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▪P6

  ..續本文上一頁佛。此佛從喻立名。四寶所成須彌峰。高出衆山之表。以喻四德】四德就是常、樂、我、淨,常、樂、我、淨。【圓證妙法身。獨居十界之尊。故稱須彌山佛。

  如是十佛。等余上方恒河沙數諸佛。勸信贊歎。與前同。】勸信贊歎。

  【解】問:諸方必有淨土。何偏贊西方?

  答:此亦非善問。(妙善。)假使贊阿閦佛國。汝又疑偏東方。展轉戲論。

  【講】此下問答破疑。先破偏贊西方疑。】

  這句話意思是說【問:十方世界。許多淨土。何以不贊。而獨偏贊西方耶?】不贊歎別的淨土呢?

  【答:此種問難。(去聲。)亦非善問。此誠爲妙答。下出非善問之故。】爲什麼呢?我現在若跟你講【假使贊歎阿閦(音同觸ㄔㄨˋ)佛國。汝又疑何以偏贊東方。】不贊西方,我現在跟你講西方比較好,你又說爲什麼贊西方,不贊東方,【如是展轉問難。皆成戲論。無有真理。】戲論。

  【解】問:何不遍緣法界?(研究下答,亦非善問。)

  答:有叁義:令初機易標心故。阿彌本願勝故。佛與[此土]衆生偏有緣故。】我們爲什麼只要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,大慈大悲阿彌陀佛,怎麼不遍緣法界?遍緣法界是很大。答:爲什麼不遍緣法界呢?第一令初機者易標心故,就是說令初機者聽到佛法,全副精神集中西方極樂世界,去執持,有一個目標,有一個方向,如果說遍緣法界,法界很大,你沒有目標,沒有方向,所以初機的人比較困難。再來,阿彌陀佛本願勝故,爲什麼一定要西方極樂世界?而不遍緣法界呢?因爲十方叁世一切佛,阿彌陀佛是大願力,所以他的願(本願)很殊勝。所以佛與此土的衆生遍有緣故,阿彌陀佛跟娑婆世界衆生有緣。

  【講】此破何不遍緣法界疑。

  問:何不遍緣十方法界?此問以不達所緣之境既廣。】就是說,境界那麼大,我們沒辦法完全攀緣。【能緣之心必散。此亦非善問。】意思是說這樣問不對,爲什麼一定要執持西方極樂世界?而不遍緣法界呢?

  【答:義有叁。先約事答。後約理答。約事約理。此問皆不當(去聲。)。事叁義】事有叁種意義【:】第一爲什麼不遍緣法界呢?【一令初機之人。聞贊此經。信有西方依正莊嚴。願生極樂淨土。執持彌陀名號。心信。心願。心念。易于標心也。】就是說比較可以集中這個心,你跟他講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淨土,他要念哪一尊,不曉得,就像一個人一開始學走路,沒有目標,沒有方向,【二阿彌陀佛。因中四八弘願。莊嚴極樂淨土。本願力勝。】本願力很殊勝。【隨願所成。故得諸佛同贊。叁彌陀慈尊。與此土偏有緣故。】有緣。

  【解】蓋佛度生。生受化。其間難易淺深。總在于緣。緣之所在。恩德弘深。(願勝。)種種教啓。(標心。)能令歡喜信入。(歡喜。)能令觸動宿種。(生勝。)能令魔障難遮。(破惡。)能令體性開發。(入理。)

  【講】此明事中叁義之所以。】所以就是原因,【蓋諸佛度生。】諸佛菩薩在度衆生,【衆生受化。其間或難或易。或淺或深。】所在前面的緣,【總在于前緣。】總而言之跟以前所結的緣有深淺難易。【佛有叁不能:】佛陀,佛有無量的神通,但是佛也有叁種不能,什麼不能呢?【無緣不能度。】與佛無比他沒辦法度。【如城東老母。可以爲證。】城東老母就是與佛無緣,與佛無緣,有一天弟子說:佛你神通廣大,你有無量的變化,無量的威德,可以度盡一切衆生。佛說:佛雖然有這種能力,但是沒辦法度無緣的衆生,不然我試驗給你看。走、走……,走一走,來到城東這個年紀很大的,年紀很大的,他看到佛來她就跑去躲,跑去躲,躲在門後,佛又走到她面前,放光,門後直接看到,她又不看,門又關起來,頭又仰起不要看佛,佛又飛到虛空中要讓她看,她也不要看,所以若在東方,她就轉西方,佛在西邊,他就轉東方,到後來就是無比,沒辦法,沒辦法,佛就回來,不然你隨便派一個徒弟去,阿難,不然你去。徒弟就去,去的時候,阿難一下子就度化了她,她也不用……,看到阿難來馬上就很歡喜,端茶給他喝,供養,以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的世尊,證到佛性,證到無量的叁身四智,五眼六通,十八不共法,看佛有多大的威德,但是沒辦法度無緣的衆生,沒辦法就是沒辦法,所以每一個衆生跟我們有緣他就會入門,跟我們無緣,真的,你有多困難就有多困難,你怎麼度化他就是度不了,所以都隨緣,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就會知道緣的重要,所以第一個生生世世要怎樣?要先結緣,要怎樣結緣呢?他初學佛,我買一串念珠送他,買一套錄音帶送他,對不對?一直結緣、一直結緣……,對不對?你下輩子當法師講經,噢!很多人來聽,不要說都沒跟人結緣,一個也沒有,一講經一個也沒有,剩下一個,噢!你怎麼聽得那麼精進,沒有人要聽,只剩下你一個,我等著關門,我沒有關門不可以,所以我們人,一個人有一個人他的法緣,有他的法緣。過去祖師大德就是這樣,他很會講經,結果講經沒有人,人家前輩就告訴他:你要回去山上閉關,好好放蒙山,施食,給那些鬼神吃,給那些小鳥吃,將來你就有徒弟了。他回去就開始念、念……,都布施米、飯,持咒,念一念撒出去,小鳥來吃、吃……,咦!經過二十年,都是年輕人來聽經,經過二十年,都是年輕人來聽經,說不不定期這裏也是我放生的小鳥也不一定,這也是很難講的事情,對不對?一個人,一個人有他的法緣在,這又不能……,所以一個法師他的福報,有福報的法師跟沒有福報的,這也有他自己修的福德因緣在,我這筆錢我要拿來供養這個法師,結果找他叁趟,沒有,沒有找到,他就拿到別間寺廟供養,沒有緣,福報不夠,人家實在是要來布施,結果師父不在,這五萬就拿到別的地方布施了,他父親往生,他要替他父親作功德,來找師父一次也不在,兩次也不在,叁次也不在,對不起!沒辦法,對不對?所以說有結緣,沒有結緣,有福報,沒有福報,全都差不多固定了,所以從這個時候就認真結緣,認真結緣,認真結緣就是布施,買佛像送人,買珠送人,買錄音帶送人,勸人家念佛,送他佛書,跟他講幾句好話,都結善緣,我們人這張嘴若講好話就是結善緣,若講壞話,罵人家,詛咒人家,冤屈人家,或是講是非,這就結惡緣,這樣生生世世你講經就沒有人,講經就沒有人,你這輩子常常講人家的壞話,讓婆媳之間吵架,下輩子我們所感應的眷屬就不好,不好,好的媳婦別人娶走,壞的我們反而娶進門,整天常常在吵、打、罵,你上輩子專講人家的壞話,讓婆婆、公公、媳婦吵架,你這輩子怎麼有好的眷屬,難道不是這樣,你害人家這樣,你自己怎麼有可能得到好的報應,不可能,等于這棵樹,我若有種這個因,這棵樹的品種好,我當然就會收成,我種的這棵樹本來就彎腰駝背,當然這棵樹以後就彎腰駝背了,不好的因,種什麼因你就得什麼果,不用埋怨,不用埋怨,所以說我對我這輩子的遭遇不埋怨,哪有什麼好埋怨,本來就注定要這麼窮,對不對?讀大學很辛苦,你不曉得,很辛苦,牙齒痛,痛得……,我的牙齒蛀牙,腫,說發育期會長牙齒,去看醫生,醫生剛好不在,剛好遇到他太太,他太太剛好懷孕,她不懂自作聰明,她說:我看看!啊!你這就是在發育期。我說:太離譜了,我讀大學叁年級了還在發育,你也好了,我長大成人了你說我在發育。沒關系,擦一擦就好,擦一擦,隨便擦,不曉得擦什麼東西,噢!痛得要命,回來還是不能入睡,叁更半夜去端一盆洗臉水,痛得……,又沒有冰箱的冰塊才嚴重,用冷水,用冷水沖一沖,噢!沒辦法,痛得實在是沒辦法,牙齒硬梆梆,怎麼痛成那個樣子誰知道,不曾牙齒痛的不曉得,曾痛過的實在是要命,噢!抽痛,痛得整夜腫,腫得……,隔天朋友說:哇!林益謙你去哪裏美容。馬上腫半邊臉,腫得實在是不可思議,跑去光遠路還是什麼路,逢甲大學前面那一條,到外面這條,去看醫生,醫生,我告訴他:我發育期……。安靜!很凶,對我凶,叫我安靜,他說:我是醫生我看就曉得,你安靜,哪是在發育,後面有蛀牙,還發育期,亂講。長牙齒長不出來,長不起來,長膿,腫,一直腫,一直腫起來,後來插下去,挖起來,噢!血一直噴,一直噴……,血一直流,一真流,流很多血。他說:趕快按住,按得膿流出來。噢!那時候痛得快昏了,之後說:弟弟!你要注射一針破傷風的,兩種,一針破傷風,貼一塊藥膏,不然你就要貼藥膏,破傷風一針多少錢?一百,藥膏多少?叁十,我說:叁十就好,叁十就好。那時候痛得……,就算破傷風也沒辦法,沒錢,身上一文也沒有,一無所有,一百塊就得吃五天。我學佛之後我知道我沒有修福報,我上輩子沒有布施,悭貪,不施舍,對不對?看到人家在病苦,又在喊:活該!所以這輩子我們在痛,人家在說風涼話,沒有人要幫忙我們,沒地方借錢,我又不願跟人家借錢,我後來就知道這緣是很重要,這個緣就是未成道業要先結善緣,真的,真的,確實是真的,有的人在讀書就遇到好緣,有的人就不能遇到好緣、善因緣,到後來我最好遇到什麼善因緣呢?遇到忏雲法師,這是最好的因緣,講起來也不怕丟臉,也不怕你們譏笑,我讀書,忏雲法師幫忙我一半,忏公,就是暑假去爲他煮飯,真的,暑假去爲他煮飯。忏公說:你沒有錢,你來,你不用到外面打工,你來這裏齋戒學會幫我煮飯,你的學費,你欠多少?我跟他說:一萬二,不然你付六千。忏公說:好!六千。就六千給我,很好,十天六千。後來我看到經典,孝敬他老人家,又寄錢供養他,對不對?以前拿他的錢注冊,現在還人家,對不對?所以說那時候修密宗我也修得很好,開頂,修密宗,修密宗就是有一樣很吃力,就是修密宗每次一定要供養,已經沒錢了,密宗形容這是寶貴法,每次去修密宗,每次就要供養,每次就要供養,沒辦法,沒錢,到後來人家帶我去拜忏雲法師,忏雲法師,人家有告訴他,…

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