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<普賢行願品親聞記>講記▪P43

  ..續本文上一頁幾音而已,你想想看,所以海洋生物學家說:我們殺鯨魚是很殘忍的事情,鯨魚是一夫一妻製,你殺死一頭母鯨,殺死一頭母鯨,這只公的鯨魚就永遠一直守在它的屍體的旁邊,如果要說愛情的執著,鯨魚比我們人還執著,真的,鯨魚它死的時候,母鯨如果死的時候,雄鯨會背在它的背後,遊泳遊到海邊把它推上岸,推上岸。我們的海洋生物學家他研究出:其實我們人用這個語言,實在是不如鯨魚,因爲鯨魚它能夠發出一千多種音聲的頻率的不同,所以鯨魚只是不會說話而已,不會說話而已,它的音聲那個符號超過我們人類好幾千倍,它能夠調整那個頻率高低音能夠一千個階層,一千乘以九百九十九,九百九十九,九百九十八,九百九十七……,一千個階層,我們人叁十七音,英文字母,二十六個字母就不得了了,就可以拼一本大字典了,你看看看鯨魚的那種超能力,其實人很多根本就不如螞蟻,螞蟻在臺風來的時候,它就懂得爬上樹木,它就開始有作用。要下雨的時候,蜻蜓……下雨的時候,蜻蜓它就會飛得很低,人的第六感,有時候是不如動物的,譬如說以前人在騎馬,騎馬騎到一半的時候,他這匹馬不過去,就是不過那座橋,這綿主人一直打它,這匹馬就是不過去,他就覺得很奇怪,馬爲什麼不過這座橋?過一會兒那座橋,啪……斷裂,馬就是不過去。我們人不要一直認爲世界上只有人是最高超靈性的動物,這是很錯誤、狂妄的名詞,只是衆生的業報,變成束縛在這樣的色身,其實它們很多的第六感,我們沒有辦法,你說一個人打坐,坐下來。師父,他叁天不吃飯。叁天不吃飯,你比什麼?那個蛇一冬眠,一百二十天不吃東西,蛇在蛇洞裏面一百二十天都不用吃東西,它的定力比你還深,它不用吃,你叁天不吃算什麼,你的定力能和蛇比嗎?所以我們不要一直認爲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,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比得上這些動物的,所以我們人等到有這個因緣就應該跟衆生說法,應該跟衆生結善緣,結善緣,盡量,盡量結善緣,因此用一切語言、音聲,所以說佛,他也會示現在一切衆生道裏,跟它打交道,也許,我們只是看不出來而已,這是師父舉出來的一個科學的一個海洋的根據。因此殺鯨魚、一些有靈性的動物是很殘忍的。那一天 我在看報導:在吃猴子的腦,猴子的腦,猴子的腦,他怎麼吃,你知道嗎?他把猴子套起來,猴子蹲在下面套起來,用個鋸子把它的頭鋸、鋸……,快斷了拿一把榔頭敲下去,活生生地把猴子的腦髓挖出來,我就跑到後面吐,吐得受不了,我們人你想想看那種殘忍,活生生地猴子把它的腦袋敲開,挖腦髓出來吃,世界上最仁慈的也是人,最殘忍的也是人,最殘忍的也是人,真殘忍,所以世間沒有冤枉的,世間沒有冤枉的,你看那個人病得這樣,那個人半身不遂,那個人貧病交迫,那個人家破人亡,沒有冤枉的,你聽懂嗎?有如是因,必得如是果,你看他殺害動物那種殘忍,爲了吃一些東西一定要它死,你想想看,人什麼?所以我們要推廣素食,推廣素食。那種殘忍,殘忍到極點,極點,多麼殘忍,龍蝦、龍蝦,香港造的業也是不得了,一大只龍蝦大鍋水煮開來都沸騰了,整個都沸騰了,一百多度都沸騰了,整只活的龍蝦丟進去,整只一直跳、跳……停住了,沒有辦法,如果做畜生就沒有辦法,雞,我們如果要抓起來,殺,它就跑、跑……就在那裏咕咕雞、咕咕雞,你如果要把它抓起來殺,我不要,我不要……,它就一直跑,你沒聽清楚:我不要,我不要……老母雞都是這樣叫的:我怕死、我怕死,沒有辦法。現在說的是題外話。

  【記】此廣頌第十普皆回向。

  長行中略說,此偈頌中廣說也。

  回向與發願,別中有同,同中有異。同則發願即是回向,回向即是發願。別則回向有所回功德善根。發願但發大願,誓修善行也。約同,此偈即屬重頌。重頌回向故。約別,此偈即屬孤起頌。別發十大願故。此皆華嚴經初歡喜地菩薩所發之願,惟次第不同耳。今受持願,即華嚴經中初地菩薩第二願。

  受持者,受即攝受,持即執持,攝持佛法,以便利生故。“我爲菩提修行時”攝菩提也。菩提不斷故。有人繼續成佛,未來衆生亦離苦。

  “一切趣中成宿命”持佛法也,發菩提心故。在一切趣中受生。成宿命者。以宿通命,不忘佛法。前生學佛法,今生仍學佛法。以作二利之資。

  “常得出家修淨戒,無垢無破無穿漏。”護佛法也。設在人道受生,願生生世世出家,護持佛法。

  出家屬內護,護法力大故。

  在家居士屬外護。若無出家內護,在家即或欲護而無所護。

  出家修淨戒,爲護法之要點也。即隨順真如而持戒也。真如實際本無悭貪。隨順真如實際而行施。本無毀犯,隨順真如實際而持淨戒。乃至本無愚癡,隨順真如實際而修智慧。

  “無垢無破無穿漏”約修淨戒言。破輕戒如垢,猶可以淨。破重戒如破石,不可複合。無穿漏者,持戒如浮海人護持浮囊,不可有微塵之損傷。海喻生死苦海。唯持淨戒浮囊,能渡至涅槃彼岸。又破戒則失一切位而墮惡道。不但失比丘比丘尼位,失菩薩位,乃至人身之位亦失。佛法依戒護持。無戒則一切佛法不得立。

  大家對于戒法,皆要認真保持,毋令毀犯。

  天龍夜叉鸠槃茶下四句偈。正是受持佛法。因爲普賢菩薩遇天龍,即說天龍語。乃至遇一切衆生,即說一切衆生語。即受持諸佛*輪,爲衆生說也。經雲:願令叁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語。西方水鳥樹林皆演法音。無情說法,亦普賢願所成也。

  ○二修行二利願

  【經】

  勤修清淨波羅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。

  滅除障垢無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

  于諸惑業及魔境,世間道中得解脫。

  猶如蓮華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

  “勤修清淨波羅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”,我們下個禮拜就是要說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這個禮拜開始要准備了,資料不曉得查好了沒有,勤修清淨波羅蜜,清淨波羅蜜,所謂清淨波羅蜜,我們說六度波羅蜜,或是十度波羅蜜,簡單講所有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禅定、般若,達到最後的圓滿,這個叫做清淨波羅蜜。“恒不忘失菩提心”,要恒不忘失菩提心就是不要一刹那之間忘記了菩提心,要永遠記得,記得菩提心有什麼好處?譬如說我們受了人家的委屈,我們就想:我是一個學佛的人,我不可以失去慈悲心,我如果在迷迷糊糊的時候,我就想我是一個發過菩提心的人,我是要了生死的人,我要覺悟,所以這個菩提心是一切之前導,菩提心如火炬導人光明,菩提心是一切願中之王,你所發的願都必須具足菩提心的存在,你如果忘失菩提心,你什麼都不要談,出家忘失菩提心就忘記他的本分是什麼,菩提心是諸佛所共有的一個偉大的情操,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,慈悲喜舍心,徹底地了解無所得心,菩提心也是自利利他之心,“滅除障垢無有余”,菩提心發起,滅除一切障垢,我們凡夫的障垢就很多了,我們的障垢隨時二十四小時都障垢。聖人活一天,抵得過凡夫活一生的價值。聖人活一天,他今天從早到晚都是清淨心,而且這口氣斷,以清淨心往生清淨心。凡夫,就算你活到一百歲都沒有作用。爲什麼?你從早到晚都是欲望,都是困擾,都是什麼?都是貪嗔癡,所以我們凡夫要滅除障垢,可以說非常困難,因爲習慣性太大,所以你隨時可以聽到這些男衆或是女衆,他們都說:師父,知道歸知道,就是沒有辦法。它就是要生氣有什麼辦法,我知道歸知道,我明明知道不要嫉妒,不要說人家的壞話,不過兩、叁個女人坐在一起,說來說去就說到別人的缺點了,所以我常常告訴諸位修行人,爲什麼我製這些法師受戒規:沒有事情你就不要跟這些在家人談論。爲什麼?坐著沒有話題,講到後來一定講人家是非,要不然你講什麼?講話題一定講人講事,事是由人來的,你不講人哪裏有東西可以談,對不對?所以說我們講話講到最後,一定是講別人的是非,一定是講別人的是非,因此閑著沒事的時候,盡量講一些佛法。我們要滅除障垢很難、很難,不討論人家的是非也更難,不說是非難,不說是非難。他不表達幾個意見,他怕別人不能了解他,不能襯托自己的價值觀出來,所以他一定要批判,批判是人性的弱點,也是每一個人自己認爲的長處,他的生命觀裏面就是批判,批判,所以我們衆生的心有一種自我叛逆性很高,很高,所以有一點世間的聰明,小小的成就,他就少室岩前幾過香不可一世,叱咤風雲,等到你學佛的時候,就覺得自己滿無知的,很可憐,對自己以前的行爲很可恥,所以要滅除障垢無有余,必須要有清淨的佛法來洗滌,我們今生包括師父在內,我今生如果沒有碰到佛法,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過日子,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調整這個心情,情緒,不知道要怎麼調整,一個是金錢、感情、名,對不對?沒有辦法。我以前很喜歡掌權,你不知道我的個性,我這個人很喜歡出風頭,頭腦又不錯,我讀小學的時候,讀小學的時候,因爲老師還沒教,Do Re Mi Fa So我看得懂,你們誰會唱蘇武牧羊,我馬上就舉手:老師,我會。不上臺,上臺去唱,你真的會?會。我唱到一半不會唱,我很光榮,因爲我會唱幾句比他們厲害,沒有辦法從小就很會吹噓,就是這種個性沒有辦法,這個算是癌症吃藥都好不了,好不了,頭腦好的孩子比較會讀書,都是第一名,第一名,都名列前茅,六千人考試榜首,榜首,就是六千人考第一,那是不可一世,對不對?就很狂妄,狂妄。到現在回想以前那種愚癡,自己覺得好笑,覺得好笑,悲哀。諸佛菩薩坐在中間都沒說半句話,你講那麼多幹什麼?你看後面這一尊都沒講話,大家都跟他跪拜,你說了一整天也沒人拜你,你看他也不說話整天靜靜地,你看,後面這一尊,他整天坐在這裏都沒講話,你來,看見他不要跟他拜,看他多偉大,我們卻是說了整天,也沒人要來拜我們,對不對?因此衆生的愚癡確實很嚴重,我…

《<普賢行願品親聞記>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