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时一心不乱,不是临命终而已,意思是说你若平时一心不乱,临命终更别谈了。【第二答中。果得一心不乱者。更无起惑造业之事者。果得事一心不乱。如《成具光明定意经》云:“空闲寂寞。而一其心。在众烦恼。而一其心。乃至褒讪利失。善恶等处。而一其心。”】所以这一心很重要,师父今天一开始讲经跟诸位讲的那个安详,就是我们所讲的一心,一心就是没有烦恼,安详就是没有烦恼,安详就是……,一心是以前的名词,安详是现在我用的名词,我用这个安详的名词,这个名词比较贴切,用这安详是非常地慈善,非常地柔和,无所住,无所著,那种意境叫做安详,空闲寂寞,而一其心,空闲,闲着没事,寂寞,一心清净,我们人没办法。有一个富裕人家的女众,她先生有轿车给她开,有楼房让她住,有现金好几千万,这是后来她学佛才告诉我的,她有很多钱,有轿车,她先生事业繁忙常常出国,自己很寂寞,不晓得怎么消遣,打保龄球,跳土风舞,到后来没有办法,人家在郊游就跟人家出去,交往、交往……,出外游玩,在交往中又认识另外一个,认识另外一个,他也知道他有结过婚,先生也很有地位,对不对?久了,感情控制不住,感情控制不住,就跟另外这个偷偷摸摸,一方面活得很痛苦,一方面又很喜欢另外这个,所以她很矛盾,内心的矛盾,认为空闲寂寞要一其心很困难,不甘寂寞,人不能在寂寞的时候稳定,我们一定要去赌博,我们去签大家乐,要不然去玩股票,已经那么有钱,那么富裕,她也在玩股票,没有必要嘛!难道不是这样,对不对?涨停板,很欢喜,跌停板,心脏病,赶快,救心,赶快,救心,为何要这样,对不对?寂寞就是一种享受嘛!众生寂寞却变成一种恐惧,有谁来爱我,安慰我,窗外下着细雨,呼呼的冷风,就像告诉我孤独的痛苦,可怜,我从来不曾有这种想法,我们都怕接见太多客人,整天都是人,我现在就是一直希望寂寞,以前有谈恋爱的时候当然不了解这种心境,整天都想去找对方,想要谈话,打个电话也好,见面又吵架,回来才又失落感,现在学佛了,人愈多是愈烦恼,对不对?现在谁要安慰我,靠你们吗?你们谁来安慰我,笑死人,半斤笑八两!你们又不会比我还要有智慧,若有,只是来师父面前哭泣而已,我安慰你比较多,比较大部分,你要来安慰我,你也好了,对不对?以师父今天的智慧我要找谁,如果我今天发生问题,你说我要找谁,你说,张老师吗?还是去帮张老师解决,有可能吗?不可能,今天全世界的人谁要安慰我,不用,因为我们找到自己,所以说整天都坐着,念佛。有一个电视陪伴我,看报告新闻,Report News,报告新闻就好了,没什么,世间本来就是这样,所以现在若谈恋爱,我若跟他见面,见面、见面,总是一定要分开,一定要分开,难道不是这样,你要见多久,对不对?像现在的年轻人遇到之后,不曾谈过恋爱,遇到之后左右开弓,左右吻得昏头转向,不了解,所以我现在发现学佛的人他耐得住寂寞而一其心,这不简单,不简单,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很好,空闲寂寞,而一其心,这句话我到今天才体会到,在众烦恼,而一其心,一其心,什么境界来就是安详,一其心,没有变化,乃至褒讪利失,善恶等处,而一其心,褒就是赞叹,讪就是诽谤,利就是得到,利失就是得到、失去,也是一样,善恶等处,而一其心,所以那天同学来看我:慧律法师!你现在作何消遣?开玩笑,我念佛都没时间了,什么叫做消遣,作何消遣,那种人就是活得不耐烦,很痛苦,你作何消遣,我作何消遣?不然去打保龄球算消遣,我说:我念佛,看经典都没时间,《弥陀经》我每天要查的,你知道吗?每天要查的,还要讲《净土十疑论》,还要讲《无量寿经》,我说:要度众生看经典都没时间。怎么消遣,你活得不耐烦,你们怎么消遣?很痛苦,不然打算消遣,讲这句就是说众生的内心很空虚,空虚跟没有依靠,他就要藉着假的东西来消遣那才叫你作什么消遣,对不对?年轻人像我们这样真的不简单,真的,不简单,世间一下子放得下,斩断,对不对?几天待在家里也不觉得寂寞,没什么,整天都是在看书,看书,看书以外还是看书,再来就是睡觉,再来就休息,再来就见客,以前都说接客,不对,人家说这样不好听,要改成见客,要见客,要见客,对不对?客人也是很奇怪,客人要来见师父,他若没见到师父,红包他不拿出来,很奇怪,有一个人来到那里,来到那里,拿一包红包问我,问我:请问慧律法师在吗?我说:我师父在休息。我故意不让他知道,我师父在休息。哦!师父不在,那我下次再来。红包不放着,他不放入功德箱,他还得带回去,众生实在……,人家已经准备好了,请问慧律法师在不在?我说:我师父在休息。噢!那我下次再来。红包再放回去,很难为人,师父不在就这里就没得收,很奇怪(法师笑),他说:噢!你的声音怎么跟师父一模一样。我说:大家都这么说,大家都说我很像师父。我不会笑,我不会笑,那时候,众生没看到师父红包就不拿出来,不拿出来,下次要跟他讲:我就是,我就是。【不为内惑外境之所杂乱。故曰无更起惑造业之事。
【解】问:大本十念。《宝王》】就是《念佛三昧宝王论》。【一念。平时耶?临终耶?】意思就是说大本《阿弥陀经》讲十念,《念佛三昧宝王论》讲一念,那么是平时或是临命终呢?
【答:十念通二时。晨朝十念。属平时。】晨朝十念这是属于平时。【十念得生。与《观经》十念称名同。属临终[时]。一念。则但约临终时。】临终的时候,一念,则但约临终的时候。
【讲】此料简十念一念。】这在分别十念还是一念。【大本。即大本《无量寿经》。】《大本无量寿经》,【《宝王》。即《念佛三昧宝王论》。晨朝十念。】早上十念,【即慈云忏主:晨朝十念法。每日清晨。以水嗽口。焚香西向。】燃香朝西,【合掌念十口气。一口气尽。为一念。此接引事务忙碌。】所以我都说现在的早课在哪里作,摩托车,摩托车作早课,从家里骑到文殊讲堂,上班,刚好二十分,早课刚好作完,早课刚好作完。【日间无暇念佛之人。能早晚终身十念。亦得往生。
○十念得生。与观经十念称名。俱属临终时。看破一切。放下万缘。以最猛利之心。念佛十口气。亦得带业往生。】所以你想想,诸位!你哪有可能不往生极乐世界,哪有可能不往生,怎么可能,我们教授讲的,这怎么可能。
○【而一念。但约临终者。生平不信佛。不念佛。至临欲命终。】这要很注意,临命终【业报现前。】临命终,我听广化法师讲的,我听广化法师讲他曾死过一次,他曾死过一次,十八岁的时候老和尚曾死过一次,那时候年轻当兵的时候,当时吐血吐得……,因为他得到**(日语),我常常有时候这个**(日语),跟**(日语)都分不清楚,我若看男的,噢!你头发怎么梳(日语)那么好看,实在不是,这叫做**(日语),日语怎么这么难记,谁知道,**(日语),提那个**(日语),穿鞋子叫做**(日语),日语很难学,很难学,这个广化法师年轻的时候,他讲给我听,说我们人快死的时候,过去像演电影般,我们人一辈子所造的业像演电影般,一直显现,一直显现,看你造什么业你就现什么业,比如你一辈子杀众生,杀生,从事这行业,你临命终就是无量的冤亲债主现前,你杀多少就现多少,很可怕,杀牛就现牛,杀人就现一切的众生,鬼神都要向你讨命,所以说这个临命终业报现前,平时念佛的功夫若没有念到相当的定力,危险、危险,最主要就是说坚心,坚心,你若坚持到底,我临命终的时候,我一定要往生,我一定要往生,你无论什么境界,再怎么痛苦你都记得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我有看过一个居士五十几岁,五十几岁,他平日很认真,很认真,但是娶好几个太太,这点就是缺点,娶好几个太太,娶好几个太太的时候,他都有在念佛,他年轻懵懵懂懂,乱搞,乱搞,娶好几个太太,家庭就失和,后来他听到佛法,他知道他这么做错了,他也是很精进念佛,到后来临命终的时候,喊一声:啊!喊一声:来不及了,马上断气,喊一声就马上断气,助念,助念,来不及念佛,业报现前,回去,喊一声就回去了,幸好遇到师父,所以有烧香就有保佑,正巧,我去他家,正好碰到他往生,专程挑的都没那么准,结果他是怎么求,他求:希望我临命终的时候师父来为我加持。他每天都这么求,你看!多准,对不对?人家都那么准,准成这样,你们可不要那么求,那样求我会忙死,今天听这个死,明天听那个死,后天听那个死,要命!若新加坡的就跑到新加坡,真的,若美国就跑到美国,那没办法,没办法,所以现在我都叫人抄起来,抄起来,我们人很奇怪,他没有痛苦,又不是临命终,他一定要来消灾一下,消灾一下,供养师父,包一千,拜托师父为我消灾一下,人好好地要消什么灾,对不对?他自己不念佛,好,看到一千的份上我为你消灾一下,没办法,你不为他消灾,他下次不拿来,他会说:师父偏心,叫你晚课为我念一下而已,愿以此功德消灾某某人,不为我念,众生分别相非常重,其实是不要这样,留给残障的,或是急诊的,或是死亡的,应该留给那些,你平时身体好好地要自己念,自己认真念,念佛。所以说业报现前,【得遇善知识。开导念佛法门。善根发现。信心称名。虽只一念。当此生死关头。念力坚固。亦得往生。】我就是看到这句,这样有希望了,有希望了,不然靠我们的修行,我们跟不上祖师大德。
【解】问:十念一念并得(往)生。何须七日?】你说十念会往生,乃至一念会往生,并得往生,何必七天呢?
【答:若无平时七日工夫。】平时没有七日的工夫,【安有临终十念一念。】就像郑少秋在演电影,杀人的招式那么美,人家平时练到什么程度,成龙,你看,成龙招式,那实在真的不…
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第三卷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