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論你是相似位也好,全都蒙佛的護念,全都護念,相似位以下全都仗著佛的慈悲心、願力護念我們,爲什麼呢?就是藉著佛的力量才可以這樣。【下至一聞佛名。】最差勁的,包括一聽到佛的名號,【于同體法性。有資發力。】最差勁的聽到一句佛的名號,他的同體法性,法性就是法身,大慈悲,同體法性,有資發力。有助,資就是助,幫助,幫助發出這個本性的種子的力量,【亦得遠因。】遠因就是當作將來成佛的因,叫做亦得遠因,【終不退也。】究竟,是不退轉的意思,究竟是不退轉的意思。
【講】此明他力之易。】容易,容易。【上文自力。是自修之力。此科他力。是他佛之力。現今聞佛名。仗他佛力。故在別教叁賢。圓教十信。相似位。(天臺四教“六即” 】六即,這我們都已經講過了【:一、理即。二、名字即。叁、觀行即。四、相似即。五、分證即。六、究竟即。)】這都有講過了。【即得蒙佛護念。此還約實行之力。】這就是就實行的力量。【念到事一心不亂。見思已空。往生方便土者。乃至相似以還。】以下,【即相似位以前。觀行位。(別教十信,圓教五品。)未到相似位。未斷見思。往坐同居土者。亦皆有通護之義。】全部。
○【下至一聞佛名。乃名字位。】名字即佛。【于同體法性。有資發力者。佛與衆生。本來同一法性。在聖不增。在凡不減。故曰同體法性。一聞佛名。即有資熏種子。】就可以幫助我們這個種子成熟。【發起現行之力用。雖未能即得近果。亦得成遠因。終久得入不退也。
【解】阿耨多羅。此雲無上。】就是最高的,等覺菩薩還有上,爲什麼呢?還有佛,菩薩還有上,還有等覺,所以等覺菩薩還有上就是佛,佛就沒有上了,沒有人比他更高。【叁藐叁菩提。此雲正等正覺。】正確的覺悟,正確的平等,【即大乘果覺也。】大乘果覺就是佛。
【講】上釋護念。此釋果覺。承上文善男女。聞經受持。及聞諸佛名者。不僅爲諸佛護念。人人皆得圓證叁不退。念念趣向佛果。妙覺之位也。
梵語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。譯爲無上正等正覺。諸經皆存梵語。即五不翻中。順古不翻。】順古不翻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以前這樣,我們現在就這樣,順從古時候的,第一位翻譯經典的人不翻,後面翻譯經典的人就都不翻,這叫做順古不翻。以前的人第一位翻作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,我們現在就都不翻了,【(一、秘密不翻,如神咒等。】神咒你只要念你就可以得到功德,你不必知道它的意思。【二、尊重不翻,如般若等。】般若可以說智慧,可以說實相,可以說無所著,所以說這般若是尊重,印度,中國話沒有一句適合像般若這種意思,不適合,所以說尊重不翻。【叁、多含不翻,如比丘等。】比丘降魔、怖惡、乞食,含有種種意思。【四、此方所無不翻,如閻浮檀等。】閻浮檀,中國話沒有的,照這樣翻這個音過來就好,閻浮檀,閻浮檀,所以這都不翻,中國話就沒有這種東西。【五、順古不翻,即此名。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順古不翻,就是這個意思,此名,即此名就是說第五項,一、二、叁、四、五,我們現在是講順古不翻,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順古時候。【第一位譯經法師不翻,以後諸師皆不翻,故曰順古。)此即圓教大乘佛果妙覺也。別教妙覺。尚不能當此稱。以其只破十二品無明。只齊圓教二行故也。】圓教是初住,二住、叁住、四住、五住,圓教是初住等于他的初地,二住就是二地,所以他的十住就是他的十地菩薩,他的等覺就等于初行,他的佛果就是等于他的二行,二行這樣而已,圓教的二行。
【無上正等正覺之號。即超九界以獨尊。自覺。覺他。覺滿之佛。解釋此名。應從下以釋上。叁菩提。此雲正覺。佛稱正覺。】爲什麼稱正覺?正確的覺悟,不是偏,不是妄想覺,邪覺,像外道修一修。【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。或起妄覺。邪覺。】他說他是覺悟,像清海說自己是無上,無上師,現世佛,清海也不簡單,敢造這種妄語業,這也是不簡單的人,金剛地獄都在待她,佛是千佛都安排好了,中間這個隙縫不可能讓你補上來,即使有佛來出世,他只能遊戲人間而已,遊戲人間,像彌陀來化身,文殊師利菩薩化身,觀世音菩薩化身,他沒有說他是佛再來,只有清海太厲害,這簡單,不怕下地獄的人是沒幾個,所以說你若要拜這個叁千佛,釋迦牟尼佛再來就是彌勒佛,一貫道也講錯,彌勒佛沒有來降生,他就說來降生,你去看《彌勒上下生經》,還沒有,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所以說還沒到,因此我們現在都妄覺,邪覺,【而非正覺。】自己根本不是佛,在那裏說自己是佛,這種的大妄語這罪比破戒的罪還重,破戒的罪一個人,一個人的罪而已,我破戒,我要負我一個人的因果,好好求忏悔,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每個都會犯戒,哪一個不會犯戒,不犯戒就是聖人了,佛製戒律做啥,對不對?大家都會破戒,大家都會犯戒,輕跟重而已,破見,不得了,破見,他一個人不對,所有的人都聽他的,全都要受因果,要負因果,真的,所以我說不要聽邪師,不要聽是非而傳就是這樣,因爲你聽的不一定正確,遇到邪師講的不正法,又講,還跟別人講那個師父講得多好、多好,中毒,又跟隨你去,你斷一個衆生的慧命,又邪知邪見,所以這個正知正見,八正道第一個,正知正見,正知正見就是什麼呢?像指南針,就是飛機要起飛,導航,有的人說:師父!那個人很精進。我說:對!精進得不對。若在大海,船開很強馬力的時候,開得太快,沒有目標開到哪裏誰知道,很精進,對啊!那個人整天在用功,拼命在拜佛,念佛,他沒有正知正見,精進不能成佛,對不對?茫茫的大海中,坐船第一個就是怎樣,要方向正確,開足馬力的一直拼命,一直修,不一定,不一定會到達達目的地,對不對?我認真走路,我認真跑,我就會跑到臺北,一跑,咦!這裏怎麼是鵝銮鼻,怎麼跑到南部來,南部、北部你都分不清楚你怎麼會到目的地,所以這個覺,有邪覺,有正覺,跟隨師父就是這樣,跟著一個師父就是這樣,跟錯人一下子就完了,有的人說:師父!怎麼辦?說真的,這也沒辦法,這是福德因緣,沒有福的人每次都遇到邪的,真的,一個人聽到是非是他的業障,你要了解,你可要知道,那是他的業障深重,才會耳根不清淨,耳根清淨的人,聽跟不聽沒有差別,依法不依人,對不對?耳根清淨,他有聽跟沒有聽都一樣,因爲他的清淨心不可能被人困擾,我們人業障深重,聽到是非,噢!內心翻騰,自己沒有智慧,氣得要命,又沒有智慧判斷真的假的,被擾亂修行,可憐,擾亂人家修行那個罪就非同小可了,擾亂人家修行,所以甯可壞寺塔廟,不可擾亂衆生的道心,你甯可去破壞寺廟,沒有關系,但是你擾亂衆生,人家在修持擾亂到他,所以甯動千江水,莫擾道人心,就是這樣,人家在修行,你打擾人家,跟人家講有的沒有的,破壞人家的道心,信心,這罪很重、很重,生生世世人家本來會成佛,被你講得不見了,傻呼呼的人才會被說動,沒智慧的人才說得動,至于我,你再怎麼講都一樣,我沒有差別,你怎麼講都一樣,所以今天我很自在,全臺灣省,有修沒有修,我有修比較重要,別人沒修沒有關系,別人功夫好,生生世世要當菩薩,我不可以,我要往生,所以這是跟諸位講,我們修行不是只有開路馬力去修,不是說使出全部的生命去修,全部生命,有的人很傻,我要布施,聽到布施功德很大,他也沒有分到底是正的還是邪的,一次就叁百萬,一次就二百萬布施,啊!實在是……,比如說我布施神道廟的,現在聽到布施很好,多結善緣,他不了解布施要用般若,般若就是要有正知正見,我們拿這些錢布施那些廟,廟再殺豬公拜拜,那我問你,你要負的因果有多大,你負因果就是那間廟拜到破掉、爛掉,人家還在拜豬頭,你就有一份,你出資一百萬,那間廟是你建的,拜葷食,殺生,對不對?難道不是這樣,所以你說同樣布施,我拿錢來布施寺廟,寺跟廟不同,我拿錢來布施,廟,吃葷的,拜葷食,殺生的地方,跟我拿錢來布施廟,印經典,那個福德跟因緣是一百八十度不同,不是叁百六十,叁百六十是轉回來,一樣,一百八十度不同,不是布施就有功德,你搞清楚,學佛第一個學般若,學智慧,學智慧,而且我們人的劣根性很重,你若不相信,放他們出去,不用多久就又講是非了,不用多久,現在來到這裏聽經,師父說不能講,每天都在提醒,現在要講:噢!幸好,唉喲!幸好!他會警惕自己,衆生的根機我知道,很爛,每天要告訴他,早上去,記得念佛哦!要記得哦!他就記得,每天跟他講,我們人講久了他就習慣了,叮咛久了就習慣性了,爲什麼我一直重複說不要造業,身、口、意要清淨,因爲你來這裏是要修行,不然你來這裏造業,你來講堂做什麼,你幹脆在家裏睡覺就好,對不對?來這裏造業你不要來,對不對?在那裏有的沒有的,在那裏造業,分裂,黨派,邀那個標會,邀那個標會,弄得打架,佛教就是這樣,因爲我住的道場太多了,邀這個比丘尼標會,邀那標會,這個跟那個師父比較好,哪個跟這個師父比較好,講壞話,亂,亂得整個寺廟,都是這些在家人,這些黑頭發的,打死,真的,你來我這裏邀這些孩子標會你會被我打死,只是這裏也沒有一,要標什麼會,可憐,所以說我們來到寺廟,說真的,第一這個地方就是兩個地方,第一就是西方極樂世界,來這裏,第二就是地獄,真的,來講堂的因果就是最大,第一就是往生,你來到這裏你若會持清淨戒,身、口、意清淨,念佛,保證往生極樂世界,若要在寺廟團團轉,搞派系,搞黨亂,搞這個動亂,破和合僧不得了,整團好好地修行,人家要跟隨慧律法師出家,他就來到這裏:那是多差勁,你不曉得慧律法師,那是多差勁又多差勁。別人發個心要來出家:不然,我離開,離開,娶妻。他本來要來修行,要來成佛,你搞得到外面娶妻,看你這…
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