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▪P14

  ..續本文上一頁卡車正好撞上,你看!要怎麼解釋,還是從那邊撞到這邊,又不是自己開車去撞死的,你能解釋嗎?所以說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,假使百千劫,所造業不亡。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,這沒什麼好埋怨,每一個人他所造的業他就是一定要承受的,對不對?因此我們要了解因緣果報。頭出頭沒,【故依苦谛。發衆生無邊誓願度之願。】四谛法的苦谛就是世間痛苦,所以我們要發這個衆生無邊誓願度,要度一切的衆生。

  ○再來,【厭離娑婆。諸惑熾盛。五住煩惱。悉皆積集衆生心中。起業感報。故依集谛。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。

  ○欣門。欣求極樂】世界【。助道緣足。常得聽聞。根(五根)力(五力)覺(七覺分)道(八正道)。道品等法。諸善俱會。故依道谛。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。

  ○欣求極樂】世界【。衆生生者。皆得不退。無上菩提。一生補處。故依滅谛。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。

  願離娑婆。願生極樂。既與四弘誓願相應。故得不退轉于大菩提道。】

  【解】底下有一個懷疑。【問:[今]發願但可雲當生。】你現在發願應該要講將來才可以往生。【何名今生?】爲什麼說這個時候馬上就可以往生呢?已生、今生、當生,已發願、今發願、當發願,今發願應該是說當生,將來才會生,比如說我現在發願要往生,應該到臨命終才會往生,何名今生,現在就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什麼意義呢?

  【答:此亦二義。一約一期名今。】一期,我現在發願,這個地方,這期叫做今。【現生發願持名。臨終定生淨土。(有此義方使一生要期非謬。)】這是一種意義。【二約(一)刹那名今。】就是說【一念相應。一念生。念念相應。念念生。妙因妙果。不離一心。(有此義方能深入一行叁昧。)如秤兩頭。低昂時等。】就是說這邊低,這邊就高,這邊高,這邊就低,低昂時等,平等。【何俟娑婆報盡。】何必等到娑婆的業報盡?【方育珍池。】才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蓮池,方育珍池就是才投入這個蓮花苞裏面這個寶池,珍池就是寶池,【只今信願持名。蓮萼光榮。】(萼è: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薄片。萼跗(萼,花萼;跗,通“栿”a.花萼和子房;b.喻兄弟)。萼綠君(茉莉花的別稱))光榮就是放光的意思,現在只是持名,信願持名,蓮花蓮萼就是蓮花小的時候,那個萼就是一種最小的那個,有的人說蓮花瓣,那個萼就是我們所講的蓮花,小的蓮花,蓮萼光榮,光榮就是放光的意思。【(此即理之事,非徒論理。)金臺影現。便非娑婆界內人矣。】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,所以拜佛的人是世間最幸運的人,我若看到拜神的人我就覺得拜神的人很善良,很想求道,但是求錯道,求錯道,你現在告訴他,他又會生氣,你告訴他拜神不能究竟解脫。他又會不高興,人家拜十幾年的王爺公,媽祖婆了,你叫他拜佛,他不要,他不要,不究竟,不究竟,他又不懂,道聽途說,自己不懂又道聽途說,所以我們拜佛的人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,因爲生死這條路是只有佛法有辦法解答,有辦法解答,又聽到淨土,聽到淨土又深信,深信之後又堅持到底,噢!這不簡單,這世間沒幾個人,像我們這個講堂樓上樓下差不多叁百個人在聽經,全臺灣省二百萬,二百萬,二百萬,當然外面聽錄音帶的不曉得多少,叁百個人,二百萬分之叁百,二百萬分之叁百,看這有多難,有多難,有多難,算是聯考二千萬分之叁百,比臺灣大學還難考,諸位!你們的福報有多大,真的,很不簡單,我很贊歎你們,不要再鼓掌了,慚愧,慚愧,贊歎你們一直鼓掌。

  【講】此破疑。一問二答。初答易知。】第一個答就知道。【二答約一刹那】一刹那就是【(時之最短也。一念之中,具足九十刹那。)。一念相應。即因果相應。能念念心爲因。所生爲果。如有人發信願心。執持名號。西方七寶池中。即時産一蓮萼。】蓮萼。【標名于上。】標名在上面。【若精進勇猛。蓮萼日見增長光榮。】我們若是有精進這蓮花就放光明,所以我勸告諸位早晚二課就是時時澆水,你可要記得我的話,一定要早晚二課。我想這個《彌陀經》若講完,禮拜天還要增加共修,讓你們休息太久,太輕松,不好,講經講完每個禮拜天,禮拜二改爲共修,禮拜一休息,這是我自己現在的想法,不要讓你們一個禮拜休息太久這樣不好。【若懈怠退悔。日漸焦枯。】慢慢就幹枯,【一念如是。念念皆然。是謂妙因妙果。因果同時。不可思議。皆不出一心。喻如一秤(喻也。)。兩頭低昂(高也。)。低昂不離一秤。喻榮枯因果。不離一心。】這個蓮花開得很好,或是蓮花幹枯了,這種因果都是在心,【同在一時也。

  何俟(待也。)娑婆報盡。】何必等待娑婆報盡,意思是生命沒了,【方育(生也。)珍(七寶。)池。此即今願今生。尚不待一期報盡。】不必等到生命結束。【何況當來。故曰只今。不俟移時。】不必等待另外一個時候,【正信願持名。則蓮萼光榮。】持名念佛,蓮花就放大光明,【金臺影現。影不離形。果不離因。此皆即理即事。事不礙理。非徒論理也。故知此等行人。】這種的修行人,【便非娑婆界內人矣。

  引證:昔可久大師。常誦《法華》。人呼“久法華”。 】久法華,久法華就是因爲他的法號叫做可久大師,大家都稱他久法華。【元佑八年坐化。越叁日複還。】坐化之後又回來。【語人雲:吾遊淨土。見勝境。與經符合無異。】無異,全都一樣,他坐化到西方極樂世界所看到的,全都跟經典講的一樣,七寶蓮池,青色青光,黃色黃光,赤色赤色,白色白光,還有樹,欄楯都有。【此間修淨業者。】在我們娑婆世界修這個念佛法門的人,【蓮萼皆已標名。】全都有標這個名上去,標什麼?【標金臺者。有成都廣教院勳公。】成都廣教院,成才就是四川,【有明州孫十二郎。】還有一個電影的,蕭十一郎,孫十二郎,孫十二郎他母親一定是生十二個,孫一郎、孫二郎、叁郎、孫四郎到孫十二郎,我的想法是這樣,他母親可能生十二個,剛好十二個一打,這個比較精進。【及可久。標銀臺者。】可久標銀臺。再來,【明州徐道姑。】明州徐道姑。所以說標銀臺,明州徐道姑。標金臺就成才廣教院勳公,明州孫十二郎,以及可久,這都是金臺,當然不簡單,修到這種程度都是金臺。【言訖複化。】話講完之後又回去,意思是說去遊西方極樂世界又回來,向世間人傳達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,他已經有去過了,回來讀完之後,在我們娑婆世界大家都有寫名字,有寫名字,找一天我先去看看,看我們講堂有幾個有名字在那裏,講堂有幾個有名字在那裏,一看,咦!平時那個很認真怎麼沒有名字,噢!偷拿米,可憐,犯戒,偷拿米,這罪很重,有的大朵,有的小朵,所以諸位打佛七你們一定要來,打佛七一定要來,我們這裏的活動一定要來,所以我們現在改成禮拜天休息的話……,禮拜天跟禮拜二共修,我認爲這樣讓大家精進一點,禮拜一休息,我認爲有須要共修,禮拜天大家比較有時間,對不對?也是都有開示,很好,很好。【後孫十二郎臨終。天樂鳴空。】噢!天樂鳴空,【徐道姑亡。異香滿室。】聽到這個實在很喜歡死,真的,很喜歡往生,看到這個實在給我很大的信心,所以我在念佛、念佛,我現在在念,現在感想不同,我以前都使蠻力的,想我會往生,阿彌陀佛……,怕不人往生,念,念,念到自己哭泣,在佛祖面前流眼淚,哭泣,心也念、念……,有一天……,因爲我一心一意只要求往生極樂世界而已,現在念我若沒有往生,我會死,我下輩子會再來造業,我又不曉得要修行,一直思念極樂世界,想,想到重感冒,很痛苦,頭痛,痛得……,呼吸的時候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很痛苦,嘔吐到人很不舒服,一心一意想求往生極樂世界,我那時候認爲這樣修行不對,這樣修行不對,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錯,要心平氣和,求得快發瘋了,求得快發瘋,那時候不懂,那時候剛聽到這麼好的道場當然大家都要到極樂世界,對不對?原來……我了解,噢!這個道業,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道業不是一朝一夕的,這是要修好幾十年,慢慢來,一直急也沒有用,問題要念,念得心能定,讓它有感應就好。

  再來,【又越國夫人王氏。領導妾婢。專修淨土。後有一婢無疾而逝。】這要怎麼讀,這臺灣話怎麼讀,奴才,男的,丫環,不是,我是說這個婢,婢,以前演歌仔戲:丫環,來!臉盆水端來。聽清楚一點,唉!很難聽:丫環(法師笑),真的,你不曾聽過。丫環,對啊!臺語是很難聽,後來有一個丫環無疾而逝就是沒有生病就死,沒有生病就死。【其夕。】就是那一晚,【夫人夢婢致謝:幸蒙教誨。】幸好你來教我,【得生淨土矣。夫人曰:西方其可至乎?】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可能到達。【婢曰:可。遂導夫人。頃見一大池。】她就引導夫人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大的蓮花池,【中有蓮華。大小閑錯。】大小朵都有,【榮悴不等。】悴就是枯。榮悴不等,有大朵也有小朵,有光明也有黑暗的。【夫人問其故。婢曰:世間修西方者。才發一念。】發一個念說我要念佛,要往生。【此中便生一華。勤惰不同。】他若認真念跟懶惰散念不同,【榮悴亦異。中有一人。朝服而坐。】朝服,中間有一個人朝服而坐,就是說穿衣服穿得很好。【寶冠璎珞。莊嚴其身。夫人問曰:何人耶?婢曰:楊傑也。又一人朝服而坐。又問何人。婢答馬圩也。】馬圩,這個念作yǘ,【兩人俱淨業。事具本傳。】這有記載著。【夫人問曰:我當生何處?】我往生之處在哪裏?【婢複導之行。可數裏。見一華臺。金碧輝煌。光明洞然。】很亮,閃閃發光,【曰:此夫人生處。乃金臺上品上生也。既覺。悲喜交至。】流眼淚,感動得流眼淚,這輩子可以聽到佛法,蓮花又已經在等我們了。【其年遇生日。晨起秉爐焚香。望觀音閣而立。】觀音閣而立,【諸眷方趣前爲壽。視之則已立化矣。】你看看!諸方前爲壽…

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