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<普賢行願品親聞記>講記▪P29

  ..續本文上一頁結果她就戴這個叫做什麼?咒輪,咒輪,結果咒輪他掐不到,擺在胸前掐不到,結果掐肚子,掐肚子,肚子不能戴咒輪,晚上睡覺貼一塊,肚子沒有貼就掐她的肚子,以後要睡就貼一大堆,貼一塊大的貼在這裏,我有貼你不要掐我,我有貼,掐她,掐一掐,結果我姐夫不相信,說:來,我睡睡看,他就看守派出所,就睡,睡……,結果我姐夫都沒事,我大姐問:你有沒有?他說:沒有。他說:我怎麼會沒有?我姐夫凶起來很凶。她說:你那張臉鬼見了都怕,鬼也不敢靠近,嚇死了,你比鬼還凶,他都會罵,用罵的,他念那個叁字大明咒(髒話),腳一蹬再加上一句(髒話),這樣他就跑了,他都不必念咒,你知道嗎?他(姐夫)比他還厲害,所以你那張臉凶得鬼見了都怕,所以怎麼會來掐你,有的人臉凶得比鬼還凶,所以說這個就是鸠槃荼鬼,【若毗舍阇、】若毗舍阇就是我們所說的噉精氣鬼,專門吃人家精氣的鬼,噉精氣鬼,食人五谷的鬼,【若部多等、】這也是一種鬼,我這個還沒有查,(以名鬼類之一種。《慧苑音義•下》曰:“部多宮。部多,此雲自生。謂此類從父母生者,名夜叉。化生者,名部多也。”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)【飲血啖肉諸惡鬼神、皆悉遠離。】皆悉遠離,諸惡鬼神都會遠離,【或時發心親近守護。】所以說誦十大願不得了的。

  【記】底下看小字:【顯余衆行德有十種:】十種:【、一、書寫。】就是寫,【二、供養。叁、轉施。】少一個字叫做輾轉施,印經典就是輾轉施,印經典我們如果不看送給別人,轉施,我們如果不看送給別人,叫做輾轉布施,施舍。【四、聽聞。五、披讀。】披讀就是讀誦,讀。【六、受持。】就是實踐。【七、開示。】就是說法。【八、諷誦。】就是誦。【九、思維。】想。想普賢菩薩的偉大,十大願王的偉大。【十、修習。】修習就是實踐同時解行並進,修習就是不但了解同時去做,修習,【法即十大行願。行即書寫乃至修習十行也。深信心者。信自信他。信自、即理叁寶爲因也。】理性的叁寶就是說:佛寶,我們本性就是佛。法寶就是我們本性就具足一切智慧的法。僧寶,我們本性的僧寶就是我們調伏自己令和合無貪嗔癡,這個本性的佛法僧,【信他、即事叁寶】信有阿彌陀佛,有本師釋迦牟尼佛,心外的佛,信法寶有經典,信僧寶有出家人,事相的叁寶跟理體叁寶不一樣,【爲緣也。信此十大行願之法寶、秉受于心、執持不忘、乃至書寫、超略余行也。略說一偈、功德有如是之大。未修學此法門者。信心未生起、故難信及此教。】此教就是普賢行願品十大願,十大願。【有等】把筆拿起來,有等就是有一些衆生,有一些衆生,有一些衆生【不學教之人。】不學教,【但執佛法無多字、】這就是最多的,【何用學教?】最多的就是什麼?學禅的人叫人家不要執著文字,還有一點最糟糕的是什麼?是一貫道,一貫道說真經不在文字,真經不在文字,意思是說你只要看經典,他就說你執著。真經不在文字,這是很悲哀、很悲哀,你說我看經典執著,你不看經典叫做不執著,你也是執著于不看經典,這樣你聽得懂嗎?執著于不看經典這個叫做正法,對不對?大智慧證悟實相的人有看沒有看怎麼樣?當體即空的東西,管他看還是沒看,對不對?有就方便看,沒有就是本性,所以,他一定要不要看叫做不執著,錯誤,他執著于不看也是執著,他用二分法強烈的對立觀念,認爲學禅的人、學道的人,不用學經教,真經不在紙上,悲哀。所以我常常說一貫道他不是很可怕也不是很可畏,他是一種很悲哀很可憐的人,是很悲哀也很可憐、很可憐。爲什麼?他一直執著一直認爲他的觀念才是正確的,其實大徹大悟的人有經典沒有經典他哪裏有障礙,他都沒有障礙,教來就講教,宗就講宗,有經教他就說經教,沒有經教馬上就說心地法門,他圓融無礙,爲什麼一定要沒有經典才叫做修行呢?有經典叫做執著呢?你沒有經典也是一種執著,對不對?他就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東西,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。悲哀,所以說,我們人的福報不同、因緣不同,有的人一下子就跑到正法的道場來,有的人搞了二、叁十年也是信一貫道的。你講他不對,他毀謗你,他傷害你,他傷害你。他不願意改變自己,又積極地弘揚,很積極,他還覺得很幸運,很lucky,他認爲他是很幸運,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,死在自己的幸運的觀念裏面。人家跟他說:你要聽經聞法。他不聽。不然參加演講。他不參加,他就是說他最好。死執一方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救他,不是我們不慈悲,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,他自己封死在自己的理念裏面,你說正法講什麼?出家人,他不親近,錄音帶,他不聽,他聽到人家在講一貫道,他馬上關掉,他也不聽聽看人家在講什麼,反正他永遠不接近,也永遠怎麼樣?不想去了解,他認爲不必要了解,他認爲他現在是得到最美滿的一刻,最超越的一刻,他認爲他很幸運,他認爲全世界的人都很可憐,他認爲全世界的人都很可憐,只要沒有聽到一貫道,都是很可憐,沒有被點,沒有被點。所以這種無知的衆生無知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,悲哀到極點就是這樣子。所以說何用學教?【妄說行持即得。】行持即得就是說真經不在文字,你一直修行就好了,【此乃權實不俱。】權就是立一切法,實就是空一切法,壞一切法或者是立一切法,同時具足,權實二字,權實二法,【故偏于惡取空邊。】惡取就是說他執取一種,執著的空,否認的空,【所謂有慧方便解、無慧方便縛。】有了智慧,你就有方便的智慧去解,如果你沒有智慧呢?這個方便就被束縛了,【有方便慧解、】你有方便法就有智慧跟他解答,【無方便慧縛。惡取空、即無方便慧。】他一直堅持應該要這樣才對,【或往劫已學。】或是過去劫已經有學了,【不假學、】不用學,不假學,不必借重著學,便能怎麼樣?【而所行與大願符者無過。】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這樣,不假學就是說他已經往昔無量劫以來已經很有學了,所以他不用學,而所行與大願都符合無過失,無過失,無任何的過失。底下:

  【賢首大師有十門料揀】料揀就是中藥店抓藥的,料揀就是分別的意思,選擇的意思,像在抓藥,要抓什麼藥?要揀擇什麼藥?好的藥抓幾兩叫做料揀,【聞教利益。】賢首大師有十門料揀聞教利益。

  【一、“舍教師心、巧僞诳惑”:】舍教師心,巧僞诳惑,背舍佛之教化,以自己的心迷了妄想的心,當做自己的教師,這個叫做舍教,舍佛陀的教化,師當做動詞,專門尊重自己的決定,妄想的決定,師心就是以妄想爲自己的老師,所以說,【背舍佛教、以自心爲師、自诳】就是欺騙自己,【诳他、自惑惑他。】自己迷還令衆生迷。

  【二、“背教質直、】這個質就是本性,第二個直就是剛強,違背了佛的教化,而且他的本質剛強難化,本性不是我們那個本性,是性質、個性,直就是剛強,你怎麼教他,他就是要依照他的方法去修行,簡單講就是不聽師父教化的徒弟,不聽教化的徒弟,你跟他講:你這樣修沒有用的。他認爲精進就有用,錯誤的苦修是一點幫忙都沒有,師父再叁地勸告他,他不聽,所以說【苦修無益”:】修苦行,結果修那個沒有用的苦行,吃苦沒有目的叫做苦修無益,吃苦又沒有目的,達不到成道的目的,叫做苦修無益,【雖無诳惑、】雖然沒有猖诳的迷惑,【本色直爽。】他的本性就是這樣子,【以背教故、盲修瞎煉。】

  再來,【叁、“習教不解、以求名利”:學】習到佛的【教】化【不】了【解】經典,【教義宗趣、】都不了解,怎麼樣呢?【故】就是所以,【傍】就是靠。傍【佛】就是靠著佛【以求名利。】美其名(曰):我出家當法師,我出家當法師,我受菩薩戒,我受五戒,我懂得因果的人,你跟我的會,我一定不會倒你的,我一定不會倒你的。結果惡性倒閉,倒會有兩種:一種是真的沒有辦法,一種是惡性倒閉,故意倒閉的,沒有能力,倒,情有可原,沒有辦法,他被括走了沒有辦法。他惡性倒閉,你看,傍就是靠,靠著佛以求名利,尤其是發心不正的出家人,發心不正的假出家,所以那一天國防部爲了十月的慶典,十月的慶典,爲了要播放錄影帶給國外的僑胞,要讓他們了解今日的宗教,佛教的情形,他們特別來訪問慧律法師,就是我本人,來訪問。他問:請問法師,什麼是假的出家人?假的出家人,他的定義是什麼?我說:問到我這個妥當了,這個如果問到別人,不曉得要怎麼回答。我說:這個很簡單,第一、發心不正,不算真正的出家人,譬如說他是外道,我要破壞佛教,沒有辦法,我要先現出家相,我要先現出家相!出家以後結果不弘法不修行,不普度衆生,結果整天都在毀謗出家人,穿出家衣服講的不是正法,貪名奪利,不能算是真正的出家人,就算他去受叁壇大戒,受出來有燃叁點或是十二點,那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出家人,因爲他發心不是正確的,他外表看起來是出家人,所講的是邪法,整天就求名求利,貪求供養,他也不想拿出來印經,或是利益衆生,他不辦利益衆生的事情,他所作所爲都是違背因果,你說他怎麼算是出家人?再來,就是自己剃度的,沒有受過叁壇大戒的,這個從初發心來論斷,他不是真的出家人,現在從外型來論斷,他沒有中國佛教會受戒的證書,或者他沒有叁壇大戒受戒的證書,他沒有經過受戒的儀式,自己剃度自己買一件衣服來穿,假扮出家人是最簡單的,這一套一、二千元而已,不是很簡單,理個光頭才幾元?理個頭一百元而已,又幫你洗叁次頭。又問:這樣會不會痛?幫你洗得很幹淨,對不對?算一算全身穿的一千一百元就能夠假裝出家人了,實在很簡單,對不對?所以說那個也不是真正的出家人,因此傍佛以求名利,藉著佛來求名利,我們如果是講堂的法師,我們內心要注意,出家的功德無量,所負的因果也很大、很大,你只要吃不修行也不度衆生,自私自…

《<普賢行願品親聞記>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