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▪P13

  ..續本文上一頁一些菩薩也都被他問得答不出話,叁萬二千的師子座,拿進去這個維摩诘居士那個方丈室都可以容得下,意思就是說不可思議的神力。【況彌陀願力。所成之極樂淨土乎?喻如滄海納衆流而不溢。尺鏡含萬象而有余。何疑之有?】像大海容納種種的千百萬流,這個河流,而不溢就是沒有變得更小(溢yì:〈動〉1. (形聲。從水,益聲。本作“益”。象水從器皿中漫出。本義:水漫出來)2. 又如:溢決(水滿破堤);溢滿(平滿)3. 水泛濫成災,淹沒。雖有凶旱水溢,民無菜色。——《禮記》4. 又如:溢湧(洪水騰湧)5. 滿,充塞。如:溢氣坌湧(才氣橫溢,噴湧而出);溢滿(充滿)6. 增加;提高。如:溢滋(增加);溢課(外加賦稅)〈形〉1. 過度,過分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,兩怒必多溢惡之言。——《莊子》2. 又如:溢羨(過分的利潤);溢譽(過度的稱譽);溢惡(過分指責);溢利(過分的利益);溢分(過分);溢美(過分贊美);溢望(過分地希望)3. 過甚。如:溢尤(過甚);溢言(過甚的言辭);溢言虛美(過甚其辭、不符合實際地稱美)4. 非分。如:溢喜(分外的欣喜);溢志(非分的欲望);溢利(非分的盈利)5. 過多;超過。如:溢羨(過多的盈利);溢銷(超過額定銷售量);溢額(超額)6. 盛。如:溢剛(旺盛強壯)),也是一樣這樣,那麼這個尺鏡,這個小小的鏡子,就會照著天地萬物而有余,哪有什麼好懷疑的。

  【非信。不能發願。非願。信亦不生者。】你若是不相信,當然你不能發願,你若沒有發願,則信也不可以往生。【此明信願互助。謂若非深信西方。無有衆苦。但受諸樂。則不發欣厭心。願生彼國。是信爲往生淨土之前矛。

  ○若但有信。】現在說若只是有信,【而無志願求生。則信心雖足。亦不能得生淨土。譬如相信輪船。能運載行旅。到達家鄉。倘不願乘輪。亦不得到。故勸雲:若有信者(有信之人。)。應當發願。求生彼國。

  【解】又。願者。信之券。】就是信之券,一券在手,希望無窮,過去人家買這個愛國獎券,一券在手,這個什麼希望無窮。【行之樞。尤爲要務。】樞就是重要的,最重要的,樞就是我們關門那個栓,軸心,行之樞就是說我們修行最重要的,尤爲要務。又,願者,信之券,行之樞,尤爲要務。【舉願。】我們若有這個願力,【則信行在其中。所以殷勤叁勸也。】你要發願,意思是說我發願願意往生極樂世界,我發一個願表示我相信我才要往生極樂世界,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當下我就是在修行,所以中間這個願最重要,願力,不要懷疑,願力當下不可以懷疑有極樂世界,這是聖人所講的。

  【講】此明叁資中要。信願行叁。願爲尤(更也。)要。】就是更加重要,信願行中間這個願更加重要。【故以願爲信之文券。行之門樞。喻信有願。則文券在手。決無改悔。行有願。則門樞安立。】門的樞紐安立,重要的地方。【決定無倒。舉一願。則信行二者在其中。故爲要務。所以信行只一勸。願則殷勤叁勸也。】信跟行只勸告一次,願就是講了叁次。

  【此是第叁番勸願。】我們這本經總共叁次。

  ○【第一番。在正宗第二科中。因聞說依正莊嚴。衆生生者。皆得不退。故初勸雲:衆生聞者。應當發願。願生彼國。

  ○第二番。在正宗第叁科末。次聞念佛。一心不亂。臨終見佛。心不顛倒。即得往生。故重勸雲】就是第二次勸告我們【:若有衆生。聞是說者。應當發願。生彼國土。】一次又一次,就是教你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。

  ○【第叁番。即本科。欲生彼國。有願必生。皆得不退佛果。故叁勸雲】又再第叁次【:若有信者。應當發願。生彼國土。】生極樂世界。【而釋迦悲心特切。不憚重煩。】不憚重煩就是說不害怕一次再一次地煩,就是不怕煩。【再叁勸谕。若不發願求生淨土。則辜負佛恩甚矣。

  【解】複次願生彼國。即欣厭二門。】厭就是【厭離娑婆。】這世間痛苦,叁苦,八苦,無量衆生都是煩惱苦,所以厭離娑婆,【與依苦集二谛。】苦就是世間的果報,集就是世間的因,這集就是什麼?集的旁邊寫個:集合貪、嗔、癡,集合一切善、惡、無記業,集合一切的業,受這個苦報,苦就是叁苦跟八苦,無量苦。集就是什麼呢?就是貪、嗔、癡造業集合,集合之後受苦,所以苦是世間的果報,集是世間的因,這兩種是真理,諸位一定要了解,今天我們有生、老、病、死從哪裏來?就是集合貪、集合嗔、集合癡、集合恨、嫉妒、邪知邪見、我見、斷見全都有,二谛就是真谛跟俗谛。再來,【所發二種弘誓相應。(此皆淨宗指訣,世人多夢夢不了,所以雖修無功。)欣求極樂。】兩種弘誓相應就是與什麼?【與依道滅二谛。】道就是出世間的因,滅就是出世間的果,道就是八正道、叁十七道品。滅就是涅槃,不生不滅,滅一切的苦,所以說道就是出世間的因,滅就是出世間的果,所以苦集是世間的苦,世間的因,道滅是出世間的因,出世間的果,所以是按照世跟出世法的因果來開演出來的四谛,苦、集、滅、道,【所發二種弘(願)[誓]相應。故得不退轉于大菩提道。

  【講】此明願依四弘。上雲發願。皆得不退菩提。願之爲力。何以如是之大。故複次顯明。願即欣厭二門。】欣就是欣賞,厭就是厭離,欣慕極樂世界,厭離娑婆世界二門。【二門具足菩薩四弘誓願。厭門。厭離娑婆。衆苦逼迫。一切衆生。皆在生死苦海之中。頭出頭沒。】頭了就是叁善道,頭沒就是叁惡道,頭出就是說像我們人沈入大海浮起來喘一口氣,意思是說天、人、阿修羅雖然苦但還算不錯,頭出算說還可以,還有一點點樂,頭沒就是叁途,比如說出世當雞、鳥,無了時,所以出世當雞,它就注定要被人家殺,出世當豬,它本來就是被人家……,不是大只被當豬肉,不然就是小只烤乳豬。我們到泰國的時候到一間餐廳,臺下在吃飯,臺上在唱歌,穿得很清涼,穿得很清涼,我都沒有看,我托著腮,我近視也看不到,我沒有戴眼鏡,近視看不到,只看到底下的人在吃飯,導遊都會帶去那裏,聽說每一個臺灣的團去都帶去那間會唱歌的那裏吃飯,都烤乳豬,烤乳豬。我問師媽:吃得如何?師媽說:有一個乳臭味(法師笑)。小只豬稍微有乳味,難怪嬰兒奶粉都有嬰兒味,就是這樣,我們人若出世當畜生,不得了了,生生世世都要被人家殺,被人家殺,真的,所以說出世當毒蛇,這個蛇液拿去當血清解毒,蛇皮做女人的皮包,皮帶,皮帶,蛇肉聽說很清甜,生帶狀泡疹(飛蛇),請吃這個蛇肉,過去我都有聽人家這樣廣告,我這輩子因爲我肖蛇的,我這輩子獨獨蛇肉不曾吃過,人家告訴我蛇肉很清甜,叁鳳宮那裏有在殺,叁鳳宮那裏,我有一次逢甲大學下課,出來有一間照相館,草叢那裏抓到一條蛇,看他在殺看得心髒差點停止,那時候已經有信佛了,他拿一條繩子,不是,拿一條鐵線,鐵線,從蛇頭綁起來,因爲已經綁得很緊,割開,蛇皮,整張皮剝起來,剝起來,整張皮剝下來,蛇還活著,你知道嗎?這樣撕……,肉膨脹起來,噢!血流不止,一直跳、一直跳、一直跳、沒有死,沒有死,噢!抖動、抖動,皮剝起來,血淋淋,噢!實在很殘忍,蛇肉很好吃,奇怪,所以說我們這輩子,我說真的,我爲什麼說才高八鬥你們會懂得走入佛門,你們不是修一輩子,不要說你們吃葷吃素,不要說你有修沒有修,你只聽師父說不要殺生,你只聽這句而已,你這輩子所減輕的業,那就不計其數了,真的不計其數,你走入佛門就知道我不殺生了,就這句就好,這句,一輩子聽到這句就不得了,其他別談,光是不殺生就不得了了,生生世世你就沒有病苦了,就沒有結冤仇惡業了,所以說我們出世做叁途,若還要當人那是非常、非常難,真的很難,諸位!你們要把握現在,無論我們長得多醜,無論我們多黑,無論我們是麻臉,或是我們多英俊,這時間都會過去,百年之後,大家極樂世界見面,也不用百年之後,嘉義一個大護法,看起來身體很強壯,昨天法師來告訴我那人已經死了,往生了,六十一,六十一歲,對不對?所以說我們人什麼時候回去不曉得,一個人活到七十實在很困難,頭出頭沒,叁善道,叁惡道,沒有了時,出世當人又不曉得要修行,又打架,又拿刀互殺,又綁票,又玩弄人家,玩弄人家的感情,或是害人,殺人放火,生生世, 世這個果報怎麼了,果報怎麼了,所以我們今天其實是沒什麼好埋怨的,你知道中風是什麼原因,你知道中風是什麼原因,你知道嗎?不曉得,你不曉得,我告訴你中風是什麼原因,你看那個人好好地一下子中風馬上死,對不對?很簡單,中風就是陰間這個鬼神,你惡業生命到這裏,時間到,拿刀,啪!剁下去,血噴出來,你根本沒看到,我們看到的是什麼,沒看到不曉得,突然一下子就高血壓,一下子就發作,血管就爆裂,我們看是血管爆裂,對不對?不是這樣,那都有鬼在主宰你,你的生命到了,從血管斬下去,啪!血噴出來,你們都不曉得,我們看都說是生理現象,其實不是,我們都是因緣果報,業力卡住,一因一果,任何的痛苦就是都有因在,任何的果報都有鬼神在操縱,知道嗎?因爲我們有起心,有動念,有所作的東西都有這個業在報,我們眼睛看是這個生理的變化,對不對?在高速公路開車,報紙報導,在高速公路開車,電視也有報導,南下這樣,北上這樣,發生車禍發生到……,那實在離譜,離譜到實在……,你不敢相信那就是真的……,世間人講的在睡覺,其實這就是業力,南下的來,車子接過安全島,整個中間,南下,北上,中間都有那個護欄隔開,連那個也沖過,大卡車沖過,轎車,人家遵守交通規則在開車,當場撞下去馬上死亡,他從那邊南下,這邊北上,撞過來這邊,又撞到這邊的車子,你看,你想想看!那個時間,那個空間,早不出門,晚不出門,開到那裏剛好那輛大…

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