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▪P19

  ..續本文上一頁時一心不亂,不是臨命終而已,意思是說你若平時一心不亂,臨命終更別談了。【第二答中。果得一心不亂者。更無起惑造業之事者。果得事一心不亂。如《成具光明定意經》雲:“空閑寂寞。而一其心。在衆煩惱。而一其心。乃至褒讪利失。善惡等處。而一其心。”】所以這一心很重要,師父今天一開始講經跟諸位講的那個安詳,就是我們所講的一心,一心就是沒有煩惱,安詳就是沒有煩惱,安詳就是……,一心是以前的名詞,安詳是現在我用的名詞,我用這個安詳的名詞,這個名詞比較貼切,用這安詳是非常地慈善,非常地柔和,無所住,無所著,那種意境叫做安詳,空閑寂寞,而一其心,空閑,閑著沒事,寂寞,一心清淨,我們人沒辦法。有一個富裕人家的女衆,她先生有轎車給她開,有樓房讓她住,有現金好幾千萬,這是後來她學佛才告訴我的,她有很多錢,有轎車,她先生事業繁忙常常出國,自己很寂寞,不曉得怎麼消遣,打保齡球,跳土風舞,到後來沒有辦法,人家在郊遊就跟人家出去,交往、交往……,出外遊玩,在交往中又認識另外一個,認識另外一個,他也知道他有結過婚,先生也很有地位,對不對?久了,感情控製不住,感情控製不住,就跟另外這個偷偷摸摸,一方面活得很痛苦,一方面又很喜歡另外這個,所以她很矛盾,內心的矛盾,認爲空閑寂寞要一其心很困難,不甘寂寞,人不能在寂寞的時候穩定,我們一定要去賭博,我們去簽大家樂,要不然去玩股票,已經那麼有錢,那麼富裕,她也在玩股票,沒有必要嘛!難道不是這樣,對不對?漲停板,很歡喜,跌停板,心髒病,趕快,救心,趕快,救心,爲何要這樣,對不對?寂寞就是一種享受嘛!衆生寂寞卻變成一種恐懼,有誰來愛我,安慰我,窗外下著細雨,呼呼的冷風,就像告訴我孤獨的痛苦,可憐,我從來不曾有這種想法,我們都怕接見太多客人,整天都是人,我現在就是一直希望寂寞,以前有談戀愛的時候當然不了解這種心境,整天都想去找對方,想要談話,打個電話也好,見面又吵架,回來才又失落感,現在學佛了,人愈多是愈煩惱,對不對?現在誰要安慰我,靠你們嗎?你們誰來安慰我,笑死人,半斤笑八兩!你們又不會比我還要有智慧,若有,只是來師父面前哭泣而已,我安慰你比較多,比較大部分,你要來安慰我,你也好了,對不對?以師父今天的智慧我要找誰,如果我今天發生問題,你說我要找誰,你說,張老師嗎?還是去幫張老師解決,有可能嗎?不可能,今天全世界的人誰要安慰我,不用,因爲我們找到自己,所以說整天都坐著,念佛。有一個電視陪伴我,看報告新聞,Report News,報告新聞就好了,沒什麼,世間本來就是這樣,所以現在若談戀愛,我若跟他見面,見面、見面,總是一定要分開,一定要分開,難道不是這樣,你要見多久,對不對?像現在的年輕人遇到之後,不曾談過戀愛,遇到之後左右開弓,左右吻得昏頭轉向,不了解,所以我現在發現學佛的人他耐得住寂寞而一其心,這不簡單,不簡單,這句話我覺得寫得很好,空閑寂寞,而一其心,這句話我到今天才體會到,在衆煩惱,而一其心,一其心,什麼境界來就是安詳,一其心,沒有變化,乃至褒讪利失,善惡等處,而一其心,褒就是贊歎,讪就是誹謗,利就是得到,利失就是得到、失去,也是一樣,善惡等處,而一其心,所以那天同學來看我:慧律法師!你現在作何消遣?開玩笑,我念佛都沒時間了,什麼叫做消遣,作何消遣,那種人就是活得不耐煩,很痛苦,你作何消遣,我作何消遣?不然去打保齡球算消遣,我說:我念佛,看經典都沒時間,《彌陀經》我每天要查的,你知道嗎?每天要查的,還要講《淨土十疑論》,還要講《無量壽經》,我說:要度衆生看經典都沒時間。怎麼消遣,你活得不耐煩,你們怎麼消遣?很痛苦,不然打算消遣,講這句就是說衆生的內心很空虛,空虛跟沒有依靠,他就要藉著假的東西來消遣那才叫你作什麼消遣,對不對?年輕人像我們這樣真的不簡單,真的,不簡單,世間一下子放得下,斬斷,對不對?幾天待在家裏也不覺得寂寞,沒什麼,整天都是在看書,看書,看書以外還是看書,再來就是睡覺,再來就休息,再來就見客,以前都說接客,不對,人家說這樣不好聽,要改成見客,要見客,要見客,對不對?客人也是很奇怪,客人要來見師父,他若沒見到師父,紅包他不拿出來,很奇怪,有一個人來到那裏,來到那裏,拿一包紅包問我,問我:請問慧律法師在嗎?我說:我師父在休息。我故意不讓他知道,我師父在休息。哦!師父不在,那我下次再來。紅包不放著,他不放入功德箱,他還得帶回去,衆生實在……,人家已經准備好了,請問慧律法師在不在?我說:我師父在休息。噢!那我下次再來。紅包再放回去,很難爲人,師父不在就這裏就沒得收,很奇怪(法師笑),他說:噢!你的聲音怎麼跟師父一模一樣。我說:大家都這麼說,大家都說我很像師父。我不會笑,我不會笑,那時候,衆生沒看到師父紅包就不拿出來,不拿出來,下次要跟他講:我就是,我就是。【不爲內惑外境之所雜亂。故曰無更起惑造業之事。

  【解】問:大本十念。《寶王》】就是《念佛叁昧寶王論》。【一念。平時耶?臨終耶?】意思就是說大本《阿彌陀經》講十念,《念佛叁昧寶王論》講一念,那麼是平時或是臨命終呢?

  【答:十念通二時。晨朝十念。屬平時。】晨朝十念這是屬于平時。【十念得生。與《觀經》十念稱名同。屬臨終[時]。一念。則但約臨終時。】臨終的時候,一念,則但約臨終的時候。

  【講】此料簡十念一念。】這在分別十念還是一念。【大本。即大本《無量壽經》。】《大本無量壽經》,【《寶王》。即《念佛叁昧寶王論》。晨朝十念。】早上十念,【即慈雲忏主:晨朝十念法。每日清晨。以水嗽口。焚香西向。】燃香朝西,【合掌念十口氣。一口氣盡。爲一念。此接引事務忙碌。】所以我都說現在的早課在哪裏作,摩托車,摩托車作早課,從家裏騎到文殊講堂,上班,剛好二十分,早課剛好作完,早課剛好作完。【日間無暇念佛之人。能早晚終身十念。亦得往生。

  ○十念得生。與觀經十念稱名。俱屬臨終時。看破一切。放下萬緣。以最猛利之心。念佛十口氣。亦得帶業往生。】所以你想想,諸位!你哪有可能不往生極樂世界,哪有可能不往生,怎麼可能,我們教授講的,這怎麼可能。

  ○【而一念。但約臨終者。生平不信佛。不念佛。至臨欲命終。】這要很注意,臨命終【業報現前。】臨命終,我聽廣化法師講的,我聽廣化法師講他曾死過一次,他曾死過一次,十八歲的時候老和尚曾死過一次,那時候年輕當兵的時候,當時吐血吐得……,因爲他得到**(日語),我常常有時候這個**(日語),跟**(日語)都分不清楚,我若看男的,噢!你頭發怎麼梳(日語)那麼好看,實在不是,這叫做**(日語),日語怎麼這麼難記,誰知道,**(日語),提那個**(日語),穿鞋子叫做**(日語),日語很難學,很難學,這個廣化法師年輕的時候,他講給我聽,說我們人快死的時候,過去像演電影般,我們人一輩子所造的業像演電影般,一直顯現,一直顯現,看你造什麼業你就現什麼業,比如你一輩子殺衆生,殺生,從事這行業,你臨命終就是無量的冤親債主現前,你殺多少就現多少,很可怕,殺牛就現牛,殺人就現一切的衆生,鬼神都要向你討命,所以說這個臨命終業報現前,平時念佛的功夫若沒有念到相當的定力,危險、危險,最主要就是說堅心,堅心,你若堅持到底,我臨命終的時候,我一定要往生,我一定要往生,你無論什麼境界,再怎麼痛苦你都記得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,我有看過一個居士五十幾歲,五十幾歲,他平日很認真,很認真,但是娶好幾個太太,這點就是缺點,娶好幾個太太,娶好幾個太太的時候,他都有在念佛,他年輕懵懵懂懂,亂搞,亂搞,娶好幾個太太,家庭就失和,後來他聽到佛法,他知道他這麼做錯了,他也是很精進念佛,到後來臨命終的時候,喊一聲:啊!喊一聲:來不及了,馬上斷氣,喊一聲就馬上斷氣,助念,助念,來不及念佛,業報現前,回去,喊一聲就回去了,幸好遇到師父,所以有燒香就有保佑,正巧,我去他家,正好碰到他往生,專程挑的都沒那麼准,結果他是怎麼求,他求:希望我臨命終的時候師父來爲我加持。他每天都這麼求,你看!多准,對不對?人家都那麼准,准成這樣,你們可不要那麼求,那樣求我會忙死,今天聽這個死,明天聽那個死,後天聽那個死,要命!若新加坡的就跑到新加坡,真的,若美國就跑到美國,那沒辦法,沒辦法,所以現在我都叫人抄起來,抄起來,我們人很奇怪,他沒有痛苦,又不是臨命終,他一定要來消災一下,消災一下,供養師父,包一千,拜托師父爲我消災一下,人好好地要消什麼災,對不對?他自己不念佛,好,看到一千的份上我爲你消災一下,沒辦法,你不爲他消災,他下次不拿來,他會說:師父偏心,叫你晚課爲我念一下而已,願以此功德消災某某人,不爲我念,衆生分別相非常重,其實是不要這樣,留給殘障的,或是急診的,或是死亡的,應該留給那些,你平時身體好好地要自己念,自己認真念,念佛。所以說業報現前,【得遇善知識。開導念佛法門。善根發現。信心稱名。雖只一念。當此生死關頭。念力堅固。亦得往生。】我就是看到這句,這樣有希望了,有希望了,不然靠我們的修行,我們跟不上祖師大德。

  【解】問:十念一念並得(往)生。何須七日?】你說十念會往生,乃至一念會往生,並得往生,何必七天呢?

  【答:若無平時七日工夫。】平時沒有七日的工夫,【安有臨終十念一念。】就像鄭少秋在演電影,殺人的招式那麼美,人家平時練到什麼程度,成龍,你看,成龍招式,那實在真的不…

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叁卷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