脫也。隨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、果成就也。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、華成就也。有如是利益、是故普賢菩薩呼善財曰、善男子。汝應如是知也。以善財代表無知衆生耳。
長行叁科中。一正示普因已竟。
○丁二顯經勝德二、戊初校量聞經德
【經】再來,中間的黑字: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】無法說無法說,【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】現在我解釋一下:滿十方就是遍滿法界,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就是不是用我們的數目可以形容的,也不是用語言任何一種數目,累積的數目,數目是從0、1、2、3、4、5、6,一直累積,我們說天文數字算是很大了,天文數字,佛所說的這個不是天文數字,這是連天文數字都不可說不可說,連說你都沒有辦法說,連形容都沒有辦法,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,這個我解釋一下,佛刹就是說,我形容一下,把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粉碎成顆粒微塵,每一個顆粒微塵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,軍個叫做佛刹微塵數,極微塵就是說很微細,每一粒沙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,佛刹就是說一個叁千大千世界,或是無量個叁千大千世界,所有的物質現象粉碎成顆粒微塵,別說什麼,你只要路邊隨便抓一把沙起來,就不得了了,手中抓一把沙起來,你就無法算了,別說一個地球,嚇死人了,磨成粉末狀,每一個顆粒微塵當作一個叁千大千世界,那怎麼能夠想像呢?所以才說不可說不可說,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,【上妙七寶。】來供養,【及諸人天最勝安樂。布施爾所】把筆拿起來,“爾所”就是那麼多,哪個那麼多呢?畫一個箭號彎過來在“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”,所以這一句話應該要這樣讀,要怎麼讀呢?布施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,這樣所有衆生,這一句話這麼讀,但是用爾所就是那麼多,剛剛講的那麼多,那麼多,所有衆生,【一切世界所有衆生。】這樣看布施多少,【供養爾所】供養那麼多,【一切世界諸佛菩薩。】那麼多,【經爾所】就是經過那麼多,我們無法講的不可說不可說【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。所得功德。若複有人聞此願王、】就是十大願王,所以我們早課就念十大願王,【一經于耳、】不管你有沒有做,只要你聽到此十大願王,【所有功德、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、千分不及一、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。】優波尼沙陀,把筆拿起來,叫做極微、極微得不能分,極微、極微,微細到不能分也不及一分,我說:諸位,你們的功德有多大,所以再沒有頭腦的人也都要聽經聞法,我才再叁地勸告諸位不要老是在家裏不出來,說孩子吵或是說沒空,盡量想辦法出來聽經聞法,這才是很聰明的人,很聰明的人,你想想看光是聽到十大願王,你前面用七寶布施無量世界,布施無量的衆生和經過無量劫,這樣的功德不大,什麼呢?每天誦一次十大願王,功德就比那個千百億萬倍,不可說不可說的大,因此聞法功德之大,大到不可思議,後面講得更偉大,只聽到這十大願,你只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你就往生極樂世界,這十大願王,你想想看,這個有多大的功德。
【記】 “經”即法也。顯經勝德、即是顯法勝德。法即普賢菩薩十大行願。初兩行文所施之物也。人天最勝之樂、即五欲之樂。以爾所塵數七寶及五欲之樂、而施爾所塵數衆生。又以爾所“上妙七寶、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。”如上所說功德爲能校量、以校聞經功德。“若複”下所校量也。以聞經功德分爲百分之一分、乃至分爲一優波尼沙陀分、而布施功德不及聞經功德之一分。文雖如是、義在教人以法爲師耳。
○戊二顯余衆行德二、己初總明法行略說功德
【經】再來:【或複有人】若是有人怎麼樣?【以深信心、】就是非常的恭敬心,【于此大願】就是十大願,【受持讀誦】讀誦就是我們每一天讀一遍:一者、禮敬諸佛;二者、稱贊如來;叁者、廣修供養;四者、忏悔業障;五者、……等等一直讀,讀到普皆回向,【乃至書寫】用筆寫,【一四句偈、】就是寫四句,【速能除滅五無間業。】五無間業,你想想看,因此,我們在印《普賢行願品》的,這個經典,如果印這部經只是出錢就好,別說你寫,別說你寫只是出錢就好,就嚇死人。我常說到我死時留下錢做什麼,拼命地印經典,拼命地送。師父,要不要錢?不要,不要。這個也不是我的錢,也是你們出的沒有差別,所以說我們今生能做的盡量去做,盡量去做。今天光是講堂印過的經典超過二千萬元,已經超過二千萬元,光是送出去的經典,算好幾百萬的了,都沒有收錢的,這個都是你們的功德,不是我,我負責宣布,負責收錢,負責拿給人家這樣而已,收來,拿給人家這樣而已。底下,說此十大願只寫四句偈,這樣就能除滅五無間罪,你今天出錢來印這部經典,如果有一個看到,這本書才幾十元而已,幾元而已,一、二十元而已,你如果印一百本花個上萬元,這樣你就度了多少衆生,但是印經典要印有用的,有用到的,我看有的印經典印得很多,太多了,我們講堂都是師父講過的,所以不會浪費,這樣就能除滅五無間罪,【所有世間身心等病、種種苦惱、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、皆得清除。】所以好的我都會告訴你,現在印經典你不必自己寫,你用印的就好,出錢,等一下再去交,等一下就會收一些,都收不夠,每次都收不夠,每次都不夠,都是由我墊出來,【一切魔軍、】魔軍就是你在修行他會障礙你,【夜叉、】夜叉,母夜叉,長得很醜的那種叫做夜叉,【羅刹、】羅刹,羅刹翻譯成中文叫做速極,就是速度很快的鬼,翻譯成中文叫做可畏,什麼叫做可畏?其暴可畏,他很凶惡,羅刹他很凶惡讓你會害怕,羅刹。【若鸠槃荼、】《楞嚴咒》有一個鸠槃荼,這個念鸠槃荼tú,不是念鸠槃茶cá,這個念tú,鸠槃荼,鸠槃荼翻譯成中文叫做甕形鬼,就是甕形的鬼,甕形,因爲它的形狀像甕,翻譯成中文也叫做厭魅鬼,厭魅鬼就是晚上專門掐人的,你如果晚上睡覺有人在掐你,掐得你不能說話,那個就是厭魅鬼,專門掐人的,你知道嗎?專門掐人的,知道,知道,知道,起先念:南無阿彌陀佛……,沒有用,再念《大悲咒》,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,就松開了,很多人都這樣子念佛無效,後來念《大悲咒》才變得比較有效,要不然就:唵、嘛呢叭咪吽,唵、嘛呢叭咪吽。像我大姐被鸠槃荼鬼掐,因爲派出所前面有一棵樹,樹都有住鬼,有樹的地方就是鬼神村,你如果沒有跟他供養,或是沒有誦經回向,樹有時候住的是壞鬼,壞鬼晚上會跟你搗蛋,我大姐被他掐,掐得……,這個都會來找我,告訴我姐夫,我姐夫說:沒那回事,然後我大姐就請我去,去看一看,看一看,我說:這種當然是有,不過我們跟他無冤無仇,掐一掐他就走了。她說她會怕,她會怕,…
《<普賢行願品親聞記>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